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導盲犬——書單

沒等王晨曦說話, 張婉玲接着噼裏啪啦繼續一堆話壓了過來, 話裏話外堅決讓王晨曦去進修。甚至不惜舉例樓上那家大學畢業在家又學了三年,才通過考試面試在職業大學當老師的姑娘——人家考試完正式有收入的時候已經二十七了。

王晨曦其實很想說她們不一樣,但是在張婉玲最後斬釘截鐵的,你還沒結婚就還是個孩子, 我們養着你沒問題,必須去。然後用一句:沒得商量。一句話給拍了板。

王晨曦絕對會不說, 老媽拍板之後一整天自己都是開心的飄着。

微笑,開心, 想彈琴!

拿古筝彈今天是個好日子什麽的,這操作也是很騷了, 王晨曦。

被古筝音糊了一耳朵的安樂, 帶上沒什麽卵用的耳機,調了半天才調出來梆子戲——安樂表示:我老了,已經開始聽說書了。

咳。

興奮完了, 王晨曦就要開始上學, 額, 上課了,娛樂公司請的老師不差, 都是音樂學院的教授,除了學院風的唱歌還有舞蹈教學,當然還有課程不多樂器作曲等等。

一家娛樂公司,推新人之前肯定會給予培訓。事實上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形體表演等等課程, 課程挺多的,但老師嘛——反正和大學老師差不多,他們講,你聽,聽不聽的進去他們不管。

畢竟都是成人,你以為你還是小學初高中,得讓老師苦口婆心的勸你啊?

王晨曦加入時候正好剛開課,因為看不見的問題,她也不好學其它的像表演舞蹈這樣的課程,所以重點就被王晨曦放在唱歌和音樂這幾個課程上了。

唱歌——說實話唱容易,但是唱的好聽又是另一回事了。音樂有它獨特的技巧,除非五音不全,否則專門學習過的人其實都能唱的‘好聽’,當然,好聽是一回事,獨特與否又或者聲線特殊能讓別人記住你又是一種本事。

而除了這個,音樂也是王晨曦重點學習的對象,當然,還有她放在重點的作曲,編曲和寫作。

她現在需要的是對自己作曲,編曲和寫歌能力的學習和提升。

不過吧,寫歌,作曲,編曲,這三個其實是不同的領域。

首先,單聲部旋律創作,俗稱寫歌,歌壇範疇經常将‘寫歌’和‘作曲’混為一談。但其實它們根本不是一個分支,單寫歌而不編曲的人群,通常不精通MIDI,并且把‘編曲’與‘MIDI’混為一談。

說道這兒,就必須介紹一下MIDI是什麽了,它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用電腦,及周邊軟硬件來呈現音樂音頻的能力。如果一個編曲師不會MIDI,現在的編曲師基本需要先過的是MIDI工程這一關。不會MIDI的編曲師正在逐步被行業淘汰,當然,如果一個編曲師真的不會的話,那麽他除了通過寫譜實錄的方式來編曲之外,還可以找一個MIDI工程師當搭檔,其實安樂之前在幫助王晨曦錄制第一版《佛光》的時候,就承擔了MIDI工程師的工作,進行了音頻的後期修繕。

不過現在的王晨曦還是不需要MIDI工程師進行幫忙的,寫歌不談,編曲王晨曦的天賦足夠,但是作曲……講課的教授在下課單獨讨論的時候,就毫不隐瞞的直接指出來王晨曦,她在《佛光》這首歌曲中有那些古代名曲的影子——

額,都說道這兒了就必須得解釋一下編曲和作曲,編曲是為已經寫好的單聲部旋律進行其它所有聲部的編配創作。而作曲則是單聲部旋律創作+編曲。雖然可以這麽簡單這麽理解。可實際上,一個作曲家應該具備的是綜合的多聲部複調對位寫作能力。簡單來說,作曲是比編曲難的。

而王晨曦……她其實作曲能力是不夠的,說的難聽一點兒,她其實是刻意的去模仿了國內古代的那些戰争名曲的曲調,近乎是踩着圈內人的底線。當然,雖然能聽出來有模仿的痕跡,但是旋律還是有大半的不同,除了得是圈內人,甚至還得是對國內的古樂也得足夠熟悉,這樣認真聽才能聽出來,否則,真沒人聽得出來——

