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1)

更新時間:2017-04-22 18:00:04 字數:12751

那一瞬,兩人交錯的目光凝滞,呼吸也凝滞,四周只剩彼此一般。

戴詩佳眼前一片黑,掉入某個電影場景,關在書櫃中拍打書本,多希望自己真的化作書櫃後的鬼魂或是存在于另一度空間裏……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前方徐光磊短暫停頓後仍是帶着溫文的笑容,一步步向她走來。

咬咬牙,戴詩佳還在想着應該奪門而出還是當場把壓在雙手下的物品吃了算了,他已停在自己面前。她吞吞口水,仰起頭看着他,四下靜止了,不知隔了多久,那格外溫柔的聲音說道:“你願意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筆記本嗎?”

她有得選擇嗎?戴詩佳眯了眯眼,想拒絕,但衆人目光投來一探究竟,逼得她只能投降繳械。

徐光磊看着手中物,思考了下才說道:“看來戴律師是位非常環保的人,随身筆記是A4回收紙裁成四等份疊成夾起,長尾夾是一般文具店可購得,或是辦公室的常備款?”

眯了眯眼,溫和幽默的語調裏有一絲只有她才聽得出的嘲弄意味。

她很想申冤一下的。本來她的公事包裏也有本拿出來不丢人的事務所人工皮套年歷記事本,誰知會被抛進水泥坑。這幾天調部門,很多一過期限就無需再理的雜事,于是她随手記在廢紙上,總想着反正很快就無用了,哪裏預想得到會有被拿出來游街示衆的一天?戴詩佳暗自嘆着長長長的氣。

徐光磊不去看記事內容,只随意翻過那與本人外貌不符的歪七扭八蚯蚓字跡,似思緒忙亂中寫下。他又拿起手中的筆。“……爆炸好吃熱炒訂位專線……”

膠感極重的螢光紅色筆身上印粗黑字體,非常好辨認。

不敢去看旁人表情是取笑還是別的,戴詩佳忍住沖上前去搶回筆的沖動,真的真的很想再申冤一次。本來她随身帶着的筆是老爸送的畢業禮物,雖然握筆姿勢不正,拿鋼筆不順手所以用的是鋼珠筆,雖然不是高貴的精品,卻也是剛才徐光磊介紹過的平價名筆之一,外型好看,一點也不丢人。至于爆炸好吃熱炒……是她常光顧的一間小店,這筆是一次老板見到她邊講電話邊找筆才好心送的,絕不是她順手牽羊。

頭沒擡,她隐約聽見了笑聲,随即被頭頂那道聲音不經意地蓋過:“五顏六色的造型廣告筆也是臺灣特有的文化之一,以前覺得免費筆大多筆頭太粗寫起字來容易糊成一片,這幾年倒是越做越精細,好寫的廣告筆不在少數。”徐光磊将手中文具還給她,轉身将衆人視線又引回前方講臺。

愣了半晌,戴詩佳看着他背影離去,松了口氣,拉過腳邊的公事包将手中物丢了進去。早知随便拿事務所的便條紙跟員工筆來用,都比廢紙與廣告筆強得多,今天進辦公室一定要去用品室申請。看了眼手表,心紙講座就快結束,接下來的社交時間她應該要與會員互相認識一番,但……看了眼後方的門,她好想直接離開……

遠方徐光磊注意着她的一舉一動、神情變化,嘴角不自覺上揚:他将簡報跳至最後一頁,道:“在座如果有文具控,一定知道時下很熱門的紙膠帶,其實可以成為改造手邊文具外觀的好幫手。再平凡的筆、筆記本加上一點巧思就能帶來完全不同的使用手感,不過這又是另一個主題了。今天的時間有限,我的講座就到此為止,如果對文具或對杉墨書店有疑問或興趣,也請不吝與我交換名片。謝謝大家今天的時間。”

Advertisement

話才說完,掌聲響起,好幾人圍上前去與他說話,也有幾人聚集起來讨論彼此的文具。戴詩佳還在想着有沒有必要落荒而逃,就見孟學湛走了過來。

“如何?還習慣這樣的早餐會嗎?”孟學湛關心問着,“平常我們都盡量提供熱食,講座結束大家可以坐着用餐,今天比較克難,希望你不要因此下次不來了。”

“不會的。”戴詩佳站起身答道。這畢竟是工作,就算沒附早餐她還是會來,倒是……她比較想知道的是今天的主講人是客座還是長期會員……

“看樣子今天講座的反應還不錯呢。”孟學湛看着講臺前的好友被一群女生圍住,眼一眯,說服好友入會勢在必行。先前辦過財務報表分析講座太催眠,之後幾次來的人少了好多,好不容易才又回到九成出席率,暫時還是多點輕松趣味的主題比較好。“你覺得如何?”

