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番外)李衍往事
我喚作“衍”,那年的我還只是個郡王,那一年,我在宮中遇到了令我惦念一生
之人。
她是異國的公主,作為質子留在歆國,我知道她的身份,可卻還是忍不住
想要離她更近。
她總是淡淡地行在路上,坐在那裏,可就是不說一句話,仿佛也能讓人一
眼便看見她,她雖然知道自己的人生今後便是被攥在別人手中,可卻依舊能夠
不卑不亢。
祖母待她也是不錯的,我以前便喜歡去祖母那裏玩耍,自從見了她之後,
似是更喜歡去了,這樣也好,旁人不會輕易便瞧出我的心思。
還記得那一日,她拿着一本書籍在研讀,我以為女子都會讀些女則之類的
,不料,她卻在看一本兵書。
身為質子,被發現在看這樣的書籍,本應該是驚慌的,可她卻還是那樣
淡淡的,好像自己的心思根本不需要旁人去猜測一般。
自那日起,我便知道自己待她是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可礙于身份,我一
直沒有說出口,我們在宮中遇見,也只是淡淡的,眼神相碰的一瞬,能夠感
覺到對方存在的美好。
Advertisement
我們之間有着一種特殊的聯系方式,全部交由信得過的太監轉交,信中
內容皆寫得隐晦,即使被發現了,亦沒有什麽大礙,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刻意更改了字體筆跡。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最難忘、最美好的那段年少歲月。
當那一日,我無意間在殿外聽見祖母和母親的對話,才意識到我深愛之
人所處的境地,以她的身份,我們二人斷然不可能在一起,可我之前竟似是
只顧着享受能時時見到她的快樂,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終究是個皇子,不能像
尋常男子那樣,可以為了心愛的姑娘義無反顧,我倘若那樣做了,興許是在
給她招致更深的禍患。
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我終是下了狠心,側面向母親提議将她
嫁去齊國。
我不知道當她看到這樣的一道旨意時會作何反應,可我可以确定的是她
一定會傷心,可我不能眼睜睜看着她被當做棋子嫁給終不會帶給她幸福的男
人。
齊國的陽明親王是個極重情義之人,嫁與他,即使不能收獲男女之情,
可卻能護她一世周全。
陽明親王亦有一個不能與之終老的愛人,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孩子,可我
知道,璇會視他為己出,沖着這一點,陽明便會給她最大的尊重和安穩。
心中住了一個人,旁人便再也踏不進去一步。
這樣的人,似乎交付的真心,便是一輩子的。
興許有些決絕,可又令人欽佩,那是怎樣熾烈的情感啊!
我和璇的故事便這樣無果而終。
直到多年後她的死訊傳回京城,我才恍然,原來,有些人在心中從未離
去。
我習慣了去梅園,去曾經一起埋下回憶的梅樹下釋放內心的傷感。
不知究竟是緣分還是什麽其他,我遇見了綠璇。
她總是能給人一種踏實之感,亦或是她見證了我最脆弱的一面,我便可
以展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我隐約感覺到她已猜出我的身份,可是她依舊保持着最初相遇時的模樣
,我依舊對其訴說着自己的往事,我亦知道了他和李呈之間的往事。
宮中總是沒有秘密的,正如當年向祖母禀報我同璇來往書信之事一樣,
流言四起,因為我的命令,這樣的話語不再出現,可這畢竟是畏于皇權,自
那之後,我沒有再去見過她,很多時候,不見,不是因為厭惡,而是因為不
想傷害。
我和李呈之間,因為李乾的事情,似乎有着一種永遠無法消除的隔閡,
可我知道,李呈斷然不會害我。
我并未告訴他那女子身在宮中,他這些年在外游歷,日子倒是過得清閑
,似乎這樣的日子才符合他的性子,他不願自己被任何東西束縛,可卻終是
為了一個女子,終生尋覓。
其實,我是羨慕李呈的,他能夠舍棄很多,放下很多,皇子的身份,他
甚至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當年父親用劍指着他的心口,他亦是那句淡然的“
不後悔”。
