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封賞

事情如此,賀貴妃樂見其成,道:“太後娘娘,托您的福,這百壽圖不知臣妾等人是否有幸能得一見?”

太後不會拒絕這點兒小要求,吩咐身邊嬷嬷:“打開,拿來給皇後先鑒賞一番。”

宮人小心翼翼打開盒子,捧出一幅卷軸。一人持着,另一人緩緩打開。

最先稱贊的還是賀貴妃:“瞧這筆鋒字意,比起顏柳大家也不遑多讓,祥雲為底,這墨裏仿佛是摻了金粉,真是難能一見的好東西。”

周皇後何等眼界,這幅百壽圖能稱上品,但是和顏柳大家相比,就頗為不自量力了。百壽圖不過圖個吉祥,百種字形不可能字字無暇,太後是誰家出來的?盡是大儒的沈家!

太後将宮人招近來看了看,道:“這一百個壽字,緊密排列,可見寫的人用心良苦,比顏柳大家自然是比不上,難得的是這份心意。”

周皇後道:“林大小姐有心,皇上與我,也正希望母後福壽延年。”

朱承瑾心道,話說到這,誇了林念笙,就要賞東西了。安國公近日得皇上重用,估計不止賞賜些黃金珠寶,怕是要封個縣主。

果然,周後道:“既然母後拿了人家的禮,也得賞給林大小姐什麽,想必安國公夫人和林大小姐面子薄,我替她們向母後讨個賞。”

昭華長公主正捏着葡萄喂太後,正逢朱承瑾也笑嘻嘻湊上來剝了個葡萄,二人同時送到太後唇邊,太後滿臉慈愛,把二人打發了:“自己吃去,我先吃昭華的,景豫不依,先吃景豫的,昭華又有話說。你們倆啊,拿這葡萄酸你們自己個兒的牙去。”跟孫女笑完了,才顧上林念笙,“皇後說的不錯,哀家也不能白白拿了這麽好的東西,依着皇後的意思呢?”

周皇後垂下眼,“我想着,不如給林小姐封個縣君,也方便她日後常進宮來陪伴您老人家。”昭華讓她別擋着四皇子和林念笙的婚事,可有些東西,她越攔着,賀貴妃才越覺得寶貝。此刻拿一個縣君身份堵住賀貴妃請求賜婚的嘴,合算不虧。

平日裏周皇後最大度的一個人,如今才封個縣君?朱承瑾咬着葡萄,有些不解,難道皇後不喜歡林念笙?

太後也覺得縣主太高,縣君正好,道:“這些事兒,皇後定吧。”

賀貴妃十分不滿,這想要把林念笙賜給四皇子的話都沒來得及說,一個縣君頂什麽用。林念笙被封為什麽都無所謂,哪怕沒有封號,未來是她的兒媳,皇子正妃,這些身份不過錦上添花。可是也知道不能再多說了,引得太後不悅,那可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日後好好謀算,她就不信周皇後永遠先她一步!

“母後剛為林小姐賜了小字惠和,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封號不妨用柔慈二字。”

太後應允了,林大小姐進了宮,搖身一變成了柔慈縣君。

Advertisement

津北侯夫人拿眼去看朱承清,朱承清比朱承宛更絕,臉上還是笑的柔柔婉婉,明明風一吹就倒的樣子,宮中禮儀坐到現在,也不見有什麽虛弱樣子。

朱承瑾自然也看到了,想為朱承清說上兩句話,對上昭華長公主不贊同的眼神,還是沒出聲,任由林念笙母女笑着謝恩。

“瑞親王世子到——”

宮外這聲禀告讓朱承瑾瞬間坐直,眼巴巴的看向門口。

朱承儒今年八歲,也知道了一些男女不同席的理念,目不斜視給太後皇後,還有兩個姐姐請了安。朱承瑾看着弟弟,嘴上不說,心裏也發出了跟太後見她一樣的感嘆,“瘦了,瘦了,也高了,更精神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被太子騙着吃點心,千萬別蛀牙啊這個傻小子。”

太後見孫子來了,昭華和景豫也不管了,心肝兒肉只是孫子一個人。道:“這是安國公夫人和柔慈縣君,那邊是津北侯夫人,你認識的,旁邊那孩子是你三姐。”

朱承儒挨個見過,其中停留在林念笙處時間稍長了一會兒,最後在朱承清面前站定,稚嫩小臉上寫着一本正經四個字,問道:“你是我三姐姐,我從未見過你。但是瞧着你比柔慈縣君親切,這是為何?”

