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說好的種馬呢?1.14
等到燈火重燃,黑衣人早不見蹤影。
賓客們驚魂未定,院子裏卻忽然多了許多男子,他們有些是安康伯府的侍衛家丁,有些則身着京衛營的制式服。
領頭的青年身姿挺拔,秋晚一看還是熟人,潘寧什麽時候回京了?
只見對方從容走上前:“各位還請稍安勿躁,方才有一名刺客潛入伯府,意圖對廣成縣主施以毒手,被伯府侍衛識破,如今縣主已被保護起來,而刺客卻僞裝成賓客再次混入你們中間。”
衆人立刻慌亂起來,紛紛看向左右,相互之間離遠了一些。
“本人潘寧,接吏部任命,代督查院偵辦此案,煩請各位勿要走動,配合調查。”
“我們又不是刺客,為何不讓我們走?”有人見他年輕,出言反駁。
“就是,伯府裏都有刺客,我們留在這裏豈不是危險?”
潘寧面無表情,慢聲道:“安康伯府已經被京衛營徹底圍住,別說是人,就算一只螞蟻也休想爬出去!”
人群中一片嘩然,安康伯忙出聲安撫,廣成縣主本是來散心的,誰知竟真的遭遇了刺客,還好潘寧早有準備,若是讓刺客逃掉,他簡直不敢想象皇帝的憤怒。
“諸位,潘大人應有辦法尋到刺客,不會耽誤太久,還請各位體諒。須知皇上向來疼愛縣主,若是……”
不少人心中一咯噔,都想到皇上視廣成縣主如親女,若是知道她差點被暗害,在場中人不但不配合抓捕刺客還鬧着要走,恐怕會找他們一一算賬。于是,不論學生舉子還是夫人小姐,都悄悄歇了心思,轉而問道:“那刺客是誰?可有眉目?”
潘寧并不賣關子,直言道:“會元郎,還要本官來請你嗎?”
秋晚腦中轟地炸響,其實潘寧還未開口,她心中便有所預感,但等到預感成真,她仍然覺得恍惚和難以置信,祈楓,可是這個世界本來的主角啊,怎麽會……
不提周圍人如何震驚,一位藍衫青年施施然繞過花藤,慢慢走來,他神情鎮定:“大人,不知尋學生有何事?”
潘寧上下打量着他,平靜道:“祈公子心知肚明,無需與本官做戲。”
Advertisement
“還請大人指教。”
潘寧見他不見棺材不落淚,心中也不意外,“本官知你決不會認,今日便請在座諸位做個見證,定讓會元郎心服口服。”
他忽略祈楓面帶譏諷的笑,不急不緩說道:“在此之前,本官想讓諸位知曉,如今與會元郎有所牽扯的命案已有四宗。本官此前在嘉陵縣任縣令一職,某日……”
潘寧将他偵辦的趙秋燕一案娓娓道來。“……此案人證物證俱在,殺死趙秋燕的人正是丫鬟冬梅。”
院中人默契地轉向邱氏與秋晚,作為當事人之一,秋晚略有窘迫地點點頭,擡眼時恰好撞上潘寧的視線,對方眸光微閃,輕斂下眼底的情緒,複又與她對視,嘴角微微帶笑,感激中還有些別的什麽。
秋晚情不自禁地跟着笑了,不知怎的,心裏某處像被羽毛撓過,竟是說不出的滋味。
“此案兇手确鑿無疑,但有一事卻引起了本官的注意。”潘寧的聲音沉穩,語速徐徐,讓人不自覺聆聽得更仔細。
當他說起林氏跪禮的姿勢像是宮廷禮儀時,秋晚也如旁人般愣住,心道難怪潘寧此前會暗查林家和林氏,原來另有隐情。
“更意外的是,冬梅假借襲擊本官,暗中塞來一包紙團,裏面是一些地衣葉子,紙上寫着‘京城救兄’四字。她将此物便攜在身,顯然早有赴死的準備,而其中信息晦澀,想來是她時間匆忙,又或者有別的顧慮,試圖故弄玄虛引本官探查真相。”
院中諸人面面相觑,地衣,那是何意?
