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還得多謝許爺爺走這一趟,您等會兒,我跟母親這就去收拾。”林黛玉拉着還在發呆的母親往裏屋走,将空間留給了林父與老許頭,她看得出來,老管家跟父親有話說。時間緊迫,幸好剛剛已經收拾好了,這會兒查漏補缺,很快母女兩人就将家裏的東西都攏了起來。
林家一家子便趁着夜色,在老許頭與徐家派來的大頭兵護衛下,趕到了徐家安頓。
臨走之前,林黛玉給鄰裏的人留了信兒,若是阿香回來了,讓她去徐家找他們。
等他們到了徐家,門口站着的好幾個大頭兵,下人們都嚴陣以待,這種非同尋常的氣氛,林黛玉才真正有了逃命的感覺。
進門之後,就看到老太太正坐在客廳等着,舅母牛氏也在邊上坐着等,見他們進來了,趕忙過來迎。顧不上寒暄,徐琅予靠在徐母懷裏忍着淚叫到:“母親!”她一顆驚慌失措的心終于安定了下來。
徐琅予雖是嫁出去的女兒,可一直以來都是徐父徐母掌中的千金,從來都是嬌養着的,即使出嫁了,也常常回娘家,倒是不生疏。
當年要不是因着祖輩與林家有舊,徐母也不至于将徐琅予嫁入林家去。
徐母安撫似的拍了拍她,“快坐好,多大年紀的人了,倒是叫孩子們看笑話了。”她今年也不過是五十出頭,保養得當,看着還很年輕。
徐琅曳孝順,牛氏也乖巧,家裏的大事還是徐母做決定的。今日牛氏回了一趟牛家,問清楚了牛家的安排後,哭着回來了,等徐母了解了情況之後,直接拍板,兩家人都跟着牛家去上海!
在徐父去世後一舉撐起整個徐家的徐母,可不是個簡單人物,見識過人的她當然知道,保住命比什麽事兒都重要。更何況,有兒媳婦的關系在,緊緊巴着牛家也不用怕。
至于到了上海之後的生活,徐母還是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的。
看着林父坐下來之後仍然挺直的腰杆,那雖然瘦弱但是郎朗清風的樣子叫徐母很是滿意。女兒越變越厲害,她看在眼裏,心疼在心裏。要不是外孫女乖巧懂事,女婿也可靠,徐母怎麽能安心。要說女人這一生,有什麽比嫁得一個如意郎君更重要的呢。
“你們就安心住兩日,手頭上的産業交給你哥哥去處理,後日一塊出發就是了。”徐母拍板後,邊上坐着的牛氏也點了點頭,“母親說的是,正好玉兒來了,跟蓉兒也能有個照應。”她挺喜歡這個小姑的,也願意女兒跟外甥女一塊兒,林家雖不及當年強盛,可風骨還在呢,她看着玉兒就比家裏這個猴兒要強不知道多少倍。
這屋裏頭正說着話呢,那邊徐蓉帶着哥哥徐棟進來了,輪着将人叫了一遍之後,徐蓉就賴在林黛玉身邊,“可把你盼來了,剛剛哥哥去接我回來,路上就看到好幾起事故,這桐城是越來越不安全了。”他們剛剛從牛家回來,聽着林黛玉來了,徐蓉急忙忙地就沖了進來。
徐棟也在邊上坐了下來,倒是沒制止妹妹的話頭,任由她将剛剛的所見所聞都說了出來。畢竟,家裏準備跟着牛家南下,若是沒這些情況的烘托,怕是有些人還下不來決心。
“這裏都不是外人,且不必多說了,你妹妹來了,你只管将她安置好,祖母記你一功。”徐母倒是發話止住了徐蓉的話頭,讓她帶着林黛玉去房間休息,至于徐琅予,被她帶到自己的屋子裏,徐棟聰明地帶着林父去安置。
等人都走了,牛氏才慢悠悠地起身,帶着身後一直站着的二姨娘往主屋去了。
跟林家的小四合院不同,徐家住的是小別墅,徐蓉的房間風格還特別的奢華,那一大片十分搶眼的粉紅色蕾絲叫林黛玉忍不住都要起雞皮疙瘩了。這樣的搭配簡直就是災難,她很難想像,表姐每日都在這樣的環境裏頭住着,還能一心向往自由平等?!