這麽說吧,雖然現在聽歌的人這麽多,但大部分都是聽現代歌曲,而真正玩民族樂曲的——要麽窮的在賣藝,要麽就是‘高貴’的只在頂尖的地方演奏,雖然‘高貴’的民族樂器都快被西洋樂團給擠的要沒了………

而這位教授,很不幸的他原職業是教授民族樂器的,現在出來授課也必須得對流行樂曲進行了解,而且了解了還不夠,還得分析和講解,然後很不幸的就分析講解到最近挺火的《佛光》上面了。

課上的時候,這位教授其實有誇有貶,第一版第二版都有優缺點,他都給講的很清楚。當然,第二版少一些,不過依然還有,這也是善于聽取意見的王晨曦為什麽去問這位教授的原因,當然,被直接指出來有哪幾首古代名曲的影子……

就的确挺尴尬的。

不過私底下給你說,還只是說的影子,就說明這位教授沒覺着你幹的是‘壞事’,還在他容忍的範圍內。要不然這位教授就直接說你是模仿的,而不是有影子了。

以國內的含蓄,模仿其實代指的就是抄襲了。

不過,其實一開始,這位老教授指出來的時候,王晨曦其實還不太想承認,額,其實人都有這樣的僥幸心理,尤其是王晨曦她這種小人物,她又沒有那種知行合一,君子有德,德行無失的大志向。更何況音樂圈裏日韓抄歐美,兔子抄日韓的行為極為普遍——

王晨曦終究也是俗人一個。

但實話實話,王晨曦臉皮還是有些薄的,被教授指出來之後哪怕清楚自己的行為其實只是模仿,還算不上抄襲,更何況古代的戰争名曲其實都沒有版權,她就算是模仿再改編編曲之後其實沒有任何問題——

王晨曦還是臉紅了,當然她自己看不到自己臉紅,但是她感覺到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熱。

然後這樣的情況……王晨曦也不再隐瞞就承認了。

這位教授看王晨曦承認,也沒有斥責她,在指出來王晨曦那些能力不足之後,給了王晨曦推薦了一份的書單,讓王晨曦自己先去看完了再說。

一點兒也不清楚這位老教授作風的王晨曦,拿着書單茫然的去圖書館借書。

圖書館,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對王晨曦都熟的互相喊名字了。

大城市的盲人雖然不多,看書的也不多,但是也并非沒有,不過都少的可憐,而且來的次數也不多,除了王晨曦這個奇葩,一星期來一回已經成了慣例。更何況王晨曦看不見的情況下,總會需要向工作人員求援請求幫助,幾番下來,肯定會聊上幾句,這樣的情況,自然而然的就互相熟悉了。

其實圖書館的盲文書吧,它并不多,原因是雖然盲人比較多,但是首先他很分散,分散全國之後一個城市的盲人就不多了,然後再教育等各方面的缺失下,能夠學習盲文的并不是多數,然後在受衆少的情況下,盲文書的就肯定不多,更何況盲文的印刷成本也比正常的印刷要高。

所以圖書館的盲文書籍,王晨曦權限內能‘看’的,其實已經近乎全部‘看’完了。但是她還來的原因,就是她能夠‘看’電子書。

說看不準确,應該是聽。

現在在科技不斷更新換代的情況下,電子圖書館其實都上線已經三四年了,電子圖書館錄入的書其實更多,因為這是涵蓋全國的圖書館,雖然也需要交年費和有時間時效,但是相較于買一本書的價格和自己根本沒法看,又或者買根本沒有的盲文書來說,電子書無疑是最适合自己的,因為有朗讀功能——

雖然系統的女音和男音聲音都平板的讓人心碎。

但是!沒有盲文書的情況下,能聽就已經是‘奢侈’了,在聽到工作人員和自己提電子圖書館,還給她演示過讓她聽過之後,王晨曦第一個月近兩千多塊錢的工資全部奉獻給了買的電子書平板,就為了能夠更好的在圖書館借電子書。

