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放生池遇險,螺州有異

卓絲絲一大早便已起來準備布施的粥食,卓絲絲為劉大善人故人之女,年方十三,脾氣雖是火爆,但廚藝精湛。蘇安看着她忙碌的小身影,一襲紅衫,頭上團了兩個髻,絲帶随着來回奔走而飄揚在空中,腕間環着個小鈴铛,青春而活力,一時有些發怔。

劉溫芷走進廚房,問道:“絲絲,可準備好了?”卓絲絲舀起鍋中最後一勺粥,答道:“溫芷姐姐,馬上就好了。”蘇安想到前幾日的刺客事件,有些不放心,便悄悄尾随至波若寺。

劉溫芷與卓絲絲進寺上香,劉敬承左右無趣,便待不住跑出殿門,蘇安瞟到,又看了看殿外的護院,便跟上劉敬承,只見他跑到後殿,顯然被小鳥吸引了,出家人講究佛緣,放生,所以後面便有塊空地及放生池,空地上有僧人或香客灑落的鳥食,蘇安見此,便找了棵樹稍作休息,順便看着這頑皮小子等着劉府過來尋人。

忽聽劉敬承一聲驚呼,蘇安擡眼望去,只見劉敬承不知何時跑到放生池邊,池邊青苔遍生,眼看就要掉到池中,蘇安急忙抽取一節長樹枝,信手甩出纏住劉敬承的腰身,往回一拉,總算是有驚無險。

劉敬承呆呆的看着蘇安,一時沒反應過來,蘇安看他兩眼呆滞,估摸受了些驚吓,便彎下腰,半蹲在劉敬承面前,摸摸他的頭發,道:“不怕,已經沒事了。”又聽不遠處有人喚道“三少爺”“三弟”,便知劉府的人尋來了。

對着劉敬承安撫的笑了笑:“你的家人已經找來了,快回去吧。”劉敬承看着那笑容,只覺得有些癡,心想:怎會有人笑得這麽好看,比溫芷姐姐笑起來都好看。

蘇安看着劉敬承被劉府的人接走,便不再關注,雙手護着腦後靠在樹幹上,心想下山後便是官道,又有護院,想必青天白日那幾個刺客不敢出手,自己還是留在波若寺來的自在。

說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蘇安都信佛,在那二十一世紀,他不追星不迷劇,但自有意識以來就極為信佛,到了這昭聖大陸居然也有佛教,昭聖大陸有三大國及多個外族,其中臨啓國、光鳳國推崇佛教,搖辛國信奉聖教。

蘇安的境遇很多現代人會定義為穿越,還是魂穿,但蘇安隐隐覺得這是佛的憐憫,或者說是佛的成全。二十一世紀對他來說已是前世,而今生他便是在尋找答案,他想要的解答,佛的回答。就在彌漫着香火氣息與誦經聲中,蘇安緩緩入夢。

蕭山見蕭墨一直未出聲,也不敢相擾。他和爺聽見男童的聲音疾行而來,只見那少年眨眼間救下那男童,身手很俊,心想爺也許會上前結交。誰知自那少年安撫男童至男童已離去,爺也未出現在那少年面前,待那少年在樹上休憩,爺也是直直盯着那棵樹。

忽的,蕭墨轉身匆匆離去,看背影感覺有點落荒而逃的。蕭山輕輕松了口氣,爺喲,看那少年剛才的身手,功夫怕是不弱的,你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看,別人發現了可咋辦哦。蕭山又摸了摸後腦勺,怎麽覺得爺有些不對勁呢。

直到二人離去,蘇安心裏的那絲防備才落下。上樹不久他就感覺有雙眼睛直直盯着自己,太過直接的視線,蘇安當下就察覺到西牆邊有兩個人,呼吸平緩,武功不弱,但沒有感覺到他們的敵意,蘇安就懶得打交道。真是,連寺裏都不清淨。

柒州是著名的柔水之鄉,風景最為秀麗,盛産絲綢,茶葉,水陸交通八達,商業發達。這柔水之鄉的姑娘語軟身嬌,多是詩書傳家,曾出過多名貴妃皇後,也是有名的美人鄉。風景如畫,美人如詩,引得天下文人墨客莫不來柒州,也形成文壇的空前盛況。

清平巷。劉溫芷為前來的百姓一一舀粥,卓絲絲也忙着維護秩序。卓絲絲看了看,對劉溫芷懊惱道:“溫芷姐姐,這粥怕是不夠了,還有好多百姓呢 。早知道我上午再多熬些的。劉溫芷道:“按往日的布施,這粥是足夠的,不必自責,我已經讓素素回府請李姨再熬制些送過來。只是,柒州往年并未出現這種情況,莫不是出了什麽事?”卓絲絲道:“我方才聽一些百姓說是有從螺州過來的,好像螺州幹旱,莊稼沒有收成,逃難過來的。”

