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三桶金

“阿耶, 這路演是甚,您可聽過?”傅文拿了邀請函, 給傅老爺子看。

傅老爺子捋捋胡須:“不曾。”

路演。

楊劍從底下掌櫃那兒接過請柬, 快速掃完內容, 閉目輕叩了兩下桌面道:“準備一下,我親自去趟恒州城。”

“掌櫃的, 您忘了請柬!”吉祥布莊的夥計追出來,汪大前已經鑽上了馬車。

“給我給我。”汪大前從馬車的窗簾後伸出手, 拿了請柬小心放好,囑咐道,“好好看着店,我過幾日才回!”

話音未落, 馬車已經奔向城外。

路演當天, 火鍋店做完午市便關了門。

宋菽邀請的,基本都是與宋記有過生意往來,并且合作良好的商號, 還有像沈清、謝婉這樣熟識的大主顧。

自從發出邀約,這些人沒少打聽這路演究竟是何物。

避免節外生枝,宋菽什麽都沒說,讓他們來就是了, 就算路演沒有趣味,還有免費的火鍋呢。

這些人倒不是會稀罕一頓免費火鍋的, 但宋菽既然都這麽說了,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便都答應了邀約。

“把這些桌椅都撤走,雅間的那些搬出來放到正中。”午市結束後,宋菽叫火鍋店的掌櫃安排人手,把點裏裏外外都打掃了一遍。随後,他又親自指揮起店堂的布置來。

他把一份事先畫好的座位圖交給掌櫃的,上面寫了每一個答應前來的人的姓名。

“去取些硬紙,按這個圖紙把每個人的名字都寫到卡紙上,然後按次序放好。”宋菽道,這份座位圖他跟嚴卓研究了很多遍,把相互之間交好的放到一桌,交惡的離得遠些,而有競争關系的,則安排了既有距離,又能看見對方的位置。

把交惡的分開,是因為路演上絕不能出亂子。

Advertisement

而一定的競争關系,卻能增加□□味。就好像當年棕綁床的拍賣會,要不是有李二姐在,汪大前也不會被激得三番四次出價。

“其他多餘的位置都撤掉,要是有誰帶人來,再另外安排。”宋菽又說。

空位置太多,人便會坐得散,而且會給人帶來你這東西不受歡迎的印象,所以得全部撤去,保證人都能集中在一處。

等大致布置好,宋菽在幾張桌子上都坐了坐,視野不錯。

宋記火鍋店的大堂裏,所有桌椅全部撤去,只留了三張供雅間客人使用的大圓桌,圓桌旁圍了一圈凳子,每張凳子前的桌面上,都有一枚折成人立狀的名牌。

而在三張鼎足而立的桌子前,立着一個可移動的大木架子,木架最上的橫木正中,有一彎鈎。

宋菽将畫好的寬卷挂上,便好似PPT一般。

第一頁是空的,只有兩個剛勁有力的大字——路演。

“宋四郎,好久不見!”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小半個時辰時,汪大前走進火鍋店。

“汪掌櫃。”宋菽立刻迎了上去,拱手致意。

汪大前是直接從大塗縣連夜趕來的,上來前先去自家在宋記商場裏的分號看了眼,營業額喜人。

“你這裏可真是好地方,我的分號半月賺到的錢,比大塗縣本店一整個月都多!”汪大前道。

當初宋菽寫信邀他加盟時,他有一部分是看着面子加的,畢竟宋家作坊那些工人一年四季的新衣都在他這兒做,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可沒想到,開張不過兩月,商場分號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他的任何一家店鋪。

這真是意外之喜。

“你這商場的法子,真是妙!妙不可言!”汪大前豎起大拇指道。

“汪掌櫃過獎了。”宋菽道。

跟汪大前客套了些時候,又有一些人拿着請柬登門。

福康源的窦掌櫃來時,還提了一壺酒,多虧了與宋記的合作,讓他店鋪的流水翻了翻。

龐六郎常在城中跑生意,與這些掌櫃都很熟,此刻也來幫着宋菽招呼。

楊劍常來恒州城,宋記商場開張後,他也曾來過兩次。可今日一踏進此地,卻發現又更熱鬧了幾分。

“楊公子先請。”尹恆也剛好到門口,大方地讓楊劍先行。

“尹公子比我早到半步,自然是你先請。”楊劍也一派謙讓之姿。

“楊公子和尹公子若是都不願先行,那就在下先進去吧。”比他們落後半步抵達的傅文,昂首挺胸地從他倆之間穿過,又回身拱手致意。

“傅七郎倒真是不客氣。”楊劍也跨進了門裏。

“宋四郎的路演聽着新鮮得很,若不快一點,怕是趕不上了。兩位兄臺,小弟先走了。”傅文一拱手,果然走了。

“這傅小公子長大不少,好有氣勢。”尹恆笑。

“還不是跟那宋四郎學的。”說罷,楊劍也走了上去。

路演這種形式,誰也沒見過。

真的親眼目睹後,卻也覺得不過如此,只是這宋四郎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宋四郎究竟是何目的?他的紙坊要擴張,與咱們有什麽幹系?”

“沒準是想要咱們行方便,你看在坐的,誰在恒州之外沒點自己的産業?”

“窦掌櫃啊,他的福康源就恒州城這一家。”

路演剛過半,後排有幾人便講起了小話。

“這紙張生意賺錢誰都知道,可他一口氣要那樣擴張,真的行?”

“你沒看尹大公子也來了,小将軍也在,有尹家在背後,義成七州有什麽事情做不成的?”

