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莊戶人家就沒大戶人家那麽多規矩,親朋鄰裏之間拜年還要遞帖子什麽的, 村裏基本上都約定俗成的規矩, 初一是家家戶戶都會有人在家的, 但上午家家戶戶都要先祭拜天地神仙和老祖宗, 等到了這事結束, 親朋鄰裏間才能相互走動。像這樣的日子,甭管平日裏關系好與壞, 上門了就會被笑臉招呼。

等到辰時末,由族長帶領, 先拜天地神仙, 然後去祠堂跪拜祖先。像這種祭拜大事,一般都是家裏的男丁才能參加, 婦女是沒這個資格參加的。

等到外面有人在敲鑼打鼓讓家家戶戶集合時,顧辭把阿寶送了過去,這樣的場合不要人叮囑, 族裏的人也會幫着相互照顧的,顧辭也不擔心。

阿寶不在家, 姐妹兩人就把大門敞開, 她們就去炕上坐着嗑瓜子。

正月裏,只要主人白天在家, 這大門就不能關,因為村裏的小孩子都會成群結隊來給大家拜年,讨吃食,不能将人拒之門外, 這是習俗。

嬌嬌昨晚睡得玩,今早又起得早,窩在顧辭身邊,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話,沒一會瞌睡蟲就上來了。

“困了?”顧辭将剝好的瓜子仁放在碗裏,看她那睡眼朦胧的迷糊樣,就有些好笑,“那就去床上睡一會。”

“不。”小姑娘聞言,眼睛簌然睜開,“誰、誰困了,我不困。”

“好好好,你不困。”顧辭知曉小姑娘這會是那股黏人勁頭又上來了,抱着她舍不得撒手,“那你就靠着姐姐眯一眯,等會阿寶回來了,咱們吃了中飯就要出去拜年。”

按照習俗,正月初一除了拜天地神仙和祖宗,有長輩在的,先要去拜長輩,然後才能去鄰裏間走動,初二就是拜母舅姑父、岳父等外家。

這拜神仙和祖宗十年一大拜,平日都是小拜,走個過場,上柱香就行了。

不到一個時辰,就各自散了,像阿寶這樣的小孩子大多玩心重,本就不喜歡這樣肅穆的場合,族長一宣布散了,一群小孩子連各自的家都不回,關系好些的,三五結群,一個個先直奔村裏有錢的人家去。

“恭喜發財,瓜子花生糖拿來。”這是小孩子拜年的口頭禪,到了哪家,進了屋就是這麽一喊,然後主人家便會往他們的口袋裏塞些吃食。

像地瓜幹炒米這些都是尋常物什,一般家家戶戶都有,小孩子都不會好奇,糖果就是稀罕東西了,能要到一個,都能開心許久。

阿寶原本有些害羞,不好意思跟着跑,但胖墩一直纏着他,拉着他一扭一扭跟在裏正家的小兒子天磊後面,幾個小孩子就先去了裏正家。

裏正家也是村裏的大戶,有些家底,娶的婆娘是個沒落的一貧如洗的讀書小姐肖氏。肖氏算不得好看,但卻是那種越看越好看的女子,又加上讀過書,有幾分書卷氣,氣質溫婉大方,平日裏的人緣也不錯,但和六嬸就不合,六嬸總嫌棄肖氏裝模作樣。

肖氏早就知道這群小孩子第一個會上他們家門,東西早早準備在那裏,和顏悅色地同他們也道了好,然後一人一捧瓜子花生外加一顆糖和兩粒桂圓幹。

對很多孩子來說,這糖和桂圓幹都是稀罕物,一年到頭都吃不到,收到東西了,一個個小機靈又是對着肖氏說了一筐的新年好話。

肖氏有耐心,聽着他們的話,一個個又摸了摸腦袋,到了阿寶時,又從果盤裏給了他兩顆糖,看着周圍其他小孩子期待的眼睛時,她笑了笑,“這是嬸子給的阿寶獎賞,阿寶雖啓蒙慢,但夫子誇他是最上進的孩子。明年正月,你們其中要是有誰也得了夫子的誇,那我也多獎兩顆糖。”

小孩子有些攀比心,對于肖氏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不甘不願地切了一聲。

肖氏見狀,又從盤子裏拿了一捧桂圓幹,“不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同阿寶交好,可見将來也是個會好好學習的,這一顆桂圓幹,就是看在大家是阿寶的朋友份上,獎給大家的,也是嬸子對你們的期望,可要好好學習了。”

