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入宮
太後見了景豫郡主,趕緊摟在懷裏一疊聲的心肝兒肉的叫着,朱承瑾不過離宮幾日,太後這架勢卻像郡主離開身邊三四年。
“瘦了,氣色也不好,”老太太心疼孫女,挑兒子的毛病能挑一籮筐,不過還記得賀貴妃與丁佩這些外人在,點到即止,“你父王最是個心寬的,滿府裏也沒周全人能照顧好你。”
朱承瑾面對太後滿腔慈愛,不由生出幾許感懷:“孫女在府裏,奴才都是皇祖母選的和母妃在時留下的老人,妥帖得很。”
昭華長公主聽着太後這話就明白了,笑着依偎到太後手邊,“皇祖母說的也是,我恍惚記得,皇叔府中向來是側妃管事,實在是拿不出手。再者說了,雖為庶母,論起身份還是妹妹為尊,又談什麽周全。”
拿不出手說的就是丁側妃了,丁佩也仿佛連帶着被打了一巴堂。
太後是真的有心給瑞王找個繼室王妃,可是得等孫女和孫子在府中站穩腳跟,遲疑間周皇後已經替女兒打了圓場:“昭華,你也太口無遮攔了一些,挑選王妃你當是你們姊妹鬧着玩兒的事嗎?家事人品,哪一項不要好好考評?”
太後點頭道:“昭華孩子心性,又素來與景豫交好,皇後也別責怪她了。瑞王這個年紀了,選個繼王妃,也是時刻壓在哀家心裏的石頭。”
賀貴妃在太後面前翻不起波浪,嬌滴滴的語氣跟誰說話部仿佛撒嬌:“太後娘娘說的是,兒女的親事無論什麽時候都是為娘心中牽挂的,臣妾剛才還同皇後娘娘說起此事,馬上又是秀女入宮的日子,今年的宗室又要熱鬧了,光是孫媳婦兒您老人家就要添好幾個。”
太後雖然不喜賀貴妃,但是這番話也讓她身心舒泰,和藹道:“今年,老三老四都要挑選正妃了吧,皇後,這事兒可就交給你了,給哀家挑幾個賢淑的孫媳。”。
昭華長公主道:“景豫,咱們就等着‘新人勝舊人’吧,皇祖母得了孫媳婦,咱們這幾個孫女趕緊抱着團哭上一哭。”
朱承瑾道:“姐姐喜歡崔姑姑繡帕子的手藝,既然要哭,我回去就讓崔姑姑多做幾條手帕,下次進宮捎來給姐姐。”
昭華長公主作勢要去擰景豫的臉,“好啊,你還敢打趣我!我瞧着你們府裏,二小姐溫婉,三小姐嬌弱,偏你古靈精怪,今天皇祖母不攔着,我可要好好教訓你一頓。”
太後皇後趕緊笑着勸着二人,把賀貴妃和丁佩母女純粹當空氣。這二位當權者心思很簡單:每次丁佩一來,賀貴妃就忙不疊把人帶走,仿佛壽康宮和正陽宮待不得人一樣。既然賀貴妃和丁佩母女平時把事做絕,就別怪今日來受人冷落。
朱承瑾道:“我可不跟姐姐打鬧,你誇我二姐三姐好,我三姐如今正在津北侯夫人身邊坐着呢,你去同她玩吧!”
太後聞言才把朱承清喚來身前:“這是三丫頭吧,長大了,在家可曾讀過什麽書?
