第43章 處理(一)
延英殿偏殿,是大齊官員私下觐見皇帝時, 等待傳喚時所休息和準備的地方。
此時, 梁國公沈邦靖正坐在殿內的一處椅子上, 正襟危坐,後背筆直地挺起, 卻比平日裏顯得有些微微僵直。嚴肅而不茍言笑的臉上,嘴唇微抿,一雙劍眉緊緊地蹙起,搭在椅子上的雙手手心中已經有些被汗水濕潤,眼睛盯着偏殿門口, 似乎在焦急地等待什麽人進來。
正在這時,一位內監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國公爺,陛下宣您在紫宸宮偏殿觐見。”
沈邦靖立時起了身子,道:“多謝公公。”
随後,便随着內監一同往殿外走去。
沈邦靖走在通向紫宸宮的道路上,雙手緊張地握起。
昨日傍晚, 宮中來人告訴他女兒女兒舊疾複發, 病情危及。當時他聽到這幾個字時, 腦中一片空白,險些有些站不住。便是在戰場上,面對上萬的敵軍, 他也不曾如此慌亂過。
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女兒, 小小的一團抱在懷中, 仿佛抱着全天下最珍貴的寶貝一樣,心中似乎從沒有那麽柔軟過。即便是長子出生時,他雖也滿懷驚喜和喜愛,但更多的是一種初為人父的驕傲和責任。他重視長子,對其要求嚴格,想把他培養成為最優秀的繼承人,對待次子,雖然不像對長子那般重視,卻也是傾心栽培,希望日後能成為其兄長的左膀右臂,不落沈家子的名聲。
但唯獨面對乖巧可愛的女兒時,除了祈求她平安快樂地長大,幸福美滿地過完一生外,別無要求。他沈邦靖的女兒,不需要成為聯姻的工具。若是家族的發展要依靠女孩的婚姻來維持,那還要他們這些男人來做什麽。
所以,他只期望他的阿皎平安快樂的長大後,再為她挑選一個品行端正,一心一意待她的夫君,幸福美滿地過完一生。至于婆家的身份,卻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他的女兒出身高貴,先不說她出生起便是實封的從一品郡主,聖寵無雙;便是他和淑惠長公主的身份,也足夠庇護女兒在婆家不受欺淩,恣意舒心地過上一生,即便那個家族是身為後族的謝家或是衛家。
可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從沒想到過的是,他的健健康康的阿皎從三年前開始心脈受損,身體孱弱,也許連平安長大都做不到,在那時他真的害怕,害怕他乖巧可愛的女兒會走在他前面。
所幸的是,他的阿皎在這三年的調養下,已經恢複了健康。在女兒回京後,他當日就找李太醫了解過女兒的病情,李正和清楚地告訴他。他的阿皎,身體已經恢複的很好,只要日後精心調養,日後必能與常人無異,而且在進京前藥就已經停了,平日裏食用藥膳便可。
當時聽到李太醫的話,他再三确認過,在得到其鄭重的保證後,才将三年來懸着的心放下了大半。他心中高興極了,連立下戰功時都沒有這麽開心。
可這才短短十幾日,他就聽到女兒病危的消息。
他當時的腦中一片空白,四肢冰冷,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心都仿佛停止了跳動。直到緊接着宮人說出“郡主現在已經沒有生命危險時,明日就會醒來。”
他的腦中才重新又有了思緒,他真的無法想象,乖巧可愛的女兒離他而去。
Advertisement
回過神兒後,他聽着宮人繼續仍舊繼續地說着宮中的安排:“太醫囑托,元嘉郡主不宜挪動,所以這兩日便留在紫宸宮中養病。淑惠長公主心憂郡主,便留在宮中,住在興慶宮內,暫時不回府中。”
宮人說完後,他将人送出府後,便想立刻進宮,可時辰已經太晚,宮門已經快到了落鑰的時間,除了出宮傳旨的宮人回宮外,其餘的人再也不準進出。
他只能放棄進宮的想法,随後,他直奔李正和的住處,卻被告知其被宣進了宮中。
之後,他只能坐在書房中,焦急地等待着。
他知道女兒這次真的是病重,但卻不見得是舊疾複發。單是在能在紫宸宮中養病,這件事就已經透露着複雜。
紫宸宮,歷來是帝王居所,前朝與後宮的分界線,就算是皇後也不會在此處留宿。就算是三年前,阿皎在紫宸宮中中毒昏迷,也沒有在紫宸宮中過夜,而是在當日傍晚就被擡進了興慶宮中。
可見,這次要比三年前更加厲害。
