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導盲犬——進修

錄歌的事情有條不紊的繼續了下去, 簽約的問題也在不斷進行着, 王晨曦說的沒錯,雖然王晨曦自己能找出《佛光》一大堆問題,可問題是她這是在專業的角度來的。問題是對于口水歌,它紅起來其實很快的, 傳唱度也是非常快的,普通人對于歌詞口水歌的深厚程度要求不高。更何況節目本身就有足夠的熱度。短短時間內王晨曦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也開始有經紀人和公司過來想要簽約她。

但想要簽約的人嘛,就有些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

國內的音樂界實在是不景氣,除了有老歌手和少部分還算是可以的新生代歌手撐着, 真的就是藥丸的節奏, 這樣的後果就是很多人在往電視劇和電影上使勁,而音樂……其實真不多。

畢竟一首歌,終究是比不上一部電影, 一部電視劇更能賺錢。

尤其是考慮到王晨曦是個盲人, 除了唱歌編曲基本上是沒法進軍影視的狀況, 能過來找上王晨曦她的,都不是什麽大的公司和有名的經紀人。

當然, 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王晨曦也沒在意。

只是最後,王晨曦還是沒有和臺裏簽約,她和一家唐文澤推薦的,據說風平還不錯,沒有壓榨藝人事情和霸王條款——以及不是那種把藝人送上去陪金主事情的一家公司簽約了。

這家叫做星光璀璨的公司在娛樂圈裏不是大牌, 雖然有點‘名不負其實’,也沒什麽非常有名的藝人,但也足夠适合王晨曦了。

多方了解下,王海華了解了不少事情,尤其是關于臺裏。當初來的人說的堪稱是天花亂墜,但是真正一了解之後……

臺裏可不只是現在簽約藝人,早就開始了,別說霸王條款了,就簽約的藝人基本上受他們掌控,在紅火的一段時間內可勁兒上節目的撈金。至于藝人的發展——

誰管你啊,五六年前簽約的藝人在哪裏?誰還記得?

殘酷的娛樂圈裏,隔了一段普通人時間誰還記得你,哪怕是一個人憑借着獨特的風格走紅,可沒過多久就會有很多相似風格的人跟着出道,在龐大的利益面前,誰會放過你?

正常情況下來說,王海華其實是不知道娛樂圈這些渾事的,畢竟他又不是圈裏人。但是吧,王海華他雖然人在大城市,但是他其實是農村戶口,農村還有地每年得回家過年的那種。而農村的最大一點就是,你會有很多兄弟姐妹們叔叔侄子,當年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生的多的其實還是農村,不僅僅是多子多福,還因為農村種地養得起。

先別說農村親戚多了總會有一些麻煩事兒,比如一出名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來了一回什麽的。就說這麽多親戚,從工地上讨生活的,開車的,服裝廠各種廠上班的當醫生的,學畫畫的,去少林寺學武術的,去影樓的……你基本上都能給找到,

所以王海華從他這些親戚中互相聯系,最後找到了一個拐了個彎的親戚的他子侄,是在一個劇組當副導演的,然後由這位子侄搭線,又找了一位據說是很精通這個簽約的‘業內人士’,在一家豪華的酒店請人家吃了一頓,并送上兩瓶好酒之後,人家還算是詳細的指點了一下業內的游戲規則,推薦了兩三個還不錯的公司。

其實以這位子侄的能力,找來的業內人士地位也不算是多高——高的你也請不過來。地位收入差不多的才能玩到一塊去,但娛樂圈這種地方,有時候小人物可能知道的更多,就像是高官的司機看着沒什麽,實際上卻是對方的‘心腹’一樣。

當然,這位業內人士的指點有些地方其實是很含糊的,甚至說了哪個公司不是很好,但也只是說‘他們會強迫藝人去參加宴會’這樣的程度,更深的,就不肯多說了。

還是那句話,非親非故,喝一頓酒的交情,指點一二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你還想要多少?不明白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嗎?

他這個業內人士說多了也是在得罪人的!

