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三桶金
眼看着就要霜降了, 卻遲遲沒有人發現紅薯,宋菽急在心裏, 卻不知該怎麽辦。
在他差點就要忍不住, 親自去“發現”一下紅薯時, 施婆婆和施大郎居然帶着一背簍紅薯到了他家。宋菽喜出望外,吃到一半的面條也放下來, 熱情地迎接了祖孫兩人。
“宋四郎啊,我們在山裏挖出了這個, 你見識多,給辨辨是個啥?”施婆婆從孫子的背簍裏拿出一個紅薯來,遞給宋菽,“我家大郎剛才吃了一口, 雖給吐了, 但也不知道有沒有毒啥的。”
宋菽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故作驚訝道:“施阿婆,您這是紅薯呀。”
“紅薯?”施婆婆重複, 她從未聽說過這種東西,“那可能吃?”
“能。”宋菽說,“您跟我來。”
他拿着紅薯轉身進竈間。宋阿南看了一眼沒理會,繼續吃自己的。六娘好奇心重, 跟了進去,五娘目送他們走進竈間, 卻沒好意思跟着去,七郎聽到吃, 屁颠屁颠地跟在他阿姐身後。
三娘正在竈間燒熱水,打算過會兒抓幾個小的來洗澡。
“阿姐,讓一讓。”宋菽說,拿起撥火棒,撥開一點正在燒的柴火,把紅薯放了進去,又把柴火撥回來把紅薯埋在下面。
“這紅薯生着吃雖也行,但不可多食,煮熟了更好。”宋菽說,“這樣用柴火煨熟最是方便。”
“阿兄,這紅薯什麽味道?”六娘問。
“甜的。”宋菽說。
“哇!”六娘一聲歡呼,她最愛甜的了,七郎跟着喊,也不知道是真心歡喜,還是跟着阿姐起哄。
“這要煨多久?”施婆婆問。
“大約一刻鐘多點兒。”宋菽說。紅薯大小不一,他也不敢百分百确定,只好說個大致時間,到時再判斷。
因要等上一會兒,宋菽本想叫施婆婆他們吃點什麽,可施婆婆不想占人便宜,說要回家把剛挖的野菜腌上,晚些時候再來,便拉着施大郎走了。
Advertisement
宋菽也無所謂,這紅薯被人發現了總是好事。
“什麽?”他剛坐下,宋阿南問。
“紅薯,就那藤。”宋菽說。這件事情就他和阿南知道,此時含糊地提起,宋阿南瞬間領悟,可其他人并不清楚他在說什麽。
“阿兄,我們也去挖點紅薯吧。”六娘說,她聽宋菽說這吃食是甜的,便上了心。
“行啊。”宋菽笑,他們家吃上後,想必也會有更多村民感興趣的,他和阿南在村子附近的山上栽了不少紅薯藤,紅薯是出了名高産的作物,現代的紅薯畝産五六千斤不稀奇,上萬都是有的,他們種的那些要是全挖出來,也得幾百斤吧。
用來吃是吃不了多久的,用來留種卻也夠了。
一刻鐘過去,紅薯的香味飄了出來,六娘和七郎早已經等不及了,跑去竈間在土竈的燒火口旁邊等着。六娘念着:“紅薯,紅薯。”七郎跟着,口齒不清地念:“紅土,紅土。”
又過了會兒,宋菽來看了看,覺得差不多了,便用撥火棒把紅薯弄了出來。此時,紅薯的外皮已經烤得焦黑,宋菽把它放在一個小竹簸箕裏,拿去院子,施婆婆和施大郎也剛好回來。
“可是好了?”還沒進門,施婆婆就問到一股香味,猜是那紅薯。
“好了。”紅薯稍稍涼了一點,宋菽把它掰開,裏面的果肉全都熟了。紅薯烤熟後很軟,也不用刀切,大家每人連皮帶肉撕一點,或拿筷子夾一些,熱熱的吃下去,滿口香甜。
“好甜!”六娘撕了一大塊,吃得歡。
施大郎和施婆婆也是連聲誇贊,沒想到自己挖了這麽個寶貝回來。
路過宋家的人,很快注意到了宋家院子裏的熱鬧,大家都習慣了宋菽時不時會有新鮮玩意兒,便有人大聲問。
這一問,烤紅薯的事情就傳開了。
“咱也去挖一點?”
