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巴黎王後

水泥的制造并沒有太大的麻煩,反而是如何組織這場盛大研讨會的安排問題非常艱難。

怎麽進場,來的人要坐那兒,中間要是餓了渴了想方便一下等等問題怎麽辦。

這些問題安樂很是頭痛,不過還好她已經考慮到了,但是在路易十六供的下屬解釋之後,她發現自己還真是低估了法國人對‘自由’的不懈追求。

如此散漫的紀律……

安樂突然覺着封建君主□□究竟多麽棒了。

在和十幾名參謀商讨了三天,安樂才處理完以上的問題,事實上,哪怕安樂在忙水泥制造和考慮糞肥以及如何建造排水工程的時候,問題依舊源源不斷的向安樂湧過來。

今天也是累的要死呢……

還好路易十六也接去了部分工作。

至于路易十六性格上的小問題?比如優柔寡斷?

朝令暮改?

不好意思,堆成山的文件足夠逼着路易十六改掉這個壞習慣。

畢竟接連的熬夜實在是一個讓人絕望的事情。

然後,安樂開始考慮研讨會的問題。畢竟在這個沒有麥克風的時代,安樂并不覺着光靠人吼是多麽好的事情。

重點,重點是文字!

這絕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安樂喪心病狂的拿金錢雇傭了兩百多位書記官,他們的作用就是記錄,記錄國王和代表的發言,以及民衆的要求。

Advertisement

感謝十七世紀法國已經擁有了造紙術,印刷術也可以進行排版,而且擁有了機械印刷。

金幣是個好東西,安樂甚至調動了軍隊為自己維持秩序。

雖然她要為之支付足夠的黃金。

感謝這位瑪麗王後擁有的珠寶首飾。

忙碌的安樂根本不知道,貼便每條街的告示究竟引發了多大的民衆讨論浪潮。

由于宗教的龐大,西方國王并沒有擁有絕對的權利。在某些方面,人民對宗教和神的敬畏甚至比對國王的敬畏還要大。

所以安樂的告示反而沒有她以為的那樣,只有代表過來,然後偶爾能有個上千人聽一會兒……這種可能。

相反,民衆讨論的非常激烈。讨論王室究竟要幹什麽,能不能處理垃圾(這個是重點),畢竟沒人願意走在路上頭上突然落下充滿味道的混合物。

時間總不受別人的控制,一天一天不緊不慢的走過。很快,安樂确定的,關于讨論如何清理城市垃圾的日子就到了。

安樂和路易十六很早就來到了廣場,仆人已經搭好了高臺。現在的民衆還對王室擁有信任,連安樂也沒有想到至少有一萬多人将這兒團團圍住。

不過這是好事。

雖然酸爽的味道很讓人懷疑人生。

上百位代表一個一個的起身發言訴苦。

一位胖胖的,看着非常富有的商人代表人起身說道:“我敬愛的國王,您恐怕永遠想不到,在204號街道上堆滿了屠夫留下的內髒!馬和驢子拉着車壓過,然後留下了糞便,每天我們不得不踩着尺子長的高跷出門!”

代表中唯一的農婦起身說道:“敬愛的國王,我是一位自由民的妻子,為了準備家人的食物,我需要每天上街買魚和蔬菜。可國王,我的衣裙永遠處在肮髒的狀态,我的家境并不好……嗯……我們沒有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布匹,哪怕我每天都有洗衣服,可是永遠趕不上衣服弄髒的狀态,我的丈夫為此責備我……可這并不是我的原因……”

一位皮革工坊的工人說道:“尊敬的國王陛下!我是皮革工坊的工人,衆所周知,皮革工坊是整個城市最臭的地方!我們都被稱為‘臭佬’!我才工作了三年,可我的喉嚨已經壞掉了,我的鼻子也已經聞不到任何味道!那些比我工作時間更長的人,有些身體已經潰爛,雖然我不明白治理垃圾對身體有沒有用,可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同伴們都不想被別人喊‘臭佬’!”

