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撿回來的姑娘
本來以她這樣弱不勝衣似的身子骨,半分勞力也沒有的人,是不能入府做下人的。
約莫一個多月前,淩府內負責管理粗使仆役的陳婆子,在臨近淩府的小巷內将她領了回來。那一日,陳婆子出外辦事後回去淩府,眼見天光漸暗,為趕時間她抄了近路。
遇見啞姑的時候,她正仿若一縷游魂似怔怔然望着淩府的外牆。陳婆子瞟了她兩眼,驚異于她長相的醜陋,心說:“此女也不知有多大年紀,看樣子是個老姑娘了。一個女兒家生得這般難看,估摸着是找不着夫家的了。”
轉念又想,歪歪鍋配癟癟竈,老話說的好,這世間只有讨不到媳婦的癞瓜郎,還沒有嫁不出去的無鹽女。
只這醜姑娘縱是嫁,也是找不到好兒郎的。但凡平頭整臉些的男子怕是都不會要她了。
陳婆子不禁有些憐憫,嘆嘆氣扭頭繼續行路。
沒曾想,這醜姑娘卻一把扯住了她的衣袖。沒有言語,只拿手比劃,竟是個啞巴。
她不停比劃着,狀甚激動。一張醜臉因着過于急切的表情,而顯得更為醜怪難看。。
一番比劃下來,陳婆子明白了她的意圖,她居然是想要進府為奴。莫怪乎會在這裏遠遠的觀望淩府。
陳婆子驚訝的上下打量她,意思很明顯:就你這樣的,進府能做甚麽事啊?!
雖然大官人從來不管府中人員的去留動向,事實上,淩大官人對府中的一應事宜都不予理會。。
雖是淩府裏頭的最高主子,卻仿若局外人一般,諸事不管完全不上心。
現任淩夫人勉強管得多一些,但她打理府中事務不按章法。。全憑她自個的喜惡與當時的心情。。。就主持中饋上,委實算不得是個能幹得宜的主母。
是以,而今淩府真正管事的人,只得淩老管家一人。他本是在淩老爺身邊伺候的,比淩老爺小不得幾歲。
因着為人穩重,做事靠譜。打年輕那會便在淩府一衆家生子中脫穎而出,得了淩老爺的賞識,将之提拔&出來,做了府上的管事,随後成了整個淩府的大管家。
淩老管家對淩家主子一片赤誠,忠心耿耿。淩老爺去世後,以他年逾花甲,臨近古稀的高齡,合該退了頤養天年。
Advertisement
然他總是放心不下,他一路看着長大的淩家少主——現在的淩大官人。而平日裏一向性情冷淡的大官人,對淩老管家也是難得的敬重與溫和。
老管家似母雞護崽般,對府上接任的幾位管家候選人,都不大滿意。。其挑剔與嚴苛程度幾近吹毛求疵。。。
由此,淩府繼任的管家遲遲定不下來。淩老管家依然管理着淩府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事務。
大官人橫豎不管事,都由得老管家去處理。
老管家談不上老當益壯,但卻說得上精神矍铄。一雙銳眼精明厲害,誰也不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懶耍滑。
企圖糊弄老管家蒙混過關的,都不會有好下場!輕則扣饷,重則驅逐出府。
老管家對府中事務管理細致,即便是最下等的粗使仆傭,他也要一一過目。
當然也可能是淩府奴仆太少了些的緣故。。老人家閑的!
淩府相對于其他高門大戶的富貴人家,奴仆實在少了些。不是淩府財力不夠,而是阖府上下統共就只有兩位正經主子。。
淩大官人與淩夫人膝下猶虛,一無所出。大官人亦不曾納妾,內宅只得一位淩夫人。就是時公子也早已離開了淩府,不知去向。
淩老管家因地制宜,精簡人員。對府上一衆仆役做了整合,遣退了一大批不必要雇傭的仆從與奴婢。
眼下留在府裏頭的幾乎都是知根知底的家生子。
是以,外來人員要進淩府謀差事,是頂不容易的事。
府內當差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多餘的空缺。
這啞女人生得醜也罷,偏瞧着還弱不禁風似。。
更兼之是個啞巴。十個聾子九個啞,這啞女大抵也不例外,估摸着是個聾啞人。。。
招進府裏能安排她做些甚麽?
到時淩老管家問起來,自己可不好交差。陳婆子不想攬上麻煩,她略使力輕易便掰開,這啞姑娘抓着她衣袖的手。
心裏卻着實訝異,這姑娘的手形倒是生得異常的好看,十指尖尖分外秀氣,完全沒有麻點。
且就她剛才觸摸到的,竟是滑膩如玉十分細嫩,若是膚色白皙,當真稱得上是青蔥似的一雙美手。可惜了!
