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會故人

就猜他會懷疑,宋餘音早已備好說辭,“我乃修行之人,并無他意。實則是因為他長得很像我的一位親人,不過三年前他出了事故,按理說沒有生還的可能,前日裏瞧見覺着眼熟,但又不敢貿然詢問,怕唐突了人家,這才向你打探。”

“三年前?”照謙沉吟道:“那他肯定不是你的親人,他在虛雲觀可不止待了三年,我都已來了五年,我來的時候他便在這兒。”

是嗎?難道真的是她認錯了人?不死心的宋餘音又問,“時謙是他的道號吧?你可知他的本名?”

這個照謙還真記不清,“我們時常以道號相稱,久而久之都快忘了彼此的本名,隐約記得他好像姓葉。”

宣惠帝該是姓陳才對,此人卻是姓葉,不知照謙這話是真是假,思來想去,他似乎沒有騙她的必要,但時謙如果不是宣惠帝,為何她見到他時那種熟悉之感竟如此強烈?

宋餘音還想再問,門外驟然響起一陣匆忙的腳步聲,緊跟着門就被推開,但見那小道士氣喘籲籲的來報信,“怎麽回事?跟你一起過來的女尼居然在外頭亂闖,被人給抓住送往德正殿去了!”

“南溪!”驚聞此訊,宋餘音再顧不得追問時謙之事,當即跟出去一探究竟!

道觀之內出現尼姑實乃大忌,心知後果嚴重,照謙亦陪同前往,準備澄清此事。

當宋餘音出現在德正殿時,殿中的一位長臉道士眯眼冷嗤,“居然還有一個!照謙。你可真是膽大妄為,與尼姑私相授受,暗中來往,還敢将人帶至道觀,欲置道規于何地?”

一眼看到南溪正跪在殿中,宋餘音趕忙上前去扶,“南溪你沒事吧?”

搖了搖頭,南溪懊悔不已,甚感自責,“我不該亂跑的,給您添麻煩了!”

此乃意外,誰也無法掌控,安撫了幾句,宋餘音立直了身子,向衆人講明情況,說是來歸還衣物,僅此而已。

“這衣裳是照謙給你的?”那長臉道士緊盯着她質問道: “ 平白無故的,他為何脫衣給你?你們究竟做了什麽見不得人之事?”

平日裏在他跟前嚣張也就罷了!而今居然還連帶着诋毀清音,照謙不能忍,當即上前一步,将清音護在身後,怒指于他,“成岩,你嘴巴放幹淨點兒,莫要血口噴人!”

成岩揣手冷哼,滿腦子都是不潔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師弟你這般惱羞成怒,莫不是真被我給說中了?”

氣極的照謙正準備反駁,忽聞一道熟悉的聲音自身後響起,“是我将衣裳給了這位尼師。”

Advertisement

聞聲回眸,宋餘音眼前一亮,來人竟是時謙,那個與先帝相似之人!方才不見人影,她還以為今日無緣再見,未料他竟會在此時出現!

只是他的話無人相信,“那日照謙回來時光着膀子,大家夥兒瞧得一清二楚,明明是他的事,你何必摻和?”

眸色平靜的時謙再次講明,“衣裳的确是我拿給尼師避寒所用,後來上山之際我打了個噴嚏,照謙擔心我着涼,這才将他的衣物給了我。”

“師兄!”照謙不明白他為何要自個兒攬下,剛想解釋,時謙的目光已然移向他,看似平淡,卻毋庸置疑,“你本好意幫我,卻被旁人誤會,編排出龌龊之事來诋毀,我怎麽忍心看你受欺辱?”

不管是他們師兄弟中的哪一個,今日都難逃懲戒!成岩蔑聲哼斥,“孤男寡女,脫衣以贈,說沒什麽誰信?”

微轉身,時謙斜向成岩,語氣依舊悠慢,但眸光漸冷,“尼師乃清修之人,豈容你诋毀誣陷?我若真做過什麽見不得人之事,又何必留着衣物做證據,落人口實?”

時謙肯幫忙說話,宋餘音十分感激,聽不得着污言穢語,她亦辯解道:“這位道長不過是好意相助,懷着一顆樂善好施之心幫我解決困境,你們竟然不分青紅皂白就惡意揣測,說些肮髒不堪的言辭,口德都沒有,還敢妄稱修道之人!”

“小尼師所言極是!”随着一聲洪亮的聲音響徹大殿,衆人皆望向門口,紛紛向其行禮。

原是一年過半百之人,卻中氣十足,想來修為極高。宋餘音聽得清楚,成岩那夥人稱他為師叔,時謙卻稱其為師父。怪不得那些人會針對時謙,道觀之中也會拉幫結派吧!

思量間,但聽照謙小聲炫耀道:“這位是我師父玄一真人,有他做主你無需害怕。”

清者自清,她本就沒怕過,緊拉着南溪的手,宋餘音沒再多言,相信這位真人會做出正确的評判。

玄一真人到場後,徑直走向殿前正中央,那寶座他也不坐,只端着拂塵傲立上方,瞟向鬧事的弟子,“掌門師兄閉關靜修,暫由貧道執掌觀中事務,如今出事,竟無人知會貧道,你們自個兒就可随意審判,又置貧道的威嚴于何地?”

