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二天, 周立成送走譚綏, 自己也坐車回家了。
他到家的時候, 周母正對着一張紙在寫告示。明天至味産品就要在縣城的幾個大超市上架,今天也是周母他們擺攤的最後一天, 所以需要通知食客一聲,順便宣傳一下至味。
晚上他們出攤後,食客們看到告示的時候, 瞬間都激動了起來。
“什麽意思?這是以後沒得吃了?”
“怎麽就不賣啦, 每天晚上我一家老少都指着您家的豆腐下飯啊!”
“這樣吧, 你們每天就擺半小時吧, 我們不嫌時間少了,成不?”
周母笑着道:“雖然以後在二高門前你們吃不到我家的鐵板豆腐了, 但可以去超市裏買我們家的調味料啊, 都看到了吧, 就叫‘至味’,口味也不止你們吃的這一種, 除了麻辣的,還有燒烤味兒的,孜然味兒的, 香辣、酸辣都有, 你們買回去自己做也是一樣的。”
有食客嘟囔:“老板我不會做飯, 你給我調料我也只有幹瞪眼兒呀!”
“不會可以學呀。”周母笑呵呵的, “叫家人做也可以。”
周母始終笑意盈盈,有些食客心裏再不高興也沒法兒生氣, 人家不擺攤了,總不能把人強制壓在這裏給他們做豆腐吧。
大部分人雖然确實遺憾以後不能再吃到周母做的豆腐,但是也想得開,人往高處走嘛,周家這個手藝到哪去都吃香得很,就算不賣調料但人家只要想賺錢,肯定不會一直待在這麽個小縣城裏。
大家悵然若失地排着隊,與以往的熱鬧不同,今夜的食客們好像都被悲傷籠罩了似的,安靜極了。靠近周母這個小攤的其他攤主心中也開始發愁,靠着周家的豆腐攤子,這幾個月他們也跟着蹭了不少生意,比以前自己擺攤時賺得多,但等周母他們一走,他們的生意恐怕又要變回以前不溫不火的樣子了。
街道入口的攤主們倒是挺高興,周母的攤子走了,那些被分走的客流量怎麽着也得回歸一點了吧。
晚上收攤回到租房後,周母才心有餘悸地說道:“你們看到今天那個大爺沒,一聽我們以後不擺攤兒了,媽呀那眼睛瞪得,我都以為他會把我攤子掀了。”
周桂玉笑了兩聲,“兇的我倒不怕,你沒看見有個小姑娘,我聽她問的時候,嗓子都帶顫音了,我生怕她哭出來,哄不住怎麽辦。”
“這還是咱家豆腐太好吃了。”陳飛鵬道,“美食多能慰藉人啊,換我我也舍不得。”
周母嘆道:“好多食客跟咱們都熟了,以後不去擺攤兒見不着他們,想着還是有點舍不得。”
“人嘛是這樣的。”周桂玉道。
周母唏噓着,以前哪有這樣的閑心去挂念這些事,她和周桂玉提起半年前彼此的情況,那時候兩家人都很絕望,沒想到只是半年時間,生活就發生了可以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們閑聊着,順便跟周立成說了周家的事。
周立成不在家的這幾天,周家天天都會來人。
周家人也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說出去不好聽,所以不敢真的到攤子鬧事,只敢白天找到周母他們的租屋。不止周永富來,周永貴也來,話裏話外都是一家子,打斷骨頭連着筋,再生氣也不能置血緣親情于不顧呀,等勸不聽周母後,甚至還不辭辛苦地把周老太也帶來了。周老太當時來了後一陣哭啊,哭得租房的鄰裏都出來看熱鬧,周母也撕破臉皮,把這些年周家人對她做過的缺德事兒都說了出來,着重強調了一下明明家裏有存款但就是不肯借錢給右手骨折的外甥動手術這件事。
周母他們在這裏住了快半年,平時沒少請這些鄰居免費吃鐵板豆腐,因此關系都還不錯。加上吃人嘴短,這些人都幫着周母說話,最後周老太幾個自然鬧了個沒臉,悻悻地離開。然後他們好像終于意識到周母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說讓幹什麽就幹什麽的人了,也不知是徹底歇了心思還是在家養精蓄銳,反正第二天就沒見他們再來。
周母幾個的房子只租了半年,眼看着就要到期,現在不擺攤,他們也不缺錢,自然想換個更舒适的地方住着。他們打算明天就去找房子,到時候周家人再來,他們早搬走了,看周家人到時找誰鬧去。
因為心裏不再有期待,所以周母說起周家的事,沒有半點難過。聽着他們的笑聲,周立成忽然感覺到兜裏的手機在震動,他拿出來一看,是譚綏打來的。
周立成拿着電話上了樓,“譚綏。”
“到家了?”可能因為在電話裏聲音有點失真的緣故,周立成覺得譚綏的聲音,總是比現實裏面對面時聽着要溫柔。
“到家了,你呢?”周立成推開他現在住着的譚綏的房間,懶懶地在椅子上坐下,他聽到譚綏那邊有什麽聲音一直在刷刷地響,疑惑道:“你那邊什麽聲音?”
