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番外一
轉眼間, 老祝家的樂安和樂寧已然到了去私塾讀書的年紀,這兩個孩子因天生聰慧,讓祝炎更是舍不得耽誤。
“來, 樂安這是你的。”祝老太太吃完早飯, 就開始坐在她的椅子上, 給樂安和樂寧分發書袋, 書袋是她和白珍一起繡的,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她在給樂安發完書袋, 随即又對着一旁乖巧依偎在袁宵懷裏的樂寧招手道:“樂寧這是阿奶給你的, 樂寧去了私塾別害怕,還有哥哥陪你, 你要堅強。”
“嗯!謝謝祖奶奶。”樂寧越長越大, 模樣和袁宵也越來越像, 尤其是那乖巧聽話的性子, 軟綿綿的聲音,任誰聽了都舍不得兇上一句, 他如今撲向祝老太太的懷裏,把臉埋在祝老太太的懷裏, 開始撒着嬌。
與乖巧的樂寧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如今早已把書袋挂在脖子上,調皮的讓祝炎抱着自己飛的樂安,他纏着祝炎絲毫不把去私塾讀書當成一回事,他見樂寧還在粘着祝老太太, 以為樂寧是害怕了,便在一旁說道:“樂寧你甭怕,有哥在的地方沒有人能欺負你,哥打不過的話,咱家還有父親和大伯,咱家人多不怕他們。”
“樂安,你瞧瞧你又在亂說,快從你父親身上下來,咱們一會兒就準備去私塾了。”許久未說話的袁宵,見自家樂安大咧咧賴在祝炎身上不肯下來,他想起昨晚祝炎抱着自己玩的那些新花樣,不禁開始擔心祝炎的老腰,他默默走上前,把仍賴在祝炎身上的樂安抱了下來放在地上。
樂安現在長得比樂寧要高要壯,童稚的笑臉總能看到祝炎的影子,做起事來更是一個小大人的模樣,如今他見自家爹爹又不讓自己纏着自家父親,識趣的跑到桌前,把樂寧的書袋挎在自己的肩上,撲向祝老太太撒嬌道:“祖奶奶,咱們什麽時候去啊,快帶我去看看吧!”
有了樂安的話,祝老太太戀戀不舍的把樂寧從懷裏抱了起來,并在樂寧的臉上親了一口,安慰着樂寧道:“樂寧乖,祖奶奶和你的雙親送你和你哥去私塾,你若是不喜歡,咱們就回來。”
“阿奶。”祝炎在旁邊聽得眼皮直跳,他知道自家阿奶又開始寵孩子了,以往別的事情他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去私塾讀書這事兒,必須要孩子端正态度,于是他柔聲勸說祝老太太道:“阿奶,您這是又開始護着他們來,這讀書不能随着他們的性子來,不然以後不好管的。”
祝老太太深知這其中的道理,可她一看到自家樂寧那乖巧的小模樣,總忍不住想什麽都依着他,只見祝老太太對着祝炎和袁宵眨眨眼,帶着歲月痕跡的臉上,閃露出猶如孩童一般燦爛的笑容,“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但我還是要跟着去陪我乖曾孫一天,他們都适應了我再回來,小孩子都認生的。”
“嗯,娘說的對,這孩子頭一天去,難保不願意在那,若不是家中有活兒,我就跟着去了。”白珍從外面進來,手裏拿着兩個剛煮好的雞蛋,一個塞進樂安的書袋裏,另一個則塞進了樂寧的書袋,并對着大家解釋道:“這倆孩子在家的時候,餓了就能給他們東西吃,如今不在我身邊了,我怕餓着他們。”
“大伯母,這個你不用擔心,餓不着的。”祝炎在一旁看着自家大伯母那一臉的不舍,和袁宵對視一眼,便又上前勸說着,“這私塾就在咱們鎮和田羅他們鎮的交界處,距離咱們家的火鍋店近着呢,你們都別太惦記,這小孩子總是要長大的。”
祝老太太知道祝炎嘴裏說的道理,她坐在椅子上,慈祥的看着家裏的兩個小娃娃,随後對着衆人說道:“阿炎說的沒錯,孩子就該放出去,讓他們自己長大,走,咱們去私塾!”