螺州,逃難,流民,劉溫芷皺了皺眉,看來需要回去說與爹爹知曉了。

柒州城門。一列車隊漸漸逼近,只見馬車前有兩個挂鈎,是上好的緋玉制成,門簾看似無奇,卻是柒州明繡——柒繡綢,車轍寬厚,那馬也是上好的駿馬。柒州自古繁華,一行人倒也沒有引起騷動。

馬車內,一綠衫女子不時撩開窗簾,一會兒嘟嘴一會兒皺眉。她身旁的男子一身白衫,面容清俊,一把拉住她坐下,語氣有些焦躁:“宋琬,坐好,堂堂郡主,這成什麽樣子?!”宋琬有些委屈,卻也不敢反駁,自撒嬌道:“夫君,這半月車馬不歇,奔波至此,琬兒累的慌。你幹嘛不讓我通知柒州知府前來接駕,害得我看也看不得,歇也歇不得。”

劉祈看到宋琬的倦怠,也不忍多加責怪,只得解釋道:“螺州情況危急,延誤不得,委屈郡主陪同前來,如今柒州知府已在籌備相關事宜,何必為些許小事再耽擱下去?”宋琬頓時不再言語,當時是劉祈請命來此柒州籌糧,自己放心不下胡攪蠻纏求了皇叔才來的,路上因為她已耽擱幾天了,确實沒理不好再抱怨了。

“籲——”車馬漸停,宋琬撩起窗簾,只見街邊有零星數人,衣着破舊,捧着碗正在進食,再前方似是排起長龍。劉祈也注意到此情景,見侍衛長張鳴打馬前來,便問道出了何時。張鳴答道:“回郡主,回劉大人,前方是柒州徐大善人家的徐大小姐正在布施,百姓甚多,我們是清道還是繞行?”劉祈不知為何,并未言語,反倒是宋琬答道:“繞行吧,盡快!”

張鳴領命前去,宋琬看了看劉祈,捏緊手中的帕子,心慌的厲害,直到車馬再次停下,宋琬方始覺手中帕子已被冷汗濕透。

而劉祈只覺得自己越是靠近柒州越是焦慮,一直以為是擔心螺州旱情,但聽到徐大善人,徐大小姐,這些詞句時才發覺自己的心跳劇烈起來,有什麽要溢滿而出,是思念?是期盼?自失憶以來,第一次情緒波動如此之大。

柒州知府周誠聽聞欽差已到,急忙出來迎接。

賓主兩座,周誠道:“郡主、劉大人舟馬勞頓,屬下已略備薄酒,為兩位接風洗塵。”“不必,”劉祈向京都方向拱了拱手,道:“聖上有旨,周大人還是盡快讓屬官前來領旨吧,螺州之事,不宜拖延。”

周誠站起來躬身作了作揖禀道:“下官已令唐師爺傳訊,劉大人稍等片刻,另外劉大人書信中交代的事,已布置妥當。”劉祈不由贊道:“周大人辦事果斷,一心為民,實為百姓之福。”周誠慚愧:“下官不敢當,劉大人所言之事雖不難,但着實耗時耗力,眼下時間緊急,下官一人豈能辦到,還得多虧了蕭将軍相助。”

“蕭将軍?可是一槍守迦關的蕭墨将軍?!”劉祈驚道。這蕭墨乃是開國名将蕭忠之孫,其父蕭義戰死沙場,自幼随蕭老将軍長于軍營,十二歲便已上沙場,十五歲一槍守迦關,得聖上親封車騎将軍,十九歲接其祖父帥印,手握六十萬兵權,鎮守北隅。而今這蕭墨不過二十三,卻已聞名天下,赫赫戰功讓人望而生畏,進而生敬。

周誠答道:“正是,蕭将軍已到柒州數日,前來亦是為螺州之事。”府門前柒州各地屬官陸陸續續趕來,唐師爺上前禀道:“欽差大人,周大人,各地屬官已到齊。”劉祈點了下頭,從張鳴手中拿過聖旨高舉:“聖上有旨,柒州臣子接旨。”

烏泱泱跪倒一片,劉祈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螺州幹旱,海寇擾民,朕心甚憂,特命戶部侍郎劉祈為欽差,天樂郡主随行,前往螺州,望柒州螺州官員齊心,以解螺州之旱情,還百姓之安寧。欽此。”周誠雙手高舉:“微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衆官員接旨後,宋琬對劉祈道:“夫君,既然聖旨已頒,我們先去歇下吧。一路上都沒好好歇過呢。”周誠連忙應道:“郡主說的是,下官疏忽了,還請郡主與劉大人到後堂休息,房間已備好。晚間下官派人去請蕭将軍,為各位接風,共同商讨螺州具體事宜。”劉祈此時心緒也頗為複雜,便點了點頭,前往後堂歇息。

劉府。劉溫芷回府後準備找爹爹告知布施之事,卻聽聞三弟劉敬承出事,劉同仁正在清荷苑陪着李姨娘。劉溫芷一驚,三弟素來活潑,從波若寺下山時一直安安靜靜的,現在想來反常的很,莫不是在山上出了什麽事?都怪自己,當時只顧着布施之事,疏忽了三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