“數錢的聲音。”譚綏的聲音帶笑,“不是你建議我取點錢出來數數增加真實感?昨晚我就讓人給我預約取款了。”
周立成沒想到譚綏真這麽幹了,忍俊不禁,道:“感覺怎麽樣?”
譚綏道:“非常好,非常真實。”
“手抽筋了嗎?”
“快了。”
周立成扶額失笑,然後他問譚綏:“去醫院檢查了沒有?”
那邊譚綏數鈔票的聲音停頓了一下,“明天就去。”
周立成聽他還是那麽漫不經心的,不由道:“心髒的問題你別不當回事,等會兒我給你發兩個菜譜,可以養護心髒的,你記得叫家裏的阿姨常做給你吃。”
譚綏的笑意越發明顯,“好,我會交代阿姨。”
其實周立成和譚綏以前的生活圈子完全不相幹,也就是這幾個月才産生交集,并且也沒怎麽相處過,幾乎所有的交談都是在電話裏。但每次這麽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兩人最後的通話時間總是能有半個小時以上。
直到下面傳來周母催着讓他洗澡的喊聲,周立成才結束了和譚綏這次的通話。
周母在二樓樓梯邊等着周立成下來,見他嘴角含笑,裝作不經意地試探道:“聊這麽開心,在和哪個女孩子打電話呀?”
周立成一下子就聽出他媽什麽意思了,笑道:“媽,我沒交女朋友,是譚綏。”
“哦。”周母小小地笑了一下,她倒是知道譚綏會經常給自家兒子打電話,問道:“小綏和他外姨婆在京市還好吧?”
“挺好的。”
“那就好,快去洗澡,晚上早點睡,明天咱們一起去超市。”
周立成無奈一笑,“好。”
明天産品就要上架,周母他們知道産品賣不賣得好,不是一天就能看出來的事,但他們心裏記挂着,明天一定要去超市親眼看看才放心。
翌日一早,周立成還在做早飯,周母幾個就急急忙忙地起來洗漱,商量着是不是先去超市看過再回來吃早飯。
周立成道:“你們現在去也只是和那些搶早市的大爺大媽們拼力氣看誰先擠進超市,咱們不急,吃完慢慢過去完全沒問題。”
周母還有猶豫,這時一股清涼的味道傳來,沉睡了一晚上的饞蟲,一下子就被叫醒了。
周桂玉往周立成那邊瞅了一眼,道:“姐,要不咱們吃了再去,反正立成都快做好了。”
“對!”陳飛鵬蒼蠅搓搓手,“我看立成做的米粉呢,不吃就坨了。”
周立成這幾天不在家,他們都是自己做飯吃。在吃了很久周立成做的飯菜後再吃他們自己做的,入口的那瞬間,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吃豬食……
周母也很想念自家兒子做的飯,她看着已經上桌的早飯,直口舌生津,于是道:“那就吃了去。”
然後三人很快在各自的位置坐下,眼巴巴地看着周立成繼續做早飯。
周立成今早做了一碟泡椒木耳、一盆三人份的酸辣白菜米粉湯、一盤用昨晚剩飯炒制的蛋炒飯,外加一碟薄荷雞蛋餅。剛才周母聞到的清涼味道,就是薄荷葉傳來的。
周立成做飯的速度一向很快,他的做飯過程在其他人眼裏都是一場場精彩的表演,每天看周立成做飯,都是家裏人每天固定的觀賞節目。
将最後起鍋的薄荷雞蛋餅端上桌,早飯就可以開動了。
陳飛鵬拿着公筷,一人裝了大半碗米粉在碗裏,又各自加了一勺湯。川蜀這邊的米粉,就是用米做成的很細的那種粉絲,在開水中燙一會兒就熟的,煮起來又快又方便。
蛋炒飯米粒分明,表層泛着一層晶瑩油光,周桂玉吃了一口,發愁道:“等立成去了京市,我就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再吃到這麽好吃的蛋炒飯了。”
周立成道:“小姨可以去瑞和,他們家的蛋炒飯現在也做的不錯,比我做的差不了多少。”
“唉……”周桂玉幽幽嘆氣,差一點都是差,這麽長時間,他們的胃口早被周立成給養刁了。
周母咬了一口薄荷雞蛋餅,口中滿滿地甜潤清涼,也不知道是怎麽做的,薄荷的味道一點都沒損少,與雞蛋的細嫩融合在一起,又顯得十分溫馴配合,口感非常奇妙。
