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特別附錄:卷末随筆】

本來是想寫唐朝正史的一些事,淡考慮到這些都是随手可得的資料只好作罷。

那時編輯小章敏建議來寫人物設定,于是就挑幾個比較有趣的角色來寫了,其中包括設定很多但劇情裏幾乎沒有出現的一些小細節。

唉,有的時候人設只是參考用,能幫助作者在描寫角色時不會寫歪掉,淡寫歪這種事幾本是看作者腦內劇情有沒有超展開(抹臉),要是作者得到天啓,覺得角色應該朝某個不歸路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論設定多詳細都沒救了……嗯,這是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血淚史,總之也請享受劇情裏可能無法描述太多的裏設定。

一開始要先來說說故事中的大唐疆域。

書中的嶄世鸰有逼着姚崇将大唐目前的疆域仔仔細細地劃分給他看,因此他對的潮州、涼州是有基本概念的,那麽就在這裏呈現一下鄉下人腦中的大唐疆域簡略圖。

簡單來說就是個聖歷年間大唐疆域豆腐渣工程簡化版。

吐蕃這個地方做事完全看心情,心情好就跟大唐保持友善往來,心情差就将大唐作為種族肅清目标,完全集結陰晴不定、多愁善感、優柔寡斷三大缺陷為一身。

作為一個時常跟大數目與大量資料奮戰的上班族,嶄世鸰的特技是将所有接收到的訊息全格式化,并且去蕪存菁只保存較為重要的情報,删删減減的結束,大唐,不,中國地圖就變成這樣(請見下一頁)……相信除了鄉下人以外沒人看得懂。

都護府是漢朝開始就有的機構,好比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進駐他國這樣的概念,靠着火力強大硬是住進別人家,,住着住着別人家也就變成自己家了。

雖然二十一世紀的文明國家沒有這麽可惡,不過華麗的大唐帝國就是如此酷炫狂霸拽的強行進駐→侵占→擄獲→宣告所有權。

回纥、突厥、吐蕃、天竺這些名稱太常見就不解釋。

高句麗是現在的韓國。

吐火羅是古代日耳曼原住民,嶄世鸰認識的歷史學者曾提起吐火羅的悲慘事件,這個民族在西元八百四十年左右就滅絕了,連吐火羅語也跟着失傳,至今沒有人懂這個語言。

李隆基的私軍有一名吐火羅人,聽說是他先前去安西遇到人口販子,用十銅錢買了一名傷痕累累的吐火羅小孩,在隆慶坊的栽培下,現在是個骁勇善戰的武人。

嶄世鸰只是一個新加入的幕僚,目前沒有什麽機會見到楚王的私軍,不然他挺想親眼目睹吐火羅人,聽聽這個失傳的語言。

嶄世鸰

Advertisement

和父親之間的關系成為他人格灰暗的原因。

從小就接受父親安排的精英教育,對母親一無所知,家裏有保姆和傭人,在十歲左右偶然間目睹父親非禮女傭,随後父親花整整三小時對他曉以大義,并要他記住女性不過是男性的附庸。

事實上這個經歷成為日後他輕視父親的主要理由之一。

絲毫不受父親影響,嶄世鸰對女性相當體貼,至今能讓他深惡痛絕的女性恐怕只有武則天,他覺得這位女士和父親十分相像,都是為達目的沒有親情倫理的人。

盡管離道德潔癖有段距離,不過嶄世鸰性格上最大的缺陷是喜歡用「正直成分」去評價一個人,不論對方能力有多傑出,倘若犧牲別人不會良心不安,踩着別人屍體沒有任何猶豫的話,會讓他萌生為民除害的念頭(就這點來看,已經有很嚴重的道德潔癖了)。

過去和兩位兄長維持非常好的手足情誼,但在彼此都出社會後漸漸沒有往來,這一直是嶄世鸰的遺憾,他總是暗地羨慕李隆基和三位兄弟深厚的感情。

對李隆基抱持非常複雜的想法,他音樂感覺到李隆基冷庫陰狠的一面,所以極力想導正奶奶請皇帝的思維作風,盡管嶄世鸰明白他生長在皇宮裏而且不是人類,但這樣的李隆基能對人民有責任感已經是奇跡。

嶄世鸰駐留高句麗這段時間,不斷盤算若是将來有一天要推翻李隆基,他應該怎麽做才能水到渠成?就像他對張易之說的,要是李隆基也是個雜碎,他會親手解決。

實不相瞞,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不斷感受到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嶄世鸰與李隆基的隔閡,我私底下認為是理想與現實拉鋸戰的實體化。

李隆基

比較值得說的大概是他對嶄世鸰愛恨糾葛的心态吧。

之前看過一本書描寫強迫官能症的男性對一名女性極為細膩的想法,他坐着馬車經過一條馬路時,發現路上有一塊石頭,他擔心心儀的女性經過這條路時會被石頭絆倒,于是他下車将石頭移開。離開一段時間後他心裏覺得不妥,又掉回頭将石頭放回原來的地方。