大家當然是忙不疊的點頭,小胖子擦了一把鼻涕,仰着大臉問:“嬸子,我是弟弟,阿寶哥哥的,要多點糖。”

肖氏比六嬸還不喜歡柳氏的潑辣粗俗,對胖墩也沒那麽熱情,“等你好好學習了,也一樣。”

阿寶往日在家就生怕惹顧老二柳氏不高興,打小就會察言觀色,一看肖氏這神色,趕緊拉住了阿寶,“哥哥把這兩顆都給你,不許貪心了。”

“那哥哥一顆,我也一顆,不貪心了。”胖墩也就是羨慕哥哥多兩顆,但哥哥都要給他,他也不舍得讓哥哥比自己少。

安撫好了胖墩,阿寶又看向肖氏,有些不好意思,“胖墩就是眼大,嬸子不要放在心上。”

肖氏搖搖頭,又摸了摸他的腦袋,柔聲道:“這山裏的生活雖然自在,但好男兒志在四方,嬸子瞧着阿寶也是個有出息的,可千萬不要生驕。”

阿寶雖不懂她為何突然說這話,但他也知嬸子的這番話是為他好,小臉也很嚴肅,認真地點了點頭,“嬸子,我省得的。”

肖氏縮回手,又沖那群小孩子笑了笑,“既然喜歡嬸子這裏,就都進來坐一坐,別擠在門口,凍着了。”

“才不,我們還要去族長家。”她兒子領頭,聞言就往外跑了,後面跟着的小孩子也呼啦跑了,阿寶跑了兩步,拉上胖墩,回頭見肖氏還在看着他們,他又朝她點了點頭,“謝謝嬸子。”

肖氏擺了擺手,“慢些跑,別摔着了。”

一群人跟一窩蜂似的,這戶唱兩句好話,那戶唱幾句好話,一個個口袋裏都塞得滿滿的,像胖墩這種挑一點的傻小子,塞不下了就把不好吃的地瓜條和瓜子找個地兒扔了。

跑遍了村裏的幾個大戶,一行人還精力充沛,一個個商量着下一個去哪家,阿寶是個小財迷,自家雖然有糖有桂圓幹還有紅棗,但這些東西可貴了,姐姐又是個大方的人,可不能帶着這群小強盜去,抿着唇在一旁不搭腔。

胖墩這個愛湊熱鬧的小鬼,“去我家,我家,我娘買了很多糖糖咧……”

阿寶一聽這話,心中就咯噔一聲,但還來不及說什麽,大夥兒就像一窩蜂似的往顧老二家跑去,他一點都不想跟着去,往年他那後娘每次當面給了些瓜子花生,背面就當着他們的面說他們是一群讨債鬼,還讓他也去多讨些回來。

然而,胖墩這個小胖子天生蠻勁,拉着他不松手,像頭牛犢子似的,拽着他就往家裏跑。

大門沒關,小胖子帶頭沖了進去,對着裏屋就是大喊:“恭喜發財,瓜子花生、糖拿來。”

他一開口,後面的孩子也高聲喊了起來,遲遲不見人出來,一個個的還把大門敲的噼裏啪啦響。

“別敲了。”出來的是馬玲玲,提了一袋地瓜幹出來,一人抓了一點發下去,“給。”

一看到只有地瓜幹,一群小孩子有些不樂意了,天磊也是個皮的,老爹是裏正,平日就是個小孩子王,也沒阿寶這麽懂事,壓根就不伸手去接,而是皺着眉頭去看胖墩,“你不是說你家也有好多糖嗎?”

“對,玲丫頭,我們不要這個,要吃糖。”雖然是個小孩子,但也知道要臉的呀,小胖子鼓着臉,“娘買了好多糖,我們要糖。”

這敗家玩意兒……

馬玲玲差點被他氣死,看着一個個都不伸手接,氣得直跺腳。

阿寶看她下不了臺,抿了抿唇便道:“地瓜條也吃好,玲玲姐姐給我吧。”

馬玲玲如今在家中不好過,心裏頭把一切都算在了顧辭和阿寶的頭上,正恨得不行,一聽阿寶這話,更是來氣,但大年初一也沒法當着這群半大小子說難聽的話,瞪了阿寶一眼就拿着東西進了屋。