不親切的柔慈縣君:……

真的不怪林念笙,她對昭華公主和朱承瑾一系都不報什麽好想法,更何況朱承儒日後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對付起四皇子來那叫一個狠,她自然而然的帶出了一點情緒,太後皇後又看不見,她很是輕蔑的看了一眼此時還是小孩子的朱承儒。誰知道這小世子這麽敏銳,還這麽耿直。

太後眼神餘光瞥了一眼林念笙,溫和對着孫子道:“你們是姐弟,總比外人親近些。”

昭華長公主也道:“儒弟,你三姐性子柔和,我瞧着也親切,怪不得你姐姐帶她入宮,咱們這些人沒一個像她這樣的安靜和婉,只會鬧騰皇祖母。”

朱承清才穩住心神,對世子行了個禮,“柔慈縣君心思靈慧,我是比不上的,當不得世子和長公主如此誇贊。”

朱承瑾也瞅一眼對她弟弟不親切的柔慈縣君,心裏記下這筆賬,道:“柔慈縣君勿怪,儒兒說話向來直率,”直率,可不是子虛烏有,“儒兒,你只看三姐姐親切,我與你昭華姐姐呢?”

“昭華姐姐對我照顧有加,姐姐也十分疼愛我。”朱承儒道,“可是我第一次見三姐姐啊。”言下之意——您二位那臉已經看膩了。

天吶,難道她這弟弟不愛昭華長公主和她這款長相姝麗端莊華貴的,而偏愛小家碧玉?三歲看老,朱承瑾不由擔憂弟弟日後的審美觀。不知道的是,多年之後她的“弟媳”不是端莊大氣,也不是小家碧玉,一出來可謂驚掉一地眼珠。

“這孩子,”周皇後也忍俊不禁,看着閨女和侄女被侄子嫌棄,“母後,不如好事成雙,您封了個柔慈縣君,給自己親孫女也賞賜點兒,要不然您這幾個心肝兒不得說咱們偏心?”

太後這次沒讓皇後做主,就道:“皇後說的是,哀家年紀大了,可經不住她們念叨,清丫頭也好。昭華剛才說的什麽,安靜和婉,我覺得婉這個字跟清丫頭最般配。”

周後自然而然接話:“母後說的是,婉和,婉悅,婉然都是好字。”

太後順水推舟将這人情讓給了朱承瑾:“景豫覺得哪個好?”

朱承瑾微微一笑,“婉和就很好。”

婉者,恭順也。朱承清頂着這個名頭一日,就要牢牢記着恩賞來自郡主和世子姐弟二人,要加倍的恭敬。

賀貴妃見林念笙得了賞賜,不能再提賜婚的事兒了,臉上興致缺缺,不多時就帶着丁佩母女離開了壽康宮。

津北侯夫人不由又看向朱承清,她和林念笙兩個都是縣君,一個柔慈,一個婉和。

本應朱承清更受矚目,無奈賀貴妃為林念笙作勢,傳出去外人定然都道林大小姐被太後誇贊孝心有加,蕙質蘭心,和親孫女一樣封了個縣君。

朱承清得償所願,并不覺得頂了朱承宛來宮裏得到賞賜有多虧心,坦然的嬌弱模樣,也不太激動欣喜。看的朱承瑾一陣後怕。

她在宮裏這麽久,怎麽回到王府還拿現代人那一套看自己這些姐妹。朱承宛和王氏對當年的事只字不提,只想借她的東風,她差點為人作刀。朱承清三言兩語擠下自己親姐姐,出賣丁側妃面不改色。

媽媽,古代人真的好可怕,朱承瑾想着,又把弟弟拽到身前,喂了一顆葡萄。

被酸倒牙的朱承儒:“姐姐,即使我剛才誇了三姐,你也不必拿這麽酸的葡萄來給我吃,”這麽一酸,倒想起什麽,“怪不得我看三姐熟悉,前些日子見了刑部張大人,三姐與張大人神韻有些相似,仿佛要被風吹倒一樣,張大人那身板兒我都不敢用力拍。”

說的就是朱承清的舅舅了。

他是瑞王府世子,說起張大人來無需避諱,津北侯夫人就要注意一二了,“世子爺果真直率,臣婦看郡主像我那妹妹,性子沉穩,世子跳脫,像王爺更多。”

提到沈王妃,太後不由眼神暗淡,又看着孫子孫女,欣慰一些,“是啊,儒兒和他爹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耿直的噎死人不償命是一樣的,花心風流還看日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