“怎麽?不喜歡這風格?”徐蓉遞給她一杯奶茶,“可惜了這房子,住進來才沒多久呢,我這房間的裝修還是表姐幫忙才弄起來的呢。”當初買好房子,光是裝修就花了小半年的時間呢。
林黛玉接過她手裏頭的茶,抿了一口,“表姐放心,等到了上海,多的是更好的款式呢。”人人都說上海是經濟中心,繁華得很。當然了,那樣魚龍混雜之地,也會聚集很多出色的人物,這樣的地方,發達程度是他們難以想象的。
“也是,聽表姐說,上海的街上有一半都是外國人呢,如今,大家要不就是出國避禍,要不就是到上海北平這樣的大城市去了。”徐蓉感嘆道:“沒想到我們也要跟着一塊兒走,我還從未想過要離開桐城呢。”
作為這兒土生土長的姑娘,徐蓉雖然上了學,開了眼界,可骨子裏還是那個嬌養的小姐,在她的眼中,只有自家後院的一畝三分地。如今這情形,倒是叫她有些惆悵了呢。
“怕什麽,表姐,能走的總比走不了的好。”林黛玉感慨,也不知道日後這北地會成什麽樣子。實在不是她貪生怕死,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才能理直氣壯,還未曾茁壯的芽苗怎麽能抗擊得住那外面的腥風血雨,可不得保住這星星之火,等待時機。
“是啊,能走的總比走不了的要好。”徐蓉呆呆地看着窗外,夜色下的花園靜谧安寧,卻不知這黑暗中隐匿着多少的危險。
兩人也不多話,夜已深,收拾了一下便歇息了。
而徐母自然與徐琅予有說不完的話,另一邊,牛氏也正跟拖到如今才歸家的徐琅曳說着今日的事兒。“剛剛我派人去接了妹妹來,她正陪着母親呢,你也就別擔心了,總歸我們一家人在一塊兒,多少有個照應。”說起來,牛氏對徐琅曳的這個妹妹也算是挺照顧的了,什麽事兒都願意顧着些,叫徐琅曳挺放心的。
一直緊皺着眉頭的徐琅曳也坐在書桌前,揉着太陽穴,只覺得腦袋快要炸裂了。這些日子接踵而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誰也預料不到,桐城的一把手居然會臨時倒戈,留下這麽大的一個爛攤子,如今他們想到上海去,還得先到桐城南邊的鞍山去坐火車。
兵荒馬亂的年代裏,這一段距離怕是也不好走呢,今天徐琅曳特意去了一趟牛家,與自家舅兄商量了一下路上的安排,托到這會兒才回來。他如今是騎虎難下,要是不走,怕是他們這一波人會被推出去當炮灰。
好在牛家也要走,這才算是搭上了順風車。
“也罷,你敲打敲打家裏的人,別委屈了他們。”徐琅曳這會兒也顧不上這麽多了,知曉妹妹一家已經接過來也就放心了,畢竟,家裏還有母親大人看着。“辛苦你了!”徐琅曳拍了拍牛氏放在自己肩上的手,忍不住嘆了口氣。
危難時刻才見真情,他與牛氏也算是老夫老妻了,感情非同一般,這會兒自然是會相互扶持的。
“老爺趕緊歇一下吧,明日怕是還有得忙。”牛氏勸慰道,她知道這一走,要做的準備實在是太多了,家裏的事情母親已經安排好了,可外頭需要打點的,不都全靠着自己的夫君嘛。有些心疼地給徐琅曳揉揉太陽穴,“若是不着急要緊的事兒,可以交給棟兒,實在處理不來的也可以找找我哥哥們,可別累壞了自己。”
在牛氏的觀念裏,丈夫對小姑子一家的照顧,正如自家哥哥對他們的照顧是一樣的,若是有事兒,娘家還是能靠得住。可徐琅曳不這麽想,他清楚地知道,若是沒有利益交割,牛家未必會對自家上心,所以這次南下,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考慮。
當然,這些就不必跟牛氏講了,“別擔心,這一次一塊兒走的不只是牛家,還有桐城的幾戶豪紳,兵力還算是充足的。”其實這樣也好,去了上海,他也能從這些事情脫身開來,跟家人好好過。
“這樣一來,家裏的産業來得及出手嗎?”牛氏可不是養在深閨裏頭什麽都不知道的人,她自小耳濡目染,懂得頗多,看得也透徹。
徐琅曳搖搖頭,“這樣着急,也賣不出好價錢,我都想好了,到時候就抵押給銀行,套些錢出來就是了。若是實在不行,托付給族裏的親人便是了。”怎樣也好過賤賣,再說,他們也不靠這一點過活,這兩三年的時間裏,他跟着牛家開拓商路,攬到的錢財不計小數,實在不必計較這一點點。
牛氏點了點頭,将徐琅曳帶到床邊,讓他早點歇息,自己也顧不上家裏的瑣事,跟着一塊兒躺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