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料理完林芳儀的婚事後, 日子一晃眼就進入了十二月。
年關将近, 此時是家家戶戶最繁忙的時候, 忠勇侯府也不例外。
算起來,蘇氏已經懷胎十月,遲遲沒有發動, 一家子都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半夜她忽然喊肚子痛。
林錦儀讓蘇氏安心等着生産, 自己則挑起了安排年節和清算府裏一年收支的重任。
把忠勇侯世子林玉澤算在內,忠勇侯府已經歷經了三代。雖然不能同一些有着百年底蘊的世家相比, 卻也能稱得上是家大業大了。光是田地、莊子、店鋪就不少了。
林錦儀既然在蘇氏面前打了包票,便兢兢業業地接過手來。不光是要看賬簿, 還要接見各個地方的管事,一時忙得不可開交。
且她在這上頭也沒什麽經驗,全靠千絲和萬縷兩人從旁協助。
好在蘇氏多年來管理有方,下頭的人都是勤懇之輩,并沒有人因為理事兒的是林錦儀而故意偷奸耍滑。
一通清算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上頭, 總算是接近了尾聲。
林錦儀也是一陣唏噓,看着忠勇侯府偌大的人家, 一年到頭的純利潤居然也不過五六萬兩。她從前在鎮南王府的時候,雖然沒有具體過問府裏的收支,卻大概也知道王府裏一年有着十幾萬兩的固定收入。到底不好同日而語。
尤其是今年林博志和林芳儀先後大婚,花了兩萬兩。忠勇侯府半年的收入都折入了裏頭,年底便只剩下不到三萬兩的結餘。
年節是一年到頭最重要的節日,屆時府裏還要走人情送禮, 給下人分發賞錢,制作新衣等,一番花銷出去,估計就什麽都不剩了。
林錦儀也是犯難,若是這些結餘在她手裏都花完了,來年府裏說不準哪裏要用錢,屆時府裏便要捉襟見肘了。
蘇氏雖然在養着胎,卻不知道怎麽知道了她的憂愁,着人給她送來了兩萬兩銀票看,讓她入數公中。
林錦儀看到這麽些銀票,自然是吃驚不已,親自去正院問起來。
蘇氏便笑着解釋道:“你不必多想,這些銀錢都是正當門路來的。娘出身兩淮蘇氏,雖然只是不起眼的二房,但家底還是有一些的。當年娘出嫁的時候,你舅舅把你外祖母的嫁妝都悉數過給了我,自己還添了些。娘到了京城後,便選買了幾處鋪子酒樓,這些錢便是今年所賺來的。”
Advertisement
蘇氏的嫁妝都有專人打理,倒不用林錦儀費心。因而林錦儀也并不知道蘇氏居然這麽富有。
兩萬兩啊,抵得上忠勇侯府半年的收入了。她娘來京城不過十幾年,居然已經能賺這麽多錢了。其投資眼光之好可窺一斑。
解釋完,蘇氏還不忘提醒她,“這事兒就咱們娘倆知道,你千萬別同你爹和祖母他們提起。”
靠媳婦的嫁妝補貼家用,總歸不是一件體面的事情。
林錦儀暗暗記下了,緊鑼密鼓地開始張羅着過年。
就這樣到了大年三十,林錦儀一個月裏瘦了一大圈。
三十守歲那日,一家子先祭拜了祖先,而後便和和美美地一起用了年夜飯。
飯後,懷着孕的蘇氏和身子一直不大好的忠勇侯夫人回屋歇下,其他人一起守歲。
天光十分,一行人分別洗漱更衣,進宮朝賀。
林錦儀沒有品級,本是不用去的,但寒冬臘月,出行終歸不便,忠勇侯夫人和蘇氏都提前告了假,她便要代表了忠勇侯府進了後宮。
蘇氏怕她一個人參加重大場合會緊張,前一天晚上還特地叮囑她寬心一些,遇着麻煩了可以去找蘇太妃。
林錦儀其實覺得還好,畢竟當過好些年的王妃,這點應付的能力還是有的。
大年初一,百官和有品級的外命婦紛紛進了宮。
徒步進了宮門,被那冷風一吹,林錦儀已經覺得身上開始發冷。
天公不作美,中途下起了小雪,雪粒子摻在大風裏,刮在人臉上生疼。林錦儀沒有帶傘,一時後悔不已。
因着這日來的多半是其他府裏的太太,這些人都是長輩,林錦儀走了一路,也沒見着相熟的,便只能硬着頭皮冒着風雪前行。
跨過一處角門,林錦儀看到了一個有些年紀的宮女正執着傘等在了那裏。
宮女見了她,便笑着上前行禮,口中道:“奴婢在此等候姑娘多時了。”說着便為林錦儀打了傘,還往她手裏塞了一個熱乎乎的手爐。
冰涼的指尖總算有了些許溫度,林錦儀喟嘆一聲,又問她:“是何人勞煩姑姑在此等我?”
宮女微微一笑,道:“自然是關心姑娘之人。”說着也等她繼續追問,便行禮告退。
林錦儀猜着多半是蘇太妃給自己行的方便,心中感激一番,便一手撐傘,一手捧着手爐繼續前行,是不是換下手,一路走到了慈寧宮近前。
這時她便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蘇太妃跟前的落英,撐着傘快步出了來。
見着林錦儀,落英快步走了過來,道:“方才我們太妃注意到外頭下起了雪,擔心姑娘受凍,特意着奴婢來相迎。”
林錦儀收了傘,和落英走到了廊下,道:“我确實沒想到帶傘,不過幸好前頭遇到了一個姑姑,給了我傘和手爐。”她本以為那是蘇太妃幫的忙,沒想到眼下卻遇到了來接自己的落英,那到底是誰呢?
