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伍晨毅研究了一輩子的數學, 純粹就是因為喜歡, 也不是很在意這些個虛名, 覺得新一代的孩子們能繼續把學問做下去就什麽好說。
之所以站在明夏身後,只是出于好奇, 想看看她到底是真淡定, 還是裝淡定, 畢竟往年參加h的孩子們看到他, 感覺都挺激動的。
但站了一會兒, 見明夏毫無反應, 看完題幹內容後就開始在草稿紙上計算,他就知道她是真淡定了,便轉身,準備離開。
擡腿, 伍晨毅準備去下一個考場,繼續看看有沒有什麽突出的好苗子,見明夏在草稿紙上“刷刷刷”地寫,視線便下意識又瞥了一眼。
而就是這麽不經意的一瞥, 卻讓伍晨毅深深地震驚了。
通常情況下,寫數學題, 越是難度大的題目, 解題的時候, 腦子裏能有思路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還要理清楚其中的關系,寫成步驟環環相扣的解題過程, 要計算,還要兼具思考,自然就會寫一寫、卡一卡。
包括伍晨毅自己,現在已經是公認的華國當代著名數學家,還是省數學協會的會長,但寫到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時,也需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可現在,伍晨毅卻幾乎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這道解答題可不是前面的那道開胃菜啊,這個小丫頭怎麽寫得還是這麽快?看完題目後,拿起筆就直接計算,好像完全不需要思考一樣,一點都不帶卡頓。
思路這麽清晰的嗎?
伍晨毅又好奇了,忍不住停下腳步,就站旁邊看明夏在草稿紙上計算。
看了一會兒,他就發現,自己剛剛其實想錯了。
不對!她根本不是在計算,而是直接把正确的解析過程在草稿紙上寫了一遍,所有式子因為都直接心算就出了結果!
年紀大了的人,眼睛比年輕人渾濁許多,微微內凹,眼旁的皺紋也很深,都是時間留下的痕跡。
但此時,看着明夏在草稿紙上打完“草稿”後,直接謄抄到答題紙上,一模一樣的內容,區別只是略微潦草和相對工整,伍晨毅驚得忍不住瞪大了自己渾濁的雙眼,眼旁的皺紋也全都給撐了開。
這丫頭!心算能力,數學思維,包括理論掌握……都很厲害啊!
Advertisement
按照前幾年的水平,看來,今年h,他們省隊在國賽上終于可以擁有姓名了。
唉,這幾年,省隊在全國賽連續遺憾。尤其是去年,前面第三個考場的那個去年省隊的男娃娃,好像叫褚子儀,是省隊唯一一個差一點點就能進國家隊的選手,十分遺憾地錯過了。
就好像去年的i,華國隊也是遺憾連連,讓關注這方面的人覺得可惜不已。
話說回來,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褚子儀好像今年高三了?是最後一次參加h了,是得好好把握機會,從他今年的做題速度來看,肯定也是不甘心地努力了整整一年……
想到這裏,伍晨毅不由得又看了眼正在做題的明夏。
以這個丫頭表現出來的水平,別說只是晉級h全國賽了,就算加入國家隊,去參加i,肯定也是沒問題的。
而且,今年,褚子儀的水平也明顯比去年高了許多,估計可以圓去年沒能進國家隊的遺憾,征戰一把i。
哈哈哈,這樣一想,他對今年的h和i突然特別期待起來。
後面還有好幾個考場,伍晨毅便沒繼續停留,擡腿離開了。
出考場,他朝下一個考場走了幾步,突然想起來什麽,又轉過身,回到明夏所在的考場門口,朝兩個監考老師示意了一下講臺。
見狀,兩個監考老師一愣,旋即反應過來,伍老這是在她們考場有看中了的好苗子,決定好好關注了,便很高興地将簽到名單遞了過去。
至于那個被看重的好苗子是誰……
就看伍老在哪個學生身旁停留得最久,不就知道了?
而且,整個考場,放眼望去,也就那個21號座位女生的表現格外突出。伍老不是看中她,又會是看重誰?
知道了那丫頭的名字叫“明夏”,伍晨毅便走了,腳步依舊輕輕,但當他的身影徹底從窗邊消失,考場內有好幾處,接二連三的,分明傳來松了一口氣的嘆息聲。
對伍晨毅身份一無所知的明夏:……?
大家都是寫試卷寫累了嗎?
