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蓮與寒梅(1)

因為佩戴着立場徽章,又有救命之恩,李振總算沒有再盤問什麽,甚至開始思考楚秋所猜測的“內奸”到底有幾分可能。

兩人又走了幾日,終于到了天策在漠北的營地。

并非城池,而是駐紮的營地。

楚秋坐在坐騎上,随着李振的停下而拉住了缰繩。她放眼望過去,看到了層層疊疊像蒙古包一樣的營地,隐約知道了什麽是震撼。

“這裏是離漠北邊境最近的據點。”李振感覺到她的驚訝,便體貼地解釋着,“更多兄弟還在後方的據點守着。”

這裏的将士只是防止突厥作亂的先遣軍,并不是所有。

也是,天策府不可能将所有力量都放在一起,況且這麽點地方也放不下。

“幾千人?”楚秋掃了眼,除了站在門口的守衛,營地裏來來回回不少人。

“不,是兩萬三千人。”大概是确認了楚秋的身份,所以懷有一定的信任,李振朗聲一笑,沒有隐瞞地告訴了她确切的數字。

楚秋聽了沒什麽感覺,對她而言是兩千還是兩萬,實際上都沒什麽實感。

唯一讓她有點動容的,大概是在系統的開挂之下,她能從系統的視角看到營地密密麻麻的黃點和紅點——那代表着,營地裏的人不是和她敵對的浩氣陣營,就是完全中立的俠士。

——還好裝備了陣營徽章。

仗着自己遮着臉,楚秋光明正大的出神想到。

要是沒有隐瞞自己的陣營,遇到這些浩氣盟的天策,她怕不是還沒靠近就被槍捅成了篩子……算了,這個時候就勉強承認一下系統還是有點用的吧。

楚秋靠近營地後與李振一同下了坐騎,他們牽着坐騎走到營地門口,門口的守衛明顯認識李振,露出驚喜的表情。

“副将!是李副将!”

Advertisement

“副将,您平安回來了!”

“萬幸!”

“太好了,兄弟們都以為——太好了!”

他們并未因為看到李振而激動地離開崗位,但楚秋從他們的表情中知道,他們對于李振的回歸,無疑抱着驚訝與欣喜。

「……看來,李振的情報任務确實有些蹊跷,而且這個問題被營地的人發現了。」楚秋作出推斷,「是營地的誰察覺到了不妥?還是說這本來就是奸細散布出去的消息,為了讓他們內部亂了軍心?」

“讓大家擔心了。”李振一一安撫了他們,随後露出作為副将的威嚴表情,“此事蹊跷,我還需與将軍商讨,你們莫要擔心,更毋妄加猜測。”

楚秋挑眉,想着原來他這個副将還是有些氣勢的。畢竟在她的印象裏,他一直是弱勢的那一方。

“副将,這位姑娘是?”

有将士早就看到了楚秋,見她蒙着臉還與李振一同回來,心裏有了些猜測,不免藏不住心事地問到。

李振因為這個問題回頭看了眼楚秋,但見她沒有回答的意思,便自覺地開口介紹。

“這位是七秀坊的俠士,姓楚,你們叫她楚姑娘就好。”

“原來是七秀坊的女俠,失敬。”将士一聽,想到李振應該已經問清楚了對方的底細,便不再多言,只是朝她行了個軍禮,不卑不亢。

楚秋颔首,雖然沒有回他軍禮,但她也用江湖上的禮節對他道了聲辛苦。

等李振對将士們吩咐完,他才對楚秋說要去見将軍的事情。他們将坐騎交給專門負責這些事的士兵,便結伴往營地裏走。

和營地外圍的人群不同,越往核心走,越能發現內部看守的士兵反而愈少。

“鎮守漠北的大将軍也在這裏?”

楚秋沒有多加思考這裏的排兵布置,畢竟她沒有這種經驗,自然想不透其中的用意。明知道自己的思考不會有結果,楚秋當然不再折騰。

但即便如此,她也出于好奇和先做準備的心理問了他。

“不知是哪位将軍?”

“‘雲麾将軍’。”說到此人,李振露出毫不掩飾的敬佩,顯然十分尊敬這個人,“雖然大将軍有其他更顯赫的身份……不過兄弟們更喜歡這個。”

似乎注意到楚秋的沉默,李振笑了笑,也沒有指出她不懂的事情,只是補充道,“是王忠嗣,王将軍。”

“……原來是這位将軍。”

楚秋這才露出稍許的恍然。

她并非熟知這個人,但她聽說過這個名字。

王忠嗣,唐朝有名的武将。

原名王訓,被唐玄宗收為假子後改名王忠嗣。幼時入宮陪伴太子,又得玄宗欣賞。長大以後,為人勇猛剛毅寡言少語,富于用兵的謀略。唐玄宗與他談論兵法,王忠嗣總是對答如流,也因此很得玄宗器重。

雖然楚秋說不上來他的其他生平,但在她因為李玙的原因找系統要了唐朝重要人物的簡介後,她還是略知一二。

這位王忠嗣将軍,先後戰退吐番、契丹,後又大敗突厥部落,是無可否認的良将。

有這麽個将軍在,她還愁找不到奸細是誰嗎?

