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周母幾個到京市後, 簡單地休整了一番, 第二天去拜訪了譚正城, 倒不是因為對方的身份,而是因為周立成在譚家住了挺久, 她作為家長不去拜訪一下,豈不失禮。
然後,日子便到了八月一號, 至味居開業的當天。
開業當天的很多食材都需要提前腌制好, 高湯更需要慢火久炖, 所以從昨天起, 至味居的後廚便已陷入了忙碌。
周立成和譚綏昨天一下午也待在後廚,今天也是一大早就來了。周立成統籌着後廚, 譚綏和陳飛鵬則負責前面。
冷清許久的五樓再次熱鬧起來, 剛到十點鐘, 便開始有客人前來,他們多是拿着邀請函的。凡是收到至味居邀請函的, 在這京市都不是什麽籍籍無名之輩,彼此基本認識,平日裏也經常在各個酒會宴席上打交道。他們也是把今天當做一個建立人脈的機會, 所以哪怕早到, 離開宴時間還有一陣, 但也不會覺得無聊。
而有些沒有邀請函的, 則基本都是從別人那裏聽到消息,或是之前從羅昂的專欄上看到, 曾提前打過電話來的那些人。
羅昂十點半就到了,依舊是一身唐裝手拿折扇,他走到自己的那一桌,發現旁邊已經坐了幾個人了。
羅昂笑道:“喲,大夥兒都來這麽早吶。”
這幾個和他算是同行,喜歡美食,也喜歡分享美食,各自在幾家美食雜志或網站上有屬于自己的專欄。羅昂在一衆美食行家當中,名氣是最大的,這幾人也都不是什麽心胸狹隘之輩,而且羅昂年紀都比他們大些,便都調侃着笑道:“您不也來得這般早麽。”
羅昂坐下,一擺折扇,道:“那不是怕來晚了位置被人占去麽。”
有人就好奇道:“羅哥,這至味居的泡面真有您說的那麽好吃?”
羅昂史無前例地在自己的專欄上對着一碗泡面狂吹,這個美食雜志的好些固定讀者,還有羅昂的美食迷們,都覺得羅昂是收了錢打的廣告,好多人都在罵羅昂堕落啦,也終于被金錢迷惑了雙眼。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羅昂不是在打廣告,這裏的這幾人就是這麽認為。他們并不覺得羅昂吹捧一碗泡面的舉動誇張,美食不分高低貴賤,只要好吃,讓人留念忘懷,便值得誇贊。
羅昂道:“我羅昂什麽時候騙過人,你們只管等着吧,我有預感,今天中午這頓飯,一定叫我們畢生難忘。”
雖說信羅昂,但有人還是抱着猶疑,“趙夢華、闫三倒是留下來了,可他們的手藝比起任老,還是差了些。而且,我聽說這至味居的主廚才十來歲啊。”
“要不怎麽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羅昂笑着說,“以年齡評定一個人的本事并不是完全準确的,那小主廚,天賦驚人吶。”
羅昂顯然對那小主廚十分推崇,這幾人見狀,心中便也有了期待。
其實這幾個人都收到過錦華臺的邀請函,本來他們最開始都是打算去錦華臺的,畢竟臨雅居沒了,京市這地的頂尖中餐廳就屬錦華臺,而且錦華臺新店開業打着新菜式的招牌,很是讓他們心動。但是等他們收到至味居的邀請函後,心裏頓時有了計較。新餐廳背景不簡單,當中有譚氏參股,消息靈通一點的都知道。他們在聽說譚正城當天會去後,就毫不猶豫地推掉錦華臺那邊的邀請,來到了至味居。
這個時候,有服務生給他們這一桌上了茶水和幾碟打發時間的小零食。
羅昂現在對至味居的一切可入口的東西都很是期待,茶水一放下,他立即燙了燙杯子,然後給自己倒了半杯茶水。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随着袅袅水汽騰空而至,羅昂的心神一動,端起茶杯先聞了一下,然後淺淺地抿了一口。
“唔……”
羅昂這麽多年為了吃點好吃的,可謂是走遍大江南北,喝過的茶自然也不少,但此刻他卻品嘗不出眼前這杯嫩黃明亮的茶水是什麽茶。
羅昂眯了眼,贊道:“好茶。”
其他人此時也給自己倒上了茶,聽羅昂這麽說,頓時抱着鄭重的态度慢慢地淺啜一口,舌尖咂摸兩下後,雙眼皆是一亮。這茶入口醇和細柔,咽下後舌尖迅速出現一絲淺淡的清甜,與他們喝過的茶均有些不同,味道奇異清爽,齒頰留香,後勁悠長。
果然沒讓他們失望。
他們和羅昂一樣,都沒喝出這是什麽茶,有人好奇地打開壺蓋往裏一瞧,但連半枚茶葉都看不到,于是他不得不叫住從旁經過的服務生,道:“請問,你們泡茶的是什麽茶葉?”