看來,這次複賽的試卷,雖然難度比初賽高,但因為大家都是從全省報名h的幾千人中挑出來的尖子,反而并沒有被難到。
但直到現在都沒有人交卷,大概是因為,大家都不想當第一個提前交卷的人吧。
畢竟,正如《增廣賢文》中所說的“槍打出頭鳥”,很多人都不願意做被別人盯上的那個冒尖的。
但明夏不介意啊!
反正,她也不是第一次提前交卷了。而且,今天的這場h複賽,為了降低自己的答題速度,每一題,她都是寫一遍、檢查四五遍,保證不可能出錯了,才會繼續進行下一題。
所以,當她答完整張試卷,是真的覺得繼續在考場等下去的話,既無聊得不行,還很浪費時間。
明夏本來還有些猶豫,覺得自己交卷太早,會不會顯得太過突出,又或者給同考場的大家帶來心理壓力。
但現在,她放心了。
明夏将筆放進文具袋裏,收拾好桌子,而後,将試卷攤開在桌面上,舉手:“老師,我做完了,提前交卷。”
考場其他同學:卧槽?什麽情況!!!!
剛剛,伍老來考場轉悠,那可是華國數學界當代最有名的數學家之一,還是省數學協會的會長,他們便靜不下心來,再加上題目本來就難,答題的速度自然也降了許多。
直到現在,複賽才開始半個小時不到,他們剛剛開始做解答題,只有少部分人看完了題幹,正在苦想思路,正愁得要死,草稿紙上的錯誤不夠,也被煩躁地劃了好幾個叉。
可就在他們苦思冥想、埋頭抓狂的時候,居然有人提前交卷了???
初賽考場,還有人懷疑明夏是不是因為不會寫,直接放棄了,但複賽考場,所有人都覺得明夏一定是全會做,還是很有底氣,連再檢查幾遍都懶得的那種胸有成竹。
畢竟,報名h初賽的人,可能還有一部分是抱着“我就來湊湊熱鬧”的想法,而能進複賽的,絕對都是有實力也想進全國賽甚至去i的,就算不會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放棄,必須掙紮到比賽的最後一秒好吧?
因此,看着監考老師朝明夏走過去,将試卷收走時,他們只覺得:靠,這特麽的實力也太變态了吧!
盡管明夏交卷得很快,但事實上,同考場的大家心下或多或少都有增加幾分焦躁,壓力也有增加,卻并沒有心态崩掉。
人家初賽就是滿分,他們又不是滿分,本來就實力有差距,又有什麽好不平衡或者糾結的?他們只要和其他人保持差不多的速度,盡力做對,拿到除了那四個滿分外,剩下的兩個省隊名額,就k了。
出了考場,明夏便跟着工作人員,去到事先安排好的房間,吹着暖洋洋的空調,繼續看之前就在看的陳寅恪先生寫的那本《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明夏看書速度不慢,之所以到現在還在看這本書,其實是因為喜歡,才開始第三遍的閱讀。
陳寅恪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中西文化的關系、種族與文化的界定、胡化漢化的實質等問題,有着令人驚嘆的高标卓識。
他的這本著作,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等幾個方面,介紹了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關的內容,涵蓋了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學、社會學、考古學、文化史、語言文字學等與華國古代史相關的諸多領域。
事實上,本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并不是用來為西域史立論。然而,縱觀整本著作,陳寅恪先生寫的內容,那些與西域史研究有關的考索和證述,卻比比皆是。
陳寅恪先生無論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精彩闡釋,還是“在文化不在種族”的獨到見解,對西域史研究來說都堪稱經典,深深讓明夏覺得值得再三研讀。
