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口角

那可是魏氏替楊娥選的夫婿。

在杏花樓,姑娘們雖然用盡手段争搶恩客,但恩客相中了人,其餘人再橫插一杠子是要挨揍的,最不濟也得罰百兩銀子。

杏娘常說,有本事從對面煙翠閣那裏搶人,在自家窩裏争食算什麽能耐?

這段日子,楊妡陪在張氏身邊,雖是母女的身份,有時候又像朋友,張氏說什麽話楊妡也能附和上去,兩人倒真是生出些情意來。

聽得此問,張氏并不隐瞞,直言道:“那般人物,不但是我,就是你大伯母也看在眼裏,只礙于你祖母沒法提罷了……其實說起來,差七歲也不算什麽,年紀大點會疼人。”

看來魏家大少爺還真是個香饽饽,這麽多人搶。

楊妡暗自嘀咕,忽地眼珠一轉問道:“祖母既是有意,為什麽沒早定下來?難道魏家不同意?”

“那邊說魏璟想進學,沒打算太早成親,”張氏猶豫片刻,壓低聲音,“武定伯是親侄子,肯定聽老夫人的,秦氏向來唯伯爺馬首是瞻,關鍵是魏璟死扛着不松口,說長相不合心意……”

是因為這個?

楊妡目光閃了閃。

楊娥雖說膚色有些暗淡,但眉眼生得非常俏麗,打扮起來,絕對是個百裏挑一的美人兒。

沒想到魏璟竟然看不上,也不知他自己是副什麽樣的德行。

如此一想,楊妡忽地對大後天的宴請有些期待起來。

倏忽兩天過去,到了魏家宴客的正日子。

高門貴族對這樣的花會宴請都非常重視,其一是男人們礙于政局不便明目張膽地交往,內眷們就可以趁機聯絡感情互通消息,其二花會也是相看未來媳婦或者婆家的好時機。

雖然楊妡還不到說親的時候,張氏依然再三叮囑讓她打扮漂亮了,越漂亮越好。

Advertisement

楊妡對女紅廚藝基本一竅不通,琴棋書畫算是略有涉獵,唯獨梳妝打扮再拿手不過,閉着眼也能把自己捯饬好看了。

可畢竟是頭一次頂着楊五姑娘的名頭出門,楊妡仍是聽從張氏的話早早起來漱洗。

楊妡的首飾盒有四只,清一色的黑檀木,尺許見方,盒蓋上分別雕着填漆的梅蘭竹菊圖樣,其中梅盒裏裝着幼時的長命鎖金手镯等物,蘭盒裏是逢年過節親戚朋友的賞賜饋贈,竹盒是她平常戴的首飾,菊盒則是出門見客戴的。

四只盒子都盛得滿滿當當。

這才是九歲,倘若長得十五,豈不要盛滿八只這樣的盒子?

楊妡不止一次感慨,生在富貴人家也真是不錯,至少不為吃穿發愁。

待楊妡淨過面坐到妝臺前,青菱打開菊盒,挑出兩套樣式差不多的赤金鑲紅寶頭面,與事先備好的粉色比甲水紅色羅裙一道給楊妡過目,“這套鳳釵顯得莊重,這套蝴蝶釵顯得活潑,姑娘想戴哪套?”

楊妡哪套都不想戴。

粉色配金看起來雖富貴喜慶,但老氣且土氣。她才九歲,又不是十九二十九。

楊妡搖頭,吩咐青菱把羅裙換成月白色繡着粉色月季花的挑線裙子,又打開妝盒,親自選了只小巧的珍珠花冠。

青菱見狀猶豫道:“這花冠姑娘戴過好幾次了,這會出門再戴,怕老夫人覺得姑娘不看重魏家。要不換這只珠釵,上面鑲着瑪瑙石,更鮮亮些?”

楊妡唇角彎一彎,“你看着就是。”說罷,側頭将劉海留出來,其餘頭發結成三股辮,一圈圈往頭上繞,邊繞邊用簪子固定住,最後定型成五瓣梅花狀。

那只珍珠花冠正戴在頭頂,左右鬓間各插朵粉色小絹花。

青菱看得入神,驚訝道:“真好看,這叫什麽發髻?”

