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因為周母他們都做好了周家人随時找上來的準備, 所以當某個下午周永富出現在他們面前時, 周母等人都不覺得驚訝。周永富不是一個人來的, 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妻子盧秀蘭。面對兩人,除了周母, 包括周立成都沒搭理他們。
周母他們剛從工廠回來沒多久,這會兒正在切豆腐。周母手裏忙活着,态度很冷淡, 她随意指了指旁邊的兩張小矮凳, “你們坐吧。”
盧秀蘭和周永富打量着他們這個地方, 看着被切好放在水盆裏的一塊塊豆腐, 數量之多,不知要賣多少錢呢。他們都聽自家兒子說了, 周母他們的這個攤子在城裏很出名, 每天晚上都有好多人排着隊去買, 一個晚上最少能賺五百塊!
周永富咋舌,他給別人挑磚頭一天也就兩百來塊, 肩膀卻被壓得都要變形了。但周母他們只需要舒舒服服坐在這裏吹着風扇把豆腐切好,然後再煎一會兒,一晚上就能賺五百, 這錢賺得可真輕松!
周永富眼裏閃過妒忌, 然後便爬上了算計。
他和盧秀蘭一路過來, 早熱得一身汗, 兩人都在心裏埋怨周母也不知道給他們倒杯水。不過想到此行目的,兩人還是忍住了。周永富伸手把風扇撥了個方向, 想讓風扇只對着自己吹。周桂玉剛想罵人,就見周立成把風扇重新撥回來,然後扔了把竹扇子給周永富。
周立成淡淡看他一眼,什麽都沒說。但眼裏的涼意,一下子讓周永富想起了年前他被周立成壓在地上用菜刀把衣服削成條的事情。周永富心裏一寒,沒敢說什麽,拿着扇子提着凳子往旁邊挪了挪,下意識想離周立成遠些。
“桂芝啊,”周永富搖着扇子,開始擺出一家老大的腔調,“從過年起,你就沒回去看過媽一眼,閨女不是你這麽當的,你眼裏還有咱媽沒有。”說着,周永富還別有深意地看了周桂玉一眼。
周桂玉正等着他呢,一個眼刀子甩過去,冷笑道:“看我做什麽,我說了,除非你們周家死人,不然別找我!”
周永富停下扇子,生氣地看着周桂玉,“別死啊死的!那是生你的親媽,你知道你當年跟人私奔,媽和我們背後遭人說了多少閑話?”
“你們居然還怕人說閑話?”周桂玉覺得真不可思議,“當年你媽要逼着我嫁給打跑兩個妻子的男人,人家在背後說你們狠心的閑話時,怎麽沒見你們半點害怕。”
周永富氣地快速扇了兩下扇子,瞪着周桂玉,“你嘴皮子從小就利索,我說不過你。”
盧秀蘭跑出來打圓場,“好了,都是一家人,不吵架不吵架。”然後動作不算隐晦地碰了碰周永富胳膊,一副快叫他說的樣子。
周永富生了幾秒鐘悶氣,然後輕咳一聲,對周母道:“這不是媽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麽,今年媽上七十,我和你二弟的意思是得給媽慶賀一下。都是為人子女的,我和你二弟出錢出力,你們姐妹兩個也得有所表示才行。”
一直沒說話的周母忽然笑了,她放下手裏切好的豆腐然後重新拿了一塊,邊切邊笑:“這是要做大壽啊?”
周永富也跟着笑:“對,咱媽上七十嘛,別家老太太這個歲數都要大辦一下,咱媽也不能落下。”
Advertisement
周母擡頭看着周永富,“可是你們都忘了嗎?八年前媽生日的頭一天,我們在集上碰見,當時你和媽在買肉,看到我就跟我說,讓我不用帶孩子回去,說農村老太不興過生日。”
周母說着,心中一股難受的酸意湧上了眼眶。八年前的事她記得那麽清楚,實在因為當時的感覺太難受了。那天她其實是去買東西,準備第二天提去娘家的,可她沒想到娘家人會那樣對她,看她的眼神就好像在看打秋風的窮親戚,生怕她上門蹭吃蹭喝。
她知道自己的娘家靠不住,可那時候她一個離了婚的,還帶着兩個孩子的女人,唯一能靠的也就是生她養她的娘家。盡管娘家對她不算好,可那是她生活周圍唯一能乞求到幫助的地方了,所以她不能像回來的小妹一樣,痛快利索地和娘家斷掉聯系。這麽多年,其實娘家并沒有給她什麽幫助,相反還給她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回憶,但周母一直忍着,以便萬一遇到無法渡過的難關時,娘家看在她多年的辛苦和血緣關系上拉她一把。可最終呢,他們沒有,需要幹活的時候讓她回去,不需要的時候生怕她上門。在她回娘家哀求着借一點手術費時賣慘裝窮,還落井下石一般,打上她小女兒的注意。
這哪裏是親人能做出來的事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仇人。這次之後,周母終于看明白了,這樣的娘家就算你再如何忍讓遷就,他們也不會有半點感恩愧疚,只會索取得更理所當然。
周永富被周母的話提醒,頓時讪讪,“之前家裏情況不是不好麽,媽是怕給我們壓力所以才主動說不過生日的。”
“所以現在沒有壓力,有閑錢給媽過生日了?”周母看着周永富,語氣滿含譏諷,“過年買豬肉借的錢,都還清了?”
