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一桶金
一早,宋菽躲在竈間悄悄往小壺裏加油。
上次崔五娘給他帶回的麻油大都貢獻給了腐乳,宋菽為了能多過幾天有油水的日子,每天都悄悄往小壺裏倒麻油。
“阿兄阿兄,雞蛋來了來了!”
六娘的聲音由遠及近,宋菽手一抖,麻油瓶被收回空間。
五娘也跟着跑進來,每天吃雞蛋的腐敗日子已經徹底侵蝕了這幾個小的,宋菽更是天天換着花樣給他們做。煎蛋、炒蛋、蒸蛋統統輪過一遍後,又開始攤雞蛋餅,從附近村民處買來蔬菜,做蘑菇炒雞蛋、黃瓜炒雞蛋、西紅柿炒雞蛋……甚至有一次,宋菽從河邊撿來幾塊卵石,做了雞蛋碰石頭。
雞蛋液遇到滾燙的鵝卵石的那一瞬,七郎興奮地哇哇大叫。
今天的雞蛋菜出鍋,幾個小的一擁而上,七郎還用不來筷子,急得上手抓,吃得滿嘴滿手都是油。
宋菽搖了搖裝油的小壺,雖然每天都在加,但總不能太明顯,終究是要見底的。今天便是望海樓饅頭品鑒會與棕綁床拍賣會的日子,過完今天,大概總算能過上敞開吃油的日子了。
想到那油水滿滿的生活,宋菽也不由露出一絲傻笑。
三天前,楊劍接到望海樓的邀請,他原本不想出席,但拍賣會這三個字吸引了他。聽望海樓的管事說,這是那饅頭的發明人宋四郎想出的買賣方式,很是新奇,此次望海樓廣邀縣中富戶參與,也是有樣寶貝要賣。
呵,寶貝?
楊劍出身鳳清楊家,家族史比嘉王朝的歷史還長,族中出過十八位宰相,七位皇後,以及數也數不清的文人才子。什麽樣的寶貝,是他這楊家本家出身的人都未見過的?楊劍倒想去瞧瞧。
楊劍住在城郊,他乘馬車抵達時,望海樓已經人聲鼎沸。樓下的茶水棚裏,各家馬夫聚在一起賭錢,好不熱鬧。
“楊公子駕臨,真是蓬荜生輝啊!”傅老爺親自迎了出來。他今年五十有七,平時已很少管事,今天楊劍親來,即便是他也有些不夠身份,更不能讓傅文代勞了。
“傅老爺客氣。”楊劍略略點頭,先一步踏進門裏。
“宋四郎可來了?”他随傅老爺走上二樓,有幾位本縣的富戶上來問好,他一邊應酬着,一邊問道。
Advertisement
“來了來了,這會兒在後頭準備呢。”說起宋菽,傅老爺也是滿面笑容。
之前傅文與他談下饅頭價格後,傅老爺雖點了頭,卻也覺得略貴了些,若沒有柳飛那事他們也不至于如此被動。而當他看到宋菽送來的樣品時,那一點小疙瘩也被撫平了。果然貴有貴的好啊,那一整天,傅老爺子逢人就念叨。
後來他們籌備品鑒會,宋菽也出了不少主意,全都是聽都沒聽過的新奇點子,饒是見多識廣的傅老爺也大贊其妙思。
品鑒會被辦成如同後世的雞尾酒會一般,客人們可在場內随意走動,所有餐點均為自助。二樓大廳被布置成園林模樣,有小溪從中間蜿蜒而過,食物都裝在金玉制成的容器裏,點綴于花草樹木之間。
饅頭還未上,現下提供的都還是望海樓的尋常小食。
楊劍也第一次見到如此新奇的用餐方式,若被京裏的老頭子們見到,定要大呼有失體統。可在場的多是大塗縣的地主、商戶,他們可沒有讀書人這樣多講究,都紛紛贊嘆望海樓的設計精巧。
傅老爺被誇得心花怒放,更加覺得此次與宋菽的生意沒有白做。
“這饅頭究竟有何神奇的?我看不過是農戶的尋常吃食。”
“聽說裏面連餡都沒有,我閨女遣人偷偷上街買了一個,被我瞧見,立刻扔了。”
“雖說是農戶的東西,但能讓望海樓瞧上,定不是尋常貨色。”
“我聽說,望海樓小郎君的大舅子得罪了那農戶,望海樓這是賠罪呢。”
“放屁,傅家什麽身份,用得着這樣大張旗鼓給農戶賠罪?”
