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自見過李開陽後,李知縣對李開陽的容貌印象非常深刻。夜間同妻子趙氏親熱的時候,順嘴也提了一下。

“夫人可知道,縣裏新晉的案首李開陽長得與你十分相像?”

窩在李知縣懷裏的趙美玉聽了十分感興趣,“哦?竟還有這事,跟我有多像?”

“跟你比起來,就像是模子刻出來的,比正哥兒還要多像你幾分。”李知縣口中的正哥兒就是他和趙氏的小兒子李永正,容貌與趙氏有幾分相像。

“那可真是奇了,這世間沒血緣的人長得像的不少,但是長得非常像的卻少之又少。”趙氏原本只是有些好奇,聽得丈夫如此說,便産生了想要見一見李開陽的念頭。

“我想瞧瞧他如何?”

李知縣笑笑:“可以啊,正好德哥兒想與李開陽結交。改天叫他下帖子邀李開陽來府上,你可以趁此機會見上一見。”

“也好。”

李開陽到了知縣府上,本是想要先拜訪李知縣的,但他因公務在身,沒有在家。李永德接待他,因兩人年紀相差不大,又都是讀書人,聊上幾句就很投契。

李永德與李開陽聊了許久,想到趙氏的囑咐,打着請安的名頭,帶上李開陽見趙氏。

李永德他們到了大廳時,趙氏正在給小兒子剝果子皮。

李永德上前俯身道:“母親。”李開陽也随後作揖 。

趙氏點點頭,把果子塞到李永正嘴裏,“嗯,你們坐下吧。”

李永德和李開陽依言坐在趙氏不遠處的椅子上,趙氏吩咐随身服侍的婢女小芝:“小芝,給李公子看茶。”

于是小芝将茶水遞到李永德和李開陽面前。這時趙氏趁李開陽吃茶的空隙仔細地看他,打一眼瞧着,是有些相像。只是因為沒有完全正面觀看,所以看得有些不真切。

六歲的李永正見母親盯着李開陽看,又想起之前母親說過今天哥哥會帶一個跟母親長得好像的哥哥過來。于是離開椅子,到了李開陽面前,認認真真地看着李開陽,突然:“呀,這位哥哥和娘親真的好像啊!”

Advertisement

李開陽被李永正突然出聲吓了一大跳,好在茶水差不多咽下去了,不然得嗆着。不過神色倒是有些尴尬,他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和知縣夫人長得有些像。難怪剛才他發覺知縣夫人的目光看向自己這裏,還當是自己的錯覺。

“正哥兒不許無禮,過來。”趙氏也不防小兒子會直接說出來,生怕失禮于人。李永正蹬蹬地跑到趙氏腳邊,趙氏少不得跟李開陽賠個不是:“正哥兒人小,說話沒過腦兒,希望李公子不要放在心上。”

李開陽哪裏會介意這些,只不過是對李永正所說一事感到驚訝,“夫人言重了。”

之後幾人又絮絮叨叨閑聊了許久,正巧将近午時,趙氏便請李開陽留下來吃頓飯。

臨走前趙氏送了李開陽三匹棉布,棉布質量上好又不打眼,讓李開陽一家拿來做衣裳正合适,既耐穿又不會在村裏顯得不搭調。李開陽自是感激不盡,連道了幾聲感謝。

李永德也送了兩只名貴的毛筆與他。筆是提前買好的,如果李開陽投了自己的興,他怎麽着都得送個好禮。與李開陽見過面後,印象非常好,很樂意将準備好的禮物送給他。

李開陽對李知縣一家感觀也很好,知縣夫妻為人親和,李永德也沒有所謂的公子脾氣。唯一讓他奇怪的就是他居然與知縣夫人長得很像。

李開陽去知縣府的時段李開雨便背着竹簍去割豬草。因為家裏養的豬長大了許多,胃口也跟着變大,需要喂的食增加了很多。

李開雨一人到長豬草較多的地方去割,誰知割了有半簍的時候,發生了他從未想到的事。

兩個跟李開雨差不多大的男孩子突然從李開雨身後冒出來,一把搶過李開雨的竹簍,眼見着就要把他的豬草倒進他們的籮筐裏。

李開雨看着他們土匪般的行徑,呵斥道:“你們幹什麽?居然搶我的豬草,怎麽能這麽沒皮沒臉。”

