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說好的種田呢?5.13
地處極北,哪怕是初春已至, 氣候還是凍得人發僵, 幾個小兵搓着手守在城門口, 百無聊賴地看着城門邊上那些為生計操勞的百姓。
忽然,一匹馬疾馳而來,馬蹄聲喚起了城門兵的警惕,就見一男子騎在馬上,他滿身是血,頭發淩亂, 只聽他大喝道:“丹國騎兵距遼陽府已不足十裏, 速速關城門!”
所有兵卒都愣住,接着是爆發的笑聲,就連門外百姓都覺得“怎麽可能”?
身在遼陽府多年,哪怕是再愚笨的人也約莫知道點兒規律, 若丹國進犯,總兵府不可能全無動靜, 而且丹國也不敢搶到府城來。雖說遼陽府總兵暴戾兇殘,知府又只知谄媚上官, 讓百姓苦不堪言,但至少十年來,遼陽府從未被進犯過, 遭殃的都是周邊村鎮。
大家心裏多少有些駭人的猜測,起初難免別扭,但人都是自私的, 只要能保住自家人的性命,又哪兒來的功夫替別人操心呢?久而久之,他們也都心安理得地麻木了。
眼看快馬越來越近,兩個守衛拉出套馬索想絆倒對方,誰知那人騎術高超,雙手緊勒缰繩,駿馬前昂,躍入了城門,有如懸崖飛鷹。他進城後便将馬停住,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朗聲念道:“總兵羅天佑再拜:日前有欽差奉皇命來遼陽府,監察軍饷一事,無意知悉你我往來相合,我心甚憂,以致做出不和之事也……”
韓鴻雪剛念了幾句,所有人神情驟變,而他們越聽,面色越沉。
那信中所寫,竟是欽差發現了總兵羅天佑與丹國單于不可告人的秘密,羅天佑派人截殺欽差,可惜被對方負傷逃走,至今生死不知。羅天佑擔心皇上會徹查此案,便與丹國單于商議,請對方兵圍遼陽府,他假裝戰死,趁亂脫逃,遠走高飛,而他準備的謝禮,則是大明國中情弊,以及河關、程陽、潼天三府的軍機部署。
“書去神馳,曷勝翹望。天佑敬上。”
當韓鴻雪念完此信,盡管匪夷所思,可人們想到過去種種蛛絲馬跡,竟多半都信了。
誰知,韓鴻雪又繼續念道:“多謝羅總兵厚禮,可曼見二月初四便是吉時。”
曼乃丹國單于金曼的自稱,而今日,正是二月初四!
場中無人不駭然,有城門兵驚慌道:“你、你造謠,這書信不是你編的吧?”
韓鴻雪看他一眼,直接将信扔給對方,那人捏着信紙緊張地确認,他雖識得幾個字,但卻讀不懂這封信,可他能看懂信後回複的竟是丹國文字!此時他茫茫然不知所以,難道是羅總兵想要舍棄遼陽府來個金蟬脫殼,可丹國單于卻選擇直接釜底抽薪?
“你們還愣着做什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先關城門!”說話之人韓鴻雪看着有些眼熟,原來是那日集市上當街欺壓百姓的百戶。
聽了百戶的提醒,所有人如夢初醒,城外百姓蜂擁向城中,周圍響起了機械轉動聲,厚重牢固的城門緩緩關閉,不少百姓哭喊着往城門縫隙裏擠,就怕慢了一步被關在外頭,成為丹國軍隊的刀下亡魂!
Advertisement
“轟——”
城門緊閉,遼陽府外再無一人,只餘一地狼藉。
不久後,總兵府上。
羅天佑正在校場上練武,管家忽然沖了進來,跑到半途踉跄了下,口中喊道:“不好了,大人!外頭都傳丹國騎兵來了遼陽府,守城兵将城門關了!”
羅天佑動作一僵,“咔”的一聲扭過頭:“你說什麽?”
難道單于他已經開始行動了?不、不對!他們商定的日期本不是今日,何況,他還沒有拿到單于的回信,也不知廖永輝那個蠢物怎麽還沒到?羅天佑擰着眉,心想一定是有人造謠生事,蠱惑人心!
