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七十五桶金

小将軍的弓馬騎射從來是頂尖的, 他們還從未見過他偏得如此離譜,連剛開始學的時候都不如。

西營的将士跟宋阿南接觸的少, 并沒有很吃驚。可北營的将士們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這還是他們那個百步穿楊的小将軍嗎?

想當年, 就算是他親兄弟尹昇被綁在靶子上, 小将軍都能氣定神閑地射中他頭頂的蘋果。可如今一聲通傳而已,竟然射偏至此。

北營的将士們用一種複雜的眼光看向宋菽和阿南, 痛心疾首。

他們的小将軍被拱……不不,他們的小将軍長大了, 會拱白菜了。

一旁的宋菽和阿南毫無知覺。

“你射偏了。”宋菽道。

“意外。”宋阿南堅持,要不是有人突然說宋菽過來,他怎麽可能失誤,“再來!”他又拿起弓。

“我說你別着急啊。”宋菽拉住他, “我這兒有一件紙制的甲胄, 你若能用箭射穿它,我便承認你箭術了得。”

“那有何難?”宋阿南拿過弓,往校場中走。

宋菽帶來的紙甲被穿在稻草人上, 替帶了箭靶。

宋阿南站定,拉開弓,瞄準。

嗖得一聲,箭矢飛出。

宋阿南用的不是軍中的制式弓箭, 而是他打仗時繳獲的重弓,這把弓很重, 射出的箭矢比制式弓更快更猛,像這樣的稻草人很輕易便能射個對穿。

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出, 箭尖釘上草人,卻沒有如想象中那樣,将稻草人射個對穿。

Advertisement

宋阿南皺起眉,打了手勢,立刻有士兵跑去查看。

“回禀小将軍,箭頭入甲半寸。”士兵雙手奉上箭與紙甲,只見那紙甲上确有一空,但只得半寸,并沒能完全射穿紙甲。

老将軍聽聞此言,立刻走來,拿去了阿南手裏的紙甲細看。

“果然是好甲!”尹戎從軍多年,對各種盔甲都有研究,這紙甲能防住小暔一箭,已經堪比鐵甲!如果是用普通的制式箭,恐怕能保得毫發無傷,只受些沖擊而已。

的确是好甲,弓箭射出的時候,宋阿南就知道了。

軍中能得此甲當然是好事,可自己先是射偏,後是被甲胄擋住了箭,射術沒有發揮出萬分之一,真是不爽得很。

“宋四郎,你這甲胄可能批量生産?貴不貴?”尹戎已經拉着宋菽問上了。

“阿耶咱們到帳子裏去說。”尹恆道。這裏雖說都是自己人,但甲胄之事還是低調一些為好。

“對對對,走走走。”尹戎率先往大帳走去。

宋四郎沒跟着他,找了個托詞,去到跟在後面的宋阿南處。

“別難過,我知道你的射術很厲害。”宋菽勾住他脖子。

“沒難過。”宋阿南扭頭,誰說他難過了。

“原來沒有嗎?看來是我自作多情,我收回剛才的話。”宋菽道。

“不行。”宋阿南立刻轉頭,急切道。

他沒有難過,但是他的射術很好!

宋菽本來沒想笑的,可宋阿南這一回頭,他憋不住了,嘴一抿,笑出了聲。

有什麽好笑的。宋阿南轉頭看地面,但又不舍得把他的手臂從自己肩上挪開。

“你耳朵紅了。”宋菽又說。

“沒有。”

宋阿南的耳根子,徹底紅透了。

“這紙甲的主料便有紙、木棉、絹布和寸釘。成本不高,只需制出一條流水線來,便可批量生産。”大帳裏,宋菽向尹戎說起紙甲之事,“只要将軍願意用宋記的紙,在下很樂意将制法全盤告知,并派我坊裏的師傅來,為将軍培養制甲的工人。”

“沒問題。”尹戎很爽快地答應了。

宋記的紙本就又好又便宜,就算宋菽不提,他也會用宋記的紙。寸釘和絹布也容易,他們義成軍本就有一處鐵礦,是不缺鐵的,絹布則從往年積累的庸調中出。只是這木棉義成七州并未種植者,還有些麻煩。

“木棉之事将軍不必憂心,江淮之地種植的人有許多,只要價格合理,肯定能收到。”宋菽道,他又拿出一張紙,“這上面是白家村的地理位置,将軍可派人找該村白一城,他曾來我相河村賣木棉,與我有些交情。”

“甚好!恆兒,這件事交予你去辦吧。”尹戎道。

前日他還反複推演沙盤,憂心一觸即發的戰事,今天就得了這樣好的甲胄,真是老天幫忙。有了這個,他義成的兵卒便能都穿上護具,傷亡可大大減少。

“傳令下去,紙甲一事不得外傳、不得議論,違者按叛徒罪論處!”尹戎道。

“是!”