不過王海華和王晨曦兩個人,雖然後者還算不上人精,但是好歹也是成年人,這種程度的暗示也明白是什麽意思。

劃去唐文澤沒有推薦的娛樂公司,在去掉業內人士說的幾家不怎麽樣的公司,和能捧你但是對藝人‘不怎麽好’的公司,王晨曦最後能選擇的也就一兩個了。

然後,無非是接觸這兩個公司,讨論一下自己日後的待遇和簽約的時間,挑了一個最适合自己的,然後簽約,僅此而已。

只是,簽約完成之後,王晨曦都沒有想到臺裏給自己竟然反臉了。

不應該說沒想到,應該說已經有了這種跡象,尤其是在王晨曦遲遲沒有給臺裏簽約答複之後,過來談話的人也沒有了一開始的熱絡。

只是……王晨曦原本以為對方先禮後兵開始兵了,她也沒在意,十二進八的淘汰賽的時候,重新創作第二次改版的《佛光》,極為出色的演出也讓王晨曦的粉絲更上一層樓,所以她也沒有在意這點兒,直到臺裏在聽到王晨曦和另一家公司已經在簽約的時候,直接威脅王晨曦是不是想要淘汰。

王晨曦才明白臺裏究竟是什麽狀态。

說實話,節目其實挺好的,節目裏的其他人歌手也不都是那種娛樂圈裏厮殺了很久,說坑你就坑你的人,而是就算是有,在這個講究和為貴的國家也沒有國外那樣的撕逼,所以王晨曦就算是看不見,也沒遇到什麽煩心的事情。她在節目組待的還不錯,甚至還交了兩個朋友——當然,只是互相交換了手機號碼的交情。

不過節目組不錯,但是但是播出這個節目的臺裏的其他人——

就只能呵呵了。

王晨曦也畢竟是年輕人,很不幸的是在這方面歷練不多,簡單來說就是不夠圓滑。也沒說幾句好話安撫對方,反而是當機立斷回去沒多久就和她商談的公司簽約了。

這下子直接惹炸了臺裏。

八進六的比賽規則,直接變成了盲抽歌曲——

很不幸的,王晨曦被淘汰了。

王晨曦也沒多生氣。

她自己唱歌究竟是什麽水平也清楚,越往後其他的歌手能力不說年齡,唱功都在王晨曦之上,其實自編自唱的也不是沒有,但是人家就是在盲抽的流行歌曲上唱的比王晨曦好。

她本來就不是憑借着唱歌過來的,技不如人,輸了也沒什麽怨恨的。

更何況她原本什麽名氣都沒有,靠着這個節目才火起來,自己出了名的那首《佛光》又被評委唐文澤給搶了下來,而不是被臺裏給買走——

基本上王晨曦就相當于不僅僅是白嫖了人家,借着人家的名氣出了名……反正王晨曦是賺了。

這樣想想,王晨曦她也不虧。

更何況以她的實力能進前八名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王晨曦即便是輸了也沒做出什麽哭泣啊,賣慘啊之類的動作,而是極為潇灑不做作的和對手來個了擁抱,下臺回家——

她王晨曦是潇灑了,也就潇灑了這麽一會兒,等回了家,休息沒多久,就得面對現實了。

她,是選擇徹底辭去琴行的工作,去上公司給藝人統一的深造課程,還是留着工作在空閑時間創作歌曲,又或者繼續參加其它音樂節目,接一些廣告,及時的變現自己的熱度?