顧老二和族裏的男人喝酒扯談去了,屋裏就柳氏,外面的動靜自然也知道了,看馬玲玲垂頭喪氣地拿着東西進來,心下也是惱,指着她的額頭,忍了忍,才壓下那句“沒用的東西”,“連一群小孩子也打發不了。”

“那您自個兒去打發呗。”顧老二不在家,馬玲玲當着柳氏的面,就放肆些,從桌上剝了顆糖放進嘴裏,冷哼道:“那邊那崽子在,胖墩正被他當槍使,指着要糖才接。”

“晦氣。”柳氏呸了一口,一肚子的污言穢語哪裏還忍得住,“這個有娘生沒娘養的東西,胖墩也是個沒用的。”

邊說,她就邊站了起來,拿着地瓜幹往外去,朝着還站在大門口的孩子笑了笑,“來來來,吃地瓜幹,大家都新年好。”

村裏很多孩子都怕了柳氏,主要是柳氏平日的形象太潑辣了,罵人一個時辰都能不帶重樣的,小孩子都吃軟怕硬,一看到柳氏遞過來的地瓜幹,幾個小孩子面面相觑,都伸手接了。

胖墩有些不太高興,不明白自家明明有糖,為什麽娘不給,正欲不滿,阿寶趕緊拉住了他,小聲道:“去姐姐家,姐姐家有。”

小孩子好哄,胖墩也不情不願地接了他娘遞過來的地瓜幹。

阿寶是最後一個給的,看到柳氏遞過來的最後兩根地瓜幹,雙手接了,又笑着道:“後娘,新年好。”

柳氏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沒看到你時,好得很,看到你了,還怎麽好?”

阿寶臉上的笑容淡去,低頭看着手裏的兩根地瓜幹,默默地跟着大家走了出去。

胖墩自然跟上,柳氏幫他把口袋裏的東西都掏了出來,也沒拘着他,只叮囑他慢點,別摔着了。

出了門,一群小孩子立馬變了臉,将手裏剛剛收到的地瓜幹都扔了,對着呸了一口,齊齊看着胖墩,“你這個小騙子,我們以後再也不跟你玩了。”

“我才沒……”阿寶趕緊捂住胖墩的嘴,“大家別怪胖墩。”

“你們兄弟倆都一樣,以後都不跟你們玩了。”有個比阿寶還大一些的孩子立馬接口道,又讨好地去看向裏正家的天磊:“我娘說,他們娘是個小氣屁,他們兄弟倆肯定也是小氣鬼,天磊弟弟,你往後也別跟阿寶玩了。”

天磊還是很喜歡阿寶的,每次被夫子罰着留堂寫作業,阿寶都陪着他寫。

可是,柳氏真的太讨厭了,別人好歹沒有糖也給了瓜子花生,她就只給地瓜幹,太小氣了……

“你們才小氣、屁,你們才是……”胖墩就不開心了,但他畢竟還小,話說急了,就結巴,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麽。

阿寶心裏也是天人交戰,他不想讓大家不喜歡他,尤其是天磊弟弟,平日好吃的都偷偷分給他,他想和他做朋友,可是要把人帶自己家去,那……

他正舉棋不定時,恰好他堂哥顧景止過來了,“阿寶,胖墩,你們都在這路口站着做什麽?”

“二哥,他們罵我和阿寶哥哥,是小氣屁……”胖墩才不管什麽親疏遠近,只知道這個也是自家的哥哥,立馬跑過去告狀,“他們,都罵我們……”

顧景止長得文質彬彬,剛滿十五歲,正在鎮上的學堂讀書,平日很少在家,對顧老二這個小叔家的破爛事聽他娘說了一道,覺得自家小叔糊塗,又聽聞阿寶學習被夫子誇贊,倒是對阿寶有了幾分喜歡,看着鼻涕蟲小胖子,也沒搭理,而是徑直看向阿寶,“你說說,這是怎麽回事?”

