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做個好官

沈宣來了, 這一次他穿着官服, 帶着大隊的随從, 揚眉吐氣的出現在大青山村。

昨天下午, 他就已經帶着一千人的正規軍隊,将整個楊府上下團團圍住。

跟随沈宣到洺縣來的人, 除了運河口的一千軍隊, 還有洲城派來的人。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穆濱城的預料,葛斌和趙大憑這一紙任命書, 并不能使駐紮運河口的千總完全信服。

那千總半信半疑之下,自己拿不定主意,就索性将麻煩交給上頭的人,于是派快船将消息上報給洲城。

沈宣比葛斌他們晚出發一天, 到達運河口的時候,那裏的軍隊卻毫無動靜。幸好洲城派來的人,也正好在那個時候到達,在看過沈宣新拿出的證據之後,幾方人馬當場拍板決定,立即出發前往洺縣。

楊家被圍,雖然有百十個一直忠心楊文禮的人,在拼死抵抗。

但是大部分的人, 在聽到沈宣說, 投降不殺的承諾後,都乖乖的方下了武器。畢竟各路軍閥混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習慣了投降。

戰鬥在入夜之後結束, 楊文禮當場被射殺,他那個給他闖下殺身大禍的兒子楊振興,正躲在他身後吓的瑟瑟發抖。

當沈宣走近依舊穿着一身白衣的楊振興面前時,他毫無反抗的跪倒在地,嘴裏不住的嗚咽着。

沈宣久久的凝視着那個人,他始終低着頭,仿佛一只等待宰殺的年豬,盡力的向牆角收縮着自己過于龐大的身形。

看着這個人,沈宣皺緊眉頭,不知為何,他感到一種違和。

楊文禮已經死了,這是确信無疑的事情。

守衛楊家的人,怯懦者早已投降,頑固者都化作了鬼魂。

楊文禮拼死保護的兒子,就在自己面前。

不對。

Advertisement

沈宣終于找到了違和感的來源,就是這引發這場禍事的根源楊振興。

在沈宣的印象中,那個在自己面前失手殺人者,是一個驕縱到不可一世的青年人。

就算再徒有其表,也不會是現在這個跪倒在自己腳邊的人。雖然同樣穿着白色的衣服,容貌身形都很像。

回想起那天親眼看到楊振興殺人時的樣子,他雖然起先有些震驚,轉瞬間冷靜下來之後,就用一種兇惡的目光看這沈宣他們這一行人。

沈宣敢肯定,那時他就對自己起了殺心。

此時已經入夜,在夜色的掩護下,憑着幾把火炬的昏暗光亮,并不容易看清人的相貌,更何況那跪倒在地的人,一直深深的低着頭,仿佛驚吓過度。

沈宣走到那人的面前,厲聲道,“擡起頭來。”

那人身體明顯的一僵,并沒有按照沈宣的話行事,依舊深深的低着頭。

既然不配合,那就只能采取強制措施了。

在沈宣的眼神示意下,跟在他身後的士兵中,走出來三個人。其中兩個從兩邊壓住那人的胳膊,剩下的一人從腦後扯住他的頭發,讓沈宣能夠清楚的看見此人的臉。

這張臉驗證了沈宣的猜測,這個人不是楊振興,只是身形相似,衣着打扮上模仿這楊振興。

只要不是熟悉的人,不仔仔細細的觀瞧,就很容易産生這就是楊振興的錯覺。再加上楊文禮最後拿自己的性命演戲,誰又能想到,他舍命相護的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只是一個替身呢。

楊文禮最後上演這一場戲,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發現這個假楊振興的端倪。而當沈宣發現的時候,距離他們攻下楊家,已經過了整整一個時辰。

在這一個時辰當中,他們有許多事要做,比如收集更多的證據。

楊文禮私自屯兵,試圖謀反的證據。

他們調兵攻打楊家,罪名就是謀反,若非如此就不足以發動軍隊的力量。

搜查證據的同時,也搜出了楊家的全部財産。

楊振興逃走了,徹底的消失了。

沈宣他們派出許多人,到各個路口要道去搜查,都沒有找到楊振興的蹤影。

直到一個月後,楊振興的名字,才再次灌入沈宣的耳朵,他那時已經在大青山對面的蒙山當上了土匪頭子。

可能不是土匪,而是一直被楊文禮藏在山中的真正私兵。之前有楊文禮供給,他們就好好的呆在山上。

如今楊文禮死了,供給也斷了,他們就開始對附近的村莊進行搶劫,甚至嚣張的搶了收稅的糧車。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楊振興,還是有幾分手腕的,否則也無法掌控這支足有五百人的隊伍。

