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郎中
雲安東南兩百裏外, 有個梓水河, 附近有個萬臺縣,萬臺縣的治所在一個叫做梓石的小城鎮,就在梓水河畔。
今夏, 梓水河發了大水,淹沒了兩岸許多房屋農田, 使不少百姓流所失所。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洪水退去之後, 受過洪災之處又爆發了疫病,不少人躲過了洪災, 卻沒能躲過病魔。
梓石城雖然在梓水河畔,但因其地勢高, 在洪水來襲之時逃過一劫, 附近許多災民也到此來避難,因而, 許多染了病的人也進了城,因此, 梓石城便成了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就在衆人對這疫病束手無策之時,三個月之前,有一位叫做玄珍的姑娘來到了梓石城, 沒有人知道她姓什麽, 也沒有人知道她從哪裏來, 更沒有人知道她要往哪裏去,只知道她醫術高明, 藥到病除,救了許多得了疫病的人。當地一位鄉紳感謝她治好了親人,便替她盤了一個醫館,請她留在了梓石城,替當地百姓診病。
這位叫玄珍的女郎中診病,只象征性地收點診金和藥錢,有的太窮了,她甚至不收分文診金,還免費贈藥,因此,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其善名在萬臺縣及周邊幾縣便廣為流傳開來,甚至離梓石城百裏外的病人都來找她上門求醫。
衆人口中的玄珍郎中,便是沈問萱。只是,她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叫沈問萱了。她只知道,自己在梓石城中的一個客棧醒來,什麽都不記得。她身邊的包裏,除了一些衣物和銀錢首飾外,只有一本醫書,醫書上寫有“玄珍”二字。她翻了翻醫書,發現這上面的,自己都會,便覺得自己肯定是位郎中,名字就叫玄珍。
她出了客棧,來到街上,發現不少百姓受疫病所累,便試着治了一下,沒想到居然把疫病給治好了。消息傳出去,來找她治病的人越來越多。有個好心的富戶,出錢替她盤了醫館,她推辭不過,又想着自己孑然一身,有個安身之所也好,便把這醫館接了過來。從此,她便留在了梓石城,每日幫百姓診病,日子過得雖平淡,倒也自在。
這日清早,醫館剛一開門,候在門外求醫的病人就蜂擁往裏面擠。藥童阿薊扯着嗓子叫道:“別擠!別擠!你們這樣擠過來,我家姑娘到底給誰先診啊?你們排個列子,我家姑娘才好來診病。”
阿薊十歲,本是沈問萱所診的病人,父親早逝,家中兩間土屋也被洪水沖毀,與母親施嫂流落街頭。沈問萱見他們母子可憐,便收留下來,讓阿薊做了藥童,跟着自己學醫,施嫂空了便幫着收拾房子,做做飯。三個苦命之人,容身在這小小的醫館中,很快就處得跟一家人一般了。
阿薊年紀雖小,但來看病的人都知道他是玄珍的徒弟,倒也聽他招呼,很快,原本亂成一團的人們便依次排好,乖乖地等着坐在案桌後的沈問萱來為自己診病。
沈問萱坐診了一個來時辰,突然從門外進來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此人相貌周正,藍帻束頭,身着青袍,看起來有幾分儒雅。只看了一眼,沈問萱便發覺此男在穿着氣度上,與醫館中這些穿着布滿補丁的窮苦百姓顯得格外不同。
男子進了屋,掃了屋中的百姓一眼,眼中有幾分倨傲,讓沈問萱心裏有幾分不舒坦。她也沒去管他。沒想到這男子沒有在後方排隊,反而徑直走到沈問萱面前,揖禮道:“小人莫平見過玄珍先生。”
沈問萱正在寫藥方,聽見男子的話,擡起眼來,問道:“莫先生,有何事?”
“是這樣的,我家姑娘抱病多年,聽聞玄珍先生有妙手回天之術,莫平特意來請玄珍先生前主莫家莊,為我家姑娘診治。”莫平對着沈問萱,倒還算得上恭敬。
“是這樣啊。”沈問萱淡淡點了點頭,“莫平先生可把府上地址留下,我晚點便過去。”
“為表誠意,莫平親自迎先生前往吧。先生先忙,我小坐片刻等着先生。”說完,莫平便走到一邊坐下。
Advertisement
見他如此,沈問萱也多言,繼續給醫館中病人診治。
等了半個時辰左右,莫平見沈問萱完全沒有要離開的意思,似乎有點急躁了。他又走到沈問萱跟前,說道:“玄珍先生,此時可否前往莫家莊?”
