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五十五桶金
宋菽勾着宋阿南進後廚, 後廚早已下工,但裏面的一張木桌上, 還煮着一副鍋底, 鍋旁圍了一圈菜。“阿南來啦。”三娘從隔壁過來, 這幾日她都留在縣城裏幫宋菽的忙。
“來了,臉臭得跟肥料蛋子似的。”宋菽說。
三娘掩嘴笑:“你別笑他了, 你不在村子裏,各個坊的人都愛找阿南, 想必是忙狠了。”
宋菽在火鍋店裏浪了一個多月,一直沒回去。
三娘和宋河夫婦不時留宿幾晚,兩頭幫忙。因宋家除了幾個小的,只有宋阿南一直守在相河村, 幾家作坊有什麽事都會找他。
除了之前有的紙坊、蠶絲被坊、饅頭豆油坊、木匠坊, 村裏還多了一家啤酒坊,就建在紙坊旁邊。蠶絲被坊與饅頭豆油坊裏做工的多是本村人,偶爾幾個鄰村的也住得極近, 可啤酒坊和紙坊招的,都是其他鄉縣慕名而來的工人。
不止得管他們吃喝,還得管他們住宿。有工人生個病受個傷的,事無巨細都得管, 宋阿南頭疼得很。
不僅如此,近日來光顧紙坊的客人, 也越來越多。
自從龐六郎和石三郎在恒州城狠賺一筆後回來,宋氏紙坊的名聲就打了出去。日日有讀書人慕名來買紙, 後來來往客商見他們生意好,每每路過也要捎上一些,拿到別處去賣。
他們買的量大,少不得要有管事的人接待,紙坊才開沒多久,宋菽也沒提人上來,宋阿南只好親自上陣。他本就不愛說話,還被迫每天迎來送往,那些個商賈最是呱噪,能從江淮名妓扯到關外的牛羊,宋阿南聽得耳朵嗡嗡直響。
“吃個豬腦?”宋菽親手燙了個豬腦,放進宋阿南的碗裏。
宋阿南不吱聲,拿起筷子吃了。
“喝杯啤酒。”宋菽遞了杯酒給他。
宋阿南喝了兩口,抹去嘴上泡沫,還是不說話。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明晚就回一趟村裏。”宋菽說。
“當真?”宋阿南總算舍得停下筷子,看了他一眼。
Advertisement
“當真。”宋菽說。
宋阿南本以為自己很生氣的,可宋菽這麽一說,那鼓得滿滿的氣立刻洩了。他舉杯,與宋菽對碰,一飲而盡。
午初剛過的宋記火鍋店外,排起了長龍。
宋記還是和以往一樣,讓排隊的客人到裏面的廊下乘涼。可今天實在太多,放在院外的凳子都快坐不下了,幸好頂上支了油布做的帳子,還能擋一擋繁盛的陽光。
“客官,來杯啤酒麽?”迎門的小二端着托盤過來,盤上一個個竹杯裏蓋着細白的泡沫。
“這就是啤酒?”排在院外的客人們仿佛被人從夢裏叫醒,一個激靈,都圍了過來。
今天是望海樓甲師傅秀廚藝的日子,城中不少人買了好位置等着觀看。那雅間太貴,多只有富戶買得起,有些餘錢的普通百姓便三兩人湊着買個竹棚下的好位,至少能坐着還有茶水可喝,更多的只等着早早去占個好位置站着圍觀。
誰想今日一早,許久不見的宋記傳單又出現在大街小巷。
那傳單上畫着的啤酒他們從未見過,聽發傳單的夥計說,甚是清涼。當下便有許多人來了宋記。
“果然很是涼爽!”一人喝了啤酒,一飲而盡,感嘆道。
“我在這兒站小半個時辰了,渾身燥得慌,這一口下去,整個人都舒暢了嘿。”
“幸好我沒買望海樓那位置,我一兄弟買了,這會兒不舍得訂金,只好傻等着。”
“別說,甲師傅的刀工可是一絕,聽說今天還要表演雕花樣。”
“那花樣雕出來又不能吃,也到不了我等的盤子裏,還不如來這兒喝啤酒呢!”
“兄臺說得對,只可惜這杯子忒小。”
“怕什麽,小二再來一杯!”
宋記一貫的規矩,等候時的湯飲可無限品嘗,所以雖然杯子小,卻很能解渴解乏。可今天有人喊了添杯,卻只見小二忙不疊地跑來,一臉歉意道:“客官,對不住,咱這啤酒不能添。要不我給您拿杯豆漿或者烏梅飲?”
烏梅飲也是宋記新出的湯飲,只是這玩意不算最新鮮的,年前便有許多官道上的茶水攤陸續開賣。傳聞,這東西的方子最早也是從宋四郎處傳出來的。
不管是不是,在啤酒面前,它還是略遜一籌。
“行吧。”那想添啤酒的漢子很是失望,今天宋記這隊伍比平日長了一倍有餘,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排上。
“客官,咱們的啤酒不止店裏有,也可單賣呢。”小二看出這人是沖着啤酒來的,适時說道。
“當真?”那漢子的眼立刻亮了,“哪兒能買到?”
“您到咱們店的後門去,那兒能買。”小二說。
“咱去看看?”
