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諾無價

成之軒滿腹疑問,卻不知該不該問,楊中泰擡眼看他,微笑道:“成少俠定然有許多話要問。”

成之軒點頭道:“我受熊伯伯之托一路行來,也遇見了無風嶺高手,知道他們極為厲害,心下更是納悶熊伯伯與衆位前輩為何要為了這一小盒子去招惹那恐怖之地的人。”

楊中泰道:“成少俠是極為義氣正直之人,熊大哥信得過你,我也信得過你。”

他說罷,卻突然指向雲徹道:“還未向成少俠引見,雲天府宋大将軍麾下輕車都尉,雲徹雲都尉。”

成之軒一驚,忙向雲徹抱拳道:“雲都尉,幸會。”

雲徹還以一禮,成之軒只覺腦內一團亂麻,看似毫無頭緒,此刻卻将要連起來。

楊中泰道:“數月前,雲都尉率一小隊輕騎出雲天府,他與劉家兄妹素來交好,便由他倆引薦,訪遍沿途品性可靠的正派高手,亦找到了我與袖蘭。”

成之軒凝眉細聽,只恐漏了一字。

楊中泰續道:“蒙江湖朋友擡舉,楊某與袖蘭名聲都還不錯,因此雲都尉找來時,并未試探什麽,便直接說了所請之事:要我們到西南無風嶺內,去取一樣東西。

“西南無風嶺,世人談之色變,無人敢惹。雲都尉日夜兼程尋訪許久,自然也吃了一些閉門羹,但好在并不是人人怕死,短短三個多月,雲都尉居然也聚起了一二百人。成少俠,若非路途遙遠事又緊急,雲都尉實在無暇再向南方去,我本打算去請令尊也一同前去的,實在趕不及。雖聚了一二百人,只是無風嶺兇險,并不是人人都能去得,便留下一些武功較弱的朋友,在容易渡北方路上接應,只選了九十一人前去無風嶺。”

楊中泰憶及至此,面上竟也有了些忌憚神色道:“無風嶺之名,果然名不虛傳。若是為了其他事,我們這些人,寧入煉獄十次八次都不願接近無風嶺半步的,但是雲都尉所托之事,事關重大,我們是百死無悔。在無風嶺外打探大半月,各種應付蠱毒手段都備齊,終于籌劃妥當尋得機會,潛入無風嶺裏,許是老天眷顧,那東西據說風主極為愛重,看管甚嚴,居然也被我們僥幸取了出來。

“出來時,九十一人已只剩不到一半——無風嶺規矩極為怪異,似乎不允門人離開太久太遠,亦有一些人不知為何立誓此生不出無風嶺,但風主仍派了三十六人追來,每個都極為厲害,我們逃了半月實在不敵,又擔憂苦心東流,便散為四隊,約定容易渡會合。我領着一隊,袖蘭領着一隊,趙有青趙前輩一隊,熊大哥一隊,因熊大哥輕功極好,便将盒子交給他保管,只盼無風嶺追兵能被混淆視線,不知該向何處追。為保護熊大哥,他隊中亦皆是輕功絕佳或是內力雄厚的高手,可最終卻——無一人活下來——”

楊中泰說到此,也不免面露悲傷,又道:“見我們分開,無風嶺那些人竟也分為四隊,追在我身後的足有十人,我初時還喜悅,以為分到熊大哥那裏的追兵能少些——唉。追來的那些人,我雖不懼,卻雙拳難敵四手,被幾人纏住便顧不得同伴周全,一路到此,竟也只剩下了雲都尉和孫威兩人。

“袖蘭與我前後腳到六尺城,她那邊亦是十人追去,到了這裏只保住了劉家兄妹。趙有青前輩卻未能前來——連那結義四兄弟也只剩了三人,九十一人去,竟只剩了八人。”

文袖蘭目光閃動,道:“我聽錢兄弟說,趙前輩那邊追去的也是十人,如此說,去追熊大哥的應只有六人,怎麽卻——無一人活下來?”

成之軒心內震撼,良久才回過神來,見文袖蘭盯住他,輕咳一聲,才道:“我所見無風嶺那些人,确實是只有六個,但恐怕是三十六人中最為重要厲害的六人。”

Advertisement

他想了一想,索性将遇見無風嶺所發生的事全部細細講了出來,楊中泰與文袖蘭聽得極為仔細,待聽完,文袖蘭亦秀眉微颦道:“竟然還有蠱師追來?怪不得,我們還以為分開會為熊大哥掩護一時——”

楊中泰細細思索一會兒,忽道:“袖蘭,錢三刀那三兄弟,最後一次遇見無風嶺追兵是什麽時候?”

文袖蘭一驚,随即明白過來道:“前日。錢兄弟說,只剩他們三人逃出,又隐隐看到後面似乎追過來,還道三人均要送命了,哪知後面人竟然又停了下來,他們也不敢細看,只拼命跑,待停下來才發覺無人追趕,昨日也無人追,今日亦不見,方才平安到此。”

楊中泰唔一聲道:“雖不知為何,照如此看,他們應不會追來了。只是,他們在顧忌什麽?莫非又是什麽古怪規矩?”

楊中泰正自思索,卻看見成之軒目中隐有淚光,不禁問道:“成少俠,你怎麽了?”