“……學到很多關于鋼筆的知識。”戴詩佳眼神微飄。“我剛看到你的随身筆了,呵呵。”那是有些取笑但不帶惡意的語氣,孟學湛眼見好友身邊空出,連忙揮手将他招來,“來,我介紹你們認識,你去杉墨書店買筆可以叫他給你打折。”

戴詩佳連忙阻止:“不不不,不用了——”

徐光磊已然走來,目光始終停在她身上。

“光磊,這是戴律師,給張名片。”孟學湛熱絡地說着:“我剛跟戴律師聊到如果想換筆可以去你們書店找你,你給她個會員價吧。”

徐光磊手裏握着一疊剛才與其他會員交換來的名片,正巧只剩最後一張自己的放在最上方。“請多指教。”

遲疑半晌,戴詩佳不看他,雙眼落在名片上頭的職稱。

等待許久不見她有反應,孟學湛道:“戴律師不介意惠賜一張名片吧??”暗暗嘆了口氣,戴詩佳拿出名片夾,抽出名片遞出那一瞬她又定住,想遮已遲了……昨天剛換上的,因為搬辦公室才又被重新挖出來的名片夾,與他掌心那壓在厚厚一疊名片底部的名片夾同款。

縱使旁人不會留意,他們——人卻心知肚明。

徐光磊若無其事地接過她的名片,輕念:“社會責任部,戴詩佳律師……”後頭他說了些什麽、沒說什麽,戴詩佳沒聽詳細。

那溫柔如水的笑容令人發毛,他溫潤的聲調也令人發毛。

眼前人全身散發儒雅的氣質,談吐間彬彬有禮,長相五官斯文無害……在他的注視下不知怎地一股寒意由腳底竄起,蔓延全身,戴詩佳肩頭微縮,終是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英盛國際法律事務所位于信義商業區的某大樓高層,剛進臺灣的幾年姿态頗高,客戶清一色為外商,這情況随第一任臺籍所長接手後有所改變,除維持原有客群之外,更善于開發本土具海外潛力之客戶,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響在臺知名度,并樹立專業、全方位及國際化的形象。

事務所起源于紐約,亞洲總部則在上海,位于臺灣的分所不大,收益表現趨于平穩而難有大幅成長,卻極受管理合夥人的重視。

若随手抓個內部同仁,他們會道這原因是臺灣所長除了對于上海事務所的設立有不可磨滅之功勞,更重要的是其與高層有私交而成為內定的下任亞洲總監所致。

要不,一個發展性受限的分所,如何能在所長上任第一年便獲龐大的資金興建英盛亞洲唯一具此規模、僅次于紐約總部的法律圖書館,并無上限地支持零收益社會責任部?

說起英盛的法律圖書館,除了興建之初在業界造成話題,更聞名于臺灣各大院校法律系,館內除了擁有豐富的國內外重大案例分析與法典、先進的全球同步電子搜尋糸統外,着名旅法設計師設計出融合時尚與古典、包含适合獨立查詢資料與團體讨論的多功能空間,大大地增進了館內的多元用途。

現任所長上任之後有計劃性地與本地大學合作,初期接受固定名額的實習生,并設定開放日讓學校透過申請到館內做參觀教學:英盛臺灣一躍成為法律系畢業生的就業首選,也令得其它事務所紛紛跟進,花招百出地辦免費講座、研習,為的便是吸引青年才俊。

半年前,英盛總部通過了一筆經費,讓臺灣分所社會責任部執行第二階段的人才吸收計劃——“未來涉外律師培育”。此計劃須由學校組團,團員還需俱備足夠的英語能力方能符合資格參加為期一學期的培訓:當中包括了課後實習、研究議題指導、一日出庭助理、客戶談判技巧等,以及最令學生躍躍欲試的紐約模拟法庭。