“落梅髻,”楊妡深吸口氣,低聲答。

這個發型是薛夢梧替她畫像時畫出來的,她覺得好看,琢磨了好幾天才梳成。薛夢梧說她像是梅仙下凡,取名落梅髻。

杏花樓的姑娘看了都跟着學,後來就連街頭上的良家女子也學着梳,在京都很是時興過一陣。

想起那個面容俊雅溫文如玉的男人,楊妡心頭便是一痛,前世的所有她都可以舍棄,唯獨薛夢梧,她怎麽也不願意忘記。

這世間恐怕再無別人能像他那樣,願意把平生所有都用在她身上。

楊妡再嘆一聲,收回思緒,審視般盯着鏡子中的自己。

肌膚若雪,秀眉似黛,臉頰嫣紅像雲霞,雙唇水嫩如凝脂,模樣比她之前在杏花樓更美三分。尤其因年紀尚幼,一雙秋水般的黑眸清澈明淨,不染半點塵埃。

倘若有機會再去杏花樓,準保也能教薛夢梧看直了眼。

如今她身在伯府輕易不能出門,怎可能見到他?

即便見到了,她已不再是往日的容貌,薛夢梧是不是還會像以前那般溫柔待她?他會喜歡先前的自己還是如今的自己?

楊妡心念突生,對着鏡子飛了個媚眼,鏡中單純稚氣的女孩臉上便多了成熟女子的柔媚,惑人之極。

這副樣貌,別說男人,就是青菱見了也覺得心跳有片刻的凝滞,忙掩飾般笑道:“姑娘這麽打扮真好看。”

是太好看了。

楊妡笑笑,端詳她幾眼,“你打散頭發,重新梳個流雲髻肯定也比現在漂亮。”

青菱目光亮了下,轉瞬回複暗淡,“我這樣習慣了,換成別的發式不自在。”她雖然愛漂亮,可也知道身為下人,切不可太注重打扮,說不定二太太或者老夫人會以為她生了別的心思。

楊妡并不知道青菱的想法,只以為她不相信,也沒在意,對着鏡子再瞧幾眼覺得沒有錯漏之處,便去了松鶴堂。

張氏還沒到,世子夫人錢氏和楊姵已經在那裏了,錢氏不等她行禮就一把拉到跟前上下打量着,“聽說你娘病這些天把你累瘦了,還真是,下巴都尖了,不過更顯漂亮……咦,誰給你梳得頭?好看,衣裳配得也好。”

魏氏只大概瞟了眼,覺得楊妡穿月白裙子,頭上飾物也少,顯得太過素淡,可聽錢氏這般說,着意看了看,還真比往常更俏麗些,便點點頭,“是不錯。”

楊妡彎了眉眼,做出乖巧狀,“是祖母教養得好。”

錢氏笑道:“瞧妡丫頭這張嘴,是不是抹了蜜?”

楊妡老實地點頭,“早起喝了一大杯蜂蜜水。”

魏氏早晨是習慣喝蜂蜜水的,聞言也露出笑意來,“這個實誠孩子,你伯母逗你呢?”

旁邊的楊娥見狀,低着頭,手中絲帕緊緊地攥成了一團。

楊家姑娘模樣都還可以,膚色卻稍嫌黯淡,楊娥、楊姵還有楊嬌都是如此。

為了這次花會,楊娥可是煞費苦心,用了整整兩天時間把所有衣裳都試了一遍才配出來這套最揚長避短的。

玫瑰紅的褙子,鵝黃色的二十四幅湘裙,梳了堕馬髻,頭上戴着魏氏特地找給她的赤金鑲寶蝴蝶簪。簪子做工極好,蝴蝶眼睛是黑曜石的,兩對翅膀均為細如牛毛的金線纏繞而成。走動時裙擺一搖一蕩,蝶身也跟着顫巍巍地搖動,像是展翅欲飛。

她對着鏡子得意了一早晨,滿以為會把一衆姐妹都比下去,自己拔個尖兒,沒想到楊妡完全不按理出牌。

往常出門,楊妡也是精心往端莊裏打扮的,她年紀小,氣勢不如楊娥足,穿金戴銀的真不算出挑,所以楊娥壓根就沒把她放在眼裏。

沒想到,楊妡今天這麽随意地穿着,卻偏偏又那麽惹眼?