成之軒輕聲道:“為什麽?熊伯伯也是,諸位前輩也是,竟值得如此——性命也不要了?”

楊中泰嘆一聲,卻有了笑意道:“确是值得如此——不要性命也值得。”

說罷,他目光溫和,向一直沉默的雲徹招手道:“雲都尉,就勞煩你來講。”

雲徹點頭,開口卻似乎風馬牛不相及道:“成少俠一路前來,應當也聽說過,邊境危急,高沙籌謀許久現今百萬大軍壓境,已有了些小沖突,邊陲百姓已有許多遭殃,且這次不同以往,高沙已鐵了心要開戰。”

雖不明就裏,成之軒仍點頭道:“高沙兇殘,邊境形勢緊張,此處雖離了數千裏,我亦有所耳聞。”

雲徹點一點頭,卻又說起另一樁事來:“二十多年前,現今北秦國主繼位時,當今聖上還是太子,率使團去賀,各國使團齊聚,宴席之上,北秦國主無意中提起了一件往事。

“百年前,現今北秦國主之祖父尚是年輕皇子,極得愛重,又是獨子,當時國主在他十八歲生辰時,竟将國主批閱奏折的禦案上一件極重要的裝飾——紅翡點睛玉麒麟取下賜給他,據說是因皇子幼時喜愛曾說其顏色形狀有趣。國主還打趣道‘遲早要給他,待他即位,自己再放上便是。’這皇子自此便将玉麒麟随身攜帶,他年紀輕,又愛出外游玩,一次路過無風嶺時,不知怎的,竟陷在無風嶺裏,直到數月後才孤身逃出來。

“他到底是怎麽招惹上無風嶺,又是怎麽逃脫了結的,過了百年,都已不得而知了。北秦國主只說,那位皇子出來時,玉麒麟卻丢在了無風嶺裏。

“北秦雖強,與無風嶺卻相距甚遠,又不能随意舉兵踏入他人國境,若只派遣少許人暗中前來,又怎能是無風嶺對手?如此,百年以來,那件紅翡點睛玉麒麟就一直留在了無風嶺。

“此事雖不算很大,紅翡點睛玉麒麟雖是稀罕寶物,北秦也并不缺,只是國主貼身之物遺失在外,未免有些顏面無光,每每提及,也是為北秦一恥。現今北秦國主宴席之上飲酒多了,酒酣耳熱,無意中想起此事亦是大為嗟嘆,更是放下豪言:誰若是能幫他取回那件紅翡點睛玉麒麟,北秦便視其為友,如有任何能相幫之事,不論多難,都絕不推辭。”

成之軒聽至此,已隐約明白,驚道:“那盒子裏,就是——”

雲徹道:“不錯。北秦國主當日雖有些醉,但當日宴席之上,各國使團均在,北秦重臣也都在,我朝聖上亦在——凡君主,當一言九鼎。他許下諾言,衆人都聽見了,若有人依言将紅翡點睛玉麒麟取回,請求他力所能及之事,他斷沒有拒絕的道理。”

成之軒心念電轉,已全然知曉這整件事情竟是如此複雜,一時說不出話來。

雲徹又道:“邊境情況,朝堂之上比之百姓雙目所見,自然知曉更多。百姓只知高沙如今屯兵欲戰,卻不知數年前高沙已頻頻異動,朝中亦有所察覺多方打探,衆臣皆憂心忡忡但卻無法可解,所探情形之嚴峻遠超目前百姓閑談。高沙籌謀許久,一旦起事——雖宋大将軍已立誓絕不後撤,衆将士也都決心血灑疆場誓死報國,但宋大将軍與我心裏都清楚,高沙數十年精心所積——兵力懸殊,若起兵戈,我軍處于劣勢。

“密探來報,高沙籌劃尚未最終完成,但已箭在弦上,不出一年必定起兵。朝中衆臣憂心,聖上亦夜不能寐,此時再如何大肆征兵練兵,但匆忙一年怎能敵高沙數十年準備?群臣苦思,便有人提議向北秦求援,北秦兵強馬壯,征戰之勢如風卷殘雲,天下皆知。若是北秦肯與我朝結盟并肩而戰,便是高沙真的打來,亦只會大敗而歸,更甚或,北秦一旦與我們結盟,高沙便會懼怕權衡,極大可能自行退卻再不敢興兵,邊境之危自解。

“只是自邊境危急,聖上多次派遣重臣前去,皆被拒回,宋大将軍屢次想見北秦将軍,亦不得見,顯然北秦想要獨善其身。又一次信使無功而返後,聖上徹夜未眠,忽地想起了這樁陳年舊事。”

楊中泰道:“雲都尉接了密令,便出來尋訪我等。其實無風嶺雖強橫,若宋大将軍率舉國大軍而至,自然也能将其踏平。只是卧榻之側有猛虎,邊境之地有惡鄰,大軍一動,後患無窮,怎能為了無風嶺妄動冒險?且無風嶺到底是屬于江湖,那些詭異之處,咱們武林中人尚且能有些對付他們的手段,那些軍士卻大多是尋常人,武功遠不能及,也并無什麽應付手段。若真入了無風嶺,要用多少屍骨才能堆得前進一步?”

文袖蘭神色溫柔卻滿目堅決道:“無風嶺本屬江湖,應付他們,亦屬我輩份內之事。更何況如此事關重大,更是義不容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