“木耳好吃。”陳飛鵬吃得頭都擡不起來,他一邊嗦粉,一邊給周桂玉夾了一點木耳到碗裏。
碗中的木耳光滑黑亮,色澤非常好,并帶着一股清香味,細看還能看出表皮暗藏的韌性。主料是泡菜壇子裏的小米辣,入口的木耳酸辣十足,很是脆嫩。
泡椒木耳與蛋炒飯搭配起來吃,又是一種很特別的口感,周桂玉一吃就愛上了。
陳飛鵬将碗中最後一口米粉吃掉,終于擡頭,“立成做的白菜為什麽吃起來就這麽水嫩甘甜,而我做的,吃起來就像浸了水的抹布一樣,口感老得我都咬不動。”
“快別說了。”周桂玉憂傷道,“一想到等立成走了,我就要吃你做的抹布白菜,我這心都涼了。”
周母倒還好,“怕什麽,我們可以用至味啊,怎麽都吃得下去吧。”
“這倒是。”周桂玉說着,嘗了一口米粉湯,酸辣中帶着白菜的甜,簡直爽到了心裏。
陳飛鵬是幾個人中飯量最大的,每天飯桌上幾乎都是他收尾。周立成去樓上洗漱換衣服,家裏兩位女士在護膚,陳飛鵬帶着飽食後的滿足,一臉美美地收拾着碗筷。
然後早上八點半,一家子來到了縣城最大的超市,幾人直奔調味料區。
“這裏這裏!”周母幾步竄到貨架旁,興奮地指着兩瓶紅色包裝的調味瓶,“至味,看到沒,這就是我們家生産的。”
“知道,知道。”周桂玉笑得合不攏嘴,顯然也很高興。工廠裏的生産和私人自制的量可不一樣,為了弄好比例,她天天和工人們一遍遍試驗、溝通,又一遍一遍盯着機器運作,才有了今天正式合格的産出。
陳飛鵬手裏提着個小籃子,上前拿了兩瓶。
周母道:“別買呀,萬一不夠賣了怎麽辦!”
陳飛鵬道:“不夠了超市會補貨的,大姐咱們自己家的,必須買回去嘗嘗。”
明明吃過很多次了,但陳飛鵬這個行為周母和周桂玉都沒覺得是在浪費錢,十分贊同道:“對,得買回去嘗嘗。”
這時有一個大媽推着小車從另一邊走進來,周母拉着周桂玉往旁邊閃,緊盯着人家,小聲道:“小妹,你說她是不是來買我們家至味的?”
“不知道呀!”周桂玉也很緊張。
倆姐妹站在角落,目光牢牢地将大媽鎖住,大媽被看得渾身不自在,她拿了一瓶醬油後,推着車嘩啦啦就趕緊從倆姐妹身邊快速走過了,末了還回頭用奇怪的眼神看了這倆姐妹一眼。
周母和周桂玉壓根沒注意,只是都失望地說,“唉,不是來買至味的。”
超市裏随處可見的超市職員,見他們幾個站在這裏不動,便過來提供幫助,問他們要買什麽東西。
周母趕緊道:“随便逛逛。”
然後倆姐妹手挽手,假模假樣地繞着旁邊的貨架走了一圈,又默默地回來。陳飛鵬倒是還有閑心去給周桂玉挑挑零食啥的,只剩周立成好笑又無奈地跟着她們。
倆姐妹在超市裏蹲了大半個小時,她們盯着來往的客人看,超市職員就盯着她們看,期間惹來無數奇怪的目光。終于在被超市職員趕出去前,她們看到了來買至味的客人,還是平日裏比較熟的食客。
“等了那麽久才一個人。”走出超市時,周母失落道:“也不知道今天能賣出幾瓶。”
周桂玉也跟着搖頭嘆氣,一副憂心不已的樣子。
周立成道:“媽,小姨,明天超市就會搞新品促銷,至味也在其中,你倆不用擔心的。”
“對呀,你們擔心啥呀。”看不得她們愁眉苦臉的陳飛鵬道,“你想想我們賣豆腐的時候,天天都不夠賣的,有那種情況在前,你們覺得我們的至味會賣不出去?只要有第一個人買,自然就有第二個人買,而且你們要相信,只要吃過至味的,絕對會愛上至味的味道,成為至味的忠實回頭客。”
陳飛鵬這話給倆姐妹打了不少氣,周母還記着周桂玉肚子裏還有孩子,必須得注意情緒,忙道:“對,這才剛開始,至味肯定會火爆全國的,走吧,咱們去找房子。”
當然,這天這麽熱,最後去找房子的,還是周立成和陳飛鵬,倆姐妹就在家裏歇着。
陳飛鵬要跟着周立成一起去京市,到時候家裏只有倆姐妹加一個周莉亞,必須找個環境好的小區。很多房子的房租在陳飛鵬看來是比較貴的,但在周立成這個後來人眼裏,倒不算什麽,而且十八線開外的小縣城,房價本身就不高,以他們現在的經濟狀況,完全毫無負擔,既然有條件,讓自己住好一點是應該的。