進門就被兩個妹妹接二連三的諷刺,周永富哪裏受得了,他的臉皮抽動兩下,很想甩了手中的扇子,不過在盧秀蘭捅了他一下後,到底還是止住了動作。
周永富唉聲嘆氣道:“是大哥沒用掙不了錢,這麽多年也沒法幫襯你們,你們姐妹倆怨怪我也是正常。不過媽年紀這麽大了,誰也說不準之後會有個什麽,所以這七十壽宴,咱們兄妹幾個怎麽也得給媽風風光光辦了。我和你二弟都說了,大頭我們出,你們意思意思就行,主要還是回去看看媽。”
周永富看向周桂玉,語重心長道:“小妹,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嘴上罵你罵得厲害,但私下裏經常念叨你,你就別再跟媽置氣,這回趁着給媽做壽,回去跟媽和解了吧。”
周桂玉看着他那裝模作樣的樣子直想嘔吐,她道:“我還是那句話,除非周家——”
周永富總覺得周桂玉那話是在咒他們,因此趕緊打斷她,“你怎麽這麽犟呢!你真要和我們老死不相往來?”
周桂玉不以為意地撇嘴,意思表達得很清楚,她就是要和周家老死不相往來。
周母倒像态度松動地問了一句:“壽宴的廚師請的是誰?”
周永富立即道:“是牛老三,就前頭牛家村的那個。”
周母又問:“承包還是自己買菜?”
“當然是我們自己買了。”周永富說,“這些做廚的人都雞賊,誰知道我們承包出去,他會昧下多少菜錢。”
“好。”周母道,“你們回去把人數計劃好,菜單也拟好後,叫英才拿一份給我們。你和二弟買一半,我和桂玉買一半。”
“哪用得着這麽麻煩。”周永富笑道,“這事兒我和你二弟還有你嫂子弟媳跑幾趟就行了。”
盧秀蘭忙不疊點頭,附和道:“是啊桂芝,你們擺攤那麽辛苦,哪有時間去勞累這個。”
周母很堅定道:“要麽承包出去,要麽各買一半,不然這壽宴我們就不回去了。”
周永富頓時有點急:“都是一家人,桂芝你難道還怕我們占你便宜不成!”
周母涼涼地看着周永富,“你心裏打什麽算盤我很清楚,別給我說一家人那一套,對我已經不管用了。要麽送單子過來,要麽現在就走。”
“行啊你周桂芝!”周永富豁地起身,怒指着周母,“掙了點錢腰杆子硬了,連娘家大哥都瞧不上了!”
一直悶頭切豆腐的周立成舉起手中的刀,劃向周永富伸到周母面前的手指,吓得周永富立馬縮回去,抱着自己的手指心有餘悸。
周母道:“大哥你貴人事忙,我就不留你了,周日下午沒見到菜單,我就不回去了。”
周永富惡狠狠道:“你就不怕這裏的人說你不孝?”
周母一點不在意道:“随便你說去,要不要我給你買個大喇叭?”
周永富被周母這毫無顧忌的态度氣得一個倒仰,但是他現在還真拿周母沒辦法,只能跺跺腳,不甘心地摔門走了。
周桂玉看着彈來彈去的木門,啐道:“把門摔壞了一定叫你賠錢!”
周立成跑去把門關上,然後打開冰箱,把放在裏面的西瓜拿出來,切開裝在盤子裏端到幾人旁邊。
“還好我藏得快!”周桂玉說。
剛才周永富來時,他們正準備切西瓜,聽到周永富的聲音後,周桂玉趕緊把西瓜放進冰箱,一點也不想給那種人吃。周桂玉拿了一塊西瓜,咬了一口後只覺渾身舒坦,因周永富生出的郁氣都被入口的涼氣給驅散了,然後她問周母:“姐,你真回去啊?”