“你會吃嗎?就挖。”
“弄來了請教宋四郎啊。”
宋菽這兒,三娘還要逮幾個小的洗澡,宋菽也有賬本要看,宋阿南不知去哪兒忙了,其他人也各自有事,說好了晚些太陽落山了再去山裏挖。
殊不知,他們這一耽擱,就沒機會了。
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就陸續有人到宋家來。
“宋四郎,可否教教咱們怎麽烤這紅薯?”有人背了一簍子,鞋上還沾着土,顯然是剛從山裏出來。
“也教教我呗?”
宋菽的賬本看到一半,家裏來了好幾波人。
這人一多,他家也不方便演示,便去了其中一人的家裏。在他家生上火,便把紅薯埋了進去,一邊埋一邊說着自己的經驗:“這紅薯的大小相差很大,火旺火小的,時辰上不好說,多烤烤便能掌握其中竅門了。像這個大小的,大約炒兩個菜的功夫,開火時煨進去,飯做好也就差不多了。”
宋菽一邊弄一邊說,又跟來瞧熱鬧的六娘說:“去叫褚寧過來,帶上他的菜刀,再拿一小壇子油。”
“诶,我去我去,六娘在這兒歇着吧。”有人自告奮勇去跑腿了。
其他人又圍着宋菽問,這東西是個什麽味?這就輪到六娘發揮了,她叽裏哇啦形容了一番剛才吃到的口感,把跟來的幾個小孩說得口水直流。
這期間,又有人在山裏尋到了紅薯,挖了來。
去宋家卻不見宋菽,聽好心人指引,來到宋菽示範的這一家,這家房子不大,裏裏外外圍了許多看熱鬧的人。這熱鬧景象又吸引了更多人,連一些做買賣的小販都要來問個怎麽回事。
這麽一來,又有更多人聽說了紅薯,蜂擁往山裏而去。
不一會兒,褚寧帶着刀和油來了。
宋菽跟他交代一番,他便拿起刀,削起了紅薯皮。這禦廚的孫子到底不一樣,手上刷刷刷,紅薯皮就落了下來,這皮還削得極薄,幾乎沒帶下多少肉。
削完後,他又刷刷切起薄片。
這片也極薄,一般人根本切不出來,即使偶爾撞大運切出來了,也不可能像他這樣每一片都是一樣的厚薄。這其中蘊含的功夫,沒幾個寒暑是練不出的。
褚寧的刀功行雲流水,一旁圍觀的村民都看呆了,甚少有人注意到,宋菽往竈臺上的鐵鍋裏倒了大半壇油。等油溫升上來時,褚寧已經處理完了兩個紅薯,宋菽便将它們直接下鍋。
嘩。
熱油接觸到紅薯,滋滋聲瞬間暴起,香味也同時飄散而出。
因為紅薯片極薄,宋菽只炸了片刻便撈出。沒什麽存在感的房子主人拿來大盤,紅薯片便裝在了裏頭。因為這些紅薯都是山裏挖來的,且宋菽用的也都不是同一個人挖的,大家也沒什麽可計較的,來的人你一片我一片,不一會兒,這大盤就不知傳去了哪裏。
“還有還有,盤子別拿走。”宋菽喊,他的下一鍋紅薯片又要出爐了。
盤子又從不知何處傳了進來,裝上又一鍋紅薯片,又消失在了人群中。宋菽搶在它消失前,留下幾片,給正在切紅薯的褚寧也塞了一片。
“唔,甜,脆!”褚寧全靠一張嘴把紅薯片咔吧咔吧吃了進去,外脆裏糯,還甜甜的,可真好吃。
“剩下的切條。”宋菽說。有這麽個大廚在真好,每一片都一般厚薄,特別好掌握火候。要是自己弄,還不知道要搞到什麽時候去。
“好嘞。”褚寧剛好又削了一個紅薯,方向一轉,先切厚片再切成條狀。
趁褚寧切薯條時,宋菽又說道:“除了烤和炸,這紅薯也能蒸着吃、煮着吃,還能拌面粉和白糖一起炸紅薯丸子。”
“這吃法可真多。”
“宋四郎,你是如何得知的?”有人問。
宋菽但笑不語。薯條切好,放油裏一炸,一鍋紅薯薯條完成。
這一鍋鍋炸物接連出鍋,屋裏屋外的幾乎都嘗了一遍,路人問起,立刻有人繪聲繪色地說上了。這麽一來,原本不甚感興趣的,也鑽進了山裏,打算弄一些回來也炸着吃。
炸了這麽幾鍋後,竈裏煨着的也好了。宋菽一下子煨了五六個,可一傳出去,還是半柱香都沒有,就瓜分了個一幹二淨。
“真好吃。”
“我覺得有點飽嘞。”
“這東西能飽肚子?”