此舉刷下程度一般的法律系學生,僅留真正優秀并具國際潛力者,也是英盛真正欲吸收的對象。所長有感近年國內人才外流嚴重,除了投入事務所本身的資源外,相信将來跨足海外的願景藍圖更是學生選擇事務&的重要考量。

早上十點十分,戴詩佳正帶領十五名學生參觀館內藏書與設備,她仍是I身慣穿的深藍色褲裝西裝、白色襯衫,身邊圍繞着的學生不停發問,她平時反應不特別快,此時反倒顯出從容穩重,一開口回答問題,原本竊竊私語的學生全都安靜了下來。

小溫先生西裝筆挺地走進圖書館時見到的就是這一幕。

距離有些遠,他聽不見他們讨論的內容,但看得出戴律師完全融入學生群中,看出她所言具影響力,也沒放過幾個男同學看着她笑容有些臉紅;看來有些娃娃臉的她頗受年輕男生歡迎。

向所長申請加人的是自己沒錯,見到調職信的第一秒起心底無限擔心的也是自己,直到這一刻,小溫先生才緩下擔憂。他的部門小而業務繁雜,若不是能勝任之人他寧可不用:雙眼仍落在戴律師與學生笑談的側臉,他欣慰地點點頭。

小溫先生雖不讨厭學生但耐心有限,常常不到半天的時間已難有好臉色,更別提反覆回答類似的基本問題:童秘書是好人,但天生話少又外表偏冷,不易與人親近,好幾次被誤會在擺架子。部門接待法學院學生不是第一次了,氣氛如此融洽卻是首見。

果然選人這種事交給所長是對的。

“小溫先生。”戴詩佳注意到上司遠遠立着,向他捂了招手,将學生留在書櫃邊,自己走了過來。“已經介紹完圖書館,等等會教大家使用電子搜尋系統,小溫先生要不要趁這機會說兩句話?”

“好呀。”小溫先生心情大好,随她來到學生面前。

“同學們,跟大家介紹一下,”面對有活力的大學生,戴詩佳語氣活潑:“這位是我們社會責任部的溫律師,所內習慣叫他小溫先生,是這次未來涉外律師培育計劃的最大推手,各位最終的分數也會由他來評,所以……見了小溫先生,大家皮繃緊一點呀!”

她分明是語帶威吓,卻逗得學生們哄堂大笑,輕易化解了緊張感。小溫先生暗暗贊賞着。以往事務所辦過不同的教學活動,學生們總是太過緊張而無法發揮真正實力,雖然律師這行業是頗高壓的,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從短期活動中定位有潛力的學生、一塊打磨前的原石,過大的壓力對此目标并無幫助。

戴詩佳未察小溫先生的目光,只覺得一個早晨與學生相處很愉快,想到接下來的幾個月将協助與學生及校方的溝通、回答提問,有別于以往負責過的嚴肅案件與事務,她感到十分新奇有趣。

兩個星期前調到了新部門才知自己即将參與這個新計劃,可惜小溫先生手邊的案子狀況百出,一直沒有機會跟她詳談确切該怎麽分工:今早的接待也是因為小溫先生臨時被叫去跟對手律師開會,她才披挂上陣,不然本來應該只是在一旁見習的。學生們歡呼着,小溫先生笑道:“首先,恭喜貴校在書面審核及英文辯論甄選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屆參加英盛涉外律師培育計劃的學校。這次報名的隊伍都十分優秀,要勝出并不容易,我希望你們帶着自信參與這個活動。”見戴律師似要退到一旁,他伸手又将衆人注意力拉回她身上。“正如戴律師所說,英盛最終交給貴校陳教授的成績會是出自我手,但所有日常溝通、交流,以及最重要的關于各位的學習評估,都将由教育活動負責人戴律師把關,說實話,我無法每一次都出席各位的活動一她的評估報告将會是我打分數的重要依據。”

小溫先生語方落,轉過臉卻見戴律師瞠圓黑眸一臉驚恐地盯着自己,逗得他險些失笑。

本來将她調來就是要負責教育與宣導,這一塊一直以來都是他與童秘書輪流主持,說好聽點是動員整個部門,事實是這比處理卡債、家暴案件更花費心力但更看不到成效的差事令人感到吃力。如今交給戴詩佳,他盼能有些轉變。

“戴律師雖然看起來年輕,但你們別被她外表騙了,她任職所長特助超過四年,是所長見到我忙得焦頭爛額才同意借調。”小溫先生邊說着,邊對戴律師眨眨眼。有親和力是好事,可他不希望這些學生騎到她頭上去,所以找到機會就先打打預防針。“戴律師參與的案子不在少數,且都屬跨國的大型案件,是很好的學習對象,你們要把握機會,知道嗎?”