“去去去。”
“能單賣那更好啊!”
隊伍裏有幾個人走了,不過還有許多人留下。現在已是午正,早有已經在店裏喝過啤酒的人出來,那些人都道本以為天熱起來吃火鍋會覺着膩,沒想到大杯的啤酒配上火鍋,爽得很。
那店堂外還有水景,店堂三面的門都可全數打開,對堂風一吹,賞賞水景,還挺涼快。
喬其是個愛酒之人,不過他從不濫飲,只是喜歡每日出門做完零工後來一口,可解一日的疲乏。
今早出門做了時收到宋記的啤酒傳單,心裏那愛酒的饞蟲便爬了出來,零工也不想做了,來了此處排隊等候。小二給的那一杯啤酒舒爽透心,口感清甜,裏頭的小氣泡更是前所未見。
他本想着,花上兩日的工錢吃點火鍋喝喝啤酒,反正自己獨身一人,一日不賺錢也無事,全當放假了。可聽到小二說這啤酒可單賣,他立刻動了心。
他來這裏只因愛酒,火鍋卻是可有可無的,而且說實在的,他好的時候一天也就二三十文,差的時候顆粒無收,一頓火鍋還是挺貴的。
喬其跟着另外幾人去到後門,滿以為那兒堆着酒壇,有人沽酒,但到了那兒卻只見一漢子拿着塊板,板上有紙,旁邊的小馬紮上放了筆墨。
喬其認識這人,是相河村的石三郎,他冬天時跟着他砌了幾個火牆火炕,還存下筆款子,是他壓箱底的老婆本。
“石兄,聽說這啤酒可單賣,可是在你這兒買?”喬其問。
“喬兄弟,好久不見。在我這兒登記一下,傍晚便可來領,只是我這兒只能論桶買,可不便宜。”石三郎道。
“只論桶?”一起來的有幾個人已經失去了興趣,他們只不過想買上一大碗,自己嘗嘗。酒是要費糧食的,那價錢可不便宜,一般來講一壇就得二三百文,不是他們這等小民可任意消費的。
“那一桶是多大?”喬其問。
“約合兩鬥吧。”石三郎道。石三郎又說了價錢,一桶兩百文,比旁的酒是要便宜一些,這麽算下來一大碗差不多五六文,倒是縣城的大部分人家都能喝得起,只是一下子買上一大桶卻很不現實。
喬其獨身一人,東西從不買多,不然放壞了可就不好。酒雖不容易壞,卻也會走了味,還是喝多少買多少的好。
另外幾個也差不多狀況,家裏的老婆孩子多是不喝酒的,買這一大桶回去幹嘛呢?還是回火鍋店排隊吧。
喬其本也要走,卻又想起之前跟着石三郎掙錢的日子,心裏又有了注意。
“石兄,這啤酒若拿來做買賣,你覺得如何?可有銷路?”喬其與石三郎有些交情,便也不着急做決定,而是跟他讨論上了。
“銷路是必然有的。”石三郎道,只看火鍋放那麽多人是沖着啤酒去的,明眼人就略知一二了,只是,“這啤酒的儲存有些講究,熱了不行冷了也不行,這味會苦。放在冬暖夏涼的地窖裏儲存最好不過,你家可有?”
這就問倒喬其了。
他一人住,租住在城西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裏,只得一間睡覺的房間,哪裏能有地窖。
石三郎知道他的情況,看他神情,也知與當初認識時并無二致,當下不說話了。
做買賣的路行不通,喬其也只有放下買啤酒的心思,剛要與石三郎告別,卻聽吱呀一聲,火鍋店的後門被推開,出來那人竟然是大塗縣響當當的人物——宋四郎。
宋菽見到生人,順口問了一句,石三郎便與他說了喬其買啤酒之事。
喬其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見到宋菽,他年齡不大,與石三郎說話時也和氣,可想到他手底下那火鍋店還有各大作坊的聲勢,喬其也知這少年郎早甩了自己不知幾條街,心中升上的一點求他零賣啤酒給他的心思,便都散了。
“這也不是沒辦法的。”宋菽卻突然說,轉向喬其,“喬兄弟是吧?在下宋菽,石大哥尚不知道所以沒與你說,我們的木匠坊新做好了冰鑒,也有帶輪子的,裏面有放冰塊的夾層,保溫是最好的了。你可以拿它來做啤酒生意。”
宋菽這話又喚起了喬其心裏的希望。
他立刻來了勁,拉着宋菽細細問了冰鑒的事。宋菽還給他看了冰鑒的圖紙,狀似普通的木箱,裏面有夾層很是能保暖,而且夾層中還能放冰塊。有了這東西,喬其要賣啤酒就容易得多了,就算夏天有大太陽也不怕。
可這冰鑒卻要不少錢,喬其開始不舍得,後來轉念一想,宋四郎的東西從來都是好的,那棕綁床、蠶絲被還有豆油、饅頭啥的,這啤酒肯定不差,就看今天有着許多人排着隊也要嘗就知道了。他自己就特別喜愛啤酒,恨不能天天幹完活都喝上一杯。
想到這裏,喬其也不再猶豫,很快跑回家拿了錢,付下訂金,與宋菽說好,第二天傍晚來這裏拿他的冰鑒和啤酒。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比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