“不是什麽大事,二哥不用擔心。”阿寶朝他笑了一下,“二哥,新年好。”

“阿寶新年好。”顧景止摸了摸他的頭,一眼掃到了地上扔的地瓜幹,又瞥見阿寶手裏抓的地瓜幹,其他小孩子的兜裏都是鼓鼓的,就胖墩的兜裏扁着,略一想也就明白了,畢竟他也是從那樣一個小孩子過來的,“走吧,都跟着我上我家去。”

“有糖嗎?要是再給地瓜幹,我們就不去了。”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大喇喇地道,“別像胖墩一樣,說他家有糖,結果卻給了地瓜幹。”

“有糖。”顧景止笑了一下,“跟我走吧。”

一行人到了顧老大家,大李氏熱情地迎了出來,顧景止也幫着給糖,邊給邊道:“每人兩顆,多的那顆就是阿寶和胖墩的二哥幫他們倆給的,可不能說他們小氣了。”

小孩子哪有這麽記仇,一次拿兩顆糖開心地直點頭,好話又是不要錢地往外冒。

等到一群小孩子都走了後,大李氏才看向顧景止:“這村裏的孩子最鬼精靈,今兒知曉咱們家有糖,怕是這幾天都不得安生了。”

“咱們省着點吃就好了。”顧景止也沒放在心上。

大李氏看着是個不好相與的,但畢竟是個算得上富養出來的莊戶姑娘,小兒子如今又在鎮學堂上學,自是有些胸懷的,“平日也不見你管這些事兒,今兒怎麽就把人都帶了過來?”

“我也是看到那群小孩子在欺負阿寶他們兩兄弟,雖然阿寶沒說,我看那情形也猜出了幾分,怕是他們去小叔家讨吃食,糖沒讨到,小嬸嬸給了地瓜幹,幾個小孩子正在罵他們小氣。”

“柳氏這個只進不出的……”大李氏哼了一句,想起阿寶又嘆了口氣,“阿寶是個好的,如今跟着大姐兒,一個嫁不出的姑娘估計也撐不起個什麽門戶……哎,且看看,若大姐兒是個知情知趣的,咱們往後也多顧着點他們姐弟。”

“大姐我瞧着是個有情趣的。”顧景止答了一句,也不說這事了,“娘,我回屋看看書去,等到爹和哥回來了,再叫我。”

“去吧。”大李氏朝她擺了擺手,一個人坐在桌子邊若有所思。

另一邊,一群小孩子大約是在柳氏那裏吃了癟,也不大興奮了,阿寶就說要回家去,胖墩猶豫了一番,也說要跟着他回去。

阿寶也沒拒絕,帶着他回了家,胖墩看到顧辭和嬌嬌,也大聲地問了好,顧辭朝他笑了笑,給了他一把糖和紅棗,讓他在家坐了一會,就親自送着他下了坡,讓他回家去吃中飯。

胖墩一走,阿寶立馬就鑽進了顧辭的懷抱,把口袋裏的兩根地瓜條拿出來,扔到了門外。

“阿寶?這是怎麽了?”顧辭被他吓了一跳,阿寶一向乖巧懂事,從不亂扔東西。

“不要吃後娘給的。”從前受了委屈沒處可訴,他便都忍着,可如今有了依靠,阿寶覺得自己可以不要忍了,“要不是胖墩拉着我,我才不去她家讨吃的,給兩根地瓜幹,還要兇我。姐姐,我不喜歡她,以後再也不叫她娘了,後娘都不叫了。”

顧辭還沒說什麽,護短的小姑娘立馬就點着了,從炕上跳下來,将門口的兩根地瓜條撿起來又往外面扔,“早知道,還給小胖子糖吃,我地瓜幹都不給……大過年的還兇人。”

小姑娘不會罵人,義憤填膺了半天也沒說出個什麽狠話,看阿寶還在那掉金豆子了,又來氣,扯起袖子幫他胡亂擦了擦,“你也是,家裏什麽都有,你還要去她那裏讨什麽吃食,好了,現在白白受了這氣……”

“阿寶受了委屈,你好歹安慰一聲。”顧辭拿着小姑娘也是頭疼,又去安撫阿寶,“你嬌嬌姐姐也不是怪你的意思,她就是生氣那人大過年地罵你。”

阿寶才不生氣,氣鼓鼓的嬌嬌姐姐好看,又讓人覺得溫暖,“嬌嬌姐姐說的對,都是阿寶不好,跟着瞎湊熱鬧。”

“長教訓了吧。”小姑娘哼了一聲,從桌上拿了顆糖剝了,放進他嘴裏,“甜一甜,就不難過了。”

阿寶看到一向要人伺候的嬌嬌姐姐竟然主動喂自己吃糖可高興了,心裏早就美滋滋了。

當然,在小姑娘看來,純粹就是自家崽子受了委屈,她這個未來如同娘親一樣的人,可得好好哄一哄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