“回去吧。”周母道,“今年過了,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在這個縣城了。”
原先周母想的是在縣城買一套房子,但周家人的出現告訴她,只要她還生活在這個城市,周家人随時都可以找上門來,她不想沒完沒了地去應付周家人。周立成已經說了要到京市去開餐廳,明年六月周莉亞高考,她也打算到京市讀大學,所以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這個時候,他們一家子應該都在京市生活了。
而只要去了京市,周母有預感,她以後應該會很少回來,或者說可能不再回來,畢竟這裏并沒有什麽值得她留戀的人或事。就趁着這一次,和周家徹底劃清關系吧。
……
周永富當天走的時候很氣,可周日下午的時候,還是叫返校的周英才送了一份拟好的菜單過來。那時候只有周立成在家切豆腐,小客廳裏幾乎堆滿了裝豆腐的水盆,周英才無處下腳,他用眼神在屋子裏搜尋了一圈,見沒什麽東西能拿的,就撇着嘴走了。
周立成無語地關上門,看了一眼菜單,這上面除了各項食材,還有酒水,需要回禮的禮包,以及晚上燃放的煙花,雜七雜八的。然後他拿起電話,聯系馬老板。
馬老板開餐館幾十年,自然有熟識靠譜的進貨渠道。馬老板聽說周立成準備買一些食材帶回村做壽宴,立即熱情地說:“這事兒交給我就行,到時候給你送到你家嗎?”
“不用。”周立成道,“只需麻煩您幫我聯系好,到時候我自己開車去裝貨就行。”
“好嘞!小周兄弟你放心,食材絕對保證新鮮,酒水也是出廠價。”
周立成謝過馬老板,面對馬老板的是家裏誰要辦宴席的詢問,周立成道:“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罷了。”
周母他們回來後看到菜單,都是譏諷一笑。周桂玉道:“他不會把多的那一半劃過來叫我們準備吧?”
周母道:“反正都是我們送,到時候問問廚師,多了又拉回來我們自己吃就是。”
周桂玉笑道:“對哦,反正每天立成除了給我們,還要給王先生他們準備午飯,可以隔兩天不去菜市場。”
“立成你的手,今天感覺還好嗎?”周母問了一句。
其實莫說給王先生他們,一開始周立成說要給周母等人做飯時,他們也是不贊同的,都擔心他的右手受不了。不過在看過周立成處理食材時行雲流水、完全游刃有餘的過程後,就沒再阻止了。不過周母不放心,每天依舊會問一句,叫周立成量力而為,如果手不舒服就要立即停下。
周立成的右手手指快速又靈活地動了動,他道:“沒事的。”
有心火在身,又有精心準備的食療輔助,他的手近一段時間其實在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愈合好轉,周立成覺得他的手現在已經可以取鋼釘了。不過周母肯定不放心,所以周立成目前也沒提。
……
周老太七十大壽那天,恰好是周日,學生都放假的時候。不過宴席所需要的食材,需要在周六一早就送過去。
這天早上,周母他們照樣被早餐的香氣叫醒。周莉亞今天也休息,她揉着眼睛開門出來,先扒在門框上深深地嗅了一口,一臉沉醉道:“啊!又可以吃到我哥做的早餐了,好幸福啊!”
周立成正在熱鍋燒油,他回頭看了妹妹一眼,笑道:“吃我做的早餐幸福,天天給你送到學校的午飯不幸福啊?”
“午飯更幸福!”周莉亞走出來,看了眼桌上已經擺放好的雞蛋卷餅和泡菜,周莉亞沒忍住,用筷子夾了根蘿蔔吃,她湊到周立成旁邊,“這個做的什麽呀?”
“涼拌莴筍絲。”周立成道。
在他的左手邊,放着一個深肚子大碗,裏面放着切好的莴筍絲。莴筍絲事先已經被鹽腌過一會兒,去除了多餘的水分。在莴筍絲的最中央還堆着少許蔥姜蒜,剁碎的小米辣以及花椒粒,中間還混着幾粒搗碎的花生米,還有一小勺幹的辣椒面。周立成把油燒熱後,又冷卻了一會兒,然後就将油潑到了那一堆調料上面。熱油與食材甫一接觸,便發出了滋滋的聲響,油溫正好,既不會讓食材焦糊,又保證食材的香味能被油溫徹底催發。
滋滋的聲響漸歇,周立成拿起旁邊調制好的醬汁淋上去,然後快速攪拌,上桌前加了一點香菜碎和芝麻,頓時将貌不驚人的涼拌莴筍絲提升了一個檔次。
已經洗漱好的周母過來幫着端菜,順便催周莉亞去洗漱。
“好餓啊!”
周莉亞嚷着,飛去跑去刷牙洗臉,等她洗漱好,周母他們已經開始吃了。
今天早上的主食是玉米稀飯,周莉亞捧着碗喝了一口,米粒軟爛,已經沾上了玉米的甜香。周莉亞嚼了兩下,玉米特有的甘甜汁液便在齒間爆開,那甜味十分醇正,不會發膩,又不會像某些玉米一樣甜味寡淡不足,香香甜甜的,味道正好。
周莉亞浮誇地閉上眼,嗚嗚道:“能吃上這麽好吃的玉米稀飯,真的好幸福!”
