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下山
苦言皺眉看着玄空,眉頭微皺、表情嚴肅的樣子,将高僧風範又拾起來幾分。玄空冷靜地與他對視,就是不向前挪動一步。
苦言突然笑開,從袖子裏掏出一盤糕點,誘人的香味飄出。他信心滿滿地朝着玄空招手,“徒弟,過來,拜師。”
玄空瞥了一眼糕點,目光停留在苦言的袖子上,他很确定,剛剛苦言的袖子裏空無一物,那麽這盤糕點是怎麽拿出來的?
苦言看着玄空的目光,伸手再往袖子裏一掏,又一盤糕點被掏了出來,他兩只手都端着盤子,看着玄空,一本正經地說,“徒弟,過來!”
玄空就看着苦言,不說話。
苦言手都舉酸了,他的乖徒弟還是一步都不動。無奈地将糕點放在一邊,雙手合十,雙眼微閉,“阿彌陀佛。”
玄空只感覺身後一陣巨力襲來,他整個人栽進了廟內。眼看臉要着地,玄空用盡全力往右邊一扭,整個人在地上滾了半圈,正面朝上。
視線中突然出現半個光頭,他微微後仰,看到了苦言焦急中帶着欣喜的臉。欣喜他倒是相信,焦急也不是假的,只是,剛剛的事,玄空思索,他怎麽也不相信和苦言沒有關系。
“徒弟不用行這麽大禮的。”玄空突然被抱起,嘴裏被塞入一小塊糕點,“來,吃好吃的。”
玄空黑黝黝的雙眸看着苦言,其實我說不想吃你相信嗎?看到苦言還要給他喂,玄空一巴掌糊上他的臉,“啊啊”——不吃。
“徒弟叫師父了!”苦言一張臉笑成花,又往玄空嘴裏塞了一小塊糕點,“來,再叫一次。”
玄空心裏無奈,默默将嘴裏的糕點抿化。和他粗暴動作形成對比的是,每次塞進來的糕點的大小都恰到好處,糕點本身也是易于消化的東西,在嘴裏輕輕一抿就化開,甜味彌漫整個口腔。
“啊啊。”這次是真的叫的師父。
“哈哈哈哈哈哈。”苦言大笑。
……
“咚——咚——咚”廟裏撞鐘的聲音響起。
Advertisement
玄空坐在山頂的石頭上。這是一塊被打磨得十分平整光滑的巨石,兩人對坐,再擺上一個小案,仍十分寬敞。
玄空孤身一人,身前的小案上擺着一壺清茶一個茶杯,說是清茶,細細看去,就是清水裏随意灑入綠葉。茶水順着壺嘴倒入茶杯,卻散發出十分自然的香氣,淡淡的花香與微澀的口感相合,沁人心脾。
這泡茶的清水是苦言讓他每天早上去山上采集露水而成,他七八歲的時候,幹不了什麽重活,又被認為聽不懂什麽佛經,便被苦言打發去做這活。一日日下來,也就成了習慣,延續至今。
至于這糟蹋好水的泡法卻是苦言教給他的,說要什麽繁瑣的方法,最簡單的才是最自然的。玄空笑了,多年喝下來,也習慣了。
他看向山下,一片白霧。二十年,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這些霧從未散去過,他也從沒有下過山。
無人打掃卻一塵不染的寺廟,無人撞鐘卻按時響起的鐘聲,苦言下山片刻卻帶回的天南地北的美食……
苦言沒有特意瞞着他,卻也沒有特意解釋。他問過,苦言沒說。
“玄空,過來。”
聲音直接在耳邊響起,“是。”他笑了笑,低聲答道。苦言總是喜歡在他偷閑的時候将他叫過去講經。
苦言來到苦言的正殿門前,推門進去,苦言背對着他,面朝着佛像而坐,“可還記得《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光目女所發願言?”
玄空在他身後跌坐,雙手合十,“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刀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衆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實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很好。”苦言贊賞的聲音傳來,“下山去吧。”
玄空皺眉,“師父。”
“去吧。”苦言嘆了一聲,“當歸來時,迷障自清。”
玄空眉頭舒展開來,聽這意思,不是要把他逐出佛門。只是,他還有個問題,“現在?”