林錦儀一時也沒了頭緒,不過此時進了慈寧宮,也不容她細想,她便随着落英進了殿內。
殿內熏了碳,暖融融的,林錦儀身上和發上的雪水都融了開來,水漉漉的。
不過殿內先來的外命婦們也有不少沾了水汽的,衆人都顯得有些狼狽,她便也不算顯眼了。
太後和蘇太妃、皇後三人坐在上首,身邊還有一幹妃嫔和公主。
一衆命婦依次上前行禮,林錦儀排在後頭,心裏有些惴惴的,生怕太後又糊塗起來。
她前頭已經丢過一次臉,若是再出一回洋相,可不知道怎麽收場了。
她不經意地擡頭,就看蘇太妃正好也在瞧着自己。
蘇太妃和藹地對她笑了笑,她也回以微笑,心裏也不覺得那麽緊張了。
很快,輪到了林錦儀上前。她恭恭敬敬行了禮,給太後道了萬安。
太後讓她平身,然後又端詳了她一會兒,似乎是覺得她很面熟又一時想不起來她是誰。
太後不發話,林錦儀也不好告退,只能站在那兒。
殿內其他人也都知道前頭太後壽宴那樁事兒,不少人都在等着瞧熱鬧。
幸好這時蘇太妃開口道:“您不記得她了吧?她是我娘家侄女所生的那個女孩兒呀,從前我在您跟前提過的。”
太後點了點頭,道:“哦,是那個孩子啊。難怪哀家看着有幾分面熟。”又誇林錦儀道,“看着是個周正的好孩子。”
林錦儀又福了福身,謝過太後誇獎。
蘇太妃又道:“你快跟着落英去偏殿擦擦水汽,別回頭着涼了。你祖母和娘眼下都不在,若是讓你凍壞了,她們該埋怨我這當姑奶奶的沒有好好照顧你了。”
她這一開口,自然是為了林錦儀解了圍。林錦儀從善如流地應下,跟着落英退下了。
落英帶了她去了偏殿,拿了幹錦布給她擦過水汽,又給她散了頭發,擦幹了重新梳頭。
收拾過後,林錦儀和一衆外命婦簡單用了朝食,朝賀之禮也開始了。林錦儀随着落英出了偏殿,跟着衆人一起前往。
宮門外西面,皇帝坐于上首,太後、太妃、皇後和貴妃、公主等人的幄次一一升起,皇後身着袆衣,緩緩升座。
司賓引導外命婦們從東門入內道,分成兩撥,于東西兩班侍立。朝臣們也被引領着站在另外南北兩班。
她們站定後,便是太後和皇後、皇貴妃一一致辭。
致辭完畢後,衆人跪拜四次,而後便是宮人宣旨,祈求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
外命婦們再跪過一遭,起身後恭送太後、皇帝、皇後等人先行離開,才能依次退出去。
下着小雪的大冷天,經過一這一套流程,不少年紀大些的外命婦都有些站立不穩。
林錦儀年紀小,倒是還能支撐,只是被凍得身上有些發木。她心裏也有些慶幸,好在今年忠勇侯夫人和蘇氏都能順利告假,不然在這裏受苦的便是她們了。
皇後還算體恤衆人,朝賀之禮過後,讓出了坤寧宮的幾個偏殿供他們休整。
此時距離宮中的午宴還有大半個時辰,衆人也都能喝喝茶,喘口氣。
只是到底外命婦衆多,偏殿內暖和的位置也有限。林錦儀想着自己年輕,便把離炭火近的位置讓給了年邁一些的夫人們,自己選了個角落坐了。
落英自始至終都奉着蘇太妃的命令随行服侍她。見她位置坐的不好,便找了相熟的宮人過來,給她身邊添了炭盆。
林錦儀喝過一盞熱茶,熏着熱炭,很快就覺得身上暖和了起來。忽然她感覺到有人向自己靠近,擡頭一看,便看到了笑盈盈的嘉定侯夫人。
嘉定侯夫人按住了她,讓她別多禮,而後便坐在了她身側,還伸手摸了摸她的手,确定她手上是暖和的,才道:“今兒個天氣可真是惡劣了些,我前頭還在尋你呢,就擔心你着涼了。”更擔心的是自然是林錦儀只身代替忠勇侯府起來,會慌了手腳。
林錦儀出乎她意料的鎮定,此時也笑道:“謝過夫人關心。錦儀身邊有落英姐姐照看,沒什麽大礙的。”
嘉定侯夫人笑着點頭,道:“看到你好好的,我也放心了。”而後又自顧自地說道:“今日我們府裏有些事,我便沒顧得上去看望你祖母。尤其是你三哥,雖然空有年歲,卻是個只會讀書的,如今聖上讓她進宮陪伴太子讀書,我心裏總是放心不下……”
兩家是通家之好,小輩們都論過齒序。林錦儀喊宋衍熙一聲‘三哥’是絕對不出錯的。她一番解釋,也是怕忠勇侯府以為自家一朝飛黃騰達便忘了前頭的口頭協定。
可惜眼下的林錦儀連宋衍熙是什麽個模樣都不知道,更不明白嘉定侯夫人為什麽跟自己說這些,只能微笑着靜靜聽了下去。
她二人這一說一聽的,在外人看來,便是一番未來婆婆和媳婦相談甚歡的情景。
殿內一角,一個毫不起眼的宮女便将這番情景盡收眼底,觀察過一陣,她便借着添換茶水的當口,悄悄退了出去,轉頭就往外間遞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