愛他,同時也恨他。

因此李隆基無所不用其極地巧妙制造機會奪取嶄世鸰的血液,給予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同時也讓嶄世鸰成為朝廷裏最無法威脅皇帝的人。

李隆基會有如此極端的性情源自于年幼喪母、對武則天抱持強烈的仇恨、他知道父親深愛過世的母親、宮廷說穿了是個沒有溫暖爾虞我詐的地方等等負面情緒,導致他雖然願意付出愛,可也不允許任何人阻礙他統治帝國,偏偏嶄世鸰的作風想法與他徹底背道而馳,致使李隆基……只要他是皇帝而嶄世鸰是輔臣的一天,每分每秒都是互相折磨。

附帶一提,生長環境險惡的情況下,李隆基的興趣是拷問及各種酷刑……

武則天

之前意外在某本書上看到武則天年幼時的經歷,并解釋為何這位女士的性情如此極品,她和母親曾經寄人籬下且時常被人欺侮,那時邊讓她萌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想法。

再加上進宮之後,唐太宗李世民聽信星象師的說法,暗地滅了不少姓「武」的人,更加深她對将來還有自身的危機意識。

雖然你在小說劇情裏有稍微描寫她與狄仁傑的國王,只有小小小小一段(苦笑),不過她和狄仁傑不是世俗男女的關系,武則天僅僅純粹埋怨狄仁傑一人走得潇灑,然後把她抛之腦後。

留張易之兩兄弟在她身邊是因為有趣,其實武則天完全明白這兩兄弟有多痛恨她,也知道李隆基一心一意想把她碎屍萬段,可基于「若把這些不安因子全都排除在外,人生還有什麽樂趣可言」這麽扭曲的思維,她很是享受這種自虐與施虐的生活。

這輩子最震撼的莫過于嶄世鸰從高句麗寄來的信。

武則天怎樣也沒想到這個人居然謹守着她所開出的條件,她當初給所有候選人設立的門檻,在嶄世鸰的努力下只有李隆基辦到……不,換個說法是,在嶄世鸰執意的堅持下,李隆基被迫辦到(笑)。

一聲風雨飄搖,不過心裏從來不覺得自己對不起誰或愛過誰,唯一讓武則天感到可惜的,是嶄世鸰從頭到尾都不曾想過要效忠她,如果這名青年能輔佐她的話,皇帝這位置恐怕還能穩穩坐個三百年以上。

話是這麽說,某人道德潔癖的緣故,這種「如果」是永遠也不會發生。

李重俊

這個皇子在真正的唐朝歷史裏很快就死了,根本沒能活到李隆基稱帝,不過這是平行世界,所以正規歷史就讓它過去吧。

李重俊和李隆基是生死至交,性格寡言木讷,才怪,是個寡言病嬌的人,容貌陰柔,中性體格,纖細單薄,卻擁有突破規格的力氣,不論弓箭還是刀劍皆相當上手,只是比起武器,他更喜歡徒手撕裂對方……

究竟是怎樣乖僻的興趣讓他有這種血腥的嗜好就不多說了。

由于自幼經常被同父異母的妹妹還有其他皇族欺淩,讓他對男人對女人都無法産生性欲,第一次有生理性沖動是在戰場上,因此對殺戮這種事特別狂熱。

大唐第一戰鬥狂這個稱號絕不是空穴來風。

成為候選人只是想和同父異母的妹妹一較高下。

這件事他早早就跟李隆基讨論過,盡管李隆基一直覺得李重俊不用把心力花在這種小地方……

李重俊意外的對動物非常親切,住所院內養了很多黑山羊,對黑色情有獨鐘,房內擺設一片黑,曾目睹李重俊家中光景的嶄世鸰,私下對李隆基說過,那地方打死他都不想再去第二次。

李成器(李憲)

李隆基的大哥,原本叫李成器,後來嫌棄父親取名太直白便改為李憲。

權貴裏屈指可數的浪漫派,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弟弟李隆基,認為親眼看到李隆基登上皇位他人生就此無憾。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由于是浪漫派代表,他的辦公廳房經常點亮數以百計的蠟燭,散發獨特朦胧的柔光,對制作蠟燭有超高水準。

大唐實施宵禁,只有元宵節開放三天「放夜」,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能出外賞燈,因此長安城裏相當熱鬧。

李成器建議李隆基制作許多天燈給老板姓在上頭寫祈福的語句,元宵節夜晚降臨,長安城內的天燈放置空中形成瑰麗的畫面,普遍被認為是李隆基登基以後絕世無雙的景象。

李成器是名藝術家,和宋璟有不錯的私交,兩人有不相上下的品味。

不要問我為什麽沒有泉藍深、宋璟、張九齡和姚崇。

這四個寫下去應該會把大家雷得不要不要的(欸?)

有機會等劇情更有進展時再說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