平心而論,楊娥跟楊妡算是各有千秋,她端莊氣派,楊妡嬌俏可愛,尤其她已初顯少女的模樣,胸鼓腰細,很有幾分窈窕姿态,而楊妡上下仍是渾圓一團孩子氣十足。

但楊娥太過鄭重其事,而楊妡又太過随性,兩人站在一起,她那點隐藏的小心思便彰然若現。

楊娥一時氣苦,不由脫口問道:“五妹妹梳的發髻從來沒見過,倒是新奇得很,母親給五妹妹新找了個梳頭丫鬟?”

楊妡已看出她臉色微妙,心裏先警戒起來,“沒有,是我自己胡亂想出來的。”

楊娥淡淡一笑,“難為五妹妹要給母親侍疾,還有心思琢磨發式……梳得這麽齊整,怕不是練了一天兩天吧?”

這話細究起來還真是誅心。

旁邊楊姵聽着覺得不對勁兒,臉色一沉就要怼回去,楊妡扯扯她的袖子,老老實實地回答,“嗯,練了足有七八日,總算能梳得像樣。”轉過頭,對魏氏甜甜地笑,“我還琢磨着要給祖母做條好看的額帕,只是手太笨,還沒有繡成……祖母,我想找個針線房的繡娘教我女紅,不知行不行?”

楊姵趕緊附和,“我也想一道學。”

其實府裏原本有個繡娘專門教她們女紅針黹,但繡娘回鄉奔喪再沒回來,去年魏氏因大姑娘楊婉的事兒攪得腦仁疼,也便疏忽了這事。

眼下孫女主動要求上進,魏氏豈會不同意,當即叫了身邊的賈嬷嬷過來,“針線房裏除了鄭二家的,還有誰的手藝好?”

賈嬷嬷笑着回道:“何勇家的和吳慶家的都行,但何勇家的眼神不如以前好使了。”

魏氏拍了板,“待會兒讓吳慶家的過來回話,要是得用的話,讓四丫頭五丫頭跟她學學針線活兒,還有六丫頭也該學着拿針了。”

楊妡連忙道:“謝謝祖母,等孫女練好了,給祖母縫件最精致的裙子,讓別人家的老封君見了都羨慕您。”

魏氏喜得眉開眼笑。

楊娥冷着臉低聲嘟哝,“等你練好,還不知道那年那月呢?”

楊妡只作沒聽見仍是笑着,冷不丁擡頭,瞧見院子裏張氏正往裏走,忙到門前掀了簾子,熱絡地招呼,“娘,早!”

楊娥也收斂神色,曲膝福了福,“問母親安。”

張氏進門就看到了楊妡,只覺得眼前一亮,卻是笑着對楊娥道:“不虧是母親親手教導的,瞧着渾身的氣度,把一衆妹妹都比下去了。”

她不說相貌,只說氣度,倒正合了魏氏心思。

魏氏還真覺得一衆孫女裏,就屬楊娥有當家主母的架勢與氣派,便笑道:“二丫頭,這裏你年紀最長,今兒往魏家去,你好生管束妹妹們,別讓她們惹出是非來。”

楊娥睃楊妡兩眼,笑着應是。

待楊嬌與楊婧趕來,魏氏重新板起臉把先前說過無數遍的話又說了遍,不外乎要守規矩重禮節,不得妄言亂語,不得随意走動,更不許與人發生口角等等。

見姑娘們都齊聲應了,才和緩了語氣道:“知道你們都懂事知禮,我也不過是白囑咐你們,時候不早了,早早過去幫着待客。”

魏家只魏珺一個姑娘,也是秦夫人所出。

楊家與魏家是通家之好,往年辦花會,楊家姑娘都會幫忙招待客人。

張氏擔心楊妡應付不來,在馬車上又特特地囑咐她,“……你們姑娘在一處少不得吟詩作畫,你不必勉強,做不來就推說不會,魏珺性子随秦夫人是個和氣大度的,要是有其他不饒人的,你且避讓些,自有魏珺處理……遇到不相識的人就跟着姵丫頭來,她怎麽稱呼你怎麽稱呼。再有,別私自走動,不管到哪裏都結個伴兒,跟姵丫頭一起最好,實在不行就拉上三丫頭或者六丫頭,只別落了單。”

楊妡牢牢記着,笑道:“娘放心,我也不是小孩子,凡事自有分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