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八十一桶金

“難怪你大搖大擺闖進部落來, 原來是要把大人們都引來,才好對孩子下手!”酋長搶過勇士手裏的長矛, 矛尖直指尹昇。

尹家的親兵也不是吃素的, 刀劍立刻架了上來。

“耶耶, 他們沒有對我們下手。”少酋長道,有些不太明白這其中的關系。

酋長沒理他, 心裏盤算起來,究竟是拼死抓了尹昇去換孩子, 還是現在就去空地上看孩子們。少酋長雖說他們只是在吃東西,可孩子們手無縛雞之力,被人用食物引誘到了一處,還徹底放下戒心, 要扣留還不是輕而易舉?

“酋長的眉頭擰這麽緊做什麽。”尹昇被矛尖指着, 卻還能笑。

剛才那孩子說的話他聽不懂,不過聽酋長所言,也能猜到幾分。大約宋菽他們用什麽手段, 把這些孩子們給收買了吧。

酋長還沒下決心,尹昇又開了口:“酋長先別忙着瞪我,不如先一起去看了孩子們再做定奪。”

酋長默認了他的話,可這麽大一團人要移動起來, 真是很難。

空地那兒,宋菽他們十多人和一群孩子, 吃火鍋吃得不亦樂乎。

“酋長!”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聲,宋菽循聲望去, 只見一坨人從密林之中走了出來。

這些人團團圍成一個圈,內圈的劍指着外圈的矛,外圈的矛怼着內圈的劍,偶爾因為過樹木會亂一下隊形,很快又恢複過來,真是誰也不讓誰。

尹昇站在暴風眼中,悠閑地搖着折扇,還對宋阿南喊話:“有好吃的也不想着哥哥,真是沒良心。”宋阿南看了他一眼,從鍋裏撈出一把肉,放進宋菽碗裏。

這坨人走出密林時,宋菽這邊的幾個兵和工人都站了起來。

大一點的孩子們也感覺到了氣氛不對,他們的父親也在隊伍中,正舉着矛與刀對峙。

酋長望了一眼那些孩子,看起來還好,沒有受傷,倒是有好幾個都吃得油光滿面,衣服上還落了點點紅油。那些跟他們一起吃火鍋的中原人長得個頂個得壯實,自己真是太大意了,怎麽能把大人都調回部落裏,也該留些看孩子。

只是他們部落這點人若分成兩撥,戰鬥力真是不夠看。

就看他們那矛,還是青銅的,連個鐵器都沒有,怎麽跟人打?

“酋長閣下。”宋菽放下碗,走了過來,“可願一起吃頓火鍋?”

他伸手做出邀請的姿态,笑容可掬,宋阿南像一尊門神,站在他身後,警惕酋長的一舉一動。

好一手反客為主。

酋長的心更是沉了下來。

宋菽他們若直接來要人,自然被動,可他們偏偏先派一人吸引他們注意力,又在這兒吃起火鍋,還和孩子們打成了一片,他這酋長再過來,可不變成了客人。

他雖只是個小部落的酋長,但也不是怕事之徒,當即點頭。

酋長及他手下的勇士們圍成半圈,坐在火堆一頭,另一面,則是宋記的工人和尹家的士兵,中間的火堆上架着一口大鍋,火鍋滋滋冒着煙。

“耶耶,吃火鍋要用香油碟。”

“我給你夾了肉,好不好吃?”

“我喜歡蝦丸,我們這裏都吃不到!”

孩子看見大人都坐下,自然以為沒有事了,便端着碗去找各自的父親。部落裏這麽大事,他們的母親也跟了來,沒一會兒,這兩方對峙的陣型,成了一家家團圓的餐桌。

“阿耶,火鍋可好吃了!”少酋長夾了肉來給酋長吃。

“不吃!”酋長抱臂而坐,寧死不屈。

“酋長閣下,別倔得跟頭驢似的,嘗一口你身上也不會少塊肉。”尹昇竟然就坐在他兩臂之外,也端碗吃着火鍋。

“哼。”酋長別開頭。

少酋長又勸了兩句。

耐不住兒子磨,也耐不住那香味實在誘人,酋長勉為其難嘗了一口。

真香!

這味兒夠勁!

好吃!

再回過神時,他呼嚕呼嚕吃了許多,連自家孩子都幽怨地瞅着他:“阿耶,你把我的也吃了。”

“咳咳。”酋長把碗筷還給他,怎麽連自己也着了中原人的道了。

一頓火鍋吃完,部落裏的孩子已經跟宋阿南手下的兵玩起了捉迷藏。

酋長也不得不坐下來,與宋菽談放人之事。

“你要我們放人可以,只是這些人實在博學,教了我們部落裏的人認字不說,還會許多種地的好法子。”酋長說,“你若把人帶走了,以後我們孩子怎麽學說官話,怎麽學認字?不行。”

宋菽聽他這一席話,才知道了事情的關鍵。

他原以為這是個奴隸制的部落,留人下來是幹粗活的,沒想到竟是這樣。

“這有何難?從這往北走兩天便能到最近的鎮子,鎮上有我宋記的火鍋店,我讓人在那兒設學堂,你們部落的人只要每月替火鍋坊幹點粗使的活便能上學。”宋菽說。

“當真?”酋長一臉難以置信。

這宋四郎大費周章來了招反客為主,竟然這麽容易就答應了?