學生們同聲道好,頓時看她的目光又多了分尊敬。

之後小溫先生先行離開,戴詩佳講解搜尋糸統、發下學生專用的訪客登人一號與密碼讓他們試用,直到在圖書館的小會議室跟學生吃完便當,陳教授領學卞回校,她才回到辦公室。

小溫先生随即将她招進辦公室,按下手邊電話專線的勿擾模式,打算與她過一次這個計劃的細節。“我看你對學生很有一套,這個工作你可以得心應手。抱歉沒有事先跟你開個會,總想着多給你一點時間适應部門,實在沒料到這幾天會有那麽多突發狀況。”

“不會。”戴詩佳連忙搖搖手,先前在所長室的臨時狀況更多,她慶幸就算自己腦袋轉速不快,在英盛的四年裏也被磨出一點随機應變的能力。“小溫先生寄給我的計劃實施細項我看過了,雖然沒能一起讨論分工,但大致上的流程裏頭有提。”

“你看過計劃實施細項了?”昨天是臨下班前忽然想起才寄出的,小溫先生擰擰眉。今早自己是臨時變動會議時間,她能獨自将半日行程帶得如此順暢,肯定花了不少工夫……面對眼前的努力家,他以後得特別注意不可在臨收工前發信。

戴詩佳将放在腿上的筆記本攤開,思考着有什麽問題可以順便問問小溫先生。廢紙做的便條因為某些她不願回想的原因,暫時不用了:手邊的是一本新的所內年歷,同事們嫌它又重又老氣,她卻頗喜歡這樣的經典設計:後頭有電話簿、全球地圖及時區表,前頭有跨頁的年度月歷:內頁有十二個月的月記事、非常實用的一日一頁橫紋記事。翻開今日頁面,左頁邊上還直印細字的數字二十四小時記號,她将頁面以中直線一分為二,左方依着小時數字來寫一日排程,餘下的空間用來記事及寫待辦事項——握筆的手收緊,一張斯文帶笑的臉龐驀地竄進腦中,講起他最愛的手帳、文具話題總是钜細靡遺,看起來最平凡無奇的工作筆記本也能說得像一千個零件組成的四槌三問陀飛輪機械表一般缜密精心……戴詩佳閉了閉眼,重新專注在工作上,本子上頭貼了張便利貼,寫着幾行備忘。“是的,小溫先生。實施細則寫得很清楚,沒什麽特別的問題,可是我有幾個提議,想問問你的意見——”

感覺到她即将報告提案細節,小溫先生伸手打斷了她的話,問道:“你的提議是希望改善活動的流暢度?”

“呃,是。有些東西我想說如果能為學生們準備起來——”

他又再次動動手打斷她的話。“有違反事務所規定的可能性?”

想了想,戴詩佳搖搖頭。

“有超過你權限的承諾及開銷?”“沒有。”

“以後這樣的事不需要特別問我意見,直接執行即可。”他對下屬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要事事征求同意,不僅浪費彼此時間,長期下來這些下屬無法成長。小溫先生正色來個機會教育:“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負責的事情不同,但都在同一支傘下撐着,只要不會是令這傘反轉開花的事,我想我們可以彼此信任。”尤其她已在所長老哥和李助理身邊工作四年了,謹慎度肯定是夠的。

小溫先生信任她?一個才剛被調職到社會責任部的新人?戴詩佳傻住。一會,她側了側頭。也許……有這樣的上司是好事?

沉浸在被信任的受寵若驚情緒才一秒,她又在內心抱頭。小溫先生不用至少聽一下她想做什麽嗎?不用嗎?!

