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許嵩,應該說是許之嵩在适應了新的身份之後,開始朝自己的新目标努力。

他爹那是不指望了,倒是他祖母,還能想想辦法。聽說祖母跟林黛玉的祖母甚是相熟,祖母剛剛嫁過來的時候,也就是她多有照顧,才能如此順利在許家站穩腳跟。許之嵩想來,自己多籌謀一番,時不時提一提林家,或許能改善兩家的關系,到時候他應該就能如願見到林黛玉了。

當然了,許之嵩也在不斷探尋其他可能,比如,他爹不是十分想要把他送進書院嘛,本朝最好的書院可都在江南呢。他暗搓搓的想着,要是他爹肯把他送到江南的書院去,他也不是十分排斥的。

就在他适應自己所在的環境的同時,揚州城裏,巡鹽禦史府上卻是白幡高挂。

賈敏終究是沒熬過去,在三日前病逝了。她從兒子逝世之後身子一直不好,這病前前後後也拖了兩三年的時間,大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也沒太悲痛。

林黛玉小小的人兒,穿着麻布衣裳跪在靈前,有些呆滞。她原本以為自己來了之後能有所改變,卻不曾想,事情還是按照她記憶中的走向一步步往前,除了悲痛之外,還有力不從心的痛苦。

林如海尚有官職在身,加之揚州鹽務有變,只放了一個月的假期。當他看着妻子躺在冷冰冰的棺木中,神色平靜,心中卻是無比悲痛,加之女兒小小的身子跪在邊上,更讓林如海不知所措。

事兒是一件接着一件,蜂擁而至。

因着賈敏此番去的急,通知賈府後,待人來了,已經停靈期至,準備下葬。揚州到姑蘇本家并不遠,林如海自然是要親自走這一遭。甚至,他還起意讓林黛玉留在姑蘇本家,好好給賈敏守孝。

他盤算過了,林氏一族人丁不旺,嫡枝是确無所依,可旁支裏頭,還是有幾位能靠得住的。江南較之京城,風氣還是好一些,林如海想着,重金給女兒聘一位女先生,好好培養着,也免了喪婦長女不娶的困擾。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岳母派了她的心腹來,說是一定要将林黛玉接到身邊去教養着。聯想到賈敏嫁給了自己之後,除開他剛開始在京城為官的時候還能時常回家看看,來了揚州後,就再沒回過娘家。而林黛玉六歲了,也未曾見過外祖母以及其他親戚,實在是有些過意不去。

就在林如海十分糾結的時候,賈雨村又提及要離開到別處謀官。原本林如海是想着,學識方面有賈雨村,他只需要再給你林黛玉準備一個教養媽媽便是了,不曾想,如今這先生也要跑路了。

他宦海浮沉多年,做人還是有點章法的,好聲好氣跟賈雨村談過,答應給他寫舉薦信,甚至給他拿了幾張自己的名帖,做足了工作之後,才來放下心來,轉身憂愁自家的事兒。

就在林如海遲疑不定之時,許家來信兒了。

這可把林如海吓了一跳。他這外祖家自從母親去世之後便甚少往來,親舅舅命短,早已不在了,剩下一個小姨遠嫁雲南,幾乎已經斷了音訊。這回來信的卻是已經跟自己鬧掰了,曾經的好兄弟,表兄許道郢。

看着這別扭的話語,得知他的兒子正往江南來,等着要自己幫忙給尋個靠譜的書院,甚至,希望自己有空多加教導。許道郢講述着自己的無理要求時,字裏行間的關心卻表露無疑,讓林如海不免想到當初那個口是心非的人,很是感慨。

不過在得知這是許道郢第七個孩子時,林如海還是不免心裏一酸。他與許道郢年歲相當,可他的大兒已成婚生子,自己的女兒卻還懵懂可憐。林如海暗暗在心裏琢磨,起了一些小心思。

在得知妗娘給自己送來了兩個宮中放出來的教養嬷嬷時,林如海心裏還是十分熨帖的,勉強回信一封,算是應下了許道郢的要求。

姑蘇老宅雖然年久失修,可守着的都是林家世代忠仆,林黛玉在這兒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甚至比她在揚州待着的一年都要開心很多。

王嬷嬷養病,林黛玉做主給她送了一大筆銀子,算是養老錢,之後便不叫她再來了,連帶她的女兒香香,也借着要成婚的理由,遣了出去。林媽媽見林黛玉身邊只有自己和四個小丫頭,雖說粗活都有婆子幹,可還是覺得不大放心。于是,特意跟自己的婆母要了兩個□□好的丫鬟,放在林黛玉身邊伺候着。

這兩人來了之後,可以明顯感覺,林黛玉的生活檔次上升了不止一個。

作為林家的定海神針,林管家的婆娘姓古,大家都叫她古嬷嬷。古家是林家世仆,傳到古嬷嬷這一輩,就只剩下她跟哥哥古大福了。古大福守着姑蘇老宅,而古嬷嬷在林黛玉出生之後,也回到了老宅裏。

從六年前就開始養着的四個丫鬟,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十四歲的青蔥年紀,正是得用的時候。兩個送到了林黛玉這兒,兩個送到了林如海身邊,古嬷嬷的任務圓滿完成,便跟着林如海,準備接替內宅大管家的位置,将林家後院的事兒管起來。

