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二桶金

“這床真舒服,好寶貝!”

“宋四郎,你別賣關子了,快開個價,這寶貝我買了!”

“一邊去一邊去,你那點家底就別搶了,我的我的。”

“誰不知道你家近日生意不好?這寶貝我要定了,誰都不許搶!”

宋菽仿佛看見了清倉打折現場,一堆人模狗樣的富戶鄉紳把他團團圍住,互揭其短,搶奪棕綁床的歸屬權。

托傅小郎君的福,他對這床的價值有了初步判斷,當下報出底價:“這床一萬錢起拍,出價高者得,每次出價需比前一人的報價高一貫錢起。”

宋菽說話時,望海樓的賬房夥計都已入場,這些人宋菽都培訓過,跟他們細細講過規則,這會兒跟這些個老爺們一解釋,大家紛紛都懂了。

只是這一萬錢起,真不便宜啊。

有幾人看了圈周圍的競争者,已經在心裏打起退堂鼓。單說一萬錢,他們還是拿得出的,但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一貫也即一千錢,這就令人咋舌了。

這寶貝最終能買到多少呢?不少人已經進入了圍觀模式,打量起場中的幾位“種子選手”,接下來的戰場,怕是這大塗縣最有錢的幾位的天下了。

“一萬一。”

“汪掌櫃,一萬一千錢。”

人群分向兩側,一個矮胖的中年男人出價,旁邊望海樓的夥計連忙大聲唱道,使全場都能聽見,而賬房先生則開始記錄。

汪掌櫃名叫汪大前,出身本縣,開了一個布莊,據說還有不少分號,所以他難得才回縣城一次。

“汪掌櫃才加一貫錢,也忒小氣了。”隔了一根柱子的地方,一個年約三十的婦人道,她瞥了眼汪掌櫃,把人看得臉色通紅,也不知是因為婦人的美色還是她的話語,“我出一萬五。”

“李掌櫃,一萬五千錢。”夥計唱道。

Advertisement

這李掌櫃人稱李二姐,是個鹽商,外縣人,聽說後臺很硬。

“兩萬。”傅文不甘示弱,這是他最初的報價,雖然兇多吉少,但也得一試。

“兩萬二。”果然,連夥計的唱聲都還未落,汪大前又喊道。

“汪掌櫃,兩萬兩千錢。”

也不知是不是為了剛才那句話,汪大前出完價還不忘挑釁得瞥一眼李二姐。

旁邊圍觀的一群富戶們暗暗乍舌,這個價都夠買一匹好馬了。

張富戶衡量片刻,又想起睡在那床上的舒适感,一咬牙喊道:“兩萬三。”

夥計:“張老爺,兩萬三千錢。”

之後又有幾個報價,傅文報到兩萬七,汪大前又加兩貫,李二姐直接喊到三萬三。這之後停頓了片刻,汪大前一咬牙,報了三萬四,李二姐又一口氣喊到四萬。

這一下,衆人都倒抽一口涼氣,這不鑲金也不鑲玉的床,居然賣到了四萬錢。

若在長安,這價錢也許不算什麽,可在他們大塗縣卻極少見如此高價的交易。就算有,那買賣的也是能産糧食的土地,或者能幹活的牲口,這樣一張只能躺着睡覺的床喊到四萬錢,卻是太奢侈了。

夥計:“李掌櫃出四萬錢,可還有加價的?”

夥計的聲音洪亮,穿透了低聲交談的人群,大廳裏萬籁俱寂。汪大前往後退了一步,張富戶搖搖頭,傅文讨好地望向他阿耶,收獲後腦勺一枚。

夥計:“李掌櫃一次。”

夥計:“李掌櫃兩次。”

夥計:“李掌櫃……”

“且慢。”

楊劍與小厮耳語了幾句,那小厮上前一步,高聲道:“我家公子出價一金。”

滿場嘩然。

一金就是一斤黃金,按如今的情形可足足值上一百貫錢,比李二姐的叫價還翻了一倍有餘。

一百貫錢買一張床,出身大塗縣的普通富戶們,都已經覺得楊劍瘋了。就連宋菽也沒料到這張床的價格能叫到如此之高,看來他還是低估了這群富佬的購買力。

棕綁床理所當然地被楊劍拿下,他的小厮立刻捧上黃金,看來是有備而來的。

“銅錢太重,我只好備着黃金了。”楊劍說。

“恭喜楊公子。”宋菽接過黃金,掂量了一下,分量很足。

“四郎不會以為我出這麽多只是為了買床吧。”楊劍笑。這時楊劍的小厮帶着望海樓掌櫃過來,殷勤地将他們引去了雅間。

“這楊公子要做什麽?”大廳裏又開始竊竊私語。

傅老爺等掌櫃出來後叫他一問,也是擺手說不知,只道楊公子有事與宋四郎相商。

宋菽也一頭霧水,有些後悔沒有堅持把宋阿南拉來。

坐定後,楊劍倒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挑明用意。

宋菽短暫地驚訝後,不由贊嘆,這揚劍果然是個經商的人才。

原來楊劍在試床之前讓小厮整理床鋪,是為了了解床的構造。而他發現床的秘密在中間那張網,而網是由山棕絲構成的。

“雖然我還看不出這床是如何做出來的,但山棕絲我手上有不少。山棕長在西南之地,亂世之中道路不暢,你找不到第二個能做這筆交易的人了。”楊劍說。

宋菽:“你又怎知我懂這床的制法?”

