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自作多情

第53章 自作多情

常紹也不上馬了,匆匆到了開國公和蘭夫人車前,“爹,娘,前面那人提到孤本,我去問問,看他是否願意轉讓。”開國公不明所以,笑道︰“什麽孤本?大郎你也要學咱們無瑕小姑娘,變風雅麽?”蘭夫人卻知道常紹意圖所在,抿嘴笑了笑,“大郎,快去吧,爹娘等着你。”常紹答應一聲,趕忙追那兩個書生去了。

“什麽孤本?”開國公一臉迷糊。

蘭夫人笑笑,附到他耳邊,小聲說了句話。開國公嘴角抽了抽,愁眉苦臉。大郎還惦記着嬌嬌的先生呢?真是的,這京城裏多少閨秀不能娶,偏要招惹嬌嬌的先生。大郎你把先生娶了,我上哪再給嬌嬌尋這麽合心意的先生去?

蘭夫人自然知道他在想什麽,暗暗掐了他一把。

阿橫你也太狠心了,陸先生她是姑娘家,青春年華不能耽擱,懂麽?

“我情願給她一千畝地。”開國公用口型說道。

蘭夫人白了他一眼。地,你就知道送地。

兩人或是無聲的用口型說話,或是忍不住小聲耳語,沒敢大聲說話。無瑕在車廂裏呢,手裏捧着本才買來的游記,看的津津有味。

“閨女,你全能看懂啊?”開國公湊過去,讨好的問道。

“看不懂的可多了。”無瑕頭也不擡,“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蒙。”

蒙?開國公和蘭夫人相互瞅了瞅,都覺得暈。

閨女,你說起“蒙”,也說的這般理所當然啊。

“這位兄臺。”常紹腿長步子大,沒多久便追上了藍袍男子和青袍男子,“敢問,兄臺手中有本《周易考注》,對麽?”

藍袍男子和青袍男子停下腳步,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常紹。見常紹人物英挺俊秀,衣着華貴講究,卻沒有什麽纨褲習氣,面目溫和,也便和客氣和常紹作了個揖,彼此見禮,那青袍男子道︰“确有一本。不過,書是祖上傳下來的,弟雖不才,尚得溫飽,書是不肯出手的,兄勿要強人所難。”

常紹方才追上來之時,心中是有些着急的。聽青袍男子這麽說,倒慢慢冷靜下來了。

Advertisement

他可能确實有溫飽,可是,他這個人,只有溫飽便夠了麽?到醉仙樓呼朋喚友,推杯換盞,對他來說,顯然是極大的樂趣。他說“書是不肯出手的”,一臉大義凜然的模樣,可他若是真的不肯出手,藍袍男子怎會說起方才的話?他們相交時日已久,難道會對好友的底細一無所知。

常紹客氣的拱拱手,“如此,是弟冒昧了。打擾,就此告辭。”

青袍男子打了個哈哈,“哪裏,哪裏。”

他眼中的那抹失望和掙紮,沒有逃過常紹的眼楮。

雖然青袍男子不願賣書,可和常紹交個朋友他還是樂意的。兩人相互留下姓名、居所,彬彬有禮的告了別。

常紹和這二人分別,大踏步離去,上了馬。

或是騎馬,或是乘車,常家和蘭家衆人離開了。

常紹回家之後,便命人打聽了那姓程的青袍男子,程芾。有姓名、有居所,打聽起來不難,小厮很快回報︰程家世代讀書,原來也有些家底,不過這程芾不善經營,家裏原本有幾百畝地,盡皆典了出去,如今程家已是有些敗落了。

常紹親自到程家拜訪,以“友朋之間,何分彼此”為名,送了程芾三百畝地。

程芾就算清高得起來,他妻子、孩子也要吃要喝要上學,三百畝地送上門來,哪容得他推讓。

他當然也不能平白無故收常紹這三百畝地,長長嘆了口氣,滿臉不舍的走入內室,半晌,捧了一本由青绫裹着的書冊來,“常兄,弟無以為報,以此相贈。”

常紹掃了一眼,書冊上寫着四個古拙的大字,《周易考注》。

他眼中閃過絲驚喜,客氣了兩句,便收下了。

常紹告辭之後,程芾坐立難安,長籲短嘆。他妻子狠狠瞪了他一眼,“一本書,換了三百畝地,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有了這三百畝地,今後可再不許你典賣了!除了日常嚼用,往後還要傳給兒子呢。你做老子的,若是躺了下來,什麽也不留給兒子,好意思麽?”程芾氣的渾身發抖,“無知婦人!”和妻子吵了一架,氣惱的出了門,依舊和朋友喝酒論文去了。