“是誰?”他憤怒質問。
管事一愣,以為他問是誰下令關城門,便道:“是趙百戶要求的,還有……”
“他奶奶的!”羅天佑心火直拱,這管事也是個蠢的,說個百戶他認識個卵?憤怒之下他一巴掌抽在對方臉上,将年過半百的管事抽得摔倒在地,羅天佑看也懶得看他,便甩袖往門外走去。
那管事挨了一巴掌,眼中帶着灼灼恨意,這羅天佑因貪圖美色,酒醉後将他唯一的孫女糟蹋了,孫女兒至今仍瘋瘋癫癫,家中誰人不心疼?可他為人奴仆連命都不是自己的,又有什麽辦法?城門口發生的事已傳遍遼陽府,他當然知道羅天佑和丹國單于之間的交易已經暴露,他身為總兵府管家,一損俱損,本想提醒羅天佑,可如今他卻将話吞進了肚子裏。
事情已發展到這一步,縱然羅天佑有天大的本事也遮掩不住了,他還操什麽心?
“呸!”管家啐了口,看你還能橫到幾時?蠢物!
“蠢物!你不想要命了?”羅天佑怒不可遏地沖到城門口,一路上見城中百姓們慌慌張張,心裏恨不能将造謠生事者大卸八塊,怒氣讓他忽略了百姓們看他的複雜眼神,此時他一鞭子抽向趙百戶,打得對方痛叫一聲,又見不遠處站着個渾身浴血的陌生男子,直覺告訴他對方與今日之事脫不了幹系,于是舉鞭抽打:“是不是你胡言亂語?”
沒想到那男子卻單手抓住他的鞭子,用力一扯,扯得他重心不穩,就此撲倒。
羅天佑一個帶兵的将領,年輕時也算骁勇,家裏還有點背景,不然他也爬不上總兵的位置。這些年他雖沉迷酒色,漸漸懶怠,但武藝卻也沒徹底放下,可竟被對方輕而易舉拽倒?羅天佑臉上忽青忽白,只覺得丢了好大的醜,等他回過神來,胸中怒火像決了堤的洪水,咆哮奔騰,泛濫成災。
他抽出腰間的刀便想殺人,忽然,他感覺到地面輕微震動。
不止他,周圍所有人都察覺了,一時間場面就像凝固一般,誰都沒有動作。
“是、是丹國騎兵!他們來攻城了!”
城樓上的小兵一聲嘶吼,讓羅天佑徹底呆住。
他恍惚聽見了急促的馬蹄聲,就像驟雨挾裹着狂風而來……
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
難道丹國對他提出的條件不感興趣嗎?那可是三個府城啊!
就算不同意,也不應該毀約啊,他們長達十幾年的默契,還曾誓告于天,對方怎能陰奉陽違、背棄前盟?!
冷汗打濕了他的背脊,羅天佑只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成了血色,身邊來來往往的人都面目模糊,而唯一清晰的是自己被綁上木樁,百姓們沖上來撕咬他的血肉,還有絞刑架上挂着的一排排屍體,都是他的家人……
他知道,他完了。
城中大亂,丹國軍隊還沒入城,遼陽府已是哭聲徹天。城門守衛人人惶恐,城牆上的兵卒縮着身子,像沒頭蒼蠅一般橫沖亂闖,其餘遼陽府兵遲遲不來,百姓們混亂不堪地向北門逃竄……
韓鴻雪望着這幕,心裏愈發茫然。
這座城,靠他們能守得住嗎?
羅天佑死不足惜,可全城百姓都要随這個喪盡天良之人陪葬嗎?
