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劉氏難得占回上風, 一個沒搞好就顯得有些得理不饒人, 後來挨了婆婆教訓才收斂。這回看似沒鬧大, 實際影響不小,不光黃氏回頭去想了從前很多事, 程家貴也跟他媳婦兒談了, 約摸是讓她以後再有不痛快的時候跟自己說, 夫妻兩個有什麽不能講?

周氏眼眶就一紅:“你每天要幹那麽多活, 我哪能拿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來煩你?”

“不方便跟我說咋不跟娘談談?”

周氏直搖頭,說:“家貴啊,我跟大嫂不一樣的, 她有個娃,就不怕什麽,啥話都敢講。我落了那胎進門幾年還沒立住,哪怕心裏有委屈能跟誰說?我就是下河邊洗衣裳的時候跟我娘閑聊幾句。”

“我不是怪你, 只說這回的确是你伯娘沒做好, 咋也不該拽着弟妹說那些……丈母娘也是, 幹啥把你說給她的傳給別人聽?這話一個傳一個, 捅開能不變味兒?哪怕你沒那意思人家聽着就是那意思,再怎麽解釋他不會信的。你想想我大嫂的個性, 她認定的事你牽頭牛也拽不回,解釋再多都沒用的。”

看周氏低垂個頭,程家貴也不忍心, 想想媳婦兒其實也沒做什麽,只是跟娘家那頭倒了些苦水。他又回過頭去安慰一番:“不管大嫂肯不肯聽, 咱們知道自己沒存壞心,是陰差陽錯鬧成這樣,你賠過不是,就別多想。我看嫂子那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她手邊事不少,還要炸薯塔掙錢,不會跟你糾纏。”

程家貴是在安慰人,安慰完,人瞧着更糾結。

“媳婦兒你到底在難受啥啊?我看你最近少有高興的時候。”

周氏遲疑再三才說:“我總覺得三弟妹心裏不喜歡我。”

“有嗎?你倆不是聊得挺好?”

“你不明白。我想着弟妹進門之後要跟她好好相處,做好妯娌,以後遇上事能一起商量有困難能互相幫忙。但弟妹她跟我有距離,我倆相處像隔壁院子的過來閑唠嗑,東家長西家短的随便說說。”

“等三弟那房子全蓋好,收拾收拾,他搬過去以後就不是随時都能見面,你們往後相處起來總會變成咱娘跟大伯娘那樣。想想是分了家的,有距離也正常。”

是正常。

分了家的兄弟首先都要考慮自己,別說兩妯娌,但周氏就是沒法眼睜睜看自己跟何嬌杏遠了,劉棗花反倒貼上去,這麽下去總有一天她要被排開。

……

這個問題是無論程家貴跟周氏商量多少次都解決不了的,跟誰近跟誰遠明擺着是何嬌杏自己的選擇,跟其他無關,看喜好的事。

Advertisement

後來這些天,劉氏幹着孝敬財神爺的活掙着轉土豆的錢,周氏則是心裏難受着沉默了下去。何嬌杏一邊觀察程家生态一邊追蹤新房進度。

八月中動的土,九月頭上就能看出些東西,到九月中下旬寬寬敞敞的三合院就已經建起來了,前後看過都沒問題程家興給結了最後一筆工錢,何嬌杏這頭張羅了一桌,招待大家吃好喝好才把人送走。

這晚回房之前黃氏拉住三媳婦說:“明兒咱們過去瞅瞅,看還要添些什麽。”

程家興走在後頭,說大件的都安排好了:“杏兒這套陪嫁回頭要搬過去,這點是不夠擺,我跟老四訂了一套家具,讓他先把擺堂屋裏的打出來,別的慢慢添……還是過去看了再說,這會兒該休息,娘你睡覺去,我跟杏兒回屋了。”

真進了屋,程家興也沒直接爬上床去倒頭睡覺,還跟何嬌杏說了好一會兒話。

躺下去都還在說新房子有多好,比村裏哪家都好,看着特別氣派。還道以後就舒坦了,不說堂屋和卧房,只說竈屋,“我弄的兩排竈,一排三孔,統共有六孔,同時煨湯蒸飯煎炸炒都足夠了,開三五桌席也能忙活得開。媳婦兒你說要個大案臺來收拾食材,我也讓石匠打了,吃水的水缸就在竈屋裏,石匠建議我在屋檐下也擺兩口,能防火聚財,我也擺了……”

總之這房子花了不少錢也廢他許多心思,搬進去之後真要好好的把買賣做起來,得把敗活出去的銀子掙回來才是!

何嬌杏靠他懷裏在聽他說,聽完摟抱在男人腰間的胳膊緊了緊,說會好好做!炒米糖一定能賣得好!

她說完沒得到回應,讓開一點摸黑看了看,興許是累了,程家興已經閉上眼睡着。這麽近的距離何嬌杏能看清他五官輪廓,她從被窩裏伸出手來摸摸男人的臉。

小聲說:“怪人一個。”

聽婆婆黃氏說,他以前早上能睡到太陽曬屁股,午後還要去屋後找個舒服的地方躺會兒,要讓他幹點啥輕易喊不動的,就哪怕聽話去了也是懶洋洋沒有幹勁的樣子。不累的時候他天天喊累,最近為蓋房子忙翻天反而沒聽他說什麽,問他辛不辛苦要不要幫忙分擔一些也說還好。

何嬌杏盯着他看了有一會兒,後來程家興換睡姿的時候動了兩下才把人打斷。

估摸時辰不早了她找了個舒服的位置靠着睡過去,一覺就睡到天亮。

嫁過來之前,每天清晨雞叫一遍何嬌杏就睜眼,稍微收拾過就要上竈準備早飯。農家為省燈油,都習慣早睡早起,而這個習慣在她嫁給程家興之後沒兩個月就徹底打破了,現在雞叫三遍她才有點反應,又要等天差不多全部亮起窗縫都洩進光來,這時去推旁邊人他才會松開手,然後打着哈欠坐起身。

早飯一如既往的簡單,就稠粥一大碗配鹹菜一碟,外加劉氏塞過來那兩顆雞蛋。

今兒個塞蛋過來的時候,劉氏喜滋滋的告訴何嬌杏,她轉了一個多月的土豆已經攢下二兩半。劉氏掰起手指頭給何嬌杏算賬來着,說一個月二兩半,十個月就二十多兩,一年豈不得有三十兩嗎?