明夏沉浸于看書,沒聽到廣播裏通知“比賽結束”的聲音,工作人員見她實在專注,不忍心打擾,便一直到郭子豪和褚子儀在她考場門口沒等到人,猜到她可能這次又提前交卷了,一路找了過來,才知道複賽結束了。
反正不急,三個人便在房間裏說對一對答案。
郭子豪試卷寫完了,但是沒來得及檢查,最後一題總感覺哪裏不對勁,經過詢問,發現明夏和褚子儀試卷的所有答案都一樣,便知道到自己應該是丢分了,而且還是因為計算問題,頓時郁悶得忍不住直拍桌,口中不斷哀嚎。
和明夏對了答案,發現兩人答得完全一樣,褚子儀便松了口氣。
他前面的填空題做得很快,但解答題的倒數第一題和倒數第二題,花了很多時間,差點都沒了檢查的時間。但幸好,都寫對了。
別問褚子儀為什麽這麽相信明夏的答案。
第一,人家初賽和複賽都一樣,提前交卷,速度也差不多,水平明顯比他高得不是一星半點。
第二……
明夏和他答案一樣,他不相信自己做對了,還非認為自己做錯了,平添難過,腦子有不是有問題。
同樣的,郭子豪的郁悶,也是因為對他倆的實力很信任,才會知道答案的第一時間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然後才拿筆重算。
複賽已經比完了,盡力就好,現在的計算不是為了答案的對或錯,只是出于對數學的喜歡和研究題目的興趣,想要弄明白罷了。
明夏和褚子儀就站在郭子豪兩邊,你一言、我一語地給他指點思路,等他算完了,才一起離開會場。
臨別前,褚子儀也和明夏加了好友,相約h全國賽見。
“明姐姐~夏哥哥~你這個寒假,閑了沒事的時候,随時找我聊啊!啥數學題都行,我就想求帶!”褚子儀雙手合十,欠兮兮地說道。
明夏哭笑不得:“到時候再說吧。”
這邊,會館的學生都離開了,那邊,改卷老師們也都拿到了選手的複賽試卷,坐到電腦前,開始了批改工作。
改卷老師有好幾個,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伍晨毅事先給的标準答案作為對照,又一共才兩百多份的試卷,就算是為了防止成績出錯,設置了系統随機,每張試卷都由三個老師分別批改,綜合考慮成績,也很快就搞定了。
成績很快出來。
第一名,明夏,一百五十分。
第二名,褚子儀,一百五十分。
第三名,高聰,一百四十六分。
第四名,郭子豪,一百四十五分。
第五名,王思思,一百四十三分。
…………
明夏和褚子儀都是滿分,之所以明夏排在前面,不僅是因為她交卷時間早,還因為,解答題的最後一題,就連伍老也只給出了兩種解法,她卻還另辟蹊徑地給出了第三種。
誰都沒有想到,用那個冷門不常見的定理和公式,居然也能做出來這題,還真的挺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
不過,她能知道那個理論,還成功運用到了題目的解答裏,說明了她對高數的掌握已經很不錯了,學習時也絕對沒有僅僅局限于本科教材,而是博覽群書。
“很不錯的小丫頭啊,估計,今年的i的國家隊能有她一員。”一個老師翻出明夏的試卷,看了看她的解題思路和清晰工整的字跡,滿意地點了點頭。
另一個老師也湊過去看了看屏幕,示意往下拉,去看明夏解答題最後一題,指着她的第三種解法,語氣很是欣慰:“這個理論是真的冷門,有的本科上課甚至都不會提,這丫頭卻能這麽熟練地運用,感覺是個讀數學專業的好料子啊。”
“喲呵,不會是看中了,想提前拉去你們學校吧?”去倒水喝的老師 回來了,聽到他的話,故意調笑,“那可不行,我也看中了啊。”
幾個老師都是在開玩笑地聊天,但對明夏的數學水平的驚訝和欣賞,還有希望她去自己學校讀數學專業的心,都是真的。
雖然,複賽的成績,老師們這邊已經有了數據,但對于今年省隊到底要送幾個人去全國賽,在這個人數的決定上,還有些猶豫。
按理說,最少要三個人,最多倒是沒有限制,但哪個省隊那麽不要面子,嘩啦啦地送了一堆去參加全國賽,然後把臉丢到全國?
