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人群吵吵鬧鬧,平日裏沒什麽熱鬧看的大姑娘小媳婦,這時候都湊在了一起,說笑着等着看這一年一度的盛事。孩童在人群裏鑽來鑽去,男人們的目光毫不顧忌的在女人身上掃來掃去。

原本似秦春嬌這樣姿色出衆的姑娘,是免不了引人矚目的,但礙着易家兩個大男人,誰也不敢多看她。

林香蓮母女兩個也來了,沒人替她們占位置,也沒人招呼她們。

一對母女,被擠在了邊角上。

林香蓮看見秦春嬌跟着易峋,站在最裏面,說笑不絕。

秦春嬌今日穿的嬌俏,一襲桃紅色素面夾衣,一條鵝黃色繡了蝶戀花的荷葉裙。那裙子是時下最流行的樣式,料子也是緞子的。她這一身衣裳,料子帶做工,怕是要好幾兩銀子。

易峋,可真舍得為她花錢。

林香蓮冷眼瞧着,滿心酸苦。

秦春嬌棄他而去,還在相府裏意圖攀高枝兒,勾引這個勾引那個,事情敗露叫當家的夫人攆出來。他倒肯花大價錢把她買回來,還好吃好穿的養着她。

自己賭着大把的青春,陪了他三年,他卻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自己病了這些天,他一次也不曾來過。

或許就像娘時常說的,男人都是些賤骨頭。

趙秀茹瞧見了她們母女兩個,掂着腳招手高聲呼道:“林嬸兒,香蓮妹子,來這裏!”

今日是趙家管打春,趙桐生又是裏正,家裏女眷當然在最好的位置。

她這一聲落地,衆人聽見,都給林家母女兩個讓了條道。

林嬸兒臉上帶着笑意,領着女兒,走到裏頭。

趙太太和趙秀茹都在,唯獨不見趙家的兩個男人。

Advertisement

趙太太便跟她寒暄:“怎麽這會子才過來?我還說找人叫你去呢。”

林嬸兒笑着:“這不是蓮丫頭病了幾日,身子沒好利索,就起晚了些。”說着,似有如無的張望了一眼,貌似不在意的随口問了一句:“裏正呢?怎麽沒見着?”

趙太太便一臉神氣:“今兒不是我們家有餘打春嗎?他跟在裏頭忙活預備呢。要我說,真是瞎折騰,就是個面子上的事,自家還得往裏墊錢,有啥意思!”嘴上雖這樣說,臉上的神情卻沒有一分不樂意。

林嬸兒神色淡淡,說道:“也是一村子開年的大事,裏正不牽頭,誰牽頭呢?”

趙太太更得意了:“我也是這麽說,誰叫我們家老趙當這個裏正呢?”

兩個當娘的說着話,趙秀茹也拉着林香蓮問長問短。

林香蓮笑着說道:“路上碰見春嬌姐了,說了兩句話,所以慢了一步。”說着,又補了一句:“春嬌姐的衣裳,可真好看。”

趙秀茹也一早就瞧見秦春嬌了,緞子的衣裳,緞子的裙子,時下最新的花樣,能不好看嗎?她今日身上穿着的,是趙桐生之前在京城裏買來的那塊印花布做的衣裙。就是這套衣裳,也是催逼着裁縫,緊趕慢趕做出來的。其實也好看,但在秦春嬌面前,不免就被比了下去。

趙秀茹滿心的不服氣,可惜姑母給她的緞子來的晚了。不然,大紅掐金的緞子,做成裙子穿出來,哪兒還輪的着她秦春嬌出來露臉?瞧嶟哥看她的樣子,陷進眼睛裏就快拔不出來了!

然而今天是她哥的好日子,她不想節外生枝。趙秀茹雖然嬌蠻,倒還識大體。

她鼻子裏哼了一聲:“讓她神氣去,一個被賣來賣去的女人,穿再好的衣裳也是白搭。”

林香蓮笑了笑,沒再說什麽。

滿村的人都各有各的心思,說笑着,議論着,等候今年打春的開始。

過得片刻時候,祠堂大門忽然敞開,四個村裏的青壯小夥子擡着一架泥牛出來。

這泥牛是桑木為骨,黃泥做身,糊得和耕牛一般大小,重量自也不輕。

那四個小夥子喘着粗氣,将泥牛擡出出來,放在了田埂上。

趙桐生便領着趙有餘和宋小棉走了出來,站在他趙家祠堂的階上。

他今天穿着一件醬紫色綢緞棉衣,一條簇新的棉褲,滿面紅光,精神奕奕。趙有餘跟在他身後,倒是平靜的很。那宋小棉更不必提了,低頭斂身,不言不語。

倒好像,今天打春的不是他兒子趙有餘,而是他趙桐生。

趙桐生立在臺階上,高聲說道:“下河村的老少爺們,今兒是咱們下河村打春的好日子!小子鬥膽領這差事,謝各位爺們賞臉!且看小子如何施展手段,給各位讨這好年景的吉利!”