“三十兩,能起兩三間磚瓦房了吧。”

何嬌杏在敲蛋殼,邊敲邊問:“嫂子也打算蓋磚瓦房?”

劉氏笑得不大好意思,說:“我頭兩天去你們新房子那邊瞅了瞅,還不光是我,最近好多大娘嫂子去看熱鬧的,都說磚瓦房是比泥瓦房好,看着又敞亮又結實。前頭老三跟人說他要打石頭來鋪院子,石匠還說鄉下地方沒幾個這麽幹的,真鋪好再過去看跟別家土院子是不一樣……我想着房子蓋起來十年二十年都動不了,嘴上摳一摳還好,沒得在這上頭省錢。回頭要起,我也起個好的,錢不夠先少蓋幾間。”

程家興也在剝蛋,他聽見劉氏說了,回了一嘴:“你這買賣前頭兩個月新鮮,時間長了就不好搞,口味上沒特色,不換地方做就是個短命生意,新鮮勁兒過去就沒搞頭。”

從開始做買賣,但凡程家興說的話,全都應了,這會兒他說到劉氏頭上,劉氏就一哆嗦。

“你是說我就三五八兩的掙頭?”

程家興拿着煮雞蛋啃了一口,點點頭,看劉氏都捂上胸口了才說:“有三五八兩做周轉夠了,別窮盯着這小買賣,年前還有大生意,怎麽運出去賣你不想想?”

程老爹跟黃氏本來都在喝粥,沒多說話,聽到這裏問他想好做什麽買賣了?還是賣肉絲?

程家興搖頭。

何嬌杏剛才已經啃完雞蛋,喝了口水說:“不是肉,過年那陣子哪怕再窮的人家都要沾點油水,正是全年最不饞肉的時候,我倆商量着怕肉食反倒難賣,想着還是做點甜口的。”

“蜜麻花啊?”

“也不是,但差不多就是那一類,等收拾完新房子搬過去我備齊材料做一回,給爹娘哥嫂都嘗嘗看。”

有這個買賣吊着,劉氏主動要去幫忙打掃屋子,房子才蓋起來裏頭還髒,先收拾出來再進家具。本來因為程家興陣仗搞得大,那房子按說要拾掇好些天的,結果不光劉氏幹勁十足,還有來看熱鬧的親戚順便搭把手幫點忙,一天時間就把裏外收拾好了,哪怕還是空屋,也足夠讓來人羨慕。

當面的時候很多話不好講,轉身就有人後悔當初太瞧不起程家興。

“要嫁過去的是我家秀兒,她就要住進青磚瓦房裏享福了,我們家還能得個能幹女婿。”

“老太婆你就別做夢了!”

“咋?我們秀兒難道還比不上何家這個?你是不知道我前次吃過早飯出門,正好從程家門前過,聽到劉氏在招呼何氏說‘弟妹起來了嗎?來洗個臉,吃早飯了。’……你說說村裏還有更懶的婆娘?我秀兒多勤快呢?哪裏比不上她?”

“長得就沒她好看,你真當程家興不挑?本錢夠的誰不挑?再說買賣是程家興在做,吃食是他媳婦兒搗鼓出來的,這陣子多少人跑去費婆子那頭指望費婆子也給說個何嬌杏那樣的媳婦兒,我們家這個哪比得上人家?”

這大嬸兒心不甘情不願的承認了何嬌杏的确有點能耐,又說她覺得程家興哪怕不賣吃的,遲早也能想到其他掙錢的主意,這麽想着還是可惜了,多好的女婿!

……

這種也就是羨慕而已,更慘的是以前有人撮合過,但女方那頭沒看得上程家興的。

當初覺得這人除了皮相好一無是處,他就是個氣死人不償命的懶貨,反正爹娘在世靠爹娘,爹娘沒了靠兄弟,這種人怎麽能嫁呢?

現在他們意識到程家興也不是沒用,就是跟村裏其他漢子不一樣,想法做派都不一樣。

他種地是不行,現在也不行,本事好像在做買賣上。

早兩年黃氏也托過人給兒子介紹,結果哪怕女方本人看上他這臉,人家爹娘死不答應。倒是也有願意點頭的各方面條件又格外差,程家興也是個挑剔鬼,自然不成。

現在那些被他拒絕過的還不遺憾,拒絕過他的想想難受死了。

定了親的再看自個兒對象咋都不滿意。

還沒定的選人的眼光都擡高了。

程家興才剛有發達的苗頭就虐哭不少人,本來就後悔,看到他花大錢蓋起來的新房子,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外頭這些聲音當事人根本沒有去聽,後來這旬,程家興頻繁的往鎮上跑,買了不少東西逐樣添進新房子裏。他又找人擇了個好日子,十月初八這天,他們天不亮就忙起來,全都搬完正好天光大亮。

這會兒已經入冬了,清早風嗖嗖的,很有些冷,幾個男人家裹着棉襖站在院裏說話。何嬌杏進竈屋生火做了第一頓飯,她煮了鍋花生湯圓,給過來幫忙的都舀上一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