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後記

我喜歡你,只是喜歡你,哪有什麽目的。

走過了藝考,回到學校就是努力備戰高考,高考後,我們都各奔東西,那些誓言都化成了蒲公英,随風飄散。

曾經的盛盼和我已經沒聯系了。陳俊欣已經從J市精神病醫院出來了,快康複了,但是好像忘記了濤哥。

老萬和院長都考上了大學,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大學,但沒有在一起。

強哥毅然選擇了複讀,因為強哥不想讀專科。

夏子怡也考上了S省大學,大學通知書到的那一天,夏子怡陪着他父親說話,他父親流淚了。

劉思琪聯考分數不高,校考沒過,所以只能走個好的大專。劉思琪的家境不是太好,一個弟弟也在正在讀高中,美術專科的學費也很貴,所以就只選擇了文化課,上的大專。

葉浩然也考上了自己夢想中的大學,呂西凡和鄭心奇沒有聯系過我們,我和葉浩寧在不同的國家上大學,也過着不同的生活。不知道吳天在天國過得怎麽樣?

轉眼,分別三年了,三年的我們都在變化,城市在變,社會在變,全世界都在變。想起當初的我們,更多地只有笑意和淚水。

藝考有淚水,也有歡樂。

一年又一年的藝術生都在為考大學而付出,但是那種心酸只有我們作為藝術生的才能體會得到。曾經的深夜苦戰,曾經的嬉笑打鬧、歡聲笑語,還有曾經的那份純真的友情、愛情,如今都在夢中徘徊。

遇見過,喜歡過,愛過,離開過,痛過,最終還是我們自己。

有人說:“愛就是天空飄來一片烏雲,然後開始下雨,你最喜歡的朋友,你要把她保護起來。”我認為只有愛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吧。

張愛玲說過:“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喜歡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差,總會有一個人愛你。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好,也總會有個人不愛你。”

我們都要好好的,別讓愛我們的人難過。

“依依。

“依依。”

“你怎麽啦?”

“醒醒啊,快上課了。”

“依依,醒醒,今天吳教授的課啊。”

迷迷糊糊的聽到熟悉的聲音,然後被“吳教授”這三個字驚醒。

吳教授是我們教育學的老師,也是最嚴厲的一個老師,他最讨厭的就是遲到,更讨厭遲到的學生,若是遲到就罰抄十遍我們大學的校規,這麽多字的校規,會累死的,一天一夜都抄不完。

“嗷嗷嗷。知道啦,小悅。”

小悅是我大學室友,也是和我關系最好的一個。

坐起來的瞬間,突然感覺自己眼角濕潤了,原來,自己午睡聽着音樂翻看那些相冊時睡着了,又夢到那一年了,夢到“那一年,屬于我們的故事”了。

照片上的人,還是那些人;聽着的音樂,還是那首朋友。如今的我們都在不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國家,但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這或許就是成長的故事吧。

青春就像花開的季節,總是一夜之間花開花落,能帶去的只有記憶中風裏的花香和盛開時最美的模樣。

心裏話:

藝考并不像很多人認識的那麽簡單,實際上藝考生在學藝術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但是別把學藝術當做捷徑。很多美術生有同樣的理由去學繪畫,因為他(她)們心中有一個未完成的夢想;然而也有很多人是為了考大學。

我們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某某人考上了美院,後來成名了,賣的畫賺了很多錢,但是這只是一個幸運兒的故事。我們只看到了戴着光環的畫家,卻沒有看到曾經的他們為了這一天付出了多少辛酸。每年的藝考生都在增多,但是落榜生也在上升,像學音樂、舞蹈的學生,基本上是看天賦的,不是那塊料,就算拍死也出不來,所以,為了考大學,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美術。當你選擇藝術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落榜了怎麽辦?有沒有想過自己畢業了幹什麽?當你畢業了,拿着一個雖然是本科大學的藝術文憑去找工作,你會發現很難,你沒有把藝術專業學精通,大的公司是不會和你簽合同的,小的公司你嫌棄工資低。

我希望那些面臨高考的考生,在選擇學藝術之前,要慎重考慮。你的選擇,你自己要負責;你的未來,你買單。

等你有足夠能力了,再去養活你的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