……………

……

上百位代表的發言從早晨持續到中午,太陽的光照炎熱至極,路易十六已經從剛開始的安靜轉變為煩躁,安樂很輕松的把話題接了過來,在這個民衆權利從來沒有得到過尊重的時代,安樂的做法很容易博得了無數人的好感。直至下午,這位原本被蔑視和厭惡的兩個外號‘赤字夫人’和‘那個奧地利女人’漸漸不被民衆在低聲交談中喊出,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的王後’。

這場盛大的讨論會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從一開始的訴苦到後期集策如何治理城市垃圾,自己垃圾的排放和後期處理,民衆的行為準則以及亂丢垃圾會得到的處罰等等等等,在後世,這場讨論會被認為是法國璀璨的明珠,巴黎最偉大的女王瑪麗·安托瓦內特政治之路的伊始。同樣,這場讨論會也被認為是‘民主的蘇醒’,‘選舉制的雛形’等等一系列的認知。

當然,無論是現在的安樂還是參與這一切的民衆都不清楚這意味着什麽,正如當年在那條船上成立的組織,沒有人會想到最後是他們挽留了那個瀕危的國家。

而現在,協和廣場從第一天上萬人參與逐漸增加到了三萬多人,孩子,老人,婦女,自由民……都參加進來,雖然大部分人只不過是到書記官面前述說自己的問題。

而逐漸增多的民衆也讓路易十六重新重視起來,雖然中途有時間沒有出現,但是他這兩個多月至少有二十七八天在廣場上聆聽,讨論。

至于安樂,她則是天天都來,兩個多月下來,她的皮膚成功的黑了一個色號。

在商議好一切,安樂和路易十六,以及上萬名群衆的見證下宣讀的關于處理垃圾的章程,并留下了一份足足三米長的簽名,雖然大多是不識字的平民摁手印。在這兒不得不說一個小插曲。安樂并沒有自己拿出來水泥的配方,而是由一位她安排的泥瓦匠貢獻上來的。安樂和路易十六以王室的名/義授予了獎勵。

很快,現組成的,巴黎第一個施工隊就這麽在代表們挑選的一個街道開始動工,雖然這個施工隊是原本的泥瓦匠和木工等等現搭起來的草臺班子,不過他們的的能力還是很得人認可的,擁有水泥這種大殺器,施工隊的工作明顯容易的多。畢竟水泥地遠比一下雨就滿是泥漿的土地好的多得多。

不僅僅是鋪設道路,下水管道的重設也是非常必要的。安樂同樣是喪心病狂召集了十幾位有名的建築設計家,專門研究巴黎改建和下水道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麽一個關于治理垃圾的研讨會能吵吵兩個多月,主要是怎麽治理。事實上,訴苦只用了兩天半……

還有一個,就是安樂一直準備的關于印刷這場讨論會報紙的事情,安樂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種方式對民衆的思想掌控究竟多麽大。

一本好書很容易影響人的思維三觀,就如儒家的思想文化,從中國這個環境裏。哪怕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說出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那些先賢文人的話,比如非常有名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雖然每個人對它有不同的看法,認同或者是反駁。但實際上,很多人都逃不掉被它的洗腦,比如,過年的時候究竟多少沒女朋友男朋友的人被逼着相親結婚生孩子了?

這場讨論會持續了兩個多月,雖然一開始人很多,但是這些自由民并非沒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當一開始的熱勁過去後,除了他們推舉出來的代表,來的人慢慢降到了幾千人,最少的甚至只有一千多人。很快,這些必須工作的自由民們發現,自己可以通過非常廉價的價格購買到一種叫做報紙的東西了解今天讨論會的進程。

然而這些自由民們忘記了一件事,他們在兩個月前還在抱怨王後,抱怨政府,抱怨王室!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為什麽,一來讨論會奪去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而來民衆們看到了王室在為民衆做事,其實平民有時候只需要有個盼頭,就能安穩下來。

這點和東方的君王為什麽如此善待文人有關,因為這些家夥把握着話語權。他們能把白的說成黑的,死的說成活的。雖然生産力一直在發展,可大多數皇帝起到的作用真不多。除了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帝。實際上,農民的日子一直都是苦的,因為他們要供應無數無産人士(交稅)官員和皇族等等。而且稅收還特別高。不然也沒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名句。但如果一個文人宣揚皇帝在為了他們安定而努力,雖然不知真假也算是有個盼頭。可如果文人宣揚皇帝是個暴君,需要用活人煉丹,選上萬名秀女給自己玩樂……估摸着很快天下就得叛亂了。

當然,文人造反三年不成,遇上秦始皇或者是康熙雍正乾隆這樣的皇帝,不管是前者造謠還是後者實話實話。絕對是活埋和進獄的情況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