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改變

随着唱喏的聲音結束後,沈皎便看到身着玄色龍紋錦袍的天和帝從殿門而入, 其身後還跟着自刺殺後就沒有出現過的禦前總管胡公公。

“元嘉給皇舅舅請安。”沈皎笑着說道, 雖然趴在床上不能起身行禮, 但這聲問安還是要說得。帝王面前,從來都要遵循禮法。

天和帝走到床邊坐下, 對着在床上還不忘禮節的外甥女溫和地笑道:“有元嘉護着,皇舅舅怎麽能不安?”

“元嘉今日感覺如何?可還痛?”天和帝關心地問着女孩的病情。

“比昨天好多了,但傷口還是很痛。”沈皎對着天和帝如實地講出真實的病情,她是為天和帝受得傷,而且真的好痛, 既然天和帝問起,她又為什麽要委屈自己不說呢?

“元嘉為朕受苦了。”天和帝的語氣中滿是憐愛和愧疚。他看着趴在床上的女孩,雖然臉色不像前兩日那般幾近透明,沒有血色,但也還是蒼白得很,心中更為疼惜。

元嘉所受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啊。

“朕已經讓人拟旨,将建安郡也賜給你作封地, 食邑加至三千戶, 而且建安的茶稅你每年可得二成。”

天和帝憐惜的看着眼前的女孩, 繼續說道:“你為了朕,受了這麽多苦,這是你應得的, 不必推辭。”

說到這, 天和帝想起女孩剛醒來時, 對自己說的話,心中更為柔軟愛惜;“元嘉待朕的一片真心,朕都知道,豈是這點封地和錢財能比得上的?朕之前已經告訴過你父親,他已經替你謝了恩。”

“所以你安心收着便是。”天和帝揉了揉女孩的小腦袋,語氣溫和,卻不容反駁。

雖然不知道建安郡每年二成的茶稅有多少,但只這食邑三千戶的待遇就已經是歷代嫡公主和很多親王的食邑了。這确實是她沒有想到的結果。

畢竟,大齊歷代的帝王對封邑把持的太嚴,皇室中人立下功勞,一般多是賞賜爵位和錢財,卻很少出現加封食邑的時候。

不過,聽到身為梁國公的父親已經同意,她便不再猶豫,直接謝恩道:“元嘉謝皇舅舅恩典。”

天和帝聽到女孩用自己稚嫩的童音跟自己真誠的道着謝,心中很是柔軟。“你父親前兩日就已經替你謝過恩了,你就不必再謝恩了。”

說起沈邦靖,天和帝對着女孩感慨道:“算算日子,你父親離京才不到兩日了吧,可朕走覺得他走了好久。”

Advertisement

因着這次刺殺,牽扯出的事情太過複雜和重大,所以每天處理的事物太多,讓他總有一種過了很久的感覺。

“嗯,前日阿爹來看我的時候說過,他昨日早朝後就要離開,到現在也不過一日多。”沈皎聽到天和帝主動說起沈邦靖的離去,覺得這對她來說這是個機會。

“外祖母說阿爹去西南是去調查這次的刺殺,阿娘聽了之後很擔心,清晨就已經前往延興寺上香了。”沈皎說起父親,心中是真的很是擔憂,滇國都能派刺客前來刺殺龍椅上的帝王,那對于一個大齊的臣子,豈不是更有膽量行刺。

“元嘉也擔心阿爹,也想去延興寺上香。”

對于去佛寺上香,祈求平安這種事情,若是在前世她定會不以為然。但現在,她卻對此有些敬畏,畢竟穿越這種超乎自然科學的事情真實的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有自己今生這無法用常理解釋的特殊體質。

最重要的是,那位為她批命的國師。

這一切的事情,這讓她覺得自己應該對未知的事情應該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所以,雖然她現在對這些神佛的眷顧不抱有幻想,但卻也不排斥去寺廟上香。

畢竟,這種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最能讓人感到心安。

可這次,她卻想去為父親真誠地信奉一回神佛,誠心誠意地上柱平安香,祈求父親平安歸來,這只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一番心意。

對于淑惠長公主去延興寺為沈邦靖上平安香的事情,天和帝是知道的,對此,并沒有什麽想法。以前每次沈邦靖每次外出,淑惠長公主也都會去京中寺廟和道觀上香,從無例外。

在大齊,家人遠出,女眷都會去寺廟上柱平安香,這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和習慣。無論這個女子的身份地位多麽高貴,權力多麽大。