這些議論聲很輕,顯然是顧及在場傅家的人,但傅老爺仍聽到不少。他見的多了,并不動氣,倒是自家小兒子低聲嘀咕了幾句。
“饅頭來了。”掌櫃洪亮的嗓音響起,十多名打扮利落的夥計一人手裏托着一個大蒸籠,高舉過頭頂,魚貫而入。
蒸籠上蓋着金銀制成的餐盤蓋,這些都是聽了宋菽建議後,望海樓請人趕制出來的。
其實吃過後世西餐的宋菽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可傅老爺子堅持保留,他喜歡揭開蓋子那一瞬蒸汽升騰的景象。
十名夥計就位,他們左手穩穩托住大蒸籠停在身側,右手抓住餐盤蓋的把手。“嘩”得一聲,十道蓋子同時打開,白色的蒸汽蓬勃而出,來客們紛紛湊向最近的蒸籠。
“諸位,這便是我們望海樓的新品——翠玉滿堂。”
傅老爺說,可沒人在聽,蒸汽散去後,陣陣低呼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有些人已經吃過相河村人背出來賣的饅頭,但那些饅頭的色澤,與今天所見的毫無可比之處。
只見那白色的饅頭白生生的泛着瑩潤的光,顯然是用上好的白面制成,而那綠色的饅頭更加神奇,淡淡的綠色表皮也泛着光澤,好似上好的翡翠。
“這綠色是如何做出來的?”有人問。
傅老爺笑而不語。他當然是知道的,當他第一次見到這綠色饅頭時,也是如此驚奇,而宋菽說出的方法卻簡單至極。
“将菠菜搗碎,以其汁入面即可。”
這樣簡單的方法,卻沒有人想到過,這年輕小子又是如何冒出這許許多多奇思的?傅老爺越來越看不透他了。
“這白色的饅頭色如白玉,綠色的如翡翠一般,翠玉滿堂,好名字。”有人已經拿起了一枚綠色饅頭,“這形狀也與外頭賣的不同啊。”
“更松軟。”另一人補充,他已拿了一個白饅頭,掰開細看。
“張老爺好仔細,這饅頭我稱它刀切饅頭。”這時,宋菽從後面走出來。今天的來客中,張富戶與他們家最早相識,當年饑荒,若不是他借糧,他們一家早都死了。
“哎呀,宋四郎妙思啊!”張富戶翹起大拇指。宋家原先的情況他最了解,自從這宋四郎回來,不僅迅速歸還了欠他的糧,還折騰出這一樣樣新事物,最後甚至與望海樓做起生意。
了不起。
宋菽坦然接受了誇獎,這幾日類似的話他沒有少聽,剛開始還不好意思,畢竟不是自己原創,可聽多了皮也厚了,已經能非常坦然地接受。
此時不少人先後嘗了翠玉饅頭,張富戶甚至還教起那個不許女兒買饅頭的老頑固,如何更好地吃饅頭。
“……先這樣掰下一口的量,然後放上一小片臘肉……”
今天望海樓還在現場準備了諸多可配饅頭吃的小菜,在張富戶的帶領下,一個個不願接受農戶吃食的老頑固們,紛紛效仿起來。
“好吃。”
“宋四郎不簡單呀。”
“你不是剛才還說一個農戶沒什麽了不起的?”
“哎,不說了不說了,了不起,真了不起。”
“我聽說這玩意兒用到海外而來的扶桑酵母,可是個稀奇的。”
“可不,我們都叫它扶桑饅頭。”
“也有叫相河饅頭的。”
“都行都行,好吃就好。”
楊劍撇嘴,有那麽好吃嗎?