楚秋突然覺得穩了。

兩人走到了帳前,李振下意識站直了身,神态也由輕松轉為肅然,他停下步伐,恭敬地朝裏面喊了一嗓。

“将軍。”

因為李振的态度,楚秋也下意識調整了稍顯懶散的姿勢,她原本是漫不經心的,但現在卻突然有點兒緊張。

“誰?”這聲音渾厚有力,充滿威嚴,顯然是王忠嗣的聲音了。

還不等李振再度開口,王忠嗣卻像是知道了外面的一切,語氣多了了然,“是李副将?進來吧。”

“是。”李振知道他看不見,但還是朝王忠嗣的方向低了低頭。他剛準備進去,卻又停了下來,再度請示,“将軍,我還帶了七秀的俠士前來。”

“哦?”王忠嗣的聲音一揚,他倒是知道帳外有兩個人,但沒想到是七秀坊的女俠,“無妨,帶她進來罷。”

“是,将軍。”

這時,李振才回頭朝楚秋笑道,“楚姑娘請。”

楚秋點了點頭,她沒有拘謹,也并未推脫,先李振一步走了進去。而李振見她這般态度,也不再言語地晚她一步進了軍帳。

“晚輩楚秋,見過王将軍。”楚秋沒有觀察對方的模樣,只是在站定後朝王忠嗣作了揖,便算是行禮。

王忠嗣則沒什麽顧及地打量了眼楚秋,微微點了點頭,也不在意對方用的是江湖上的禮節,笑道,“早聞公孫大娘之名,只是軍事繁忙,未能一見。現在看到公孫氏教出的弟子……倒也不負盛名。”

雖說是笑,但并不見溫和,反而帶着戰場上軍人的威風凜凜。若是楚秋并未經歷數次生死,恐怕也會因為這個笑不敢妄動。

“沒有辱大娘的名聲,對晚輩而言便是最好的認同。”楚秋對他的笑容不為所動,她擡起頭時自然地看向王忠嗣,并沒有仗着自己遮着臉,便肆無忌憚地觀察對方。

王忠嗣如今不過四十,雖然長的算不上英俊,但行軍打仗多年,倒有一般男子難以養成的肅殺堅毅。他本就公認的骁勇,甚至不需要說什麽,僅僅只是坐在那裏看着你,便讓人覺得不怒自威,少敢有不敬。

或許正是這種氣勢,讓楚秋看清了他便挪開了目光。

“想來,李副将能平安回來,就是遇到了楚姑娘吧。”王忠嗣突然道。

“不敢當,只是舉手之勞。”

“姑娘的舉手之勞,可是保下了一位良才。”

對王忠嗣不知是何目的的話,楚秋最終保持了沉默。倒是聽到王忠嗣話的李振,突然想到了什麽急切地詢問。

“将軍,關于探查突厥先行軍一事——”

“本将知道。”說到正事,王忠嗣也收斂了臉上的表情,他雙手交疊撐在桌上,視線卻落在一旁的軍事地圖,“這件事情有些蹊跷,但你已經出發,本将也來不及再告知于你。”

“那随我一同前去的兄弟們,果然是……”

王忠嗣沉着臉,緩緩點了點頭。

僅留的一絲希望,現在徹底破碎。

一行十數人,只有他李振一人生還。

這讓李振加重了呼吸,一時沒有辦法再說什麽。

楚秋注意到他隐忍地握緊了拳,但只是沉默着看向前方,他的視線好似在看地圖,卻又像透過它看無法再回來的兄弟。

她抿了抿唇,未能說出什麽話。

“将軍是如何得知此事有異的?”李振深呼吸了幾次,終于能壓下心裏的感情,平靜地詢問,“就連我,也是在回營途中才起了懷疑。”

“就在兩日前,我收到了趙姑娘的飛鴿傳書。”王忠嗣從桌上拿起一封信,他将信遞給了李振,示意他看信的內容,“她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突厥兵,不過并無大礙,有位浩氣的俠士救了她,也因此讓她得到了突厥那邊的密函。”

“這信的內容難道……”李振只能看懂其中的部分內容,畢竟突厥的文字與他們所知的有些許區別。

當然了,之前他得到的那封,也只是看懂了有其他勢力想挑撥兩邊關系這個部分。

但楚秋不一樣,她有系統兌換的技能,雖然不會說也不會寫,但她能聽得懂、看得懂所有文字啊!

李振并沒有避諱楚秋,所以當楚秋湊近一步看信的內容時,他只是耳紅着側身移了一步,無聲地将手中的信往楚秋那邊挪了一點,以便她看得更清楚。

「探子已經成功潛入軍營,不日便能起到作用。但屬下必須提醒大汗,幫助我們的那個人應該有其它的心思,不可盡信。若是有機會,應該将那人也借機鏟除——另外,屬下發現內部被安插了探子,但并非天策府的人。」

楚秋看完,覺得之前李振手裏那封信的內容,應該和這個相差無幾。

“楚姑娘看得懂突厥字?”像是發現了什麽,王忠嗣突然出聲。

“只能看懂一些。”楚秋平靜地回答,語速不慢不快,毫無心虛,“大概是寫給突厥首領,那位白眉可汗的吧?只是不知道具體寫了什麽,隐約能認出是要……殺掉誰?”