所以當王晨曦拿着平板出現在工作人員的臺邊之後,這位和王晨曦應該是最熟的張阿姨問道:

“晨曦又過來借書了啊?有名字嗎?說一下我給你下載好再走。”

“對,過來借書。”

熟悉的聲音讓王晨曦放松下來,因為這是在借閱室裏,看書的人多不多王晨曦不知道,但是周圍很安靜,而且周圍不僅僅很安靜不說,安樂也不能進來,只能在門外等着。沒有了安樂,又在一個半熟不熟的地方,王晨曦自然而然的身體比較僵硬,她摸索着進來,直到聽到熟悉人的聲音才好些。

“阿姨,你看看這個紙上寫的書名,電子圖書館裏有嗎?”

“我看看……”

張阿姨拿過來這張寫了十幾個書名的普通筆記本紙,一邊看一邊念道:

“《基本樂理》《和聲樂》《樂器法》《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的結構功能》………小曦,這都是音樂類的書啊?”

王晨曦點了點頭,回答道:

“對。”

念了一遍,張阿姨熟練的打開平板打開軟件,從搜索一欄中一本一本的搜索起來,還好,那位老教授給的書都是能在電子圖書館書庫裏搜索得到的書,這無疑讓王晨曦松了一口氣。

搜索不到才要命呢。

“行了,都給你下載好了。”

把書給王晨曦都下載好了,張阿姨才把平板遞給王晨曦。這期間兩個人自然是習慣性的,輕聲的交談了幾句,聲音都不大,也沒有細聊,下載好了王晨曦也就走了。畢竟還是安靜的閱覽室,別人還需要看書呢。

回家之後王晨曦也沒閑着,也不需要挑燈夜讀,她的房間已經很久不開燈了,打開平板,點擊唯一一個的軟件,等上幾秒,王晨曦在摸索着距離,平板的屏保不是其TA人那樣光滑的,而是被王晨曦按照軟件書籍豎着排列和底下幾個‘按鈕’的位置給劃上了橫線,不僅看得見,摸上去更是清晰。憑借着劃線,王晨曦直接點開第一本書,然後點擊已經熟悉的位置,語音朗讀。

是《基本樂理》。

聽書總沒有看書來的方便,尤其是不能走神,否則你會發現自己剛剛聽得什麽都忘記了。不過習慣了聽書的王晨曦倒也能認真聽下去,語音朗讀的速度不快,要是聽不明白,還能再回到上一段再聽一遍,不得不說,現代科技方便了盲人很多事情——前提是你得有錢。

連續熬了好幾天的夜,再加上教授推薦的書目都是基礎的樂理知識,王晨曦學習接觸過等等原因,把這十來本書籍都記下來倒不是難事,除了付出了每天早上打好幾個哈欠的代價,畢竟年輕,身體也能這樣熬夜折騰。

星光娛樂公司的課比不上高中那樣密集,它有點兒類似于大學,一節課上半天那種,除了舞蹈和表演這種天天學習的,像編導課和編曲作曲的課程不僅學的少,課程也不是一天上一次,一個星期也就三節,王晨曦聽到那位指點自己的老教授機會其實算不上多,不過聽到了就肯定會拿問題問,她還是高中學習時候的那種模式——其實她不僅問這個老教授來着,可其他的老師問了幾次就不耐煩了。唯有這個老教授問的多了,雖然不冷不熱的,但還是會給她講——

後來想想,王晨曦也明白其他的老師為什麽會不耐煩。

公司出錢按時間來買課,他們教他們的,教夠時間下課,課上出力沒問題,課下再教,就屬于沒有報酬的教導了。

這樣的情況下,王晨曦的提問的确就有些……嗯,讓他們不耐煩了。

可是王晨曦不問就沒有任何提升自己的辦法了。

她看不見,只能聽,盲文書太少,遇到的老師也不多,別人至少還能上網查資料,但她卻做不到。

作者有話要說:  說實話真正想才發現盲人這麽多不便,別說生活了,學習都沒法學。想想我同樣近視的眼睛……嗯,我還是做一遍眼睛保健操去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