“這可神奇了。”
宋菽停下手裏的活兒,說道:“能的,這東西可像粟米小麥那樣當糧食吃,可頂飽了。”
“這麽好的東西能種不?”又有人問。
“當然,這紅薯不但頂飽,而且特別好養,不怎麽挑土地,畝産還高。”宋菽說。
“多高?”有人追問。
“大約……”宋菽換算了一下,“一畝産個四五十石應該不成問題。”
他說的還是非常保守的,如果按照現代的情況,上百石也是輕輕松松。但這裏是古代,糧食産量并不高,他還是說得保守一點好。
可即使是這樣,也把這些人結結實實地吓了一跳。
四五十石?這是什麽概念?
如今小麥或粟米多是畝産一石,即使是河邊的沃土,一石半也了不起了。這畝産四五十石的糧食真的存在于世間?可別是老天爺看他們過得太苦,賜來的天上之物吧。
“這東西要怎麽栽種?”
“要施什麽肥?”
“可有特別的講究?”
大夥兒都不敢相信有畝産這麽高的作物,要不是這話是從宋四郎口中說出來的,他們是一千一萬個不信。也就是宋菽說了,他們才那麽當真,但又怕有什麽其他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七嘴八舌地問起來。
又有新的人到來,他們也挖了紅薯,這會兒圍在外面,想方設法地往裏湊,想聽清楚裏面究竟在說些什麽。有熱心的村民把宋菽說的話傳出來,外面的人聽了,也是一陣驚訝。
可以吃,頂飽。
畝産四五十石。
好養活。
天呢,他們是祖上積了多少德,才能獲得這樣好的作物。
想什麽呢?才不是你祖上積德,要不是宋四郎,你能知道這是好東西?沒準當垃圾扔掉了。有人這麽說道。
經這一提醒,許多人才反應過來,他們拉着宋四郎又是烤又是炸的,他還給他們講了這許多,自己卻片刻不得閑,忙了半天一個紅薯都沒挖呢。
“你們可別都吃了,每家留一些,放在保暖通風處,比如竈間的柴堆谷殼堆裏。”宋菽也沒想這麽多,他只想着快些科普完,大家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紅薯,“等到明年開春,便能育苗移栽了。”
是是是,宋四郎說得對。大家紛紛點頭。
後來又有人陸續挖了紅薯來,還有人帶了紅薯葉,宋菽也跟他們講了紅薯葉可以喂喂豬什麽的。之後又講了些炸紅薯片和紅薯條的關竅,才終于脫身回家。
紅薯這一大心事了了一半,宋菽心情甚好。
等這作物在他們這兒盛行起來,肯定會很快傳到各地,紅薯的産量這麽大,又好養活,以後就不怕饑荒了。
只可惜自己在那兒教學了半天,都沒時間喊上宋河和宋阿南去挖上一些,有點可惜呢。
宋菽推開院門。傻了。
他家院子裏,堆了一堆子紅薯,大小不一,表面坑坑窪窪,裹着紅皮。有幾個特別大的,他都覺得有些眼熟,似乎是剛才誰的竹簍裏的?
這時,三娘走了出來。
“這些紅薯你們挖的?”宋菽問。
“不是啊。”三娘說,“剛才陸續來了好些人,說你給他們講了大半天紅薯,還炸了好些,都顧不上自己挖。他們說什麽都要我收下這些,說就當作束脩了,我推不掉,便就收了。”
三娘一直在家,都沒鬧明白這究竟怎麽回事,那些都是村裏的熟人,他們一定要三娘收下,她便只好先收了,又一一記下了送來的是哪些人,好等宋菽回來再看他的意思。
宋菽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自己忙活了半天,本還遺憾,卻不想這些相鄰自己挖的同時,也不忘給他送來一些。
這一天忙下來,他累得很,但看着這些紅薯,好像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
被人惦記着的感覺,真好。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麽麽噠~今天在本章下留言送紅包哈,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