他啃完第二個饅頭,有些飽了,也懶得跟那些老頭寒暄,可拍賣還剩些時候,有些無聊呢。他環視一圈,與宋菽的目光撞了個正着。
饅頭上來後,宋菽被好幾個富戶圍住,有人問酵母,有人問綠色的饅頭是如何做出來的,這些都是商業機密,他好一番應酬才從其中脫身。
他躲到一根柱子後,想歇一會兒再出去,卻不想跟楊劍的目光撞了個正着。這人傅老爺跟他提起過,出身門閥卻偏要做生意,聽說本人很有一手,縣中糧食有九成以上都會經他的手。
宋菽沒想着與他攀談,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誰知楊劍舉步過來,略彎身子做了一揖。宋菽連忙回禮。
“在下聽說今日宋四郎要拍賣一樣寶貝,不知是何物?”楊劍雖說着謙詞,但骨子裏世家子弟的孤高卻怎麽也掩不住。
這問題也有不少人問過了,有好奇拍賣的,有好奇寶貝的。
那天在自煮火鍋的攻勢下,宋阿南終于同意跟他去山裏走一遭,運回他“藏”在那裏的棕綁床。而後又請木匠打了床架子,鋪上傅家提供的枕頭被褥等物。傅小郎君往上一躺,就不想下來了,打死他都不信世上居然有這等舒服的床,說什麽也要買下來,甚至已經出了價。
那價格不低,足足兩萬錢,可買一匹好馬。
然而宋菽斷然搖頭,傅小郎君為此難過了很久。
“既然是寶貝,定是好東西,楊公子會喜歡的。”
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楊劍碰了個不大不小的釘子,但他什麽好東西沒見過?即使心裏好奇得不得了,面上也依然平靜如水。
大約半個時辰後,拍品被擡了上來,各個大塗縣的富戶鄉紳好似七八歲的孩子,一擁而上,在望海樓夥計排出的人牆外張望。
“這是什麽?”
“有點像胡床。”
“普通木頭打的,式樣也太簡單了。”
“形制與胡床似有不同。”
宋菽的床架子是仿照宜家風打的,在這堆用慣了手工奢侈品的土豪面前有些不夠看,他本也沒打算靠這個吸引人。
“可有人想躺上去試試?”宋菽終于發聲,通過翠玉饅頭一事,在場的人并不敢再小瞧于他,只是這胡床看起來不太稀奇,有人興致缺缺。
“我來。”最後,還是張富戶給面子,當下穿過夥計圍起的人牆一屁股坐到棕綁床上。
預期中硬邦邦的感受沒有發生,屁股好像坐到了草垛上,可這草垛并不往下沉,還會彈起來托住他胖胖的身體。張富戶用力坐了兩下,果然都被床面托着彈起。
這時候的人對彈性還沒有太具體的概念,他們生活中少有富有彈性的物什,可親身試驗下卻也知道這東西好。張富戶脫掉鞋,當着衆人的面躺下。
唔……好舒服。
腰背都被完全托住,既不硌人也不下沉,睡在上面仿佛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好像童年母親的懷抱。張富戶翻了個身,有點不想下來。
“什麽感覺?”
“好不好?”
“怎麽睡了?張老爺,您倒是說句話啊。”
其他人也看見了他坐在上面彈了彈的樣子,略微察覺到這胡床的不同,這會兒張富戶竟然不管不顧地閉上了眼,一臉享受,惹得在場衆人都抓耳撓心得緊。
“我來試試。”
“我也試試!”
夥計們的人牆徹底失效,這些平日裏高冷的富戶鄉紳一擁而上,一個個排隊上床,發出惬意的低/吟。
楊劍是最後一個上的,上之前還讓小厮把床鋪重新整理了一番,才施施然躺了上去。這些土老冒真沒見識,不過是床軟一點高一點罷了,席居上多墊兩層褥子便行,用得着……唔……這感覺真不賴。
楊大公子也發出了惬意的低/吟。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