“地衣那是一種無根植物,而京城中有類人則被稱作無根之人,那便是太監,能任用太監者只有宮中、各王府,以及各公主府。可一個縣城丫鬟為何會與高門太監有所牽扯?無根可是暗指她兄長的身份?再一聯想林氏禮儀的蹊跷,本官認為此案或許還有隐情。”
“因此,本官循着這條線索去查冬梅的來歷,同時也查趙家,尤其林氏。”潘寧又朝秋晚看了一眼,“本官從趙大小姐的丫鬟口中得知,冬梅入府可謂處心積慮。”
他将當初玉英的話轉述,又道:“趙家只是一縣富戶,有什麽值得冬梅如此費心?她背後是否還有黑手?本官着人查訪大興牙行,發現冬梅的身份憑證竟是由賣她入府的牙婆僞造,而那牙婆在案發之日便失去蹤跡,捕快順着她的戶籍去找,竟然查無此人。”
“冬梅的線索到這裏便斷了,趙家也沒查出什麽來,本官只能追查林氏的娘家,可林家六年前忽然遠遷彭城,由于路途遙遠,一時也沒消息傳回。就在此時,縣裏卻發生了第二宗命案。”
“死者是一名叫柳思思的妓子,她本是百芳閣的頭牌,在本該挂牌接客的當夜,被活埋于她的小院中,生生窒息而死。”潘寧将柳思思一案詳細說了,其過程聽得不少人面色發白,均震驚于兇手的殘忍,而他們也首次從潘寧的敘述中,聽見了祈楓的存在。
“可惜,盡管作案方式已明确,但本官終究未能及時找到兇手。”潘寧神色不免慚愧,“而且,本案還留下了三處疑點,其一,柳思思與兇手的聯系方式;其二,兇手為何扯斷他送給柳思思的玉佩,而不将它帶走;其三,兇手的殺人動機。他手段殘忍,好似與柳思思仇深似海,可柳思思常年被拘于百芳閣,又一心愛慕于他,怎會讓他如此痛恨?他們之間難道還有舊事?本官見百芳閣中人對柳思思所知不詳,便派人去她祖籍探查,希望能有線索。”
“可笑!”祈楓終于忍不住插言:“大人所說第一宗命案,死者是趙家二小姐,兇手是趙府丫鬟,有嫌疑者是賣她入趙府的牙婆,與學生何幹?至于第二宗命案,學生不過是幫柳思思解圍,連她的院子也沒去過,她死了,又與學生何幹?若學生想殺柳思思,本該暗中行事,又怎會大張旗鼓地現身百芳閣?”
“的确,兇手本可一直藏于暗處,本官也不明白,他為何要現身?但正因如此,才讓兇手露了痕跡。後來本官與趙姑娘談話得知,當日祈公子與趙府家丁打架時,她曾聞見過蘭香,而嘉陵只适宜栽種夏蘭,冬日何來蘭香?本官便想,會不會是柳思思房中獨門秘制的幽蘭香?也因此,本官意識到自己陷入了誤區,誤以為兇手必不會貿然出現在人前。導致對當日百芳閣中賓客的排查并不嚴謹,尤其如祈公子幾位已上京趕考的舉子,本官并沒有追查,也并不知你們是否真的離開了嘉陵縣。”
潘寧一口氣說了許多,頓了頓道:“但誰又規定,暗處之人不能光明正大的現身?若兇手那日也在百芳閣,他當然可以讓柳思思知曉,他當夜會去見她。而作為曾與她私下交流之人,祈公子嫌疑不小。”
祈楓霎時大笑不止:“您是說學生與柳思思有私,但卻在她挂牌當日假做與她素不相識去了百芳閣,見了她之後暗示她當夜等着學生,再設計将她殺死?哈哈哈……大人所說未免太過荒謬!”