他心中焦急擔憂,随後便親去梁國公府,詢問一同參加賞花宴的老太太,卻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從宮中回來的長子和次子也沒有任何的消息,三人坐在書房中,商量着,沉默着,擔心着,一夜未睡。
清晨,他在待漏殿中等待上朝時,收到了太多大臣的關心和試探,其中含沙射影地話語,透露着不同尋常的意味。這讓他越發肯定了,他的阿皎病重,絕不是舊疾複發那麽簡單,心中也更加焦急,連早朝的政務都沒有心思旁聽。
下了朝後,便直奔紫宸宮請見,卻被帶到了延英殿偏殿等候。
這一等就是兩個時辰。
帶着焦急擔憂地心情,步履匆忙地朝紫宸宮偏殿走去。
剛邁進殿門,便感受到了殿內壓抑的氣氛。
偌大的偏殿內寂靜肅穆,聽不到一絲聲響,濃郁的龍涎香氣彌漫在殿中。
他用餘光瞥了眼禦案前的天和帝,正閉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麽,臉上的表情在光線的照射的變化下,晦暗不明。
禦案上擺放着似乎擺放着一件帶血的衣裳,很是觸目驚心。
他心中一顫,不敢多想,立時行禮請安道:“臣沈邦靖參見皇上。”
“起吧。”天和帝聽到沈邦靖的請安聲,睜開了閉着的眼睛,叫了起。
僅是兩個字,沈邦靖便從中聽出了帝王壓抑着的怒火。這麽多年,這樣的天和帝他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先帝在朝堂上公然斥責還是太子的天和帝不配為君,斥責還是皇後的謝太後不配為後,要求百官上本廢儲廢後,那時的天和帝在下朝回到東宮時,便是這樣的表情。
第二次,便是在三年前。
如今,這是第三次見到天和帝這副表情了。
他知道,這次的事情也許比他猜測地更加嚴重。
他起身後,便聽到天和帝的聲音再度在殿內響起:“暗隐,告訴梁國公整個事件,不要隐瞞。”
“是。”
直到這時,沈邦靖才注意到這紫宸宮的偏殿內除了他和天和帝外,還有第三個人的存在,而且人就站在禦案的左邊。可以說,如若不是他出聲,他也許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個人的存在,即便他站在如此顯眼的地方。
再加上天和帝的稱呼,他便知道這位便是大齊的皇家暗衛。能在帝王面前彙報事情,其身份必然不低,便是暗衛的首領也是極有可能的。
大齊皇家暗衛的存在,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即便是知道他們的存在,卻很少有人見過他們。就算是見過的人,也沒有人能說出這些暗衛的特征。以前他還不明白,如今卻是能看出來,這些暗衛是修行了一種隐匿的功法,仿佛将自身融入了周圍的環境中,讓人覺察不到。
他站在下方,聽着眼前的暗隐講述着昨日的刺殺和到今日的審訊結果,雙手緊緊地握起,他的阿皎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又經歷了一場生死大劫。雖然,他也知道女兒現在已經醒來,沒有了危險,但心中的擔憂并沒有減少多少,被匕首插進身體的滋味,他也經歷過,那種痛感,他至今都還記得。當時他受傷的不過是左手手臂,而現在他的阿皎是腹部被刺中,他不知道他不滿六歲的女兒是如何忍受這種疼痛的。
同時,他也明白了天和帝震怒的原因。
只是,他猜不透天和帝為什麽要将如此機密的事情對他說出,知道的太多,對于他們這些臣子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正當他疑惑和擔憂時,天和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朕明日會在朝堂上任命你前往西南,全權負責調查此事。”說道這時,天和帝似乎一頓,眼中閃過利芒,繼續說道:“随行一起負責調查的還有王段。”
說道這,天和帝的話中帶着濃重的殺意:“你調查時,如果查到什麽被王家阻攔或掩蓋,也不要深究,做做樣子就行,但要記錄下來,拟密折呈給朕。”
“至于事情的調查,朕會交給暗衛在暗中進行,你要做得便是讓王家放松警惕,讓他們以為朕依舊相信他們,而你對他們給出的結果也深信不疑。如此,便夠了,不要多做什麽。”
“臣明白,必不會辜負陛下所托。”
沈邦靖明白,天和帝這是要: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