從入事務所以來,她都是照着前輩們的指示行事。不是不能提意見,可法律工作嚴謹,牽一發而動全身,有經驗豐富的上司指點缺失,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那表情忽而充滿擔憂,小溫先生問道:“對自己的想法信心不足?”

“這……”被他這麽一問,她才驚覺從沒想過這問題。以往有什麽想法,再三琢磨後連同計劃書一同交出,再讓上司們去決定。

有信心或沒信心……既然敢向上司提出,必是一再細細想過的、以團隊利益為出發點,她很想說這一點她有絕對的自信。但事情的發展與結果卻往往難以預料,她不是特別聰明,歷練也不太足,不一定能考慮到所有的細節……

戴詩佳唇掀了掀,道:“萬一……”

“有什麽萬一,就留到萬一的時候再讨論吧。”一個律師太過自大會交不到朋友但不影響工作,沒有決斷力與承擔結果的覺悟卻會是律師生涯的致命傷。小溫先生不怕下屬犯錯,可萬萬不願當個保母,他對同事浼有那樣的耐性。“你只要在部門會議時報告進度就可以了。”

“喔……”戴詩佳有些不确定地點點頭,只好将滿腹想法又吞回。好吧,如果這是新上司的作風,那她會努力配合、努力學習。

“對了,”見她默默接受了,小溫先生忽然想起交給她的另件事,轉開話題道:“前幾天我在所長那邊碰到商務早餐會的會長,他說很高興認識你,本來他固定讓新會員一加入就辦講座,但前幾次的主題太嚴肅,接下來半年預定安排些輕松、生活的主題,所以先向你說聲抱歉,他會找機會介紹你給大家認識的。”

“會長太客氣了。”戴詩佳不記得有跟會長交談過,但孟學湛十分熱情,不僅帶她向許多會員打招呼,還硬是替她拗了張杉墨書店的貴賓卡……思及此,她不禁分心摸了下筆記不平的頁面,是本子中間夾着一個信封所致:那信封是制式的印刷品,一個星期前就收到了,從頗有厚度的信封摸得出當中一疊紙張、一張信用卡大小的硬質卡片,她遲遲沒拆,就一直這麽夾着。

“明天也有早餐會吧?記得找時間補休。”她頭微低沒回話,看不出在想什麽,玻璃門外正巧童秘書經過,探頭指指戴律師,小溫先生喔了聲,道:“童秘書一直說想幫你辦歡迎會,今天下班後有空嗎?”

戴詩佳聞言擡起頭,暫時沒答覆。平常她會以公事為重、以事務所同事邀約優先,但今天她……

“不對……等等,今天是白色情人節,我怎麽忘了。抱歉,我有其它重要的事。”小溫先生懊惱地拿過桌歷,通常這種節日他是不可能會忘,童秘書知道他習慣也不會故意約這天,一定是最近太忙了他們都沒注意到,“改成下周二好嗎?……喔,不,下周可能有其它事,我再跟你敲時間。”

“喔,好。”戴詩佳迅速瞄了眼行事歷,才剛調部門,實在是一片空白。

“你看起來很開心。”小溫先生沒放過她的表情轉變,他嘿嘿兩聲,八卦地問:“今天你也有什麽安排嗎?”

也?戴詩佳沒錯聽,他笑容燦爛,似是樂在其中,可她以前分明聽說小溫先生……“男生不是一年過一個情人節就吃不消了嗎?”

“那就要看對象了。”他笑眼眯眯,神秘說着。“你的對象對于這些節日可有透露一點不耐煩?”

“從來不會。”

戴詩佳揚起可愛的笑,小溫先生也笑着,隔着一道玻璃門聽不見裏頭對話的童秘書讀不出兩人詭笑的含意,挑挑眉,一下子無法判斷究竟今晚的歡迎會舉不舉行。

木質有機系設計空間裏幾張廢木材拼裝而成,北歐風大地色系的長桌、椅子,幾處桌角、椅臂挖了小洞種起多肉小植物,四周是手工菊糙的灰白油漆,牆壁裂縫處也栽種适合的綠葉,是生命伺機發芽的概念:整體空間寧靜又充滿生機,呼吸間滿是微焦的咖啡香味,該是惬意、悠閑、文藝——卻被略嫌粗魯的對話破壞。

“你說這邊木隔板可以拉起,然後這邊櫃子可以移到那邊?”