“祈公子勿急,本官才說到第二宗命案。”潘寧淡淡道,并不為此發怒:“柳思思死後不久,本官得到了林氏的消息。屬下來信,林家在林氏出現前,從未傳出過生病的女兒,而林氏則是在出嫁前夕,由林家姑奶奶不顧族人反對,強行上的族譜。這位姑奶奶還有個特別的身份,那便是七公主曾經的侍女,芍藥。”
邱氏猛地轉過頭看向秋晚,眼中存着求證,秋晚無奈地點點頭,但她并不知林家姑奶奶的身份,此時也十分震驚。
“芍藥去後,林家便以林氏的身份多次威脅她,可見林氏并非林家人。而林氏出嫁時恰好二十五歲,正是宮女外放的年紀,她的禮節也說明她很熟悉宮廷規矩,再有芍藥牽線,本官有理由懷疑,她曾經是一名宮女,而且與七公主有些關系。”
是誰?幾位身份高的夫人不禁猜測起來,她們隐隐有感覺,或許最終的真相會涉及到皇家隐秘,她們不應該聽!但此時此地,她們哪裏也去不得,只能聽之任之。
“本官認為,林氏才是解開趙府之謎的關鍵,正準備重點盯查她,她卻已吊死在嘉陵城郊的樹林中。”
衆人均意識道,這便是第三宗命案!
“有人丢給她一張字條,告訴她殺死趙秋燕的兇手另有其人,以此将她騙去樹林,先打暈了她,再将她吊入系好的繩套,任由她缢死……”潘寧冷靜地分析:“如這般先讓死者失去意識,再殘忍虐殺的手段,在某種程度上與殺死柳思思的方法有些雷同,而嘉陵縣安穩了許多年,忽然數案并發,難道毫無聯系?加之兩案兇手性別一樣,身形近似,于是本官忽發聯想,殺人者會否是同一人?”
秋晚心中砰砰直跳,她也一樣懷疑過,而祈楓不論從身材還是武力,都符合這個條件!
這時,安康伯問道:“可林氏與柳思思有何關系?她們一個是青樓女子,一個卻是良家夫人,年齡也相差許多……”
不少人紛紛點頭,他問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潘寧不慌不忙地解釋:“她們表面沒有關系,但若查清了柳思思入妓院之前的身世,也未必沒有線索。總之,冬梅與林氏身份均不簡單,甚至牽扯到京中貴人,本官便提前與家中通信,勞他們多多注意,可惜,終究晚了一步,等本官回到京城才知,七公主已經……”
“難道……?”安康伯不可置信地問。
“正是,七公主之死,便是第四宗命案。”
所有人都愣住,祈楓忽然憤怒道:“無稽之談!依大人所言,學生一個從未到過京城的人,也能掌握公主殿下生死麽?!”
潘寧并不理他,而是道:“林氏死後,本官一直未找到兇手行蹤,又因任期将滿,只能返京述職。但途中我們卻遭遇了水匪,在與水匪纏鬥時,一個箭術高強的人躲在暗處射了本官一箭,那箭帶毒,若非本官及時封閉穴道,又得人相救,只怕已性命難保。”
他說道這裏,再次別有深意地看了秋晚一眼,随後輕咳一聲:“聽聞會元箭術出衆,能百步穿楊?”
“大人不必暗示,您若要回京定是月餘前才啓程,而學生早已趕往京中參加春闱,若偷襲大人乃是學生所為,又如何來得及考試?再者說,學生何德何能可以指揮水匪行事?學生與大人素未謀面,又何必對您痛下殺手?”
“船行一日不過三十裏,若是舍得跑死幾匹馬,即便偷襲本官後,走陸路一樣能趕上春闱。至于為何要大費周章刺殺本官?想必作為本案主審,既查冬梅,又查林氏,還派人去查柳思思入百芳閣前的經歷,俨然觸及了兇手的底線。”潘寧不等祈楓辯駁,又道:“本官在泗水縣療傷期間,收到了屬下來信,得知了柳思思的身世,終于明白兇手為何這般忌憚。柳思思原名柳金鳳,乃宏康柳葉村人士,自幼父母雙亡,之後被親人賣給人牙子,幾經輾轉入了百芳閣。”
“她的身世尋常,但她的娘卻很不尋常。”潘寧直直盯着祈楓,一字一句道:“柳金鳳的娘親,有一手接生的好本事,曾入京中謀生,為不少貴人接過生,安和八年,七公主推舉她為陳妃接生,但不久後陳妃因犯上被賜死,她便回了原籍,幾年後生下柳金鳳,沒多久便病死了。”
一時間,院中鴉雀無聲。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一個名字,叫系統給我假劇本……不知道你們覺得和原來比哪個有趣一點?
惹,不小心按錯了,發早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