“只要你們需要,這學堂便能一直開着,同樣的,只要我需要,這條通往裏拉山的路便得暢通無阻。”宋菽道。

他這條件到不算出乎意料,酋長很快便答應了。

之後宋菽又給了他一些高産的粟米和麥子的種子,酋長讓部落裏懂種田的老人收好,等到來年春天便可播種。

一切談妥,宋菽也見到了被扣押的吳什長等人。

如酋長所說,他們主要負責教一些種地上的技巧和官話、漢字,并不用做太多粗活,一行人臉色尚可,也沒有明顯的外傷。

吳什長是軍中的老人了,一見尹昇立刻忍了出來。

尹昇也不含糊,給得救的這夥人都一一把了脈,确認無事才作罷。

“吳什長,這回委屈你們了。”宋菽說,若不是為了水泥的事,他們也不用受階下囚的委屈。

“宋四郎不用如此,屬下知道這水泥的利害,不過略盡綿力罷了。”吳什長道。

“本不應該再麻煩你,可我還有一事,希望吳什長能為我跑一趟。”宋菽道。

“人才好,得回臨州修養,怎能東奔西跑。”尹昇道。很不贊成地搖頭。

“多謝二公子關心,屬下無事,還請宋四郎示下。”吳什長道。他跟了宋菽這些年,知道他不是那等愛折騰下屬的,會在此時開口,必有他的道理。

“從這裏再往南走,有一個地方名為占城,那裏有一種占城稻,十分高産。”宋菽說,“如果吳什長能将它的種子帶回,将是造福天下的大事。”

“有這樣的東西?”尹昇反問。他認識宋菽沒幾天,不太相信這話。

不過那些宋記的工人,還有尹家的兵是見識過宋菽的厲害的,當下都很信服。就連裏拉部落的酋長和幾名勇士也湊了上來:“宋四郎,我願意派出幾名勇士通往,再往南邊官話就不通了,倒是我們部落的語言與他們有幾分相通。”

“那真是太感謝酋長了。”宋菽沒客氣,他知道這酋長也是看上占城稻了,這種互利互惠的事,多來幾件也無妨。

休整一晚後,吳什長帶着十個兵與四位裏拉部落的勇士同行,往南邊去了。而宋菽阿南則告別部落,北上回了臨州城。

一行人帶着數車石料回到臨州,引起不小的動靜。

臨州州牧林遠第一時間拜訪了宋宅。

自從宋菽來到臨州,臨州城裏人更多了,生意更好了,他的政績也是節節攀升。而且宋記行事低調,講究和氣生財,有這樣的商戶在,他這州牧不知能省多少心。

所以在宋菽面前,他是一點官架子也不拿的,就怕這尊財神一個不高興投了別家。

這回宋菽帶了這許多石料回來,新的作坊也在建設中,他便猜宋記又要有大動作了。

“修路?”林遠猜到他有大動作,卻沒想到這樣大。

“是,我想修一條直道,從潞州的港口直通臨州。臨州四通八達,去往江淮各地都很方便,唯有與海路不通。若是這條直道建成,定然會有更多船只停靠潞州港,也會有更多客商經臨州中轉,對兩州皆有大好處。”宋菽道。

“這個必然。”林遠腦袋裏已經畫出了這條直道的形狀,不只是臨州城和潞州港,這條道途徑的所有村莊縣城,都将有大變動。

“但此事實在不是我一介商戶可以定奪的,還望林大人與潞州州牧言說一二,讓他允準宋某建這條直道。”宋菽說。

“當然,潞州州牧與下官也有幾分交情,這樣的好事,相信他會允準的。”

得到州牧的支持,宋菽也算放下了心,修路的事想必能如期開工。

這是件大事,沒幾天,消息便傳到了民間。

有可能與直道相鄰的村莊與縣城都高興壞了,有了這樣一條路,不僅他們出行方便,還有了更多做買賣的機會。宋四郎真是心懷大義之人,這修路一事要費諸多錢財,又無點滴回報,自古只有官家肯做。

而這宋四郎要麽不出手,一出手竟然就是這樣長的一條直道,不知能造福多少人、多少地方!

只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麽高興。

有梨村的村長家院子裏,聚了幾個人,看長相不是一家,卻個個愁眉苦臉。

“這宋四郎,幹什麽不好,修什麽路啊,這不是裹亂嗎”

“哎,咱們家那幾塊地都是新開墾出來的,這路一造,不就沒了?”

“你家才兩畝地,我家可有七八畝呢,我不比你急?”

“村長,您想想辦法啊,要不請鄉正去向縣太爺進言?這路決不能造!”

“都閉嘴。”村長皺着眉,心煩得很。

這些人一大早就來哭訴,害得他飯都吃不香了。

“說到底,你們這些都是私自開墾,上不了官家名冊的私田,你要鄉正拿什麽名義跟縣老爺開口?再者,就算咱們縣的老爺願意,其他縣肯嗎?這直道不知道多少人心心念念盼着呢!”

“那怎麽辦吶。”

“要不這樣,這縣老爺的路子走不通,咱們就走宋四郎的路子。”

“宋四郎?你有辦法說服他不修路嗎?”

愁眉苦臉的那幾人,眼忽然都亮了,盯住了說話的那人。

“你們聽說我,我遠方堂兄在宋記做工,聽說宋四郎的弟弟近日來了。那人雖長得高高大大,卻不怎麽說話,像是個傻的,宋四郎對他可照顧了,還親自下廚給他弄吃的。我們只要把他綁來,何愁威脅不了宋四郎?”那人道。

“有道理啊!”

“這法子可行。”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