常紹出了程家,騎上馬,春風得意馬蹄急,回了開國公府。

“也不知她看了這本書,會怎樣?”常紹心中又是甜蜜,又是不安。

他手中捧着這本書,去了涵碧館。

已是申時了,無瑕應該下學了。他接妹妹下學去。

到了涵碧館,常紹不由的楞住了︰開國公和蘭夫人坐在樓前的石凳上,一邊吹着涼風,一邊時不時的相互看一眼,行動舉止之間,滿是老夫老妻的和諧和默契。

都來接妹妹了啊?常紹迎着父母或是狐疑或是揶揄的目光,傻了眼。

“大郎,過來。”開國公無聲的說着話,拍了拍身邊的石凳。

常紹硬着頭皮走過來,見過爹娘,小心翼翼的石凳上坐下。

他渾身不自在,仿佛坐的不是石凳,而是針氈。

門開了,陸先生手中牽着無瑕的小手走了出來,兩人均是笑意盈盈。

“爹,娘,哥哥!”無瑕看見外面等她下學的三個人,高興的叫道。

開國公和蘭夫人一起迎上去,“閨女,下學了?今兒個學了什麽啊?”又笑着跟陸先生道了辛苦,“費心費心,多謝多謝。”陸先生微笑,“哪裏話,是我份內之事。無瑕聰慧的很,聞一知十,舉一反三,教她,半分不費力氣。”開國公和蘭夫人聽了這話,都是笑的見牙不見眼。

無瑕得意的笑着,沖常紹招手,“哥哥,你手裏拿着的是什麽啊?”

常紹硬着頭皮走過來,微笑說道︰“是本書。前朝一位姓鄭的名士所着,《周易考注》。”

陸先生很有興味的“咦”了一聲,“難得之至,這本書可是孤本,世間再無第二冊。”

無瑕很是感動,“哥哥,你是重金購得這孤本,要送給我的麽?”

高高興興的從常紹手中接過青绫裹着的書冊,喜笑顏開,“哥哥,你太好了!”

無瑕笑得燦爛明悅,像陽光下迎風搖曳的花朵,透着濃濃的喜悅和歡欣。

常紹神色遲疑,不知該說什麽。

蘭夫人肚中好笑,卻不好露出來,忍的十分辛苦。開國公哈哈大笑,“大郎知道咱們無瑕小姑娘是風雅之人,特地千辛萬苦的尋了這孤本相送,真是好哥哥!”他彎下腰,樂呵呵看着寶貝女兒,“閨女,你的藏書閣裏,又多了件寶貝!”無瑕喜滋滋,“可不是麽?先生說了,爹爹買回來的書裏,有一套唐代所印的經卷呢,很貴重很難得的。這不,哥哥又給我添了一本!”揚起書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陸先生微微笑着,落落大方。

常紹猶豫了許久,輕聲說道︰“無瑕,你還看不懂,這本書是講你說的那本天書的,先給先生看看,好不好?”

“好呀。”無瑕笑嘻嘻點頭,“先生看吧,看完講給我聽。這書太難了,我是看不懂的,蒙也蒙不出來。”

蘭夫人笑着把無瑕“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蒙”的話說了出來,衆人都樂。

無瑕殷勤的把書捧給陸先生,“先生,您替我收着吧。”陸先生微笑接了過來,瞅見書冊上四個古拙的大字,已是滿目驚喜,一頁頁翻過去,更是連聲贊嘆,“珍本,孤本,難得之至。”

陸先生擡起頭,正好遇上常紹柔情又羞澀的目光。常紹和陸先生目光相接,忙慌張的低下頭,陸先生雖是一向鎮定,也是心中一悸。

這樣的目光,單純,真摯,不含一絲渣滓,滿含情意……

真情是可貴的。

開國公、蘭夫人帶着子女和陸先生告別,依依不舍的走了。

陸先生站在臺階上,望着這一家四口遠去的背影,眼神沉靜而溫柔。

微風吹動她淺綠色的衣袂,飄飄欲仙。

---

陸先生所料不差,皇帝果然在某天召見開國公商讨軍務時順便問了常緒和常缙,“廣橫,你家二郎和三郎,性情、學問如何?”開國公心中一凜,忙道︰“臣的次子很好學,很孝順,這孩子什麽都好,不過,臣覺得他文弱了些。臣的第三個兒子年紀還小,性情未定,倒是乖順的很,一直規規矩矩的。”

皇帝不由的一笑,“在廣橫眼中,有孩子不文弱麽?”

