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班長李岳

臘月二十八,村幹部們挨家按戶的串門,慰問村民,順便提醒過年期間村裏的安全問題。

梁夏這幾天就一直在盼着村幹部的到來,她不為別的,只想見一個人,就是村主任助理李岳。

李岳是梁夏小學同學,也可以稱得上是發小,兩家還有一些淵源,這個淵源說起來并不讓人愉快。

李岳的媽媽鄧小芹,是七圍村當時有名的村花,鄧小芹的爺爺當年是地主,解放後土地改革就家道中落了,好在她爺爺聰明,埋了一些家産在山裏沒被收走,所以後來日子過的也算不錯。

鄧家只有鄧小芹一個女兒,從小嬌生慣養。跟別的農村孩子不太一樣,鄧小芹沒幹過農活,不怎麽會做家務,天生又有一個好嗓音。

梁家從梁夏外公開始就是做道士的,專門為死去的人做道場,紮紙馬。做道場的時候還會請一套民樂班子,吹一些哀樂,如果是喜喪,那麽喜慶的曲子也是有的,還會有唱歌跳舞之類的活動。

梁爸那時就是跟着民樂班子學胡琴,在班子裏認識了唱曲的鄧小芹。梁爸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大帥哥,濃眉大眼,樣貌周正,穿着一身幹淨的衣裳站在那裏能把周圍所有男孩子都比下去。

梁爸和鄧小芹當時互有好感,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卻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這個反對的主要是梁夏的奶奶。

梁夏奶奶認為梁家是做手藝活的,比如梁夏爺爺紮紙馬,梁夏奶奶也是跟着出去幫忙的。梁家要娶進來的媳婦必須是手腳麻利,是個能吃苦能幹活的人。不止在外能幫忙,在內可以打理家務,在村裏出工。

那個年代還是人民公社制度,掙工分,用糧票。梁爸是家裏最小的兒子,前面幾個姐姐都已經嫁人,整個家的重擔以後就是交在他手裏,為他娶個能幹的媳婦是梁夏奶奶要考慮的。

顯然,鄧小芹是不符合這個條件的。

而鄧家當時也不願意讓女兒嫁到梁家那個窮苦人家過日子,在父母的反對下,這段感情無疾而終,梁夏奶奶最後挑了梁媽做兒媳。

而鄧小芹在後面的五六年裏都沒嫁,還一度被村裏人取笑為老姑娘,嫁不出去。

後面鄧家挑了李大聲做女婿,19887年農歷10月鄧小芹生下了李岳,第二年的二月份梁夏也出生了。

說起來梁家三姐弟,老大梁春不是出生在春天,是在臘月,梁夏二月出生,只有梁冬名副其實,也是十二月出生的。

梁夏曾問過梁媽,是不是他們的名字取反了。梁媽說你爸就沒想過給你們按出生季節取名字,他就是圖方便,春夏秋冬,不用想,排下來就行。

梁媽時常跟梁夏翻谷,每次翻到梁爸跟鄧小芹那段往事的時候,都沒法控制的埋怨梁爸,她說她剛嫁過來的那一兩年裏,梁爸根本都不碰她,也不怎麽跟她說話,估計心裏還想着你鄧阿姨的。

而且兩人還在同一個民樂班子裏共事,梁媽說不擔心那肯定是騙人的。

這之後兩家還保持着往來,鄧小芹一直熱衷于給李岳和梁夏訂娃娃親,梁媽因為心裏有疙瘩沒同意。

但是梁夏和李岳卻真的能算得上是青梅竹馬的。

黃昏時分,村支書魏國民、村長王大飛,李岳,還有周家組的組長周春輝到了梁夏家,梁夏搬椅子,倒茶,裝盤,梁爸陪客。

李岳穿着黑色的大棉襖,牛仔褲,白白淨淨的,斯斯文文,戴着一副黑邊眼鏡。

李岳從小就長的好,班長所有女生都曾經暗戀過他。

幾人一落座,梁爸遞煙,幾個火同時打起,屋子裏煙味漸濃,梁夏為了李岳堅持坐在那兒,手捂着鼻子和嘴巴,裝作很認真的聽他們寒暄。

村長跟梁爸誇說:“你家二妹子也長這麽大了,标志大姑娘了,在哪兒讀書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這些大人對你的印象永遠停留在你上高中上大學的階段,每次回來都會被問上高幾,大幾了,你跟他說在哪兒哪兒上班,沒用,下次他問的還是你在哪兒上學呢,學習成績怎麽樣?

梁爸呵呵的笑說,“早畢業了,畢業兩年了。”

“哦,在哪兒上班呢?”

“沒上班,剛從沿海那邊辭了工作回來,準備回家找工作呢。”

“我記得李岳跟你家二妹子是同學吧,以前就他們倆學習成績最好。”說話的是周家組組長周  ,“成績這麽好,哪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出去工資都很高吧?”