**
由于樂安和樂寧是第一次去鎮上的私塾,所以這一次祝炎夫夫和祝老太太都跟着過來了,路上正好遇見了齊連海,齊連海一看見樂安,立馬把樂安舉了起來,笑着問道:“樂安你小子今天又去哪玩兒啊,還把你爹爹和祖奶奶都叫上了。”
“齊伯伯,我今天是要辦正事兒的,我要去私塾讀書了。”樂安在齊連海舉着自己的時候,張着大嘴笑了好幾聲。
齊連海聽了,把樂安放了下來,并摟在懷裏對祝炎眨眼調笑着,“你們這行動夠快啊,看來我也要把家裏的齊果送過去了,正好讓我的樂安幫我帶着他。”
“齊果比樂安樂寧小了一歲,和我們家的歡歡差不多,怎麽說也要明年才能送去讀書,你送太早招福會心疼的。”袁宵在一旁搭着話,他想起陸招福産下齊果那天笑顏如花的樣子,也跟着笑了起來,“招福最心疼的就是你家齊果了,你可別亂來,不然你又要受氣了。”
“你說的沒錯,自從有了齊果,招福貌似就忘了我才是他的夫君,整天抱着齊果,那樣子……哼……”齊連海苦澀的撇撇嘴巴,臉上盡是被人遺棄的無助和苦痛,他看了眼樂安便又接着說道:“齊果一個小漢子,該出來鍛煉了,明兒我就問問那小子去不去,若是去可就真是太好了。”
祝老太太和祝炎在一旁聽得咯咯直笑,她忙不疊打趣着齊連海,“連海,你別忘了招福是我們娘家人,你這麽說就不怕明天招福來店裏幹活兒的時候,我們告密?”
“嗨,咱不怕,阿奶你這麽公道肯定不能這麽幹,況且我和阿炎還是拜把子的好兄弟,你們誰忍心吶!”齊連海聽到其他兄弟在喊着自己,便對着祝炎他們解釋道:“我這還有事兒,等我辦完事兒去火鍋店找你們。”
“成,你來吧,我領你嘗嘗我們店新研究出來的鴛鴦火鍋。”祝炎笑着送走了齊連海,便和家裏人一起朝私塾走去。
這邊祝炎他們還沒到達私塾門口,就聽到小孩子的哭嚎聲,這聲音讓祝炎想起自己上一世路過幼兒園時看到的場景,那些孩子在屋裏哭,大人在外面哭,思及此祝炎不禁父愛泛濫的看向家裏的兩個娃,卻意外發現自家娃一個個就好像沒事人似的,僅是一臉不解的看着不遠處不願意進私塾的孩子們。
平時性子就大咧咧的樂安看了,更是不懂這其中的緣由,他擡起頭看着正拉着自己手的袁宵說道:“爹爹,他們為什麽哭啊?”
袁宵側過頭看了眼祝炎,見祝炎點頭,适才說出實話,“因為他們不想和親人分開。”
“嗯?咱們不是還能回家嘛?”樂安越聽越懵。
祝老太太見狀在一旁替袁宵解釋道:“私塾是教你們讀書做人的地方,不可能扣留你們,你們這些小娃娃,他們可養不起。”
“噢,那有啥好哭的,樂寧哥帶你進去。”樂安釋然的笑了笑,便拉着樂寧那白胖胖的小手進了私塾。
祝炎看着自家娃娃老實的坐在學堂裏,他這才放下心來,他和私塾的教書先生說了好些話,在說話之餘,他瞥見正和自家阿奶站在學堂門口看着樂安他們的袁宵,他從袁宵的眼神中看出了擔憂,他和教書先生分開後,就走向袁宵身邊,握緊袁宵的手,在袁宵側過頭看向自己的時候,他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并湊到袁宵耳邊輕聲說着,“別怕有我在呢。”
不管何時何地,有祝炎在,袁宵總會特別心安,他回握着祝炎的手,緊緊貼着祝炎的身子,輕輕嗯了一聲。
“阿炎,那不是田羅家的狗蛋兒嗎?”祝老太太沒有到察覺祝炎和袁宵的柔情蜜意,因為她的那雙眼睛全部放在了學堂裏的樂寧和樂安身上,她在看到田羅家的狗蛋兒時,不由得小小驚訝了一下。
經過祝老太太這麽一提,祝炎才發現田羅家的狗蛋兒,他看着狗蛋兒和陶陶,不禁回想起田羅以前和自己說的那些話,“最近太忙了,我都忘了狗蛋兒和陶陶去年就在這間私塾讀書了。”
祝老太太松了一口氣,“這還行,有狗蛋兒和陶陶我也不用那麽擔心了。”
“那倒未必啊。”袁宵在一旁目視着學堂裏孩子的一舉一動。
祝老太太和祝炎都很好奇袁宵剛才的話,正待他們順着袁宵視線看過去的時候,他們就看到狗蛋兒正嘲笑那群哭鼻子的小豆丁。
只見狗蛋兒看了看四周,冷不丁蹦出一句,“你們哭也沒用,你們家裏人都不要你們咯!”
