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 (2)

話響起,小溫先生示意她可以先離開。

戴詩佳用力點點頭表示明白,拿起名片退了出去,順手關上門。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戴詩佳心情極好:正想拿手機上網查一下商務早餐會的資訊,不意撞到了放在桌角的紙箱。紙箱跌下,裏頭雜物散出,她彎身去撿。

忽然瞥見一物,她手頓住,雀躍的心情也頓住。片刻,才緩緩拾起。

戴詩佳在電梯中看着樓層攀上。

昨晚查過了,今天早上參加的是源自歐美的一種商務聚會,會員制,成員各來自不同産業,促進異業結合的機會,可以招新血入會,但不能與現有成員在同一産業,以免形成競争。聚會每兩周一次,不定期舉行主題性的講座或活動,就算一時沒有商業機會,也可以吸收新知。

邀請函上的聚會時間是早上六點四十五分到八點,包含主題活動或講座與社交互動時間,地點選在市中心,對于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算方便。戴詩佳低頭看了看手表,差三分鐘七點,剛剛扶一個行動不便的老婆婆過馬路、攔計程車有點耽擱,電梯門一開,她連忙找着會場。

蹑手蹑腳地推開門,她從會場後方進入。前方的講座已經開始,主講人背着身正調整投影布幕,場內大約有三十人,後面幾排有人聽見聲響回過頭來,她抱歉地點點頭,趕緊找了個後方的位子坐下。

才坐定,前方講臺的主講人回過身來,他手中藍牙遙控器一按,簡報翻至下一頁,螢幕上照片裏一方原木桌,桌上幾款不同的鋼筆,畫面光影和諧,十分有質感的呈現。主講人身高中等,一身淺色襯衫與休閑褲,溫文儒雅的氣質與主題再切合不過。

目光随着那身影從左方到右方,再從右方到左方,戴詩佳正将新買的公事包放至腳邊的手定住久久。半晌,她僵硬地抽出昨天小溫先生給的邀請函,手指一字字滑過,再三确認上頭寫的講座與主講人資訊——鐘以文的現代藝術賞析……再看講臺前那人,眉一皺,她是掉進平行時空了嗎?傻愣間沒注意到身邊有人靠近,在她身邊的位子坐下,将早餐盒遞到她眼前,壓低的聲音說道:“喔,這是舊的資料,鐘老師有事無法出席,所以換了個主題。不過這次的場地沒選好,只有這種早餐,等等講座結束我們一起跟會長抗議。”

用力眨眨眼回過神,戴詩佳接過早餐盒。“……謝謝。”

前方關于鋼筆的主題持續着,簡報将螢幕一分為二,上方為歐系鋼筆的筆尖近拍圖,下方為日系鋼筆筆尖,由左而右、細至粗,相互比對,同樣系數的筆尖,日系較歐糸細些,便于書寫筆畫較繁複的漢字:另有分硬身筆尖及具些許彈性的K金筆尖。主講人分析着粗細等級、中西比較,道日糸筆尖寫中文較容易,粗尖較能感受墨水變化的樂趣,K金筆尖令書寫更順暢雲雲。

戴詩佳愣愣地聽着,眼看主講人邊說邊将準備好的書寫板及兩種鋼筆傳下來讓聽衆試寫。第一排角落坐的是位女生,笑容微微羞澀地接過,主講人也朝她一笑,接着又将簡報切換至下一頁,講解正确握筆與施力。

“你是第一次來參加嗎?剛剛外頭接待名單是我收的,我記得只剩溫律師沒到,他跟我提過以後可能會由新同事代替他來。你是他的同事嗎?”

戴詩佳轉過頭來,身邊人對自己微笑遞名片,她又頓了會,才彎身伸手摸出名片,小聲回道:“是的,我是部門新同事,我姓戴,幸會。真的不好意思,第一次來就遲到。”

“不會。參加E1H的活動本就不易,今天也是難得全員到齊。只是……還真的看不出你是律師呢,你拍過什麽廣告嗎?長得有點像那個……那個……”想半天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明星,只好作罷,“對了,你叫我學湛就好,我是老會員了,一般都是我做接待跟安排講座。”見到陌生面孔上前攀談也是他的工作,畢竟這個早餐會的會員都經過篩選,還有幾位是總經理、董事長等級的人物,更加不容閑雜人等混人,他擅長在談話間過濾來賓。孟學湛從名片中擡頭打量着她,雖然刻意一身深藍低調的西裝,卻掩不住她出色可愛的五官。

Advertisement

“學湛。”戴詩佳大方喚着,握了握他伸出的手。

戴……詩佳律師,視線從名片上又移回她臉上,發覺她笑開有種莫名的純真感,益發與律師這職業不合了。孟學湛在心中評分。

他并不是有女朋友還朝三暮四,只是長年協助早餐會的活動,知道會員中若有幾個亮點有助出席率,是好事。“今天的主題是鋼筆,主講徐光磊是我朋友,等等介紹你們認識。我先去忙。”

孟學湛離席,戴詩佳又将注意力放回講座,這時主講人剛分享完自己随身攜帶的皮制手帳與不離身的三支筆——慣用的記事鋼筆、簽字用的原子筆、随手繪圖的鉛筆。他走下臺來請大家拿出随身帶着的筆記本與文具,衆人紛紛翻開包包。

徐光磊見到一位着西裝的長者從口袋中掏出的文具只有手掌大小,便借來介紹了一番,原來看似簡單的綁帶小筆記本即傳奇筆記本,頭尾圓身設計的随身鋼筆則是來自德國,剛才的簡報中也介紹過的經典品牌,兩者皆是可以收進口袋的大小,很受男性歡迎,是重實用性與方便性的代表。不知是否因他講解的方式,又或是語氣,也可能是一種他自然散發的氣質,平凡的紙筆竟變得耐人尋味。

才講解完,一名年輕女生舉手自願分享。徐光磊來到她身邊,拿起一本A5大小的筆記本與多色筆:一翻開,當中精彩缤紛的內容,以顏色分類的事項、電影票1、雜志中剪下的圖片或短文等等,一看便知是位極富生活情趣之人。

“原來也是文具控,很開心遇見同好。”徐光磊笑道。介紹着這在日本及亞洲非常受歡迎的一日一頁日記本,聖經紙內頁,紙雖薄卻不易透墨,适合各種筆類書寫:除了基本的月記事,還有多種功能頁面、每日一語及多處細節巧思,令各人發展出不同的使用方法,在日本甚至深得幾位漫畫家、小說家愛用。衆人一聽,無不好奇上前一探。

接下來他陸續請幾位會員形容一下自己的随身文具,引導大家去思考自己的使用習慣是不是已被便利的手機及網路改變,又或有沒有電子用品無法取代的地方?會員中也有完全不帶紙筆的人,有什麽重要的事電話中說不清便請對方發E-mail,又或使用App來記事,可打字、手寫、錄音、拍照,事後整合亦方便。

每個人的記事方法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人腦不可能顧及所有的細節,因而需要工具協助,電子用品及軟件是一種選擇,實質的文具是另一種選擇。

戴詩佳坐在遠處後頭,本來有些緊張地遮掩置于腿上那稱不上文具的随身記事用品,看着徐光磊認真回答關于文具的問題,那笑彎的溫柔眼眉,像天生沒有脾氣似,看着看着她不自覺放松些許。

可她也只得這麽一刻喘息。

徐光磊将手中筆記還回後随即轉身快步繞到後方。“接着,讓我們來看看坐在後面的朋友平時都使用什麽樣的記事工具——”

戴詩佳還不及縮頭,就與徐光磊迎面對上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