“《普賢警衆偈》所言何?”苦言問。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随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玄空默然,他已經明白了苦言的意思。這段話是普賢菩薩所說,是佛門提倡精進的箴言。
這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生命的力量就減少一天,生命的時間就減少一天。魚以水為他的生命,有水魚有命,水若幹了,魚就死了。人也是這個樣子,我們的人生到底有何歡樂?一切衆生,應該要趕快修行用功,不要把光陰都空過了,時時把“死”字挂在眉梢,無時無刻不見。天天不忘無常鬼什麽時候來請客,不要貪圖安逸,圖假的快樂。
“去吧。”苦言嘆息一聲。
玄空注視着苦言的後背。苦言的背挺得筆直,頭微仰看着佛像。只有這個時候,他才會如此嚴肅。
看了半響,确定苦言不會再說什麽,也當真不會轉過身來,玄空眼簾低垂,雙手合十,“是。”
朝外走去。
“吱呀——”玄空剛跨出門,門就在他身後合上了。他回頭看了一眼大門,又轉過身,手指微微轉動着念珠,朝他自己的禪房走去。
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将常用的木铎、木魚和幾套僧服包起來,背上背,将手中的佛串繞在手上,朝寺外走去。
在踏上下山的第一階石階的時候,玄空回頭望去,山中小廟坐落在山頂,群山環繞,明月高懸在正上方,幽靜僻遠,不似人間。
摸着手腕冰冷的念珠,玄空轉身,大步下山。
清冷的月色灑在他的身上,在他身後,有霧漸起,将寺廟遮去。
披月行于山道,玄空細細思索苦言的話。他本以為是慣例的課業考察,開始沒有放在心上。不料是臨別贈語。這就讓他不能不多想。
光目女是地藏王菩薩的前身,他答的那段話是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大宏願的由來。苦言在臨行前以此問他,是何用意?
玄空思索間,不經意看到前方點點燈火亮起,勾勒出一個小村的熱鬧與生氣。走下最後一步石階,借着月光與燈光,他發現還需度過一條河才能到達小村。所幸,河上有橋,不需等至天明船來。
玄空一步踏上橋,橋猛然晃動起來,他這才發現,雖然有橋,卻是鐵索橋,稍有不慎,便是落江溺死的下場。
好在他這一世的二十年并未白過,翻山越嶺,站樁習武,無論是平衡還是體力都不是前世可比。
他深知這個時候若是着急去緊拉鐵鏈,反而會帶動鐵鏈搖晃得更厲害。他一只手輕扶鐵鏈,确保若是站不穩能在瞬間抓住鐵鏈,一只手輕轉着佛珠,一步一步,越走越快,卻每一步都走得極穩。右手不停在一根根鐵鏈上撫過,左手轉動着念珠,表情鎮定,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來,恍若在數鐵鏈的數量。
一步踏上岸,玄空将撫過鐵鏈的手收回,手掌已經被凍得一片通紅。他回望對岸,鐵索橋另一頭陷入黑暗,仿佛連接着不可言的深處。
一河之隔,一處燈火光明,一處黑暗幽深,仿佛兩個世界。而他剛剛,正是從那片黑暗中而來。
淡淡一笑,玄空轉過身看向村口的石碑。襯着月色,隐隐可以看清上面所書“桃源”兩字。取世外桃源之意嗎?
向村內望去,兩排房屋整整齊齊立于兩邊,留出一車可行的小道。家家戶戶亮着燈光,一路往遠處延伸開去。村內隐隐約約傳來老人的閑聊聲,小孩的嘻笑聲,男人的劃拳聲,女人的叨叨聲。這些聲音讓這個村子在夜晚仍然呈現出勃勃生氣。
玄空笑着走進村子,敲響了第一戶人家的房門。屋內頓時一片安靜。
“貧僧玄空,欲借宿一晚,請施主行個方便。”玄空略微擡高聲音,語氣平靜而柔和。
屋內仍是一片寂靜,玄空耐心等待。
門內取鎖的聲音傳來,“吱——”,門開了。
玄空雙手合十,擡頭微微一笑,“多謝施——”待看到來人的時候,他微微頓了一下,斂眉低眼,将眼底的震驚深深藏起,“施主。”
一片鮮紅的血色。
作者有話要說: 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