因此,不追求人數多,但送過去的人必須水平夠。
去年省隊送了六個人去全國賽,一個都沒進國家隊,今年還沒想好要送幾個。
但省隊人數并不急着立刻就定下來,反正,依照往年的慣例,複賽成績也不是立刻就公布的,就還有商量和思考的餘地。
上次,明夏去參加“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市級複賽的時候,是明母開車,頂着冷冽寒風在會館門口等了好半天,又将她接回去。
這一次,明夏來參加h複賽,是明父開車,買了明夏在路上眼饞地看了好幾眼的烤紅薯,讓她開開心心地吃完再坐車。
兩次送她的人不一樣,但一樣的是,不論是明父還是明母,都沒有問過明夏的比賽感受如何。
明夏注意觀察了一下,發覺他們對她的學習日常,甚至是這麽多次的比賽,一直是抱着那種“好奇但不敢問”的态度,似乎省怕她不高興,或者覺得特別有壓力之類。
她甚至懷疑,現在,期末成績都已經出來了,上次月考的成績,可能明父明母還不知道。
終于,在h複賽回來後的第二天,明夏忍不住問了,而明父明母的答案也絲毫沒出她意料。
明夏有些無奈,便從月考成績開始,把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一一告訴給了他們。
月考成績全校第一,期末成績三校聯考第一;
英語風采大賽的初賽、複賽都已經順利晉級,收到了省半決賽的通知,時間就安排在一周後;
h的初賽早就順利通過,複賽剛剛結束,感覺題目難度不高,進省隊沒問題;
“成邱宇數學獎”的投稿在上個月底就結束了,團隊成員是王飛和吳琪琪,論文題目《廣義(′)性質的一個注記》;
最近還在準備寫新的論文,想要投稿si,朋友介紹了首京大學的數學系教授,人很好,主動說可以幫忙修改或者提供資料……
“爸,媽,我真的心理素質沒有那麽差,也沒有那麽朽木不可雕,你們想問的話可以盡管問的。”最後,明夏嘆了一口氣,眉眼微低,語氣有些無奈。
明母沒有說話。
她感覺自己心被無形的繩子拽了起來,懸着,不踏實,卻又忍不住因為明夏的那些話而“撲通撲通”地狂跳。
緩緩地深呼吸一口氣,明母轉過頭,看向明父,就見他也一臉“我是不是聽錯了”的不真實的表情看着她。
明父在家中,一向都是“嚴父”的威嚴形象,時間久了,連帶着在明母面前,也總是保持着這副模樣。
因此,他此時一臉的愣怔神情,也就愈發顯得難得和逗趣兒。
只聽“噗嗤”一聲,明母忍不住笑了,心下方才聽到明夏的話而引起的不踏實感,突然就沒了。
“孩子他爸,你愣啥呢?”明母拍了一下明父的肩,“這段時間,女兒這麽努力地學習和比賽,做爸爸的,不得表示表示?比如買幾件新衣服或者出門旅游什麽的。”
穿越前,零花錢啊,或者出門玩啊,買東西啊……這些,都是明夏和家裏鬧,明父明母才很是不快又“恨鐵不成鋼”地答應了。
但現在,明夏的零花錢只用來買喜歡或者需要的書,出門玩耽誤她學習,都是他們擔心她學習壓力過**着出去的,缺東西了,可是明父明母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并幫她補上……
說實話,明夏一點都不需要額外的獎勵,什麽都不缺,也沒什麽特別想要的。
但是,買衣服這事,明夏有陰影。
上次和明母逛街,讓她換衣服的頻率就和小孩子玩芭比娃娃似的,差點把她給累死,明夏說什麽都不想再體驗一次了。
因此,一聽明母這麽說,本打算說“随便”的明夏,一下子就精神了。
“不用那麽麻煩。我就想要一臺新的筆記本電腦,我自己用,寒假拿來寫論文,正好半年後就高考了,到大學也可以繼續用。”她腦子飛速運轉,想到自己這個寒假要寫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便有了主意。
本來,明父還在猶豫,覺得明母說的這些獎勵給如今通過努力已經變得這麽優秀了的明夏還不夠,此時,聽明夏自己主動開口了,立即答應。
下午的時候,明父出門去店裏了,明母便和明夏一起,在家逛京東,看看各種牌子的電腦,思考要買哪種。
雖然說,王飛現在也開始好好學習了,但作為網瘾少年,對電腦方面,他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當然,王飛也只是很淺的小了解,算不上專業,但也比明夏和明母兩個不關注計算機的人好多了。
暫退游戲等我高考(王飛):那得看明姐你想要買游戲本、辦公本還是輕薄本啊。
暫退游戲等我高考(王飛):主要看pu和顯卡,一定要選擇有固态硬盤的,對電腦的讀取速度至關重要。
暫退游戲等我高考(王飛):但我覺得吧,明姐你也不玩游戲,就上網看個資料或者寫論文、做表格什麽的話,就買普通價位的就行了。小柔也是上個月買的新電腦,我幫你問了一下,她說小月亮 14,或者hbk,冥往後gtx1060都可以。
明夏:……
所以還是得她一個個慢慢看,又要浪費學習的時間。
明母用電腦,明夏用手機,兩個人一邊看相關的科普介紹,一邊比較各家電腦的性價比和配置。
明夏覺得不用太貴,普通的配置就行,看來看去,代悅成就5000的“夜光鍵盤”戳到了她的點。
這臺筆記本電腦,她沒打算用半年就換,而是打算大學繼續用的。但據說,大學晚上是斷電熄燈的,萬一她有時候需要熬夜用電腦做什麽事,能發光的鍵盤是一個挺不錯的實用優點。
而且,這臺電腦的價格也在正常範圍,四千不到就能拿到手。
選定了,明夏就發消息給明父,告訴了他。
結果,晚上,明父居然帶着兩個電腦箱子回來了。
一個是明夏選的代悅成就5000,另一個,是他找朋友問了之後,給她選的一個被稱為“移動工作站”的高配電腦,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和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同樣的,價格也很漂亮,将近三萬,零頭都比明夏選的那臺筆記本高。
明夏當即就懵了。
她一個人哪裏需要兩臺電腦?