“看在尹家的面子上,行個方便當然沒問題,可也不用把咱們都聚起來聽吧,這看得見賺不到的錢帛,撓得人心癢。”

宋菽在臺上不緊不慢,前排幾個熟悉他行事的人,如傅文、楊劍等都聽得很認真。

坐在傅文旁邊泰茂樓的唐掌櫃瞥了後排講小話的人兩眼,那幾個都是開小食肆的,生意上與他的酒樓不能比,眼光果然也差了許多。

這宋四郎哪裏會是把人叫來聽閑話的,他講了這麽多紙坊未來的規劃,無非是需要他們在坐的人幫襯。

宋記有技術,尹家能替他解決許多土地人力的問題,那麽剩下的便是錢了。

招工人,買店鋪,建作坊,這樁樁件件都是錢,宋家又并非多年積累下的大家族,光靠這兩年賺來的,肯定是不夠,而在坐的卻都是恒州城裏有錢的。

他想到這兒,又看了眼鄰桌與他并排的謝婉、沈清等人。

唐掌櫃能令泰茂樓多年位居恒州城衆酒樓之首,眼光與魄力都是不缺的,宋菽所說的藍圖,他很看好。如果真能這樣,将宋記紙坊的生意在義成七州九十四縣全面鋪開,那規模是空前的。

易安紙坊價貴,主顧多是大戶。所以在很多縣城并不親自開店,而是賣給當地店家,再由那些人售出。而宋記的計劃,則是将這些店家都吸納進自己的體系,如此一來紙價更賤,買紙用紙的人都會大大增加。

恒州城裏早有傳聞,易安紙坊背後的東家乃仲華節度使李有禾。

宋記這一擴張紙坊的計劃,尹家又參與了幾分?

唐掌櫃看了眼坐在圓桌最前的尹恆,還有站在一旁,正望着宋菽出神的宋阿南。不知不覺間,這個初來恒州城的農家子,竟然已經成了城內舉足輕重的人物。

“今天請諸位來,實在是小弟一人力有不逮,想與諸位一同做這生意。”宋菽道,“按照逸之的推算……”

這筆生意将達百萬錢的規模,這在宋菽剛才的演示中,在座的都已經有了估算。可當宋菽真的說出數字時,也還是倒抽一口氣。

三百四十萬錢,結合尹恆提供的各州縣情況,這是嚴卓最後核算出的,運作這個計劃所需的資金。

這些資金将分批投放,有節奏地建立起新的作坊、鋪面,讓一部分地區先産生效益,最終将宋記紙坊全面推廣至義成七州的每一個角落!

“我将這三百四十萬分成三百四十份,每份價值一萬錢,現在每認購一份,便可在将來分得紙坊利潤的三百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宋菽娓娓道來,還貼心的舉了例子。

後排剛才講小話的人一個個都張大了嘴。

這可是造紙的營生吶!

隔壁州的李有禾穿金戴銀憑得是什麽?還不是這來錢的生意!

“今天是第一批,我宣布拿出一百份來,各位若要認購,當場交了錢并與我簽下契約便可。”宋菽道。

他手下的産業不少,倒不必全都讓這些人拿錢,否則自己的股份太少,失去發言權可就不好了。

一百份!

有人快速看了眼在場的,這裏每一個拿出一兩萬錢都不成問題。

尤其像楊公子,唐掌櫃這樣的,就是把這一百份都吃下也輕輕松松!想擠進這生意裏,必須要快!

“宋四郎,不必說了,我要買兩份!”

且不說這是造紙的營生,單說宋四郎曾經做過的那些,有哪樣虧錢了嗎?

沒有!

這回不僅是他,還有尹家在背後,把易安紙坊趕走簡直分分鐘的事。到時候他們宋記的紙就是義成七州獨一份的!不不不,就算是出了義成七州,他們宋記這樣的品質,這樣的價錢,那也是獨一份的!

最初講小話的幾人已經心潮澎湃,自覺把自己劃入了宋記的陣營。

我們宋記,張口就來。

契約上還有諸多條款,都是要簽訂之前說清楚的,宋菽便也不急,逐條解釋起來。尤其是關于分紅的條款,前三年不分這一項,還是讓一些手裏本就不寬裕的小商號有了猶豫。

這一條宋菽也是反複思量過的。這一攤生意太大,意外不得而知,就算頭一年就賺了錢,生意未穩之前,還是不要太急着分錢好,就算是之後的分紅方案,也是要再做讨論的。

宋菽獨占了二百四十股,是板上釘釘的大股東,發言權很足,到時根據紙坊的發展情況,都可以再論。

解釋完,便是認購的環節。

一些只認購一股兩股的,便由龐六郎負責。

買的多的才是宋菽親自接待。唐掌櫃買了二十一股,傅文八股,窦掌櫃等人也多有認購,最讓宋菽意外的,是沈清一口氣認購了十股。

“你這紙坊可得好好賺錢,我能不能在阿耶面前揚眉吐氣,全看這一遭了!”沈清說,他做生意屢屢失敗,這一次跟着宋四郎,總不能再輸了吧。

讓宋菽意外的是,楊劍一股未買。

吃火鍋時,楊劍坐到宋菽身邊:“看來你是決定要在義成發展了。”

他看了眼宋菽另一邊的宋阿南,還有被幾個大掌櫃圍着敬酒的尹恆:“我手下的生意都收的差不多了,棕綁床坊你若要就都轉給你。冬至前,我便要回關中。”

晚上擡着滿滿一箱錢回家時,宋菽還想着楊劍的話。

一旁宋阿南指揮着手下士兵将裝錢的箱子放好。宋菽目測了一下,這小子似乎又長高了。

“有機會,穿你的盔甲給我看看吧。”宋菽道。

作者有話要說:

暗戳戳得腦補一下盔甲Play?(? ? ?ω? ? ?)?

謝謝支持,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