“并不準确。”李振在王忠嗣開口前便朝楚秋解釋,“這封信和……一樣,寫的是關于探子的事情。不止營地,就連突厥那邊也有人混進去了嗎?果然有其他勢力……”

這麽說着,李振将他搜到的信遞給王忠嗣,朝他解釋道,“将軍,這封信和趙姑娘一樣,是我在突厥人身上搜到的。”

“拿來讓本将看看。”

王忠嗣掃了眼信的內容,又對比了兩封信,皺起了眉頭,但意外的是沒有說什麽。

就在李振想問問王忠嗣的意見時,楚秋突然聽到了帳篷外的腳步聲——王忠嗣的帳篷外并沒有守衛的士兵,而這個腳步不似男子,更像是習過武,身姿苗條的女性。

營地裏除了她還有女子?

這個認知讓楚秋皺眉,但還沒等她想通,在帳外的人便開口向王忠嗣請示。

“王将軍可在?雲生有一事禀報。”

“是趙姑娘回來了?進來吧。”

楚秋注意到王忠嗣聽到聲音後神色有異,但他很快同意了帳外人的請求,讓她進來。

當女子走進來,楚秋看到了系統主動的提示。

這個女人,是整個軍營唯一的綠點。

這意味着她與自己是同陣營,都是惡人谷的人。

不過楚秋并不意外,因為她認識這個人——單方面認識。

姓趙,自稱雲生,也就是趙雲生。

這是當初在惡人谷,楚秋還未成為惡人時,同三爺一起在何林口中聽到的“替身”的名字。

“咦,這位姑娘是?”趙雲生一身雪白,第一眼看上去和楚秋的打扮十分像,但她更顯柔弱可人,而對比起來,楚秋便是強勢的孤傲。

“這位是七秀的俠士,算是李副将的救命恩人。”

“不敢當。”

聽到王忠嗣的話,楚秋淡淡地回應。也是開口後,她看到了原本代表同陣營的綠色标記,在瞬間化為鮮紅。

同一時間,楚秋聽到了系統和趙雲生對她說的話。

「惡人‘趙雲生’已對宿主開啓仇殺。」

“原來是李副将的恩人,真是失禮了。”

趙雲生柔柔地笑着,看向她的瞬間眼中閃過什麽情緒,但當楚秋仔細看的時候,只剩下感激與歡喜。若非楚秋聽到了系統的聲音、看到了瞬間變換的紅點,只怕真以為眼前這個女人像她表現的一樣溫柔。

“姑娘是?”楚秋微微仰頭,态度一如既往的淡然,就像不知道眼前這個女人已經加了她仇殺一樣。

“叫我雲生便是,大家都這麽叫的。”趙雲生不好意思一樣擡手,指尖攆着袖沿遮住了嘴,細聲細氣的聲音隔着廣袖傳來,配上她欲語還休的表情,整個人柔弱得輕易勾起人的保護欲,“姑娘若是不嫌棄,也這麽稱呼我吧。”

被挑釁的楚秋心裏一聲冷笑,正好她這次不是解語花的溫柔人設,所以她并未掩藏自己對趙雲生的不感冒,不為所動地點了點頭,喊了一聲“趙姑娘”,便沒了下文。

楚秋見趙雲生因為她的冷淡露出失落得快要哭出來的表情,只是在心裏将她标上了需要關注的标簽,便沒再做什麽了。

笑話,要和她比演技嗎?她開始攻略任務、甚至和探雪互扯後腿的時候,趙雲生還不知道在哪裏呢。

不過趙雲生這幅作态,讓楚秋确認了一件事。

天策府的奸細,絕對有趙雲生的一份。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李玙是誰的,建議補第一部30章;不知道趙雲生、何林、三爺是誰的,建議補第二部29章和31章最後。

趙雲生說“大家都這麽叫”,是在給女主下馬威。大概意思是“我比你在軍中更有人望,所有人和我關系都不錯,而你就算是副将的救命恩人也沒什麽特殊的”。

另外最後的推斷是女主的主觀意識,不一定是事實,不過趙雲生确實和奸細有關。

744年秋八月,拔悉密攻殺烏蘇米施可汗。突厥殘部立其弟鹘隴匐白眉特勤繼位,是為白眉可汗。後突厥大亂,唐玄宗命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乘其亂出擊,破後突厥11部。745年一月,回鹘首領擊殺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長安,後突厥歸唐——這是來自百科的歷史資料,用于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作參考(查到頭禿)。

前半段歷史不變,但結束的時間在本書會有所變化(畢竟多了奸細要處理)。

給你們劃重點,徽章道具,同一陣營,章節标題,加上人設……你們懂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