但明父不這麽覺得。
“我和你媽以前也沒想過你能變得這麽優秀,覺得上個本科就是謝天謝地撞大運,但你現在早就超出了爸媽的預想。”
将兩臺電腦放下,明父的眼角,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皺紋也已經深了這麽多。
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明夏,開口,語氣複雜又高興:“夏夏,爸相信着,也期待着你可以越來越優秀,優秀到讓其他人都羨慕我是你爸,而不是同情我有一個叛逆不聽話的女兒,沒出息,導致我老了都不知道去哪裏混一口飯吃。”
這是明父第一次和明夏說心裏話。
為人父母,深愛自己的孩子,自然都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
但自從明夏叛逆,明父就沒有體驗過這種感覺,而是一直被朋友同情,還是還被關系不怎麽好的熟人暗暗嘲笑,心裏自然憋了一股氣。
他女兒長得那麽好看,腦子也聰明,不可能一輩子都起不來!
可另一方面,看着明夏一直叛逆到了高三,都是那麽關鍵的人生轉折點了,仍然沒能開竅,心下也失去了信心,才這麽拼命地賺錢買房,就是為一家三口未來幾十年的生活做打算。
但現在……
明父看了看面前的兩個裝着電腦的箱子,心下寬慰,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他相信,女兒一定會越來越棒的!
昨天晚上,明夏和明父、明母三個人在客廳的沙發上,促膝長談了許久。
明夏一直知道,曾經的自己肯定是讓父母蒙羞的,不努力,不争氣,還任性。
但她真的沒有想過,就算是那樣的自己,也仍然被父母抱有最大的期望和信心。
無論她在成長的道路上歪去了哪裏,在他們的嚴重,始終是自己的驕傲,也早晚會讓別人也承認她是他們的驕傲。
明父、明母能願意和她說這些,也說明了,他們是真的覺得她長大了,不用再繼續捧在掌心裏當瓷娃娃。
明夏很感慨,心情也很複雜。
她現在覺得自己還應該更努力一些。
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對國家和知識的愛,還是為了給父母多年的培育一個交代。
得知明夏才問了自己,居然這麽快就已經買電腦了,王飛便好奇地來打聽了她買的是什麽牌子和型號。
明夏:代悅成就5000,彗星bk。
王飛:這兩個差價也太大了吧,那個彗星bk直接就是上萬啊,明姐你肯定買的哪個代悅吧?
明夏:不,都買了。
王飛:???
王飛:!!!
王飛:靠!明姐,你幫我問問明叔叔,他還缺不缺兒子,挨打能力一級棒的那種!
明夏:小柔給你布置的數學試卷都刷完了?
王飛:好的,我滾了。[葡萄美酒夜光卑.jpg]
買了電腦,明夏安裝了常用的軟件,便在顧教授每天日常打卡的催促下,終于開始了周氏猜測的論文構思。
衆所周知,素數也叫質數,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數,如2、3、5。但其實,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就已經證明素數有無窮多個,提出一些素數可以寫成“2p-1”的形式,并引起了全球無數數學家的讨論。
其中,周氏猜測作為著名的關于梅森素數的一個猜想,包括周海中先生被人在內,也嘗試過多次,但至今沒人能證明它的成立,最終成為了一個世紀難題。
但現在,明夏把它證明出來了。
因為之前參加“成邱宇數學獎”,明夏已經有了寫論文的經驗,這次的草稿便打得比之前順利許多。
标題起得很簡單直白,就是《周氏猜測的證明》。
摘要:周海中于1992年在《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一文中提出的猜測,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當2^(2^n)<2^(2^(n+1))時,p有2^(n+1)-1個是素數。本文證明這個猜測是肯定的。并據此作出推論:當p<2^(2^(n+1))時,p有2^(n+2)-n-2個是素數。
關鍵詞:周氏猜測;梅森素數;證明;
引用文獻: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j].周海中.逸仙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04)
沒有參考文獻,引用文獻也只此一篇。
因為,全部的證明,都是明夏一人思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