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七十二桶金

與宋菽溝通好, 尹恆拍了拍阿南的頭,收獲白眼一枚, 心滿意足地走了。

阿南被宋菽趕出去幹活, 他得自己靜靜, 好好想想紙坊的拓展方案。

要是真如尹恆所言,宋記紙坊将替代易安紙坊, 成為義成七州唯一的紙張供應商,利潤不可估量。且看尹家的勢頭, 他們絕不可能滿足于一個義成節度使的名頭。

如果自己的生意版圖能跟着他們占領新土地的腳步一起鋪開的話……宋菽在腦中勾勒了一下這個可能,結果把自己都給吓到了。

這樣大的生意規模,真的可稱富可敵國了。

先不管這些。

他兩輩子加起來也沒做過這樣大的事,還是少想想微妙, 免得自己還沒做就開始心慌。

有時間胡思亂想, 不如想想要如何在義成七州鋪開他的紙坊生意。

宋菽從接待室出來,直接找到了嚴卓。

“把地圖給我看看。”嚴卓為了游歷方便,弄到了一張嘉王朝的地圖, 雖然地形不甚清楚,但該有的州縣官道,都是有的。

嚴卓把地圖給他,宋菽仔細研究了一番。

“四郎, 剛才尹公子來,可是跟你讨論了什麽事?”嚴卓問。宋阿南和尹恆的關系已經傳得人盡皆知, 嚴卓被宋阿南瞪過幾次,早有些陰影, 這下更是繞着道走,因此他連跟宋菽說話的機會都少了很多。

“嗯,說了點事。”宋菽含糊道,“你來看看這個,如果要把我們紙坊的生意在義成七州全面鋪開,得弄幾個作坊?”

宋菽的手指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剛好圈進義成七州。

“全面鋪開?”嚴卓皺眉,“義成共有七個州,除了各州州城,還有下屬縣城,單單恒州就有十幾個下屬縣城,滄州更有三十來個,你打算在這所有的縣城和州城都建上作坊?這不可能。”

嚴卓在外游歷許久,比宋菽對外頭的狀況要熟悉許多,這一代的路雖不像蜀地那樣崎岖難行,但也不好走就是了,若要把生意全面鋪開,定要建上許多作坊。像現在這樣,恒州城、大塗縣城、悅行市的貨全都靠相河村的作坊供應,是肯定行不通的。

Advertisement

“怎麽說?”宋菽問。

“你看這裏到這裏,都是山,不高但也要耽誤很多時間,這裏有河,河面不寬但水流很急。咱們這兒不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也沒有運河,要運貨還是很不方便。”嚴卓道。

宋菽點頭,他對這裏的地形不熟,聽嚴卓這麽一說,果然不容易。

“不僅是貨運,你要同時開這麽多作坊和鋪子,能不能租到買到是一點,而且你可有足夠的錢財?”嚴卓又道。認識宋菽之前,他對做生意是一竅不通,但這些日子下來,他幫着宋菽處理了很多事,這些作坊要花多少錢心裏也有些數。

“一間鋪子少說要兩三萬錢,若是繁華的地段,十萬都打不住。一間造紙的工坊就更貴了,你手下的産業歲賺錢,但也經不住這麽花啊。”嚴卓又道。

貨運不方便,可以多建幾個作坊,多雇幾個腳夫,反正都是錢的事。

可若是手上沒有錢帛,那這一切藍圖都是個空。

“錢帛倒是小事。”宋菽沉吟片刻後說道。

“你有辦法?”嚴卓連忙問。

“是有些法子。你對義成七州熟悉,得空先替我看看,如果要全面鋪開,需要多少間作坊和鋪面。”宋菽道。

嚴卓已經有了些想法,當場就答應了,再回去推敲推敲便可給出方案。

“你剛才說的籌錢的法子,究竟是什麽?”嚴卓又追問道,“對了,你上次給我出的那卷子我都做完了,有幾道題……”

宋菽扶額……又來了。

“今兒宋記拍賣,你去不去?”

恒州城新開的澆頭湯餅攤上,一個賣柴郎放下扁擔,問跟他同桌的男人。

“當然得去,你看我今天只擔了一桶油來賣,可不就是為了能早早出城?”同桌的賣油郎道。

宋記作坊雖然能送油,但只接受整壇訂購,若要零買便只能出城去他們的作坊。許多人不想走這些路,便催生出了許多賣油郎來,他們從宋記買來油,再挑着擔到城中叫賣,也能賺些薄利。

“客官,你們湯餅來了!”攤主親自端上兩碗熱騰騰的澆頭湯餅,又道“客官,對不住,咱今天要去宋記拍賣,您能吃快點不,要不然就趕不上了。”

“沒問題,我們也要去!”賣柴的與賣油的異口同聲。

後來再有人要坐下,都被攤主婉拒了。他利索地收起攤車,等兩人吃完時,連桌椅板凳也一并收好了。他家就在不遠處,很快便把所有東西放好,解下圍裙便往城外去了。

去城外的路上,除了這樣徒步走的,還有騎騾子騎馬,或者乘轎子的。

宋菽那兒拍賣場早就布置好了。買主們一到場,簽到領牌講解規則,都有專人負責,所以來的人雖多,倒也不亂。

因為不知道會來哪些人,宋菽便全都放了最普通的凳子,全是從宋記食肆或者火鍋店裏勻過來的。來的富戶也好,農戶也好,先來先選位置,沒有優待。

有養尊處優慣了的大家郎君見到此景,立刻要發火。可又一瞧,拍賣場周圍,足足有十來個軍裝筆挺的士兵巡邏。立刻蔫兒了。

他一個文弱書生,哪敢跟當兵的對着幹?