解決一大憂患,當天的年夜飯吃得很是舒心。

宋菽帶了三大鍋熬好的底料來,與軍中熬制的牛骨湯一兌,麻辣牛油火鍋的香氣彌漫了整片營地。

軍中之人豪爽,吃起火鍋來也很豪邁。

宋菽帶來的銅鍋有限,他們便把平時用的大鐵鍋架起,下面燒着火,直接涮肉吃。

這鐵鍋下的火堆燒得很旺,有人嫌筷子太短免不得燒到自己,有些發愁。後來不知是誰,折了樹枝削成長簽,将肉啊菜啊串在一起,扔到鍋中煮。

其他人見這方法甚是方便,都紛紛折來樹枝削。

說不定最早的串串,就是這麽給吃出來的。宋菽見此,不由想道。

除夕之後,少不得要走動拜年。宋菽在恒州城的地位水漲船高,從初一起,來拜年的就絡繹不絕。他還回了趟相河村,去拜會了傅老等人,又親自給相河村作坊裏的員工發開年紅包,一直忙到十五才算消停。

而這時,尹恆已經辦妥了木棉之事,從白家村及周邊的村子裏,收來一大批木棉。

他在軍營後方劈出一塊地來,請了嚴卓設計,也學着宋菽蓋起作坊。木棉運回後,宋菽帶着他劉阿婆和一名鐵匠來到軍營,便是他們二人聯手,加上宋菽提供的資料,才制出了堪比鐵甲的紙甲。

鐵匠也就罷了,見到劉阿婆時,尹恆明顯愣了一下。

“宋四郎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尹恆道。

“劉阿婆本是我蠶絲被作坊的管事,這紙甲有些工序與制被有幾分相通,我便請了她來幫忙。多虧她經驗豐富,提了諸多有用的建議。”宋菽道。

“兩位裏面請。”有了宋菽的話,尹恆對這二人更是重視,忙請了裏面坐。

為了防止工藝外傳,尹恆沒有從外面招工,直接找了一批兵卒充任,且每一組工人只負責其中一環,由袁三郎負責監工,最大程度得确保工藝不會外傳。

至于宋菽帶來的這兩人,尹恆也只好請他們暫時住在軍中了。

過完年後,阿南常常要回軍營,宋菽有時會與他一同過去。

阿南練兵,他則去紙甲作坊裏轉悠。

待到清明之後,棉花也到了播種季節,宋菽又回了趟相河村,還去了四平村、五安村等地,找了許多願意種棉花的人家,并約定來年購買的價錢。

經過半年多的研究制作,從軋棉機到織布機,宋菽已經有了一整套織棉布的全新機械,并且用當時從尹家園林中收來的棉花,制作了幾套衣裳。

宋家人人都有,他還分別送了謝婉、沈清、唐掌櫃、汪掌櫃、傅文、尹戎等人,宋記棉布之名在恒州城悄然傳開,已有不少人來詢價訂貨,宋菽的棉花還沒種下,已經不愁銷路。

幾月中尹家的紙甲作坊日夜不停,已經制出幾萬套紙甲,由遠及近,分發給了駐紮各地的義成軍。

宋菽又去北營時,剛好最後一批紙甲出貨,北營的士兵也都換上了新甲。

“嘿!哈!”

校場上,口號喊得震天響,所有兵卒穿着統一制式的紙甲,舞動戰矛,正在演練陣法。

宋阿南站在高臺上,手執令旗。

見到宋菽過來,他做了暫停的手勢,把令旗交給袁督尉,自己走了過來。

“這幾日可還好?”宋菽問,宋阿南已經十幾日沒回家了,也可能他有回,只是在自己睡着後才回,又在自己醒來前離開,很是辛苦。

“嗯。”宋阿南點頭。

兩人正說話之際,一匹快馬從營外疾馳而來,直接沖進營地之中。

校場上的演練停下,擦劍和整理甲胄的将士也同時停下手中的活計,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那疾馳而來的一人一馬。

“啓禀小将軍,仲華節度使、瓊安節度使、立德節度使聯合來犯,關中軍隊已逼近恒州,老将軍有令,即刻拔營!”

軍情緊急,宋阿南甚至來不及跟宋菽多說一句,立刻開始整軍。

北營和西營同時拔營,城內城外的百姓也嗅出了異樣,一時人心惶惶。

尹恆率領守軍坐鎮恒州,尹戎率西營趕往西部邊境,與當地駐軍彙合,迎擊朝廷,而宋阿南則率軍往東北方而去,與三地節度使的聯軍對陣。

宋菽跟着尹恆登上城牆,宋阿南騎着戰馬,一身甲胄。

大軍已然先行,宋阿南落在最後,回頭望了眼城牆。夕陽西下染紅了他的側臉,頭盔頂上紅穗飛動,他深深望了眼城牆上的人,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放心,我們會贏。”尹恆重重一拍宋菽的肩膀。

宋阿南的身影已經消失不見。

“當然。”宋菽道。

作者有話要說:

給阿南加油,打贏了獎勵你談戀愛!

謝謝支持,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