随着狗蛋兒這一句話,本來已經沒有哭聲的學堂,立刻又泛起了哭聲,而且這哭聲還越來越大,最後還形成了一個滑稽又悲傷的調子,好在自家娃娃沒有中了狗蛋兒的記,一個個繃着小臉一臉的無奈。
“狗蛋兒這個熊孩子。”祝炎在外面看得幹着急,生怕那狗蛋兒再用同樣的方法吓着自家樂安和樂寧,不過這事兒,祝炎是真的想多了,因為祝炎和田羅的關系,兩家的孩子從小玩兒在一起,而且這狗蛋兒對自家樂寧還特別殷勤,自是不可能欺負了樂安和樂寧。
最後學堂的騷亂是在教書先生那一聲聲教導下平息的,祝炎見自家孩子進入了狀态,回過身對着自家袁宵和阿奶說道:“袁宵,阿奶你們看樂安和樂寧适應的多塊,根本不用在這守着了。”
祝老太太眯着眼往學堂裏瞧了半天,見自己的曾孫們都開始鼓着小嘴跟着教書先生念書識字,她揩了一把自己眼角的淚水,欣慰的對着學堂裏的孩子們點點頭,适才和祝炎一同離開,去了火鍋店。
火鍋店是祝炎和田羅合資創辦的,因火鍋吃起來耗時長,需要用的空間和桌位要比豆食坊和藥膳坊多得多,所以祝炎和田羅這才一起買下了兩鎮交界最大的鋪子。
這鋪子有兩層,二樓都是分開的雅間,一樓則是一個擺滿桌椅的大堂,因火鍋的吃法新奇,很是受大家歡迎,一般情況下,一樓都是坐滿了食客的。
如今食客越來越多,祝炎進了火鍋店就開始幫忙張羅,田羅見祝炎來了,立即笑着湊過去,“咋樣,孩子哭鼻子了嗎?”
“沒有,都挺淡定的。”祝炎把菜單交給田羅,想起田羅家的狗蛋兒,沒忍住笑出了聲,“倒是你家狗蛋兒有前途,那些娃兒本來都不哭了的,愣是讓你們狗蛋一句話,攪合的又哭了起來,你們家狗蛋兒可真是人才。”
“那混小子,是不是跟那些孩子說他們家人不要他們了?”田羅見祝炎點頭,便一副什麽都知道的樣子,恨鐵不成鋼道:“那小子去年就是那麽欺負人的,回頭我讓我家陶元好好給他上上課,這混小子。”
祝炎和田羅說了幾句話以後,又開始忙活着,其實在火鍋店忙裏忙外的時間裏,祝炎和袁宵以及祝老太太都還是有些心緒不寧的,這種心緒不寧,直到他們把樂安和樂寧接回了家才消失不見。
“爹爹,我們今天學了好多東西。”樂安和樂寧一進屋,就開始跟在袁宵和祝老太太身後,說着他們這一天所經歷的事兒。
你一言我一語的,把本來就很熱鬧的家,襯托的更加熱鬧,祝炎偷偷拉着袁宵的手,默默看着眼前四世同堂的溫馨場景,嘴角噙着笑容,在他看來,最好的生活莫過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