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每當我聽到那首吟唱薛平貴與王寶钏的傳說的歌,心中總有種無可名狀的慨嘆和感動。

當踩着韻腳的心率和耳畔的歌聲在五線譜上一并起舞,策馬而行的薛平貴仿佛和少年聽雨時的心事一起,奔越在蒼茫的路途上。

一曲終了,卻不見路途的終點,不見征人的落寞,唯有一聲嘆息,落花無言。

王寶钏是誰?

她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我從京劇《紅鬃烈馬》中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大唐首相王允,育有三女。

長女金钏,匹配蘇龍;

次女銀钏,匹配魏虎;

只有三女寶钏,尚未婚配(《紅鬃烈馬之三擊掌》)。三妹寶钏愛上了“曾讀詩書、略通武藝”卻“一貧如洗”的青年薛平貴(《紅鬃烈馬之彩樓配》)。

于是,她在奉旨“抛球選婿”時,将繡球抛給了薛平貴。

其父王允不許,王寶钏執意要嫁,竟離開相府,随薛平貴住進武家坡寒窯。

後薛平貴從軍征戰西涼,只得與愛人分別。

薛平貴在征戰中為元帥魏虎陷害,身陷西涼。

西涼王愛惜人才,不僅沒有殺害他,反将其招為東床驸馬,把女兒代戰公主許配給他為妻。

而遠在中原的王寶钏則苦守寒窯,守候着凄苦的愛情。

寶钏的母親苦勸女兒回轉相府,可女兒矢志不渝。

後來西涼國國王晏駕,薛平貴繼任王位。

一日,有一只賓鴻大雁口吐人言,待弓彈射去,留下血書一封,乃是王寶钏寫成盼夫相見的血書。

平貴為見舊愛,設計灌醉代戰公主,持令出三關,千裏迢迢,趕赴中原。

代戰公主清醒後,率兵追上薛平貴。

薛平貴以自己的真情說服了善良的代戰公主,公主答應放行,于是薛平貴趕赴中原。

薛平貴趕赴中原,《紅鬃烈馬》并沒有結束,還有《武家坡》《大登殿》等數場好戲。

我要講的故事,從奔赴中原開始。

因《紅鬃烈馬》本非史實,情節自與唐代的典章物事頗有不符,而我要講的故事僅僅是以京劇與傳說為背景,自然也不能處處符合史實。

同時,故事細節及人物關系也未必符合《紅鬃烈馬》原先之設定。

請熟悉唐史和京劇的讀者無需較真,權當是使作者有感而發的一段公案。

我寫的不是歷史,不是京劇,只是一聲嘆息。

可它還不是嘆息,因為我聽到了,你還沒聽到。

當驚堂木敲響,神秘的兇殺之旅已在铿锵的馬蹄聲中,悄悄拉開帷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