“……不是,是那邊櫃子可以推到這邊,然後這邊木隔板只能收一半,你要問幾遍?你是聽不懂人話還是看不到那邊有個釘死的大書櫃?”

“是這個書櫃不能搬嗎?我一直以為是那個。”

“徐光磊,你是故意來整我的嗎?”

徐光磊手握專業卷尺搔搔頭,觑着随手擺在桌上的筆記,非常認真地回想是哪個環節記錯了。

孟學湛兩個小時裏數不清第幾次抱頭。“你既然這麽狀況外,不如改天再來吧,反正我答應店內任你使用就是随你愛怎麽搬來移去、加東加西,只要別拆了店面,能變動的地方我一定配合,夠意思吧?”

拿下置于耳上的鉛筆,用尾端的橡皮擦擦掉原本寫好的字跡,徐光磊重新注明不可移動。“不是任我使用就好,也要東西都能擺進來、動線好格調佳才行啊……”

“……”這家夥一定要這麽不知好歹嗎?孟學湛深吸了口氣,忍下想揍人的沖動,迳自走到吧臺後燒水,他還是泡杯甜薄荷茶來寧神好了。

遠方,徐光磊仍獨自忙碌着,一會量着空間的長寬高,一會埋頭寫着畫着簡易的陳列圖。

杉墨書店的文具部不定期舉行小型聚會,目的不在商品販賣,旨在體驗及認識文具,這類企劃一向由徐光磊主導,他相信透過交流與分享能找到更多、更适合自身的使用方法,令文具發揮不同效用。對于參與者,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群同好,站在文具采購的立場,理解客群的使用模式、愛好是一種必須。

令他佩服的是,不管活動大小,光磊總是非常用心準備,從整體主題到實際體驗文具,無一細節不是費心籌畫;這次他似乎是想将皮件專用的壓紋機從店裏搬來,為所有參加聚會的文青們壓制限定紀念他從沒看過光磊對其它事物如此投人,大概要轉個角度,想像那等同自己對咖啡的堅持,才能體會這家夥對文具工作的熱情。

好友非常專注,孟學湛不忍打斷,随手替他沖起慣喝的日式中焙咖啡。

這不是好友第一次在他的咖啡店裏辦文具聚會,他們會認識就是因為将近兩年前的某一天光磊找上門來說要包場,幾次交談發覺雙方都是世間難得的怪咖,進而成為朋友。

在孟學湛看來,所謂的文具聚會就是一群文青樂此不疲地交換手帳并且互相推坑買新筆、貼紙、小文具的儀式。他知道這回光磊打算順便做限定活動,具體內容沒再深問,好友是個要求細節的人,他只負責提供場地跟事後收錢即可,不需參與太多,免得累到自己。

拿起杯子,打算喚他休息一下,喝點東西再繼續,就見光磊塗塗改改,搖頭嘆氣。

光磊這是……心不在焉?

以往來勘場,就算是中大型活動也都是三兩下搞定,畢竟企劃書早就提交給上司去批,細節都是來咖啡店之前就規劃好的,人數、座位、餐飲、日期的讨論通常不超過十五分鐘,多數時間花在跟自己試豆子、喝咖啡兼閑扯淡。今天他很反常。

不,最近他頗反常。

基于關心朋友的出發點,孟學湛眯細眼,回想着一向氣定神閑有條有理的好友是從何時開始漫不經心……

好像是那時……還是哪時開始……

嗯……算了,想不起來,過度關心哥兒們也怪惡心一把的。聳聳肩,在光磊對面的位子坐下,将咖啡推到他手邊,随口問:“所以,這次的聚會你準備虧多少?”

引他擡頭的是咖啡香味,徐光磊暫時放下卷尺與筆,喝了一口,頓時醇香撲鼻,是沒喝過的味道。“你收多少場地費就虧多少。”

“你不要把壓力轉嫁到我身上好嗎?”孟學湛噗了聲,被自己泡的茶燙到舌尖。好友說這種話叫他請款單怎麽開?