我沒有他的那份勇敢,所以收獲了這樣的結局。
我亦曾經傷害過他人,即使這件事情的主因不在我,可倘若我早些時候
離開山莊,也便不會有那樣的遺憾和悲痛吧。
年少時的我曾想着要仗劍行走在江湖之中,興許是受了李呈的影響,我
借着北巡之際當真去了曾經因為意外機會結識的江湖朋友住處。
在那裏我遇見了喚作“璧珺”的女子,從她的眼神中我能讀出不一樣的情
愫,我深知自己心中已然住進了一個女子,便不能将這份心意放在心上,我
也萬不會知道她竟能達到一種癡狂的地步,她竟會選擇那樣一種近乎無情的
方式,我承諾要給她名分的,可她卻說出了“此生不再相見”的決絕話語,似
乎在完成一項使命一樣,釋懷地轉身。
我離開那日,莊主什麽也沒有說,甚至沒有出來送我一程,我知道,他
知道了這件事情,可他卻沒有強求我任何,回想着他的那句“帝王家注定躲在
多難,注定要失去很多”,我覺得自己似乎是明白了原因:他不願自己的骨肉
踏入那樣兇險之境。
因為我的身份,我注定會失去很多,即使是曾經一見如故的朋友,也會
因為不同角度心生的忌憚,終究離我遠去。
或者是我因為擔心他們受到傷害而将他們推得很遠,結果卻将他們傷得
更深。
我得到了那個萬人仰慕的高位,卻失去了不顧一切愛人的機會。
這便是上天的公正,他要你得到一些,同時也要失去一些。
多年後,當我看見清讓和淩薇,回想到了我在他這個年齡時候的模樣,
難免傷懷。
清讓這孩子總是安靜、隐忍的,這是他讨人喜歡的原因,總是做得很多
卻索要的很少。
淩薇這孩子和他倒是十分互補,她像極了她的外公,身上有着那樣一種
不怕死的勁頭,對于唐鴻漸,對于裴氏一族這些年為國家百姓的付出,我從
未心生懷疑,倘若他們的目标是我現在所坐的高位,二十年前的那場政變便
是他們最好的時機,可他們為了支持我,幾乎失掉了所有精銳。
這個恩情,即使到了今日,我亦是記在心上的。身處這個高位,疑心便
會跟着滋生,可我卻始終不能去懷疑裴氏一族,似乎良心便不允許自己如此
。
對于可能危及敵國的力量,我是不會手軟的,我也要讓自己吃一顆定心
丸,所以決定利用淩薇完成鏟除異心者的計劃。
淩薇接下了這個任務,我知道她想報殺父之仇,可她眸中閃爍着光芒的
一瞬,是在我提及家國蒼生之時,這個孩子,心中寫着情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可這要看拿它同什麽作比較,我相信在裴老
先生身邊長大的孩子,終是與一般同齡人不同些。
淩薇遠嫁的消息,最難過的,如我所料,正是清讓,那一刻,我看到了
他的真心,一個一向善于隐藏自己的男子,能有這樣不理智的行為,必定是
動了真情的。
我在心中向其許諾,淩薇平安回歸之日,定恩準二人永結同好。
可等待的過程卻是艱難的。
這其中最大的意外,便是芷蘿。
我沒有想到,她竟然是遼國承賢将軍的女兒。
對于我們此番的戰争,遼國的這支特殊部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只
要想着清讓會成為此次事件的犧牲者,我便會覺得心痛。
我知道,在他心中,一直是不接受淩薇已死之事的,我從未親口告訴他
,這孩子的預感總是準的,可現在并不是告知他的時機。
看到這些,我心底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後悔,倘若當年我帶着璇遠走天涯
,會不會結局又不一樣。
可理智些想,萬一因為此事挑起兩個國家之間的争端,那我便會成為這
個國家的罪人,興許,我的性格便決定了我此生不會像李呈和清讓那般勇敢
,可我的理智,卻是坐在這個位置上最适用的特質。
有些時候,我會想,每個人的特點注定了他來到這個世上需要擔負的責
任,有些位置,只要走上去便像是簽訂了一份契約,可卻不得不如此,總要
有人去承擔這些。
直到今日,我還是會時不時站在城牆之上,眺望着遠方,那是齊國的方
向,即使在那裏也尋不到我的心上人,可習慣卻是改不了的。
對于清讓的母親,我是十分敬重的,她身為女子卻有着男兒一般的膽識
和謀略,正是因為她的性情,清泫和清讓才能成長為如今這番擔當男子漢的
模樣。
她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外人看我們感情很好,其實真的
是很好,那是一種互相懂得的尊重和相持。
我想,這便是上天對我的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