楊劍:“我猜的。當然,若你沒有我也不虧,這床天下無雙,待我打個好點的床架子,把帝都那群門閥子弟聚一聚也搞個拍賣,賣上個千金萬金都有可能。”

宋菽:“那便賣吧。”

楊劍:“……”

他原以為宋四郎聽了會羨慕嫉妒,可他居然毫無反應。那可是黃金啊,這農家子見過這麽多黃金嗎?難道不該說點什麽,或者試圖漲個價?

欣賞夠楊劍呆愣的臉,宋菽終于笑了。

“楊公子可別急着賣,這床的制法我知道,可只是略通一二,還需找熟悉棕絲的師傅探讨,參考這件成品,最終才能得出完整的制法。”

楊劍:“……”

大度,大度,不要跟一個農家子計較。

宋菽:“只是楊公子打算花什麽價錢來買呢?”

“你開價。”楊劍道,他倒要看看這人能獅子大開口到幾何。

“楊公子手下,未來所有棕綁床買賣利潤的兩成。”

“兩成利,你倒是好算計。”楊劍有些服氣了,這農家子果然不能用尋常眼光看待,居然知道找他要未來買賣的利潤,這可比現在要上幾千幾萬金都劃算。

楊劍:“如果我賴賬呢?”

“那真是可惜,”宋菽聳肩,“楊公子的名聲怕是會受損。”

楊劍不說話了。這個時代雖已有科舉,但舉薦制仍未消失,好名聲是能換官位的,這使得整個社會都尤其重視名聲。出身門閥的楊劍,更加知道好的名聲會帶來多大便利,即使他不想做官,也不願落下一個不守信用的污名。

這小子,倒是很知道他的軟肋。

兩成利是不可能的,楊劍和宋菽又是幾番交鋒,最後将價碼鎖定在一成利上,時限是五十年。宋菽對此很滿意,當天就與楊劍簽訂了契約。

回相河村時,宋菽顧了一輛馬車。

拍賣得來的錢按之前約定好的,分了一成給望海樓作為謝禮。宋菽又與他們換了一貫現錢,此刻都放在空間裏,他又把與楊劍的契約拿出來細細看了一番,心中松了一大口氣。棕綁床的生意雖不能立時三刻就開始,但是個長期收入,只要楊劍守約,宋家上下今後的生計就都不用愁了。

而這許多黃金和現錢,則足夠開啓他之後的計劃——開油廠。

清湯寡水的生活他真的是過夠了!

回去前,宋菽在縣城的市場買了蹄髈、鹹肉還有筍,手上有了錢,終于敢大大方方地開葷了。

馬車行到村裏,自然又引起大量關注。

“這誰的車?”

“宋四郎啊!聽張富戶家的嬷嬷說,今天宋四郎可是狠狠賺了一筆。”

“有多狠?”

“說出來吓死你們。”

“你倒是快說啊,看看我們能不能被吓死。”

“聽說啊。”說話的人故意壓低聲音,周圍的人都緊緊圍了過來,“聽說宋四郎那張床賣了一金。”

“一斤?一斤啥?”

“一斤黃金!”

村民們都呆了。

黃金,他們一輩子都難見着的東西啊,宋四郎居然一口氣賺了一斤!

因為饅頭買賣的關系,附近幾個村常有人來相河,這個消息便也随着他們的走動,飛快傳遍了四周。

緊接着,當日拍賣的盛況也從各種渠道被人知曉。

某望海樓夥計說,他們東家對宋四郎欣賞得不行,恨不得再生個女兒嫁給他。

某富商馬夫說,宋四郎的寶貝引來一衆富戶貴人瘋搶,要不是有夥計們攔着,怕是當場就打起來了。

某在望海樓下賣湯餅的說,宋四郎出來的時候衣裳鼓起一個大大的包,裏面必是那一斤黃金。

相河村的村民們也頓時都成了香饽饽,各村的見了他們,都要打聽打聽宋菽的事,這讓他們與有榮焉。這樣了不起的人物就在自己村裏,仿佛自己個兒也變得與衆不同起來。他們一高興,當然絕不再吝惜口舌,連宋菽小時候趴學堂窗沿下偷聽的往事,都給傳到了十裏八鄉。

宋四郎不過十四就如此了得,要是再過個五年十年,說不定能成為像傅家那樣的大商戶。有相河村的村民如此說道。

宋菽一下馬車就回了家,他累得倒在正屋的草席上,倒是一點不知道外面已将他今日的事跡傳得沸沸湯湯。

三娘見他拎了蹄髈回來也是吃驚,跟着細細問了始末。宋菽塞給她半貫錢,讓她看着給幾個小的添東西,不夠再跟他說。

他又把蹄髈等物也給了三娘,讓她全都炖了湯,幾個小的興奮地圍着竈臺,那蹄髈湯的香氣就飄在鼻尖,勾得胃裏一陣咕咕亂叫。

作者有話要說:  有點想喝湯了

謝謝支持,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