當年他被先帝逼着不得不去戰場上掙軍功來保住太子地位時,他的母後,妹妹,和還是太子妃的皇後,也是經常去為他在京中各個道觀和寺廟上柱平安香,祈求他平安歸來。

想當想到這,他的心中總是會很溫暖。

所以,對于淑惠長公主去延興寺上香的事情并沒有什麽感覺,可是看到女孩因為擔憂父親,蒼白的小臉微微皺着,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裏滿是擔憂和失落,小小的腦袋趴在自己膝蓋旁,情緒很是低落。

天和帝看到女孩這副擔憂的樣子,很是心疼,看了看周圍除了胡喜和兩個身為暗衛的醫女,并沒有旁人,連忙安慰道:“除了明面上的護衛外,皇舅舅還讓人在暗中保護着,元嘉放心,不會有事的。”

“皇舅舅最厲害了,元嘉相信皇舅舅一定會讓阿爹平安回來見到元嘉的。”沈皎聽到天和帝的保證,心中的不安放下了大半。

“外祖母和阿娘說,阿爹是去西南調查這次的刺殺事件。”沈皎看着天和帝為了不願讓自己擔心,透露出派人暗中護衛父親的消息,決定大膽一次。

她不想老是這麽試探了,如此下去,就算是她從天和帝口中得到什麽自己想要的消息,也只是因為其疼惜憐愛自己,并不是因為重視自己。

可她若想要接觸暗衛,掌控自己的命運,只憐惜疼愛并沒有用處,因為天和帝不可能将自己的生命交托在一個只被自己憐愛,而沒有能力的小輩手中。

雖然她知道現在的自己,也遠遠沒有能力去掌控暗衛,守衛天和帝和自己的性命安全。

但能力,是被培養出來的。

而只有被重視,才能被培養。

“可外祖母還說,這次的刺殺已經确定是滇王室所為。既然已經确定了,為什麽還要調查,沈皎一字一句地說出自己的疑問,她小心地用餘光看向天和帝的臉色,發現他并無反感和震怒的表現,于是繼續說下去。

“書上講荊軻刺秦後,始皇帝知道是燕國的太子丹所為後,始皇帝震怒,便直接派王翦出兵攻打燕國,期間并沒有派人前去調查。就像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是滇王室所為,而我大齊在皇舅舅的治理下,國力強盛,兵糧充足,且滇國又只是一小國,為什麽不直接派兵攻打?”

這事沈皎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天子之怒,伏屍百萬,如今既然已經知曉這刺殺的主使者,為什麽不直接派兵征讨。無論滇王室有什麽陰謀,但在絕對強大的實力面前,都脆弱的不堪一擊。

而且,身為天下至尊的皇帝,被人刺殺後,如何會隐忍不發?始皇帝那樣的行為才是正常的。而現在的天和帝,在沈皎看來有些過于隐忍了。

天和帝随着沈皎的話越來越多,神色除了一開始的震驚外,卻似乎又帶着一絲了然。

沈皎感覺到天和帝看向自己的目光越來越複雜,但卻沒有制止自己,心中雖然很是忐忑,但卻還是繼續接着向下講。

畢竟,說出這些話的勇氣,她不是随時都會有的。

“可是就算要調查事情,不應該讓在西南的官員來調查嗎?他們在當地為官多年,肯定更為了解滇國的情況,如此不是更快更方便嗎?直接為什麽要派什麽都不知道,從沒有去過西南的阿爹前去?。”

沈皎将自己的疑惑說完後,悄悄地看向旁邊的天和帝,心中十分緊張,她覺得若是給自己第二次選擇,她都不一定有勇氣再說出來。

她害怕天和帝震怒,說她僭越,亂議朝政。畢竟,依照其之前的态度,是根本不願讓她知曉朝政的樣子。

其實,不止是天和帝,就是謝太後,她的父親沈邦靖和母親淑惠長公主也都是希望她不知前朝的争鬥,在他們的庇護下,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地長大。

她很感激他們願意給自己庇護,說實話,她若沒有這特殊的體質,她真的願意當一個真正的孩子,在他們的保護下,平安快樂的長大。

但,現實總是與理想的情況相反,她想要掌控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向一條完全不同的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

不過,這是她的選擇,她願意這般走下去,即便困難再多。

她雖然害怕天和帝的震怒,但她不後悔自己今天說出的話。

就在她暗自緊張的時候,天和帝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帝王的聲音不複之前的溫和,威嚴赫赫,氣勢迫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