服務生如實道:“綠茶。”
綠茶種類那就太多了,有人追問:“什麽綠茶?”
這個服務生昨天恰好幫着搬了茶葉到庫房裏,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就報出了個名兒來。
其他人彼此看看,眼神裏都閃着疑惑,好像都在問對方:你聽說過這個綠茶沒?
唯有羅昂,無語一陣然後失笑,好心為大家解了惑,“這個我知道,批發價幾塊錢一斤。”
其他人頓時結舌,他們以為就憑這茶的味道和顏色,怎麽也得和頭采的西湖龍井差不多一個級別吧,幾塊錢的茶葉能有這麽高的品質?逗他們玩的吧!
羅昂問那服務生:“這茶是不是你們周主廚親自泡的?”
服務生點頭,“是的。”
“這就不奇怪了。”羅昂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他擺手讓服務生忙自己的去,然後對衆人道:“看見了吧,這就是那小主廚的本事。”
其他人終于徹底佩服。
大廳裏零零散散坐着的幾桌人,也相繼對着茶水發出驚嘆聲。有些人懂茶自然能品出這茶的不同之處,有些人不懂茶,但這也并不妨礙他們覺得這茶好喝。
眼前的茶非同小可,桌上的小零食自然也很是不同,衆人既可惜又慶幸。可惜的是小零食這麽好吃卻太少,完全吃不夠;慶幸的是幸好這零食少,要是量多一點,他們真怕等會兒沒肚子吃更好吃的。
到十一點的時候,周母幾個在陳飛鵬的帶領下也來到了這裏。周母她們今天就是來當個食客的,餐廳的一切事物除了陳飛鵬,她們幾個女士都不用出面,只管坐着享受美食。
譚綏親自迎接了她們,帶她們去了樓上的雅間。一路過去,見周母幾個和譚綏關系密切,在場的食客們都忍不住暗中打量周母一行人,猜測着她們的身份。
周母這一段時間跟着王先生四處見客戶,已經習慣出入各種高檔場所了,此時面對這些打量也沒有怯場,偶爾不巧與某位對上目光,便從容地回以一笑。
對方也禮貌點頭致意。
然後大概十一點半的時候,譚正城也來了。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身後跟着一群老朋友,而在這群老朋友後面,還跟着好幾個扛着攝像機的人。他們有的來自電視臺,有的來自一些報刊雜志,還有的是一些門戶網站下的記者。
本來若是尋常的餐廳開業,哪會有記者過來,但譚正城和他的老朋友們,都是經常上報紙和財經新聞的人物,個個身份不簡單,這一群人聚在一起,想不讓人關注都難。早聽到風聲的記者們,都從自己的渠道弄來了至味居的邀請函。
譚正城一行一進來,餐廳裏的氣氛頓時熱鬧了起來,一些沖着譚正城或者其他大佬來的人,都上前問候,就連羅昂都過去了。而其他單純來吃飯的,見到忽然出現的大佬們,則興奮地摸出自己的手機暗搓搓地拍照。
這群人由譚綏帶着去了樓上雅間,在經過周母她們的雅間時,譚正城得知她們已經來了,還去打了招呼。這讓周母再次接受了一波打量,那些記者們站好位置,不停地咔咔拍照。
等到譚正城他們進了雅間後,熱鬧的氣氛才慢慢平歇。
這個時候,也快到上菜的時候了。桌上已經空盤的零食碟子被撤去,空掉的茶壺重新換上熱茶,這一次和茶水一起上桌的,還有一壺酒。
酒剛上桌,羅昂感覺自己隔着壺蓋子都聞到了酒香味兒,他剛想伸手揭開壺蓋聞聞味道,就聽周立成的聲音忽然在大廳裏響起——
“諸位中午好。”
周立成和譚綏站在大廳最前方,譚綏一身正裝,周立成則穿着廚師服,兩人各自手執一杯酒,面朝衆人。
周立成微笑道:“今天至味居開業,非常感謝大家捧場。”