只要有錢,什麽事辦起來都比較輕松容易,考慮到周桂玉的肚子越來越大,骨子裏還是比較節儉的陳飛鵬最後爽快掏錢,當天就和房東簽了合同把房子租下來了。他們租下的是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一百二十平米,十分寬敞。裝修也很舒适明亮,看着便覺心情不錯,房屋在城中的地段也是比較好的,出行都很方便。周立成把房屋內部用手機拍下拿回去給周母她們看,倆姐妹一眼就喜歡上了。房屋精裝修,家具齊全,周母他們只管拎包入住。周立成獨自一間房,等他走後,他的房間就給周莉亞住。
第二天周母他們就歡歡喜喜地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搬家工作,連至味的促銷活動都沒去看。
縣城裏的大超市,天天都有這樣那樣的促銷活動,什麽買卷紙送盆,買蚊香送凳子,要麽是打折促銷,再麽是老産品帶動新品牌,買XX就送XXX等等,這些促銷手段都不新鮮,但老百姓們一直都挺買賬的。
今天,趙大媽拉着自己好久不見的朋友李大媽就來逛超市了,一進超市,趙大媽就看到了擺在前面的調味品堆頭,她今天也是來買調味品的,于是過去時就掃了一眼,然後她一下看到了熟悉的兩個字。趙大媽頓時停住腳步,拿起一個紅瓶子,自言自語道:“至味,這就是周老板她家賣的鐵板豆腐配料吧。”
旁邊站着的超市職員走過來向她介紹道:“這是新上架的産品,今天打折促銷,明天再買就是原價了。大姐可以看一下價格,比正常價格便宜幾塊錢呢,今天買非常劃算哦。”
李大媽看了一眼價格,嘀咕道:“這個比大部分調料都要貴呀。”
超市職員正準備說用料正宗,就聽趙大媽道:“貴才好吃呀!老李你不知道,這個調料的老板我認識,她家之前賣豆腐的,那豆腐可好吃了!昨天開始他們就沒擺攤了,我孫子沒吃到豆腐,還鬧了一晚上呢。”
李大媽不以為然,“不就是個豆腐,再好吃能好吃到哪裏去。”
見李大媽疑似看不起自己心中的白月光豆腐,趙大媽立即說:“那是因為你沒吃過!你們明天不是就要回東城上班了麽,你買點這個調料回去,保準你不再發愁你女兒吃飯的問題。”
自從去年女兒大學畢業在東城上班後,李大媽和丈夫也跟着去了東城,在那裏開了個早餐店,這次突然回來是家裏的某個比較重要的親戚過世了。今天她來超市,是特意來給女兒買火鍋料的,她女兒一到夏天就容易吃不下飯,只有用火鍋料做調料炒出的菜才會吃得多一點,因此每到夏天,李大媽就會給自家女兒準備一堆火鍋料。她覺得火鍋料還是在家鄉才能買到比較正宗的,因此趁着明天離開之前,趕緊出來采購。
李大媽還在猶豫,趙大媽幹脆就從旁邊推來一輛小車,把手裏的那瓶扔進去然後把車塞進李大媽手裏,“老李你信我呀,多年的老朋友了,我還會騙你不成。真的,你可以回去自己吃一次,保管你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
見好友這麽推崇這個叫至味的調料,李大媽只能無奈地點頭,“好,我先買回去嘗嘗。”
趙大媽頓時笑開顏,她也推了個小車過來,嘩嘩地往裏面撿了十來瓶。
李大媽咋舌,“老趙,你買這麽多啊。”
趙大媽道:“我給我兒子兒媳,還有女兒一家都寄幾瓶去,我聽周老板說了,她家的這個調料目前還沒有往省外鋪貨,外面這會兒還買不到呢。”
李大媽搖頭,覺得趙大媽誇張了。
兩個老姐妹推着車逛了半天,各自買了兩大包東西回去。兩人不在一個單元樓,在小區門口分開時,趙大媽還叮囑李大媽,中午做飯一定要用至味調料,等她吃過就知道有多好吃啦,也好及時去超市補貨。
李大媽無奈地應着,等她進了家門,就看到女兒提着個包包,一副精心打扮正準備出門的樣子。
李大媽道:“幺兒,你要出門啊?”