“我又沒叫你打折。”徐光磊一向公私分明,不會套交情占人便宜,甚至連事前準備、事後整理時間的場地費也讓學湛照價收:學湛對店中氛圍制造很有一套想法,主張隐于市的咖啡對話空間,這并非請出名的設計師或砸大錢裝潢就能達到的效果,需要花心思維護。就算今天他們不是朋友,他仍希望為這樣難得的好店盡一分心力。“你平時收多少就照算,千萬別虧到。”

看着光磊一會,孟學湛才說道:“我想問你很久了,杉墨書店是有這麽好賺嗎?還是你們文具部財大氣粗?”一連辦了幾回文具聚,當中有些已成為店裏常客,他開始覺得這群會對紙筆驚呼連連的文具控十分可愛,于是這錢他賺得有那麽點心虛。

“公司本來就有廣告、公關費用,你不賺我也是會讓別人賺。”又啜了口咖啡,徐光磊理所當然地說着,想着回頭得叫學湛把這杯咖啡的錢也記在帳上。

“上次你帶同事來,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部門都跟你的文具部一樣搞這些聚會好像不用錢似的,飲料餐點都用最高規格。”孟學湛叫好友一起參加早餐會也是好心希望能藉機讓他認識不同業界的人,看有沒有合作機會:可他似乎不怎麽積極,問他這兩周來有沒有跟哪個會員聯絡過,他也不答,枉費自己I番苦心。眼前光磊起身走至吧臺後,研究了會,轉頭問起今天的特調究竟是調和了哪幾種豆子,擺明将工作丢到一旁……“你老板真是任你為所欲為……”

“他欠我的。”徐光磊随口應着好友的喃喃自語,呢神專注地看着衆多玻璃罐中的一罐,上頭标簽都還沒貼,“這新的嗎?”,“嗯。”他瞄了眼,點點頭,沒提剛才為他沖的咖啡就是用那罐。“人手摘取、人手剝皮、人手烘焙、人手裝袋,公平交易認證的高級豆子,昨天剛到。”

看着一點沒在客氣的光磊,分明一臉斯文無害的書生長相,吐出的話卻十足土匪……他挑挑眉,“你拜托人都是用這種态度嗎?”

“孟老板,請你動動尊手,沖一杯人間仙境方能品嘗到的咖啡讓我上天堂好嗎?”

“你想把我這裏變成兇案現場?”熟識了方察覺光磊最溫和的話中常帶着嘲弄,孟學湛白了他一眼,又道:“這樣吧,你加入我們早餐會,以後我這有什麽好咖啡都任你喝到飽。”

“你真是為了拉人無所不用其極。”不知道的人會以為學湛有多熱中此社交活動,但徐光磊無意間發現了事實,“你跟那個會長到底賭多大?”

“別說得這麽難聽嘛,他好歹也是我咖啡店的股東之一,既然這個早餐會對他來說這麽重要,我也得盡力替他維持一下。”孟學湛呵呵呵笑着,不介意讓好友知道那賭約,會長答應加碼投資讓他租二樓擴店,前提是要把早餐會經營好。

“而且在拉人前,我得要先補人,之前做過一連串金融專業主題講座,前後吓跑三個年輕會員,你的加入對我來說很重要。”

這種一旦加入便難脫身的邀約不該輕易答應。他的理智不停分析利弊,人脈對很多行業是關鍵,對文具卻不一定,再者他并不是熱愛交朋友的個性,甚至認為有來有往沒完沒了的人情是麻煩事。原本只打算做這一次的講座,做為學湛告知小林先生新店址的回報,眼下……

張了張口,徐光磊發覺自己無法一口拒絕。

半晌不聞好友發話挖苦,孟學湛愣了愣,“你答應了?”

徐光磊閉閉眼。

孟學湛有些不可置信,“那……我明天早上去接你?”

還來得及,還來得及表态,他應該堅決說“不”,以絕後患。學湛需要新的會員加入,他可以幫着問問公司有沒有同事有興趣,甚至命令新來的菜鳥去,不需要自己跳下海。

對!他沒有必要。

“六點十分?”

咬咬牙,他沒有理由……

“你家樓下?”

他一向很重視早晨的冥想時間……“我到了打給你,你再下來好了。”

認識一大群人,得花心思維護關系,又是與學湛股東的場子,他更要謹言慎行,要做表面功夫,雙面人面具要戴好,聽到乏味的話,要裝得興味盎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