她嘆着氣對着啞女連說帶比劃:“不是老婆子我不肯幫忙!我也不過是個下人,做不得主。再說了,你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你去了能做啥?”
她沒忍心說出來的是,就醜姑娘這副尊容,主子們怕是瞧着都覺得礙眼。。
伺候人的事是怎麽着也輪不上的,不能做婢女,便只能做粗使丫頭。可這姑娘有那力氣嗎?瞧着可憐見滴。。
很快陳婆子發現啞姑娘耳朵沒毛病,只是口啞不能言。想來是後天才成的啞巴。因為這姑娘反應敏捷,能非常順暢的了解她所表達的意思。
聽了她的話,啞姑娘顯得更為焦急。她慌忙的向她比劃,表示她可以洗衣,縫補。願意做一切她力所能及的事,并且不要工錢,只求一個住處與每日膳食。
陳婆子只能搖頭,在啞姑娘極度失望的眼神中,疾步前行。臨出巷口時,鬼使神差地她回頭望了望,那姑娘沒有離開,呆怔怔立在原地失魂落魄。
那瞅着格外嬌小單薄的身子,在愈形晦暗的天色下,有若陷入迷途,找不到歸處的幼獸一般,孤苦無依,端的是惹人憐憫。
陳婆子到底心生恻隐,想這姑娘莫不是親人不在,失去怙恃無家可歸。是以,才那般着急想進府中做事。只怕是想尋個安身立命之處。
又想才将所見的這位啞姑娘雖穿着簡樸,但卻收拾得非常幹淨。甚至剛才與她靠得近了,這姑娘身上貌似還打了香粉,隐隐約約的清香,清新怡人。想來也是個講究的,并不似她長相那樣粗鄙。
陳婆子心道:“如此,這姑娘應是懂得些規矩的人。她說不要工錢,只求吃個飽飯,有個栖身的地方。雖說是個啞巴,但耳并不聾,交流起來倒也不妨事。
罷了罷了,只當我老婆子日行一善,不過是供給些粗茶淡飯。再則,就她那伶仃身子骨,能吃得了多少。”
唉,生得是醜了些,亦不夠有力氣。但漿衣洗裳縫縫補補的活計,大概還是能做得來的吧。回頭若是老管家問起來,她幫着說些好話就是。
就這麽着,陳婆子将這啞姑娘撿回了淩府。
因問不出她的身世,陳婆子便給她取了個名,喚作:“啞姑。”
不負陳婆子所望,啞姑性子本分,做事勤快。正如她之前對陳婆子所表示過的,舉凡力所能及的事,她都會主動去做,從不偷懶。
尤其做得一手好針線活,飛針走線,做得又快又好。她縫補的衣裳,針線密實齊整,打的線結別致好看。
陳婆子瞧在眼裏,替她惋惜得不行,是個好姑娘啊!奈何沒有生就一副好容貌。
姑娘人特別安靜,許是不會說話的原因,休息的時候,她喜歡一個人獨處,不愛紮堆。便是做事的當口,她也只管悶頭幹活。真正是多做事,呃。。不說話。。。
只她肯做事,又樂于助人,誰需要幫手,都叫得動她。是以,即便脾性老實木讷得不大合群。院子裏的其他丫頭與婆子們,倒也并不會欺生,不曾難為于她。
抑或多少對她抱有些同情之意,一個姑娘家醜成這樣,實乃大大的不幸!
由此,對她平日裏愛搽香粉,弄得周身香氣馥郁,也沒人會擠兌她:“醜人多做怪!”
畢竟女兒家有哪一個不愛打扮不愛美呢!
對于她身上的香味,陳婆子私心底頗是納罕。初見她那天,貌似并不是這麽個香法。。味兒不同,也沒這麽地香濃。
但見她一張醜臉,表情平淡而正經,絲毫瞧不出有那些個,不入流的狐&媚心思。陳婆子又不由得疑心,是不是自個記錯了。。
不論怎麽看,啞姑都不似有那麽些心眼子的姑娘。
縱是見多識廣,閱人無數的老管家在見了啞姑後,也沒有多加刁難。
只聽她說清事情的原委後,仔細端詳了會啞姑,便轉身離去,算是默許了啞姑在府內當差。
一般來說,一個來歷不明的丫頭,老管家是斷不會容其進得淩府做事的。既然生性謹慎的老管家,都能認可啞姑沒有異議,讓她得以留了下來。
說明啞姑絕不會是個品行不端,心性輕浮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