“有個老同學約我吃飯,媽我中午就不在家吃了,晚上看情況,等我給你打電話啊,我自己的行李箱都收拾好了,你收拾你和我爸的就行。就這樣,媽我走了哈!”
李家幺兒換上鞋,匆匆扔下這麽一句話就走了。
“這麽熱的天,出去熱得又得吃不下飯了。”李大媽嘴上說了兩句,提着袋子走進客廳,剛放下,又接到老公電話,說中午也有老朋友約,不回來吃飯了。
“一個個的都有約。”
李大媽抱怨了一句,原本還說今天做一頓好吃的呢,這下女兒不在,老公不回,家裏空蕩蕩就她一個人。幸好還沒去買菜,李大媽心想着,去房間裏把行李箱拉出來打開,将買回來的調料往行李箱裏裝。
輪到裝至味調料時,李大媽哼道:“人都不在,我做給誰吃。”
賭氣似的,李大媽将至味調料狠狠地往行李箱的角落裏塞了塞,等把行李箱扣好,李大媽拿着小錢包也出門了。
“哼,我也出去吃好吃的。”
當天晚上,李大媽的女兒和老公也沒有回來吃晚飯,就李大媽一個人,她也沒心思做菜,随便煮了一點吃過,就下樓去跳廣場舞了。等到第二天一家子離開時,趙大媽來送李大媽,問她:“昨天用沒用至味調料呀?”
好友對這個至味實在太關心了,李大媽怕好友不高興,就笑道:“用啦用啦,可好吃啦!多謝你的推薦啊老趙。”
趙大媽心中的急切頓時被滿足了,“我都說了不會騙你,那你之後去超市補貨沒有啊。”
“當然補啦。”李大媽臉不紅心不跳地拍拍行李箱,“補了好多瓶,就在這裏面裝着呢。”
趙大媽頓時放心了,她見出租車來了,就道:“這就好,行啦。你們路上慢走啊,咱倆保持電話聯系。”
“哎哎。”李大媽忙不疊應道,生怕趙大媽提出要看她的行李箱,忙逃也似地坐進了出租車裏,然後心累地揮手和趙大媽告別。
李大媽的車子一走,趙大媽也拿着東西準備去郵寄,正是她昨天買的至味調料。她順手撥了個電話給自己的兒子:“小東啊,你還記得你過年的時候在二高那邊吃到的鐵板豆腐嗎?哈哈哈,媽就是知道你還念着,這不她家現在不賣豆腐改賣調料啦,媽買了幾瓶給你寄過去。”
挂掉兒子的電話,趙大媽又打了女兒的電話,一路有相熟的老鄰居和她擦身而過,都問她抱着箱子幹什麽去,趙大媽說寄東西,人家就會問她寄什麽呀,于是從小區到附近的快遞點,趙大媽向不少朋友都推薦了一次至味調料。
像趙大媽這樣喜歡向熟人分享好東西的人不少,因此這樣的情景,好幾個地方都在發生着。
作者有話要說:
趙大媽:張嘴,吃安利!
看到趙大媽,就好像看到了我跟朋友安利東西的樣子,那麽迫切……
幺兒以前是指家裏最小的兒子,但大多數是時候,都是寶貝的意思,這麽喊自家孩子,一般都是表示疼愛,不論男女都可以這麽喊。
讀者“花∠※落盡執何手”,灌溉營養液+30
讀者“琰墨”,灌溉營養液 +10
讀者“”,灌溉營養液+20【】
讀者“餓~~~”,灌溉營養液+1
讀者“燭林”,灌溉營養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