梁夏最怕聽的就是這種問題,還當着李岳的面問的,這讓她感到很沒面子。

上小學的時候李岳和梁夏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李岳永遠是那個第一名,梁夏排第二。那個時候都是學習成績好的當班幹部,李岳就當了六年的班長,梁夏當了六年的學習委員。

出門即被誇,你家女兒太厲害了,學習成績怎麽能這麽好啊,有什麽竅門啊,梁爸梁媽臉上都特別有光。

上初中後,梁夏成績也算可以,班上能拍個前五,要是考的好,全校前十也進過一回。梁夏的成績在高二之後就呈斷崖式的下跌。

梁夏自認為也很努力了,但是成績沒有起色,要說她智商低,那她小時候成績還行啊。

梁夏後面找到原因,她就不該學理科,她要是學文科,不說重本,也肯定比她考上的那個三流學校強。

梁爸臉上笑容依舊,卻沒多少真心,只能客氣的回說:“她後面成績不好了,哪能上本科啊,就讀了個很普通的學校,工資也不高。”

李岳放下茶杯,幫忙解圍,“梁夏,你家廚房在哪兒,我想洗個手。”

“哦,這邊。”梁夏帶着他去廚房,從水缸裏舀了水給他沖手。

沖完手,李岳從廚房門出去,繞到了房子前面。

農村的房子四周都會留出空間,尤其是前坪,會用水泥打成一塊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空地,收稻谷的時候用來曬谷子的。

梁夏跟着他過來,李岳問她:“哪天回來的?”

“我挺早的,二十就回了。”

“村裏就這樣,沒什麽能談論的,無非就是今年收成,你家賺了多少錢,孩子成績好不好,工資高不高,結婚了沒有?我都被問習慣了。”李岳安慰說。

梁夏把頭發攏在耳後,說:“我知道,每年必問的,不過他們問你什麽?”李岳重點大學畢業,畢業回村當村官,這些問題也不會讓他不舒服吧?

“他們啊,都問怎麽想不開跑農村來啊,在外面當個工程師工資幾千上萬,比這兒可高多了。”

“那也是,這兒的人都想出去,你還回來他們是沒法理解。”梁夏懂。

“村官有年限的吧?班長你這是第三年了,後面是什麽打算啊?”梁夏問。

“今年夏天年限就到了,考公吧,或者競選,一步一步走吧。”

“你一直都挺有計劃的,肯定做什麽都能成。”

“你呢?”李岳問。

“我啊,就沒多大抱負了,我畢業後做的也不是本專業的工作,就打算回來找個文職工作。”

“女孩子穩定點也挺好。”

“你們是每年都會串戶嗎?怎麽前兩年沒瞧着你。”梁夏手放進口袋裏,腦袋縮進衣領。

“我們分工的,以前我沒分到你們組。”

“哦,難怪。”

李岳看她裹得嚴嚴實實,說:“外面冷,還是進去吧。”

“我不冷。”梁夏回的飛快,好不容易獨處,她才不要回到那個煙霧缭繞的地方去呢。

怕李岳不信,她手也拿出來,身體也站直了,還蹦跶了兩下,“真的,不冷的。”

李岳樂了,“好了,我知道了,”

“班長,你們來都是宣講什麽啊?”梁夏好奇。

“其實主要就是走形式,對村裏的人員摸個底,明年會有多少人在村裏,田地耕作情況,有沒有興趣承包池塘山林,然後就是提醒村裏防火的注意事項,我們山多,每年放鞭炮煙火可能會引發山林火災,給大家夥普及下山火的危害,和造成山火會有的懲罰,讓大家都上點心。”李岳解釋說,“不過今年多了一件事兒。”

“什麽事兒?”梁夏好奇。

“我們村要見旅游村了,明年就開始正式啓動了。”

“真的?”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嗯,村裏已經接到通知了,不過具體的會在年後有消息。”

“太好了,我們村終于發展起來了。”

“是啊。”李岳也高興。

聊着聊着,天黑了,其他人從梁家出來。

“在這兒吃飯。”梁爸極力挽留。

村幹部們都婉拒,“不能在村民家吃飯,這是原則。”

梁夏見他們快要走了,對李岳說:“你等我一下。”

然後飛奔上樓,拿了一個包裝精致的小袋子又急匆匆的下來,把禮物交給李岳,“給你的,我們公司去華山旅游我帶的紀念品。”

“給我?”李岳笑的有些勉強,把禮物推回給她,“無功不受祿。”

梁夏也意識到自己這突然送禮物給一個男孩不妥,馬上改口,“我沒說清楚,給鄧阿姨的,她不是信佛嗎?肯定喜歡。”

鄧小芹拿梁夏當女兒,兩人關系好,李岳沒有再拒絕的理由,只好收下。

“那就謝謝你了,有時間來我家玩,我媽一直念叨你呢。”

“好。”禮物送出去,梁夏很高興,還有點小嬌羞。

送走李岳,梁夏都還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沒進屋。

梁春過來手放在她肩膀上,梁夏吓一跳,捂着胸口,“走路怎麽沒聲,吓死我了。

“走路沒聲音?明明是你心無旁骛根本聽不見,對吧?”梁春對她身後的梁冬說。

梁冬猛點頭。

“哎,送鄧阿姨,你這要是讓老媽知道了肯定傷心死了,外出旅游只顧着給外人買禮物,自己媽都沒有,這養的是什麽女兒啊?”梁春很痛心疾首的說,她看梁夏風風火火的上上下下,就出來在陽臺上看到了梁夏春心蕩漾看李岳的場景。

“你別跟媽講。”梁夏求她姐。

“我有什麽好處嗎?”

“我給你洗衣服。”梁夏忍辱負重。

“那我呢?”梁冬湊上來問。

梁夏咬碎銀牙,割地賠款,“你的地我也包了。”

“謝謝二姐。”

“你喜歡李岳啊?”

“哎呀,沒有。”

“呵,還不承認。”

“哎呀,回去了,別問了。”梁夏羞憤的嚷道。

作者有話要說:  鄧小芹拿出小佛像顯擺:“哎呀,未來兒媳婦給我買佛像了。”

梁媽媽拿出菜刀吼一嗓子,“那個不孝女在哪兒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