師父怼人就是解氣,照謙幸災樂禍,在旁偷笑,那些人方才還頤指氣使,這會兒都如霜打的茄子一般,低頭不敢吭聲。

摸了摸鼻子,成岩幹咳道:“師叔息怒,我們只是想幫您分憂而已,想問清楚來龍去脈再向您禀報,省得誤您修行。”

玄一真人才不吃他這谄媚的一套,冷臉呵責,“你們這是妄加揣測!這尼師已然解釋清楚,卻仍被诋毀,這般咄咄逼人,簡直有辱我道觀門風!”

理虧的成岩狡辯道:“可照謙也撒謊了啊!當時他光膀回來,旁人問他衣服何在,他竟說是被老鷹給叼走了!這不是明擺着撒謊嘛!”

靜立在一旁的時謙拱手向他師父請罪,“正是不希望被有心人妄加猜度,惹出流言蜚語,我才交代師弟扯謊,錯在子弟,還請師父責罰。”

豈料玄一真人竟道:“當晚你便将此事告知于為師,你不曾隐瞞,問心無愧,為師又怎會罰你?”

這事兒時謙之前沒提過,好在師父配合得極好,他也就免去責任。

時謙是他的徒弟,他當然會偏袒,成岩不服,又搬出道規請命,“可祖師爺早有□□,不許我們與尼姑往來,他們師兄弟妄顧道規,理應處置!”

被人緊咬不放,照謙難免窩火,怒指于他恨斥道:“師父時常教導我們,修行之人都該懷有一顆慈悲之心,普通女子有難我們可以幫助,為何尼姑就不可以?此乃迂腐偏見!”

時謙到底沉穩些,沒與成岩做無謂的争執,他們會搬出道規,他也會拿道規反駁,“道規是說不許與尼姑往來,但又說衆生有難皆當相助,尼姑也是芸芸衆生之一,弟子自認所做皆是該做,并無不妥,還請師父明鑒。”

捋着胡須點了點頭,玄一真人心道這個弟子沒白教,面對衆人的指責還能穩住心神,不怒不躁,從容應對,如此這般,即便往後下山,應該也能應付各種困境。

在他們争執之際,宋餘音就一直立在一側,靜靜的望着他,看他與人周旋,一襲素雅道袍,容清聲淡,鎮定自若,大多時候他都是沉默的,往往一開口便能直戳要害,一針見血!

此情此景,她仿佛回到了幾年前的宮宴之上,那時的宣惠帝尚未登基,她被人嘲笑,他也是這般雲淡風輕的為她解圍。

越看越像,以致她又走了神,直至南溪喚了好幾聲,她才回過神來,發覺周圍的人已陸續散去,南溪則扶着她往外走,“娘子,咱們沒事了,可以回去了。”

她恍若未聞,只将目光定在時謙身上,他似乎并未察覺,正與他師父說着什麽。

宋餘音上前道謝,玄一真人裝作不經意的垂下眼睑,這才看清她手腕上的細銀絲镯子上似乎真的刻着小字,當下也沒多說什麽,只寒暄了幾句,便對時謙道:“來我房中,為師有話交代。”

時謙點頭應承,自始至終都不曾将目光落在她身上,宋餘音難免失落,向照謙告了辭,轉身先行離殿。

此時風似乎小了些,但天色越發幽暗,天幕被幾旋烏雲遮蔽,似一條即将睜眼的怒龍,随時有可能吞雲吐雨。

估摸着兩刻鐘之內必有暴雨,望向她離去的身影,時謙沉默了片刻,終是開了口,囑咐照謙拿把傘給她們。

“好嘞!”粗心大意的照謙并未想到這一點,經他提醒才匆匆找來一把傘,小跑着攆上去,将傘遞給她,“師兄讓我送把傘給你,你們莫耽擱,快些下山去,當心被暴雨阻路。”

待宋餘音再回首之際,只望見時謙離開大殿時的側影,行走間,他的衣擺随風翻折,而他依然昂首闊步,兀自前行,雙目空然,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關系不大。

當着她的面兒,他不曾給一個眼神,一句關懷,但最終還是讓人給了傘,究竟是出于對陌生人的善意,還是對故人的關切?

時謙的心思,她不得而知,只知自己這顆心,又開始浮出紅塵,動蕩不安。

轟隆一聲悶雷打破她的思緒,宋餘音沒敢再出神,道謝後與南溪一道匆匆下山。

時謙則遵從師命,去往師父房中,聆聽教誨。

彼時玄一真人正立在窗前,看着壓低的雲層,神情炯然,既有對未知的恐懼,又有一絲期待,聽到腳步聲與請安聲,這才回首轉身,“昨夜為師夜觀天象,發現紫薇星有異動,若然為師所料不差,你與虛雲觀緣分将盡,不日便得下山去。”

時謙的面上并無任何驚詫,似乎早知這結果,只是若有所思的問了句,“火候到了嗎?”

捋着胡須,玄一真人朗笑道: “原本是該再等一段時日,可上蒼突然加了把火,你避之不及,只能逆風而行。”

即便是天命亦會有變數,時謙深表理解,也就不再質疑。

想起一人,玄一真人又忍不住提醒道:“她手腕上的镯子你也瞧見了吧?想必你也知道她是何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