譚綏道:“希望諸位今天吃好喝好,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若有招待不周,還請大家諒解。”
然後兩人将酒一飲而盡,結束了簡短的發言。
與此同時,端着菜的服務生們魚貫而入,開始上菜。
正式開宴。
随着第一道冷菜上桌,羅昂卻是先迫不及待地飲了一口酒。淡淡的酒味糅合着絲絲果味,味濃,像果汁,卻比果汁好喝很多,它還有酒水的醇香,喝起來卻無辛辣之感,不會醉人。
桌上有兩位女士,兩人是不喝酒的,這會兒忽然聽羅昂說:“這酒不醉人,你倆可以嘗嘗。”
兩人遲疑一瞬,然後果斷地給自己倒了一小杯,試探着嘗了一口,感覺果然如羅昂所說,便徹底放心地啜飲起來。
然後衆人紛紛朝冷菜伸出筷子。
第一道冷菜是小蔥拌豆腐,白嫩的被切成小方丁的豆腐與碧綠的蔥花搭配在一起,看上去很是淡雅清新。不過小蔥拌豆腐說得好聽一清二白,但這顏色若出現在食物上,一眼看去便會給人味道十分寡淡的感覺,激不起半點食欲。
能有底氣來至味居吃飯的人,家境一般都不差的,這道菜剛上桌時,一些人已經在心裏吐槽:我花個幾千塊錢來吃飯,就是為了你這滿大街都能買到的便宜豆腐?但等到一入口,才知道自己剛才的吐槽有多可笑。
豆腐軟軟嫩嫩,入口便是滿口清香,不知道是怎麽做的,味道鹹鮮中竟還帶着一絲微辣,這味道并不止停留在表面,而是完完全全揉進了豆腐的內裏,不斷挑逗着你的味蕾,激發你內心的渴望。
這內裏藏着大乾坤啊。
羅昂被這看着毫不起眼的小蔥拌豆腐的味道征服,忍不住感嘆道:“豆腐得味,遠勝燕窩;海菜不佳,不如蔬筍。任何一樣食材都不可小觑啊。”
其他人一邊下筷,一邊點頭。
上菜的速度很快,衆人吃了沒兩口,第二道菜就來了。
是熏鴨腿。
白色的瓷盤中擺放着切成薄片的鴨腿肉,鴨皮被熏得油光發亮,緊致柔韌,帶着皮肉特有的油脂香。微白的鴨肉染着點點油星,肉質柔嫩,當中混着茶的清淡之味、糖的甜香,咀嚼間又好像還有大米的清甜,橘子的清香。它們糅雜在一處,将鴨肉的絲絲厘厘都包裹起來,讓人一吃便再難忘懷。
前面幾道菜,衆人吃的時候還會交談幾句,但漸漸地,衆人就沒那個心情了,只因為在你說話的時候,可能你心儀的美食就會被別人先一步下筷搶走。
飯桌上彌漫着無形的硝煙。
很快地,整個大廳都只有碗箸交互之聲,亦或是誰吃得實在舒爽時,忍不住發出的滿足贊嘆聲。
這一場開業宴席食材所用繁多,并不一味追求高級又昂貴的食材。但無論是小到不起眼的豆腐,還是大到用料昂貴繁多的佛跳牆,每一樣食材,廚師在烹饪時都将它們的本味完全的發揮了出來,然後才有了這麽一桌饕餮盛宴。
就如羅昂所說,這一頓飯的确叫他們畢生難忘。無論之後第幾次說起,他們都不煩不膩,浮現在腦海裏的,永遠是當時享受到美味時那種叫人渾身愉悅的酣暢之感。
而那些聽他們描述的人,也幾乎次次被對方形容的味道刺激得口舌生津。
然後他們便會相約去至味居,打算滿足一下自己內心對美食的渴望。但有時候并不會馬上如願,因為那時候的至味居,已是一座難求。
作者有話要說:
定位這麽高大上的餐廳,但開宴流程我居然是按照我家這裏壩壩宴流程寫出來的orz。
“豆腐得味,遠勝燕窩;海菜不佳,不如蔬筍。”——袁枚
讀者“擋不住的Connie”,灌溉營養液+5
讀者“憋屈貓奴”,灌溉營養液+1
讀者“給你我的小發發”,灌溉營養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