林管家跟着林如海的爹爹也很多年了,而今算是半退休狀态,他的大兒,也就是林媽媽的男人,眼下正跟着他,學習着接班兒呢。

“爹爹,我不想去外祖母那~”盡管知道這樣的想法是很自私的,可林黛玉還是趁着跟父親私下相處的時候,透露了自己的心聲。

看着女兒稚嫩的臉,林如海有何嘗願意呢。可他不敢賭,女兒留在自己身邊未必是最好,他忙于職務,怕是甚少有時間陪着女兒,養于仆人之手,怕是日後名聲也不好聽。

作為父母,自然是為子女計之深遠,林如海只盼着自己的千金寶貝能平安順遂,安穩一生呢。

當然,話還是得好好說,拉着林黛玉坐在了書案前,準備跟她深入談談這個問題。“玉兒,你母親去了以後,外祖母憂心過度,你此行前去,不僅僅是見一見這個老人家,盡盡孝心,更是替你母親,安一安她老人家的心吶。”他講自己的考慮一一講明白,“況且,你母親已去,我無意繼弦,在你外祖家,有人教養着,跟賈家的姐妹們一同長大,相互之間也有個伴兒,自是比孤零零待在父親身邊要好很多。”

女兒很懂事,所以林如海并沒有像哄孩子一樣哄她,反倒是坦誠相待。至于女兒會不會懂自己的苦心,林如海并不遠多想。

林黛玉含着淚,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她也不敢将自己的經歷說出來,只能欲言又止地看着林如海,心中翻騰着各種想法。

小小年紀,水靈靈的大眼像是會說話一般,向父親訴說着自己的請求。

“不怕,等過幾日,你表哥帶着兩位嬷嬷就到了。到時候帶着兩位嬷嬷一塊到你外祖母那兒,若真是覺得不喜歡,便給爹爹來信,爹爹自會去接你回來的。”女兒才六歲,要不是形勢所逼,林如海也不願意讓她到千裏之外的京城去。

好在賈家怎麽說也是金陵四大家族,在京城盤踞多年,妻子是岳母的掌上明珠,老來女,想來,愛屋及烏,對女兒應該也不差的。更何況,這一而再再而三地遣人來催,他這個做女婿的,也不好太過敷衍。無論林黛玉日後去不去賈府寄住,去一趟總是應該的。

林黛玉看着林如海,知道他是認真的,便暫時卸下勸阻父親的念頭。如今娘親的喪禮剛過,家裏頭亂糟糟的,想來要走也該等三個月後,她還有時間跟父親慢慢磨。

不過,剛過爹爹提到的表哥以及嬷嬷,上輩子似乎沒有發生過,難道是哪兒出錯了?!

“爹爹,哪裏來的表哥?!”她敢肯定,絕對不可能是外祖母家。上輩子她娘去世之後,外祖家不過是遣了個不怎麽得用的婆子來接她,還是爹爹跟漕幫有幾分交情,又是在官船之中,這才平安到了京城。

後來,她被擡進了老太太的院子,自己是沒多想,可她看紅樓夢的時候,卻覺出了其中的不同。雖她是小輩,又是個女孩兒,可從西角門進了賈府,也無人來迎,甚至,自己剛到就吃了舅母好大一個下馬威……等重新回過頭去看這些事情時,林黛玉才驚覺其中的各種深意,而她在圖書館看到的不少紅樓夢的分析點評,也讓她對賈府又有了新的認識。

除去所有一切外在因素,林黛玉思來想去,賈府中,僅有一個外祖母對自己最好,而寶玉,不說也罷。好在她如今也不惦記着賈寶玉了,對于林黛玉來說,還是乖乖等着許嵩比較靠譜。

“是爹爹的外祖家,那是你堂舅的兒子,家中排行第七,還不算他的堂兄堂弟們。聽說你這七表哥如今八歲的年紀,在宗學裏頭學不到什麽好東西,他爹便托了我,準備在江南為他尋一處好的書院寄讀。有兩位你舅奶奶給你準備的,從宮中放出來的嬷嬷,想讓你跟着她們學學規矩。”林如海還真是第一次跟女兒說起自己的外祖家,從前女兒小,兩家人也不多往來,說起的機會自然是不多。

如今他舅母如此有心,不顧兩家人已經斷交,知道賈敏去世,還特意為林黛玉捉摸了兩個這樣好的教養嬷嬷,他是心存感激的。

更何況,林如海聽說,這兩位嬷嬷從前都是在宮裏頭管事兒的,人情世故最是清楚。而內宅裏頭的那點子彎彎繞繞,她們這些人精子哪裏會不懂呢。林黛玉要是能學到三分本事,就夠她受用終身了。

林如海也算是想明白了,如今自己僅有一女,百年之後,只怕林家的香火就要斷在他手上了。女婿得好好選,說不定能說服親家,讓女兒日後的孩子,挑一個跟着他姓林呢。

女兒很好奇,拉着自己東問西問,可林如海事兒多,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索性就不提了。反正那孩子就快要到了,等見了面,自然有機會了解。

于是,在兩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距離他們這輩子第一次相見的時間越來越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