沈問萱擡頭看了莫平一眼,說道:“莫先生,我這邊還有病人等着診病呢,請先生等一會兒吧。”
莫平看了看沈問萱面前那猶如長龍般的病人,臉上露出難色:“這等到啥時候了?玄珍先生,我家姑娘可還在家等着呢。不如先生先去我家姑娘看了吧!”
“莫先生。”沈問萱淡笑着開了口,“醫者父母心,在我眼中,你家姑娘是病人,在我這裏等着的同樣是病人,我哪有舍掉他們先去為你家姑娘看病的道理?我一向都是把來醫館的病人都看完了才出診的。”說着,她指了指眼前的病人們,說道,“如若你家姑娘不能等,可以與他們一樣來這裏等我診病。”
“我家姑娘身子嬌,怎麽能來這裏呢?”莫平眼中有幾分愠意。
“那就只好委屈莫先生再等等了。我得把來病館的病人先診治完,才會出去的。”說完,沈問萱也不再理他,寫完了方子,繼續為病人診病。
見沈問萱語氣堅決,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莫平無法,只得悻然走到一旁,繼續等着。
等沈問萱診完醫館中的病人,都快未時了。
“玄珍先生,這下可以随在下出診了吧?”莫平站起身來,對着沈問萱問道。
“急什麽啊!”話音一落,只見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從門外走了進來,手中端着一個木案,上面托着一飯一菜。
她進了屋來,白了莫平一眼,說道:“沒看見我家姑娘忙了大半天,還沒吃午食嗎?”
沈問萱一聽,忙笑着說道:“施嫂,不礙事的。”
“那可不行!”施嫂把木案往沈問萱身前一放,大着嗓門說道:“郎中也是人,姑娘若是把身子拖垮了,誰給這些病人診病呢?你若是不把午食吃了,我是不會讓你出門的。”
“好,好,好。”沈問萱笑着拿起竹箸,然後對着莫平說道,“莫先生,我家這嫂子太厲害,只好再勞煩你等等。”
“不妨事。”莫平眼中雖有幾分不耐,但臉上卻是堆着笑,想是也怕惹惱了沈問萱。
“莫先生,若不嫌棄,便一起用飯吧。”沈問萱又邀道。
“多謝玄珍先生,莫平不餓,就不叼擾了。”莫平拱了拱手。
沈問萱笑了笑,也沒再多勸。像莫平這種大戶人家出來的,就算是下人,怕也吃不慣自己這粗茶淡飯吧。于是,她便自顧自吃了起來。不過,她也不好讓莫平再久等,匆匆吃罷,便随莫平一起出了門。
施嫂不放心沈問萱獨自出去,叫阿薊背着藥箱,跟着她一起出了門。
“莫先生,你主家在何處?此處過去,要行多久的路啊?”沈問萱對着莫平問道。
“不遠,不遠!”莫平回過身說道,“此去不過十幾裏路,就在荷香村。”
“十幾裏路,可還是要走好一陣子呢。”阿薊在一旁嘀咕道。
沈問萱忙瞪了他一眼。
阿薊一見,伸了伸舌頭,便不再吭聲了。
莫平笑笑,說道:“玄珍先生,我備着馬車來的,先生和小童可乘馬車去,要不了多少功夫的。”
這小小的萬臺縣,能有馬車的人家,絕非等閑。
沈問萱點頭道:“那便有勞莫先生了。”
“玄珍先生,這邊請。”莫平在前邊引路。
阿薊畢竟還是小孩子,聽到有馬車坐,十分雀躍,興奮地叫道:“有馬車坐啰!阿薊要坐馬車啰!”
他這又蹦又跳的模樣,惹得沈問萱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莫平走到前方一十字路口,站在路中,對着旁邊一處巷子招了招手。很快,一個馭夫就駕着馬車從巷中走了過來。
莫平上前,打起馬車上的簾子,對着沈問萱說道:“玄珍先生,請與小童一起上車吧。”
“有勞。”沈問萱點了點頭,便帶着阿薊一起上了馬車。
見沈問萱與阿薊坐好了,莫平又将簾子放了下來,然後自己也上了馬車,坐到了馭夫的旁邊,然後說道:“走吧。”
“是。”馭夫應了一聲,揮起皮鞭,往馬身上一抽。馬車便緩緩走起,往城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