若丹國真想要遼陽府,或許還不會對府中百姓痛下殺手,但金曼并未受羅天佑信中利益所誘惑,說明他腦筋清醒,知道貪心不足蛇吞象,并沒有占領這座城的打算,只把遼陽府當做以往的村鎮般搶劫一番,等朝廷派兵來源,他們拍拍屁股就能離開。
可想而知,在丹國這樣的打算下,這座苦寒邊城一旦破城,會變得怎樣千瘡百孔,滿目瘡痍。
就在此時,他忽然見到前方來了一大批人,他們大多身有殘疾,或缺臂少腿,或瞎眼斷指,其中一些人手中還拿着鐮刀、鋤子,就像是直接從地裏趕來似的。
領頭之人,是他曾有過一面之緣的李參将,想必也剛剛得了消息。
李參将走到近處,看着混亂的場面下意識蹙緊眉頭,臉色十分難看。但他并未開口斥責,而是做了件讓衆人意想不到的事——李參将從守衛身上抽出長刀,手起刀落,猛然斬下羅天佑首級。
沒有絲毫猶豫。
“背信棄義、出賣朝廷之人,死有餘辜!”
“今日斬殺羅天佑,一切罪責由我一人承擔!”
“但現在,”李參将虎目環視四周,威嚴的神情不容任何質疑:“我們必須守住城!所有人聽我調令指揮!敢有不服者,殺!”
“殺!”
“殺!”
他身後那些疑似泥腿子的人,紛紛舉着“武器”大吼,吼聲震天。
這些人多半是負責屯田的軍戶,當年也曾上陣殺敵,只是傷勢讓他們無法再上戰場,但這聲聲嘶吼所迸發出的殺氣,卻讓周圍兵卒都噤聲不語。況且,李參将在軍中原本就頗具威望,縱然被一撸到底,士兵們對他的畏服暫時還沒有淡化,此時又值群龍無首,城中知府及副總兵尚不知人在何方,他這時候站了出來,沒有任何人會反對。
見衆人無異議,李參将滿意地點點頭,冷靜道:“很好,傳令下去,關閉北門,封城。”
逃跑無用,哪怕出了城也跑不了多遠,此舉反倒惑亂軍心。
只有奮勇殺敵,才會得到一線生機!
随着李參将的號令,城中所有人都動員起來,府營中配置的幾臺大炮被搬上城樓,數量不多的火器也發放給遼陽府兵。
兩萬府兵與三千軍戶紛紛集結,靜待敵軍;讀書人則負責清點糧草和人員;普通百姓們幫助運輸、挖井;郎中們獻上積蓄的藥材,并清空醫館,以便随時救治傷員;就連老弱婦孺都忙着燒水燒油……
一時間,全民皆動。
城樓上早已厮殺成一片,城中措手不及、臨陣磨槍,一開始難免處于下風。加之遼陽府兵這些年基本沒有正經打仗的機會,此時難免膽怯,若非遼陽府外有護城河攔截,內有堅實城牆抵擋,恐怕早已敗陣。
李參将見他們窩囊,氣得狠狠踹了身旁的百戶一腳,“老子就沒見過你們這麽熊的兵!連一群婦孺小童也不如,若遼陽府被攻破!你們、你們的家人!誰也別想活!”
“可、可是丹國來勢洶洶,我們卻毫無防備,一旦他們下令圍城,遼陽府又能撐得住幾日?”被踹得恰好就是趙百戶,他鼓起勇氣辯解,心道面對九死一生之局,誰能不懼?
此時,韓鴻雪卻道:“永定侯世子日前已去河關府借兵,估摸這幾日就當返還,內子已趕往河關府報信,途中多半能遇見世子,算算路程,少則三日,多則五日,援軍必來!”
李參将聽得此言,眼睛一亮,“朝廷從不冷卻将士們的熱血,也斷然不會放棄為他們守衛邊疆的英雄!援軍,一定能到!”
他浩氣凜然,聲如洪鐘,附近許多人都聽見了。衆人心裏一松,又迅速被一種莫名的激蕩填滿,仿佛擁有無盡勇氣,就連那些綻開的血花也不再可怕,而是瑰麗與妖嬈……
趙百戶心一橫,舉着刀咬牙道:“給我殺!!!”
“殺!!!!!”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信件有幾句來自毛文龍“通敵”書信……所以他到底有無通敵?
晚上回來還要改_(:з」∠)_,今天太忙了啊啊啊,看見更新是我在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