那十人正是吳什長那一隊,宋菽昨天下工前特意囑咐,要他們今天穿軍裝來上工。

原本吳什長還有些疑惑,可見到今日的場面後,就明白了。要不是他們穿着軍裝晃來晃去,這麽多人聚在一起,宋四郎還不給富戶和大家族優待,不鬧起來才怪。

想到此,吳什長沉下臉來,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鐵面無私。

“尹三!”沈清一拍宋阿南的肩膀,“給我找個好位置呗?”

上次他開賭莊失敗,好不丢臉,這次的紅薯生意他一定要讓那些嘲笑自己的人瞧瞧,自己也是能賺到錢的。

可惜,他沒料到拍賣會如此盛況,來得晚了,好位置都被搶走了。

“沒有。”宋阿南毫不留情。

“尹三,你太不夠朋友了!”沈清對着他的背影叫道。宋阿南理都沒理,他自己還沒位置得站着呢,哪裏去給他找位置?

“切。”沈清最終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跟他來的小厮只好乖乖站在旁邊,因為周圍全都滿了。

好多人,沈清看了一圈。

來之前,他還想着要把力壓全場,把宋記的紅薯全都拿下,可現在看來好像不可能了。

全城有錢沒錢的,似乎都集中到了這裏。

第三排左數第七個位置,是泰茂樓的唐掌櫃。他身前兩排中間的位置,是福康源的窦掌櫃。就連畫心閣這種地方,都拍了兩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參加。除此之外,謝家等幾個豪門大族也都派了人來,沈清都挺熟,掃了一眼便知。

完了完了,沒戲了。

沈清在心裏哀嚎。

與此同時,其他的商號和大家族也都注意着彼此。

場中那些農戶和小販早已經被他們忽略了,這些人都想着如何力壓彼此,好盡可能多買一些紅薯。要知道,紅薯這作物還有限得很,如今才是發現的第二年,五年內都不會太普及,自己這兒多一些,別人那兒就少一些,自己便可多賺許多錢帛。

這些人盤算時,宋菽也到了現場。

現場人山人海,實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略掃了一眼,也認出幾個大家族的人,還有他曾見過的各家掌櫃。宋菽想了想,招來龐六郎:“你讓人傳一則新規,今天的拍賣會,每號限買兩組拍品。”

“什麽?!”難以置信的咆哮此起彼伏。

甚至有人派了底下夥計回城,跟背後的東家禀報。

宋記的紅薯拍賣會,竟然限拍!愚蠢至極,愚蠢至極!那些個富戶商賈大搖其頭。

沒什麽錢的農戶和小販,卻是仿佛見到了清晨的第一縷曙光。

他們還以為今天買不到了呢!

那些農戶和小販有城裏的,也有附近農村的。自從知道了紅薯拍賣一事,他們便找出了家裏的所有錢帛,打算買上幾個留種。

可誰想到,城中的富戶們傾巢出動,看那架勢,半點也沒打算給他們留。

本來,這些人都以為自己肯定沒機會了,可宋四郎這條新規真是及時,仿佛一劑強心藥,又給了他們盼頭。

“第一組拍品!”龐六郎朗聲道,如相河村那次一樣,立刻有夥計整齊得将他的聲音傳播開來。

這一次宋菽一共拿了一百多斤紅薯出來,有大的也有小的,分門別類弄了六十二組拍品。

跟今次來的人一比,簡直少得可憐,不過他也沒想再多拿就是了。比起賣糧種,他還是更愛薯條和粉絲。

恒州城畢竟是大城,這一場拍賣會的價錢,竟然比原來相河村的還要更高。

因為有了限購令,有那麽些農戶小販搶到了幾組漏網之魚,不過更多的還是在富戶們手裏,只是因為限購的關系,并沒有哪一家能吃下全部,最後的分配還算均勻。

農戶還是富戶都好,如此均勻分布,便沒法壟斷了。

宋菽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他以後還要賣紅薯粉絲呢,光自家種的肯定不夠,如此各家都種上一點,他便能每家每戶都收上一些,價錢也會劃算許多了。

“宋四郎啊,你這一限購,價錢反而擡不高了,可不劃算。”拍賣結束,泰茂樓的唐掌櫃跟宋菽道。

宋菽笑笑,從懷裏抽出一份請帖:“這點紅薯不過小生意而已,唐掌櫃若想尋摸點大買賣,兩日後宋記紙坊的路演就在火鍋店舉行,可千萬得賞光。”

“路演?”唐掌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紙坊他知道,火鍋店也知道,可這路演是什麽?

“唐掌櫃來便是,在下保證,您會感興趣的。”宋菽道。

與此同時,福康源、畫心閣、新正合等店家,沈家、謝家等大家族,甚至遠在大塗縣的汪大前、楊劍等人,都收到了來自宋記的路演邀約。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