以安樂的看法,無疑前者對自己更有投資價值。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王晨曦可見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收入。

收入其實不是很難的問題,因為《佛光》這首歌,出售給唐文澤之後獲得的收入,讓她自己撐個兩三年沒問題。第二個其實是一個說笑一般的想法。第三個和第一個才是選擇的難題,因為重點在于王晨曦的曝光度。

節目帶來的曝光度看着火的很快,很‘旺’,實際上卻是很快就會消失,尤其是曾經體會過這點的安樂。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棒子國的明星會在大火之後,會立刻來兔子國其它國家撈金,一方面是他們清楚自己火不了多久,另一方面就是取代,棒子國的造星能力快的吓人,出名之後他們的熱度剛有幾分下降,很快就能跟着推出同類型的新偶像進行新一輪的撈金——

以王晨曦有點兒小市民的心态,她其實對第三種及時變現自己熱度為金錢的想法,有過動搖的,而且還不小。并且,這種想法她也原原本本的給安樂說了。

“樂樂,”

将安樂抱在自己懷裏,王晨曦用極為熟練的手法給安樂撸毛,聽着對方喉嚨裏舒服的‘呼嚕’聲,王晨曦猶豫的向安樂坦白自己的貪心和懶惰。

“其實我知道去進修對自己才是好事,可是一進修,我現在沒了節目,沒有曝光度,很快那些粉絲就會忘記我,然後我就肯定沒有現在這麽火了,說不定連找我拍廣告的人都沒有了。其實我真的想去進修,進修才能學到東西,畢竟星光雖然不是最好的娛樂公司,但是請來的音樂老師也肯定差不到哪兒去,去學肯定對我以後有好處,我這些年學音樂的老師其實也就那樣,不然也不會連個音樂比賽都沒法給我介紹……好吧,就算是我知道,如果我想以後在音樂的路上走的更遠,就最好去進修提升能力而不是消耗自己的熱度,還浪費了自己在編曲上的天賦。但是樂樂,我看不見啊。”

王晨曦的聲音帶着很多情緒,有點兒難過,還有其它很多說不出來的情緒:

“你說我要是看得見,我拼一把也沒什麽,畢竟一時不火我還可以去做其它的工作。但是我這什麽都看不見的情況,我現在不存夠以後能讓我安心的存款,要是未來我爸媽有個病,我自己又或者遇到什麽大事了,你說我一點兒錢都沒有的,沒一點兒抗風險的能力,那時候我要怎麽辦才好?”

“那時候再說那時候的事。”

‘咔嚓’一聲推開門的聲音,是王晨曦的媽媽張婉玲推開門走了進來,她一邊進來一邊說道:

“你才多大想這些事幹嘛啊,想去進修就去呗,你媽你爸都有工作的,養活你又沒什麽問題。”

張婉玲推門進來的聲音王晨曦和安樂吓了一跳,不過還好,張婉玲也沒發現什麽異常,就以為王晨曦是在自言自語,這樣的誤會王晨曦立刻想明白了,她也沒說話,就是聽張婉玲說完完之後,咬了咬牙說道:

“我這都成人工作了,哪還能讓你們養着,我可不想啃老。”

張婉玲聲音帶着無奈。

“你這孩子咋這麽死要強呢,擱你這年齡還沒大學畢業呢,我和你爸養你怎麽了?行了,進修是吧,我拍板了,去。別眼皮子那麽淺,以後是坐房間裏給別人彈琴寫曲子好,還是在冷的要死的琴行賣樂器好啊?這點兒你都沒看出來?別擔心錢,咱們全家都投着醫保呢,更何況,爸媽養你一輩子又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親戚各種職業的問題,真的是我身邊的例子,我舅舅有當醫生的,表姐有在家電商場上班的,還有在服裝廠的,甚至包括我說的少林寺學武功的,天知道我聽我爸和我爺爺,還有我不知道哪個同輩分的同姓的‘哥哥’一起吃飯喝酒聊天的時候,聽他們說老家這些事現在幹嘛的時候我真的是一臉懵逼的狀态,沒想到還能有這麽多職業,小聲逼逼一下,我甚至沒想到還有放高利貸和說誰誰誰養了兩個小老婆——能一起過年的那種。還有欠債家裏男人沒回家,這個年沒法過的……各種奇葩不奇葩的事情,更神奇的是以上說的所有人,都和我家有點沾親帶故有點兒關系,可能不是同姓,但也是結婚啦,一個村子等等的關系。

不得不說,一塊吃飯聽他們說老家那些人這幾年發展的我,簡直三觀都被刷新了一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