你自己是這幅模樣,大概不管是誰,都會覺着文弱吧。

開國公大力贊美,“皇上英明。臣粗魯了些,便看着哪個孩子都覺文弱。”

“做父親的,不偏心便好。”皇帝笑道。

開國公淨說大實話,“皇上,臣還是略有些偏心的,疼小兒子多些。”

皇帝笑了笑,“偏疼小兒子,這也是人之常情。”

開國公回家之後,惴惴不安的問着蘭夫人,“夫人,皇上會讓三郎去大本堂吧?”蘭夫人把他和皇帝的話細細問了一遍,猜測道︰“皇上要一個孩子去大本堂,為的就是酬你的功勞。你既說了二郎文弱,偏疼小兒子,應該是三郎。”

皇帝和太子雖然一直是父慈子孝,可太子性情不夠果敢,有些文弱,皇帝哪會願意再給他挑選一位文弱的伴讀呢?便是秦王、晉王,因着數年之後便要就藩,總領一方軍政,皇帝也不會願意他們文弱的。

皇帝既然是為了酬功,知道開國公偏疼小兒子,為何不做個順水人情?

“但願如此。”開國公滿懷希冀。

“一定會的。”蘭夫人柔聲安慰他。

果然,沒過兩天,皇帝便下旨,命開國公第三子常缙為六皇子伴讀,入大本堂讀書。開國公大喜,“大本堂那可是太子和諸皇子讀書的地方,犬子有幸伴讀,臣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皇帝勉勵了幾句,開國公再三謝恩,方才退了出來。

出了殿門,開國公神清氣爽。

六皇子小着呢,性情又平和,給他做伴讀,甚好甚好。

開國公回到家,把三個兒子叫到面前,說了常缙到大本堂給六皇子做伴讀的事。常缙吃了一驚,忙問道︰“爹爹,我麽?”他一時間跟不敢相信似的,手足無措。

常紹微笑拍拍他,“可不就是你。爹爹說的很清楚。”

常緒有片刻呆楞,不過,很快回過神來,也笑着拍了拍常缙,“三弟,恭喜恭喜。”

常缙紅着臉一一道謝,“謝謝大哥,謝謝二哥。”

開國公勉強了幾句,交代他到了大本堂之後務必要謹言慎行,凡事不可随意,常缙恭敬的答應,“是,爹爹。”

常紹和常緒也交代了他許多好話。

常缙連連點頭。

“大郎,你帶你三弟練練騎射。他是常家的孩子,讀書行不行的先不說,功夫不能輸給別人。”開國公吩咐道。

常紹答應,“是,爹爹。”帶着常缙,練習射箭去了。

單留下了常緒。

開國公招手命常緒到自己跟前,溫言說道︰“二郎,有些話雖然你不說,爹爹心裏也明白。你一定想着,大哥是長子,爵位和國公府将來全歸他,你是次子,本來已經很委屈了,結果到大本堂讀書這樣的事也輪不着你,反倒是弟弟占了先。二郎,你的心事,爹爹都明白。”

常緒眼圈一紅,撲通一聲跪下了,“爹爹,孩兒不孝,方才真這麽想過。”

他确實有點委屈,我比不上大哥也就算了,他是嫡,也是長,我沒法争,可是連弟弟也比不過,憑什麽?

開國公雖是粗人,對自己親生的兒子怎能不疼惜?摸着常緒的頭,他嘆了口氣,“兒子,你大哥雖是長子,他可沒享過什麽福氣。他出生的時候爹爹和夫人要躲官兵的搜捕,東躲西藏,很是狼狽,夫人奶水不足,又沒糧食,你大哥連面糊糊也喝不上。後來,是爹爹到一個為不富不仁的惡人家中偷了一只能産奶的羊,你大哥這才喝上了羊奶,才沒餓死。”

常緒聽父親說着往事,也覺心酸,低聲道︰“大哥小時候真可憐。”

“你出生的時候,爹爹已有些聲望了,你一出生,便在錦繡堆中。”開國公憐愛的看着他,“爹爹那些年征戰在外,心中最牽挂的便是你。你是爹親生的兒子啊。”

常緒從小到大,極少有和父親如此親近的時候,父子天性,他把頭埋到父親膝前,失聲痛哭。

“你是爹的兒子,爹心裏有數。”開國公拍拍他。

常緒哽咽着,連連點頭。

父親心裏有數便好。

這年的八月,應天府和其餘行省一樣,舉行了鄉試。

蘭夫人對鄉試很關心,令開國公大感詫異,“夫人,這和咱們有何相幹?”咱們是國公府,孩子們又不考功名。不光咱們,阿弟家也是。

蘭夫人白了他一眼,“跟你說了,你也不懂。”

鄉試過後,那方家可就沒話可說了吧?婚書該還給陸先生了吧?

婚書一還,陸先生便不用顧忌重重,可以放開懷抱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