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賈赦的雙胞胎哥哥(27)
果然不出張子安所料, 在會試放榜之後, 賈代善确實打算大擺筵席好好慶賀一番, 畢竟長子不光是榜上有名,而且還是此次會試錄取的頭名。
連中五元, 哪怕他這個粗人也知道,殿試只要沒有太大的意外,狀元肯定是少不了的。
大局已定,自然應當是好好慶賀一番,讓旁人知道賈家後繼有人。
再者,自家長子不管到了什麽時候,每日讀書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既不會像旁人一樣頭懸梁錐刺股,也不會晝夜不歇苦讀, 因此辦一場喜宴,也耽誤不了什麽時間。
史氏對此事也頗為積極,不等老爺開口, 就已經率先開口提議了。
“澤兒得中會元……光宗耀祖……合該好好慶賀一番。”
史氏這會兒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 她心裏頭是不願意籌辦這個喜宴的,但是形勢比人強, 老大和老二的婚事都已經定下來了,這會兒聲勢再大,知道的人再多, 某種程度上, 也算是給小兒子增添籌碼。
兩個人算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賈代善甚是欣喜,夫人雖說是偏心幼子,但是對長子也并不是漠不關心,不然的話,又怎麽會願意勞心費力籌辦喜宴呢。
眼看父親滿臉贊許,就要點頭答應了,賈澤趕緊道,“師父先前囑咐了,會試結果出來以後,先不忙着慶賀,等到殿試結束之後再說。”
張子安的名頭在賈代善這裏還是管用的,若是長子自己的意思,他未必會願意聽,畢竟是小輩兒,天底下少有長輩聽從小輩的道理,但是張子安就不一樣了,有名的大儒,見多識廣,思慮周全,有一點是賈代善不得不承認的,文人的腦子确實是比武将好使。
“既然你師父都說了,那這事兒就先緩緩,等殿試之後再說,還有過大禮的事兒,殿試之後也得趕快安排上了,你年歲也不小了,沒必要再往後拖。”
所謂過大禮,也就是男方把聘書和禮書、聘禮送到女方家裏。
一般走完這個禮之後,離迎親大婚之日就不遠了。
婚事都已經定下來大半年了,賈代善覺得也是時候了,沒必要再往後拖,畢竟賈澤是嫡長子,只有他大婚了,後邊的弟弟們才能辦喜事。
老爺決定了的事情,史氏還真不敢說什麽,這大半輩子,前頭老太太活着的時候,她不能忤逆婆婆,好不容易熬到了婆婆去世,這邊老爺又從邊關回來了,而且看樣子,只要不是敵國大舉來犯,老爺是不會再被派到邊關去了。
所以就只能憋憋屈屈的過日子,這當二把手的感覺着實是不怎麽樣。
別看史氏面兒上對賈代善恭恭敬敬的,但是自打成婚那時候起,兩個人便是聚少離多,要說這夫妻感情還真沒幾分,老爺踏踏實實在家呆着的頭兩年還好,但是最近這一年多,她真是恨不得這人跟老太太一樣去了,她也就不需要一直受這樣的窩囊氣。
賈澤對自己的婚事向來都是坦坦蕩蕩,沒什麽不好意思的,聞言面色未改,“父親說的是,明日我便去跟師父說。”
雖說小舅子頭幾日已經出發去游學了,但是早上去張家練拳的習慣卻是沒改,一來張文走了,還有張安在呢,二來,張家的氛圍着實是好,不單是他喜歡去,連二弟都喜歡,甚至都為此願意每日早起兩刻鐘。
正因為如此,賈澤和賈赦兄弟倆已經許久沒有在自己家的榮禧堂用過早膳了。
女眷甚少能到前院來,所以細算起來自打過年後,他們倆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史氏的面了,賈敏就更不用說了,八歲小姑娘,又是國公府正兒八經的嫡女,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聽說光是女先生就請了好幾位。
哪怕賈家沒有大擺筵席,但是在會試放榜之後,上門的人仍舊是絡繹不絕,有賈家的近親,比如寧國府,比如在京城的族人,有賈代善在軍中的同僚,有賈澤之前在國子監的同窗,還有四王八公的人……
有一部分人是不得不見的,還有一部分人,賈澤真不太樂意應付,所以是能避則避,有時候經常是在張府一呆便是一整天,反正有師徒之名在,也不怕旁人說閑話。
一直到殿試的頭一天晚上,家裏人難得湊在一塊兒吃頓團圓飯,也算是給賈澤的殿試鼓勁兒。
從過年到現在,賈澤還真是頭一次見着自己嫡親的妹妹,原本胖乎乎的小家夥,這會兒都已經瘦出尖下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