下頭圍觀的人群,便爆發出了喝彩聲和掌聲。

畢竟是全村一年的大事,盡管再看不慣趙家,大多數人也都還是想讨個好彩頭。

趙桐生說完了漂亮話,便是年輕人的事了。

先是宋小棉,她漲紅了臉,哆哆嗦嗦的走上前,兩手發着抖将一條彩繩系在了牛角上,然後就忙忙退了回去,低着頭誰也不敢看。

村人頓時就有幾分喪氣,這系春繩的姑娘,按照老規矩得是個福氣人,這樣才好為村子帶來吉利。

宋小棉這幅頹喪樣,看着就叫人覺得氣悶。

然而打春,重頭戲還是在打春牛上,大夥便沒有說話,都盯着趙有餘。

心裏大概都是:這童生老爺的小雞體格,真能打碎那泥牛嗎?

系過了春繩,便是打牛的正戲了。

趙有餘抿了抿嘴,手裏握着五彩鞭子,走上前去。

他擡頭掃了一眼人群,果然在前頭瞅見了那抹明豔的身影。

她今天穿的嬌俏,剪裁合體的桃紅色夾衣,嫩黃色的裙子,包裹着玲珑豐滿的身軀,緊實飽滿的胸脯,細窄的腰肢,挺翹渾圓的臀,透着青年婦人的韻味兒,像熟透了的果子散發着甜美。俏麗的顏色,将她的臉襯的更加嬌豔動人。

她和易峋站在一起,易峋不知說了什麽,她笑得歡暢不已,似是全沒留意到打春這邊的動靜。

趙有餘臉色微沉,深吸了口氣,大喝一聲,揚手一鞭。

鞭子落在泥牛身上,那牛紋絲不動,別說碎了,連道縫隙都沒出來。

圍觀的村人,頓時都靜了下來。一鞭子打碎泥牛的,那得是天生神力,下河村從來也少有這樣的人。但一鞭子下去,連條縫都沒的,卻也從沒有過。

一時裏,誰也沒說什麽。

趙桐生的老臉頓時沉了下來,說道:“有餘,再打!”

趙有餘把嘴唇咬得青白,又瞧了一眼秦春嬌。

她倒是不再和易峋說話,望了過來,明亮的眼眸裏,有些疑惑。

他揚起手,又是一鞭,那泥牛卻依舊紋絲不動。

趙有餘慌了,連連三五鞭子下去,只聽空中咻咻的鞭子響聲,泥牛被抽的泥點子飛起,就是不見碎裂的跡象。

這一下,人群裏炸開了鍋。

就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冷言冷語起來:“往常再怎麽樣,打到這會兒,牛也早碎了。童生老爺,這是在跟咱們鄉下人開玩笑麽?”

另一個說道:“你懂個球!童生老爺,那當然跟咱們一般的鄉下糙漢不一樣。你看,他必然要施展非同一般的手段,才能顯示他的身份。”

這人的話,也不知道是譏諷趙有餘,還是奉承他的身份。

只是趙有餘又打了幾鞭,并不見什麽非同一般的手段,那泥牛還是好好的。

人群裏的聲音,更不好聽了。

就有那尖刻的人說道:“沒那個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童生老爺這一哆嗦不打緊,可把咱們這一村子的好兆頭給哆嗦沒了。”

“人有沒有金剛鑽不要緊,人家有個好爹啊。以往打春,不管是易家老大還是老二,哪個不是三鞭子下去,彩頭就出來了?我說,今年這事還叫易家兄弟來多好,也不至于有這笑話了。”

“你不知道,人家今年把系彩繩這故事給重新搬出來,就是為了給沒過門的兒媳婦露臉!要我說,有那個好臉你再露,沒有,就別拿着村裏的事給自家做門面!”

村子裏許多人,原就對這趙桐生怨言滿腹,得了這機會,更是不肯放過,落井下石,你一言我一語的奚落起來。

秦春嬌在底下看着,心裏也微微有些奇怪。

她雖離村三年,但這打春的規矩也還記得,泥牛向來是裏正領着籌錢置辦的。趙桐生既然今年要他兒子幹這差事,必定一早就安排妥當了,又怎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來?