朱承清恭敬回答:“禀皇祖母的話,父王給府中姐妹找了女先生,每日讀些詩書禮儀,女則女戒,閑暇繡花習琴。”雖然看着柔弱,聲線平穩,行禮也挑不出什麽大毛病。
Advertisement
津北侯夫人看了一眼朱承瑾,發現朱承瑾也在看她。
太後喜歡的孫女類型,看昭華和景豫就知道了,肯定不是朱承清這種的,但是一個庶出孫女,又是景豫帶進宮的,太後也不會不給面子,稱贊道:“也是個好孩子。”
就算是拜見完了,朱承清能得來在太後面前露臉的機會已經足夠,識趣的退回津北侯夫人身邊。
賀貴妃即使是把嘴堵上也要哼個不停的主兒,何況暫時還沒人敢堵她的嘴,她的話別人也只能聽着:“三小姐瞧着也是蕙質蘭心,說到刺繡,前些日子我不過提了句宮人畫的花樣沒新鮮的,讓林大小姐聽了去,今日進宮還專程為我帶了自己描的花樣來,真是惟妙惟肖的手藝。”
林念笙垂首一笑,謙讓道:“臣女平日消遣愛描些自己想的花樣,當不得貴妃娘娘如此謬贊。”
賀貴妃趁熱打鐵:“太後娘娘您是不知道,這孩子不僅為臣妾費心費力,還為您獻了份禮來。”
太後眼神從林念笙眉心美人痣掠過,笑容不變:“是嗎,為哀家帶了什麽來?”。
林念笙氣度更勝朱承清三分,道:“臣女進宮,聽聞貴妃娘娘說起太後娘娘潛心禮佛,臣女小時候與一位高僧有些淵源。高僧雲游天下,上月回京贈給臣女一副百壽圖。高僧說此圖是彙聚天下諸佛寺的靈氣開過光,常年研賞可凝神靜氣。臣女福源淺薄,故此将此圖獻給太後娘娘,願您福壽綿長。”
随待宮女摔來一個紫檀木盒子,花紋镌刻,一個個拆開了看像是西方天竺文字古樸厚重。太後欣慰稱贊道:“賀貴妃說的不錯,安國公夫人,你家大小姐有心了,也是個好孩子。”
朱承瑾靠在太後懷裏差點沒繃住笑出來,林念笙把這圖說的天花亂墜,得到的稱贊與朱承清一模一樣。
太後拍拍朱承瑾的背,示意她和昭華二人不準看熱鬧,又和善的問林念笙:“你說你與高僧有過什麽淵源?”
丁佩道:“太後娘娘有所不知,當年臣妾剛生下笙兒,這位高僧就登門拜訪,說笙兒命中可遇貴人,還為笙兒取了個小名保平安。”
林念笙瞥了一眼昭華和景豫,态度依舊謙恭,卻因為異于常人的經歷多了份傲氣,“母親說的不錯,臣女幼時身子不康健,高僧取了此名後,倒是順遂多了。”
太後頗為感興趣問道:“哦?同哀家說說。”
丁佩腰板不自覺挺直,笑道:“笙兒小字瑤絲。”
太後眼中溫和在聽到這名字時候幾乎瞬間褪去,在衆人還沒注意到的時候又恢複如常,淡淡道:“哀家倒覺着,林大小姐名字裏已經有個念,小字再帶個絲未免有些不妙,不如哀家給你賜個小字如何?”
丁佩母女自然謝恩,太後撫着朱承瑾的背,擡眼仿佛透過林念笙看着誰,道:“就叫惠和吧,惠風和暢,總比思思念念聽起來好些。”
丁佩喜不自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後更疼愛誰,自己女兒比太後庶出的孫女還要得寵,日後再成為四皇子妃,作為太後的孫媳婦,道路自然更加平順。
周皇後含笑不語,這位林大小姐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竟然跟先帝的白貴妃,小字一樣。白雲裳,小字遙思。
自從今上登基,先帝和白貴妃就成了禁忌,白氏閨名都很少有人知道,更何況小字。周後知道,還是多虧周家在宮中的眼線,恰巧探聽到了這件事。如今宮裏還記得白遙思的,也就太後,周後和太後身邊一位老嬷嬷而己。
太後受罪多年,光是這名字就足以勾起一段段傷心往事了。又看了看笑的得意丁佩和林念笙母女二人,看樣子,林大小姐得太後寵愛的事又要傳到外面了,很快宗室圈裏,林大小姐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貴女”。
水可真是越來越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