其實在沈宣搬來救兵之前,就是在穆濱城把沈宣從縣衙中救出來時候,楊振興就被他老爹送上了山。

楊振興當時還很不願意,可是楊文禮給出的理由是要給穆濱城做一個甕中捉鼈,萬箭穿心的陷阱,可是穆濱城并沒有真的到楊振興的房間去,所以陷阱無效。

楊文禮最後沒有選擇逃跑,不說被一千官兵圍困之後,自己能否逃脫,就算僥幸逃脫,也必然要将官兵引到蒙山之上,這會給楊振興帶來危險,這是楊文禮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至于最後為何主動尋死,沒錯他就是想自殺而已,當時他身邊只有三五個人了,而且各個身上帶傷,他知道大勢已去。

他不想落入沈宣這個黃毛小兒手裏,只要一想到自己落敗之後的場面,他就覺得的自己應該要死在這裏,死在自己的家中。為了不被整個洺縣的人圍觀,被那些肮髒的,卑賤的,低下的人,品頭論足,楊文禮選擇了死亡。

到最後,楊文禮還用自己的死亡,給沈宣布下了一個疑陣,讓他徹底失去了楊振興的下落。

沈宣也果然中計,他沒有想到楊振興是三天前就離開楊家的,而是自責沒有及時發現楊振興是替身。

由于楊振興的逃脫,沈宣其實一夜未眠。可是在第二天早晨,他依然選擇洗漱穿戴整齊之後,到大青山村去找穆濱城。

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向穆濱城報一聲平安。

而且他的心中還有一層憂慮,他讓重要的犯人逃脫,他覺得自己的這身官衣,有機會穿的時間,不會很多了,所以在這有限的時間裏,他想要盡情的穿。

跟沈宣到大青山村來的人,還有之前就來過洺縣的張師爺,由于熟門熟路,這次一聽說又是洺縣的事情,刺史周大人,就再次将他派了出來,一同前來的衙役,也是上次捉捕錢景時的原班人馬。

沈宣的心聲無人得知,如果讓張師爺知道他的想法的話,一定會笑話他杞人憂天。跟楊振興那件微不足道的意外殺人案相比,謀害朝廷命官,蓄養私兵,試圖謀反,才是這個案子的重點。

跟楊文禮的罪惡相比,楊振興最多算是一個從犯。在楊文禮伏誅的情況下,沈宣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功勞,反而害怕丢官,就有點小家子氣了。

就像錢景被抓住了,但是他的衆多手下,依舊逍遙法外。許多的人因為錢景被抓,獲得了獎賞,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因為錢景那些逃掉的手下,有誰因此而受罰。

再次立下大功,反正張師爺的心裏是挺高興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将來做打算了,想他這的幕僚,在通過自己服侍過的高官推薦,也是能夠出仕做官的。

張師爺已經在考慮,是繼續跟在刺史周大人的身邊,還是自己去某個小官來做了。現在他還是更傾向于繼續留在周大人身邊,因為以他的見解,他覺得周大人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等到周大人升到京城,最起碼也能做一任尚書,到那時他應該對他更加有利。

不管他們各自心中有怎樣的紛雜想法,在見到穆濱城的時候,都表現的神色如常。

稍微的寒暄幾句,穆濱城都沒有請他們進屋坐下,而是直接詢問了楊家父子的結局。

知道此時,他從終于知道了楊振興的名字,同時得知楊振興失蹤的消息。

還問了那個竹林村女孩的事情。

沈宣神情低落的說,“她還活着。不過人已經傻掉了,我今天早晨讓人送她去了城西的妙空庵。”

穆濱城點點頭,看着一身官服的沈宣說,“希望你能做個好官,行了走吧。”

穆濱城說完就進屋去了,完全不理會這一群被晾在門外,呆若木雞的人。

穆濱城的确是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在跟沈宣有所深交,他之所以救對方,完全是舉手之勞,是出于一個人的道義。可是現在的穆濱城,卻不太想跟官府的人打太多的交道。

就在沈宣等人進退兩難的時候,琉夏出來對他說,“對不起,有個小女孩兒給你洗衣服的時候,衣服被水沖走了。衣服我是不能還你了,要不然賠你一點錢吧。”

沈宣在琉夏面前,表現的很不好意思,他張口結舌的說,“我不是來要衣服的。”

琉夏說,“我知道,你是來表達感謝的,現在表達完了。你們浩浩蕩蕩來幾十口人,我家裏都擠不下,你要是有心的話,就應該自己來的。”

琉夏向沈宣挑明了讓穆濱城如此不待見的地方,沈宣感到有些羞愧。他不過就是想着,自己穿官服的時間不會太多,擺排場的時間會更少,所以想盡情顯擺一下嗎。

明天借來的兵就該回去了,憑借縣衙幸存的小貓兩三只,想要聲勢浩大,都已經不可能了。

沈宣心想,怎麽每次自己心裏發飄的時候,就會遇到打擊啊。

算了,以後還是盡量克制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再讓自己心裏發飄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