她心中迷惑,倒也沒太往心裏去,這趙家的事情,與她也沒什麽相幹。

秦春嬌這樣想着,便沒瞧見易峋眼中的那一抹異色。

易峋雙手環胸,靜靜瞧着那頭趙有餘丢醜。五官深刻的臉上,淡漠如水。

易嶟也覺得不對,暗暗嘀咕了一句:“這趙家小子怎麽回事,拼着這個時候出乖露醜。”

趙桐生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忍不住怒斥道:“有餘,咋回事?!”

趙有餘清秀的臉上青紅不定,他手心之中早已汗濕了一片。他向後退了兩步,目光有些驚惶的掃過人群,落在那張豔麗的臉上。

秦春嬌倒仿佛全不在意,扭頭正跟易峋低聲說着什麽。

他心頭忽然蹿出一股子無名火來,将手中的鞭子擲在地下,大喊了一聲:“我不幹了!”丢下這句話,竟然掉頭跑了。

趙有餘一頭紮進了人群,大夥猝不及防,誰也沒有攔他,任憑他跑遠了。

趙家的女眷,如呆頭鵝一般的傻在了當場。宋小棉站在原地,使勁兒的咬着嘴,兩眼紅着,想要哭卻又哭不出來。

趙紅姑也在,饒是平常再怎麽潑辣,這會兒也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

趙家的人,全看着趙桐生,等着他拿主意。

下河村的人也都呆了,這是從沒有發生過的事。打春的人,沒能打出來彩頭,竟然就這麽跑了。

趙有餘,竟然就這麽跑了!

人群裏忽然咋呼起來,有嚷的,有鬧騰的,喊着童生老爺跑了等言語。

就有人高聲質問趙桐生:“裏正,你說這可咋辦?!你家硬攬的差事,如今辦砸了。辦砸了不打緊,這是要咱們全村的人碰晦氣嗎?!”

趙桐生也沒料到,這演練的好好的事,竟然會出這樣的幺蛾子。

他肚子裏暗罵着不争氣的兔崽子,臉比鍋底還黑,向衆人吆喝道:“咋辦?!你們說要咋辦?!不是你們瞎咋呼,我們家有餘能跑了?!”

村人見他居然倒打一耙,更是氣惱,越發嚷了起來。

那些姓趙的,雖覺得這事是趙桐生沒理,但到底要保着他,便也紛紛出聲,替他說話。

兩下裏,險些要動起手來。

易家兄弟兩個,一見亂成了這幅樣子,唯恐傷到了秦春嬌,便護着她要走。

正在這個時候,人群裏不知誰說了一句:“先別管旁的,這打春的事不能就這麽算了。有餘既然跑了,就請易家老大來打。若是他,定能打出彩頭來!”

這話一出來,衆人先是一呆,便各自應和起來。

易峋眉頭微皺,循聲望去,說這話的人是個五旬開外的老漢,一臉的雞皮紋,滿頭花白的頭發,倒是個慈眉善目的樣子。

居然是他!

易峋心裏暗暗想着,眸子裏精光微閃。

這人名叫趙進,是趙氏族內的長者。論輩分,趙桐生也要管他喊叔。趙進從來和趙桐生穿一條褲子的,今日竟能說出這個話來,真是意料之外。

衆人一靜,便三三兩兩的議論起來:“趙老叔這話可在理,就找易家老大來打春吧。”

“可是,那彩繩宋家姑娘已經綁上去了,怕不合适。”另一人猶猶豫豫的說道。

這打春的男子和系彩繩的女子,向來是默認的一對,圖個圓滿的吉利寓意。

宋小棉系了彩繩,趙有餘卻跑了,若是這會兒換了易峋上去,不倫不類算怎麽回事!

丁虎耳朵裏聽着,倒是有心捧易峋,張口說道:“那有啥難的,□□嬌妹子再綁一次就是了!”

他大大咧咧,心裏想什麽說什麽,旁人卻都沒接話。

秦春嬌的确是易家的女人,但她是易峋買回來的,不是正經娶的媳婦。何況,易家也還沒辦喜事——雖說他們這情形,喜事辦不辦都兩可了,但到底沒過明路。

大夥都沒吭聲,一道柔和的嗓音卻忽然響起:“這系彩繩的,得是個全乎人兒,方能帶來吉利。老秦家的丫頭,怕不能算是全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