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遺禍

第七十七章 遺禍

作者:傅粉何郎

施清遙憨玩得正歡,冷不丁讓她抱住倒是吓了一跳,回過神卻反手摟住湄芳的脖子,咯咯地笑:“姑姑,姑姑,你終于來啦。你瞧,我捉了好看的蝴蝶呢。”

說着,就把小手兒遞到湄芳跟前兒。

湄芳笑着擰擰她的小鼻頭,嗔道:“蝴蝶有什麽稀罕,姑姑今天可是帶了你額娘的話來呢。”

“我額娘?額娘在哪裏,姑姑,我額娘在哪裏?”

施清遙果然十分驚喜,掙紮着就要從湄芳懷裏下來。湄芳一嘟嘴,抱住她不放道:“急什麽,你額娘還沒回來呢。只不過着人捎帶了一封信來,問問你最近過得怎麽樣。”

“信?姑姑,什麽是信啊?”

小丫頭畢竟還小,敏瑜又堅持散養理念,長至如今也沒認真教她些什麽,不過将素來喜歡的絕句詩詞念些給她聽,是以施清遙并不知信是何物。

湄芳低頭親一親她的小臉蛋,這才将她放下來,從袖籠裏抽出信,一手攬住小丫頭,一手拿着信笑道:“你不識字,姑姑讀給你聽。可要聽仔細,你額娘好些話要囑咐你呢。”

“嗯嗯。”

施清遙懂事的點一點頭,湄芳看着越發歡喜,于是就在院子裏輕言慢語将敏瑜的來信一一讀給施清遙聽。

信中言其已經到了福建,老侯爺業已下葬妥當。福建地處閩中,風景與北京截然不同,倒也別有情趣,只是可憐敏瑜坐不慣船舫,幾乎是一路吐着到了靖海侯府,竟沒能多加觀賞。

湄芳一面讀一面樂,施清遙或有聽得懂的,或有聽不懂的,只看在湄芳這般開心的份上,她便也跟着笑個不停。

內裏太子妃探視完林氏,正待着人去找施清遙,跟着伺候的柔婉回說湄芳格格來了,太子妃忙忙就帶了人出來,還未至跟前,就遠遠笑迎起來:“格格幾時到的,竟也不着人通報一聲,倒是我來得遲了,失禮之處還請格格見諒。”

“我才剛到,正與清遙說話,要說失禮,也是我失禮才對。”

湄芳笑的站起身,不做聲的把信紙重新塞回袖子裏。眼光漫不經心從太子妃臉上逡巡而過,瞧她神色平和,倒是十分慨嘆。難得她昨日經了一夜風雨,還可這般安然自持,倒也不負她在外的賢德之名。

她一時憐太子妃堅強之苦,倒把往日對太子妃的敵意去了七分,看她從林氏屋裏出來,也就不便再進去,仍在院裏問道:“太子妃這會子要去哪裏?”

太子妃笑道:“才剛林妹妹睡下了,我無事,正要去老祖宗那裏請安呢。格格可有事?”

湄芳搖搖頭道:“太子妃執掌六宮都無事,我一個閑散慣了的人,又有什麽事可言呢?不過是惦記這丫頭,所以過來看看。”

太子妃愛憐的看一眼施清遙,想着湄芳一日一回的探視,不覺對她和敏瑜之間的情深大感羨慕。要知道,在這個皇宮內外,是鮮少有情誼可言的。

便是父子間夫妻間手足間,都不敢十成真心,想不到并無血緣關系的兩個世家格格竟會這般交好。

見湄芳說無事,太子妃不覺邀上她:“清兒也有兩日沒去太後那裏請安了,我正要帶她去,格格既是來了,不如一塊前去,如何?”

“那敢情好呀,我昨兒還說要給太後請安呢。太子妃肯與我結伴,那就再好不過了。”

湄芳笑着敷衍,她猴慣了,到哪兒都是玩,去了太後那裏,還可以将敏瑜回福建的事說一說,博博太後老人家的歡心。

伸手牽上施清遙,湄芳果真跟在太子妃身後,迤逦往太後的寧壽宮而去。

正是她這一番入宮,倒又鬧出一場風波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像一顆石子,投在了池子裏,到底是驚起一片漣漪。

這話還要從敏瑜那一封來信說起。

原本湄芳已經做得十分仔細,本就擔心信件落去別處,倒叫人看了笑話,所以總貼身收着。哪裏想得到她在東宮偏殿拿出來讀給施清遙聽的時候,眼見太子妃出來,一不小心竟沒能塞回袖子裏,只淺淺掖了一角。太子妃說要去太後宮中時,湄芳心不在焉,一時不查,那封信飄飄悠悠就落了下來。

這倒也沒什麽,一封家書,便是叫人撿了去,也不過是幾句閑言。

偏偏這封家書,讓敏瑜和湄芳都疏忽了一件事。古人寫字,不僅講究從右往左豎着寫就,還講究繁體。但敏瑜和湄芳都從二十一世紀而來,自小學得是中文簡體,書寫習慣是從上至下,從左至右。

這麽一來,這封家書就大大的奇怪了。

撿到家書的小太監原不識字,只道是哪個宮裏落下的,又想去太子跟前賣個乖,竟擅自做主一路遞送到了詹事府。

胤礽接了信,看那起頭一句的幾個字,十個竟有三四個不識的,且不論怎樣的讀,都極為拗口。他思及自己成年以後,明槍暗箭數不勝數,左右臣子又時常耳提面命,讓他時刻提防身側,以免讓人放了眼線。

此刻他拿了這封信,還當是東宮真出現了間諜,不由怒從心起,拍案叫嚣定要捉拿住寫信之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