“這丫頭……”
周立成他們忍俊不禁,周母給她夾了個雞蛋卷餅,催道:“快吃,涼了味道不好吃。”
周莉亞唔唔點頭,咬了一口雞蛋卷餅,然後立即沖周立成豎起大拇指:“哥!那句話我都說累了!”
“哈哈!”周桂玉笑着幫她補充,“好吃?”
周莉亞拼命點頭,嗷嗚一下又咬了一口,只覺滿口細滑,表皮不見一點起焦的地方,滿滿的蔥香都被裹在了雞蛋裏面,又嫩又香!好吃得不得了!
幾口吃掉一個雞蛋卷餅,周莉亞又喝了一口玉米稀飯,滿足地眯了眯眼後,才把筷子伸向還沒嘗過的涼拌莴筍絲。
莴筍絲是周立成手工切的,因為要保證能吃出莴筍絲脆嫩的口感,所以并不一定要多細,而是看上去有點點粗。去除過水分的莴筍絲,吃起來沒有多餘的汁水,上面染着調料豐富的紅油湯汁,一口下去,就像有人在舌尖點了一把小火,灼得舌尖輕微刺痛。但辣味的香、花椒的麻,調味料的鮮鹹,很輕易地便将這點刺痛掩蓋過去,讓人瞬間将它忽略。然後忍不住再一口,再感受着那刺痛的跳動,然後再次忽略它……真是一個被反複折磨卻又讓人始終欲罷不能的過程。
待吃完這頓早餐,所有人的額頭都微微冒汗,也不知是因天熱吃飯吃出來的,還是被辣椒辣出來的。
吃飽喝足,收拾了廚房,衆人開始裝扮自己。裝扮好後,陳飛鵬騎着周立成去電動車行租回來的電動三輪,載着周立成他們往各個市場開去。食材、禮包煙花等已經訂好了,去只管拿貨裝車。等他們開着車從縣城回到清河村時,也才早上九點的樣子。
周桂玉的态度很堅持,她不會回周家,所以她先在周母家待着,等陳飛鵬幫着把東西送過去後再回來陪她,小倆口中午在周母這裏自己做飯吃,午飯後再去接周母幾個,一起回縣城。
周母娘家在坪山村,這幾年她來這裏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少,周立成和周莉亞則一年也不一定來一次,以前兩人也來得勤,但都是去幫周永富他們幹農活的,那些年他們在自家幹的活,都沒在周家這裏幹得多。
村子裏每逢誰家要辦事了,那兩天總是格外熱鬧。村頭的小茶館裏這會兒已經坐了一些閑聊的人,看到周母帶着孩子回來,都笑着和她打招呼,周立成兩個也在周母的示意下叫了人。
有人問周母:“你兒子的手沒事了吧?”
周母道:“沒事了,已經動過手術了。”
“哦哦,你媽給的錢?”
“不是,我找別人借的。”
“哦……沒事就好,錢慢慢還,倆孩子大了,你也要熬出頭了。”
“是這個理。”
閑聊幾句,車子離開村頭,村民們看到車子遠去後,頓時說起了周家的八卦。
“桂芝真不容易,年前我看她跪在周老太門前哭,周老太真狠心啊!桂芝都要哭死了也不出來看一眼。”
“對,做事太絕了,這是自家閨女,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你也不能真把人當水啊。”
“周永富也是個狠的,他工錢多高啊,我兒子說桂芝來的頭兩天,他才結了三萬多塊的工錢,轉頭卻對自家妹子哭窮。”
“我要是桂芝我就不回來,你看她還巴巴地送一車的東西,也是個傻的。”
“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周母并不知道背後的議論,車子一路開進村子裏,最後來到一棟兩層小樓前。小樓修得很漂亮,牆外貼着白色的瓷磚,二樓還有個陽臺,上面養着幾盆花。周母記得,修這棟樓的時候,她還回來幫了半個月的忙,結果半分工錢都沒拿到。
當時周永富和周老太都是那句話:“一家人你幫我我幫你都是應該的,計較錢反而冷落了親情。”
周母至今都還能想到當時的委屈和憋屈,周母在心裏罵了一聲該!是她自作自受。好在現在她不會再那麽傻。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才是最有保障的。
作者有話要說:
像周家這樣的人,直接不搭理是不行的,周母需要學妹妹一樣,把狠絕的态度擺出來,周家人知道再也捏不動周母這顆軟柿子後,自然會消停。
貍夫人扔了1個地雷
魚兒扔了1個地雷
夢回唐朝扔了1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