那兩人卻好像沒聽到似的,并不搭理他。李開雨氣急,伸手就去拉自己的竹簍,沒想到那兩人居然發火,用力推倒李開雨,絲毫沒有害怕的神情。

李開雨看他們是陌生的面孔,不像自己村的人,想趕他們走,又怕自己敵不過。這時正巧被草叢擋住的王彩霞聽到動靜,提着柴刀過來看看。

王彩霞是到山上砍了柴,之後又到這裏割豬草的,沒曾想發生這樣的事。她認得李開雨,知道他是今年秀才李開陽的弟弟。至于那兩個搶豬草的人,她也算認識,是隔壁村的無賴小子,往日沒少幹欠揍的事。

本着自己村的人不能讓外村人給欺負的心态,氣勢洶洶地拿着柴刀就往那兩小子面前沖來,大聲罵道:“你們是想死嗎,居然跑到我們村來搶東西!你們趕緊放手,我手上的刀可不長眼,萬一一不留神傷着了你們,你們就得受着,誰叫你們先動手搶人東西的。”

那兩人雖然無賴,但也是怕死的人。見王彩霞這兇悍的模樣,确實也被吓着了。生怕王彩霞真砍人,匆忙丢下豬草就跑開,連自己的籮筐也不要了。他們敢欺負李開雨,不過是見他一副瘦弱的樣子,不像是能回手的人,所以才肆無忌憚地搶豬草。

李開雨愣愣地看着那兩人一溜煙兒就跑了,情況變化得快,一時沒反應過來。不過走了一會兒神,清醒過來的李開雨誠心誠意地向王彩霞道謝:“謝謝這位姐姐相助,我看姐姐也是在打豬草,我把我的都給你,當做謝禮可好?”

“不好!”

李開雨一噎,一時語塞。

王彩霞自然沒有把那點豬草看在眼裏,轉身就走,提腳之前冷冷地說到:“長得這般秀氣,一點男孩子的氣概也無,怪不得只有被欺負的份兒。”

李開雨也不惱,反正王彩霞說的也是事實,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只嘿嘿地傻笑兩聲。

王彩霞走開了幾步才想起不知道王彩霞是誰家的女兒,大聲問到:“敢問姐姐怎麽稱呼?我好記住您的情。”

王彩霞只停頓了一下,并不言語,随後繼續走開。李開雨見她沒有回答,也不好再問。

眼見這天色漸晚,李開雨便背着豬草回家。

而李開陽也帶着從知縣府裏帶回來的禮物到家。之後把毛筆跟弟弟分了,布匹全部交給楊氏。楊氏看到兒子拿回來的布,忍不住感慨這知縣夫人心地善良,會做人,連布匹都精心挑選,而不是随意賞些不合農家人穿的綢緞。

“小陽,上次聽你提了說你與知縣夫人長得像,是不是真的?”

“應該是真的,我沒照過鏡子,不曉得自己是何模樣。不過知縣的小兒子當面說我與他母親長得很像,想必是真的很像吧。”其實李開陽可以确定自己容貌肯定與知縣夫人很相像,從李永正這小人兒的反應來看,最是真切不過的。知縣一家對自己和善,想必也有此中的緣故。

“對了,知縣家的大兒子為人如何,可有為難你?”下帖子的是李永德,楊氏難免也會問上一問。

“永德兄人很好,也很和氣,這回的毛筆就是他送的。他同我一樣,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這一次随知縣到我們縣裏,将來也是要秋闱的。”

李開陽和李永德稱得上一見如故了,當天就稱兄道弟,還約定了往後有時間就一起讨論學習。

“不錯,能得知縣另眼相看,還與他兒子交好,對你也是有許多好處的。”

李開雨在吃飯的時候,将自己差點被人搶了豬草的事說了出來,連同王彩霞幫忙一事也不落下。

楊氏聽了一陣後怕,好在李開雨沒被傷到。“你啊,真是得多謝謝那位姑娘幫了你,幸虧你沒受傷。下回遇着這些無賴,就小心避讓些。萬一不小心遇着兇狠的,沒準傷了自己也不知。”

“娘說的是。只是那位姐姐說的也是實話,我長成這樣,是比較容易被人欺負,人都是‘柿子找軟的捏’。若是我變得強壯有力些,他們也不敢如此肆無忌憚了。”

“這還不簡單”,溫芸也插了話,“你平日多做些出力的活兒,做得熟練了,保管你強壯有力。若是還不滿意,可找你們先生問問有沒有強身健體的法子,沒準兒他們還真能教你一套有用的動作。”

李開雨見哥哥的個頭蹿地長高,有些羨慕,“若是我也能像哥哥這樣就好了。”

“你哥比你還大幾歲呢,再過幾年你也會同你哥哥現在這般的。不過五姑娘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你不妨試試。”

“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