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古松掩日, 幽深雄起,漫漫的黃沙與雄渾的河水交錯在一起,成為一曲溪流婉轉而下, 空氣中都彌漫着一股粘稠潮濕的水汽撲面而來,再看周遭除了幾許侍衛把守,便是空無一處的寂靜, 扶蘇既是好奇,亦是有些不明的擡頭看了眼嬴政, 他确實有些不明白嬴政為什麽會帶他來此處。

直到看到那姍姍來遲的李斯,手裏還牽着一個小妮子,這種“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場景, 讓他們兩個人不由就是互相就是“哼”了一聲別過了頭去, 往日裏這般情景,李斯也是由得他家小妮子去了, 只是今日裏當着嬴政的面, 不由也是拉下了臉, 訓斥了他家小妮子一番,縱然他是不忍的, 但是嬴政這幾日的有意冷淡, 甚至于本該是有意于他的丞相之位都讓昌平君頂了上去, 嬴政提拔了一批人, 卻是唯獨沒有他,讓他亦是有些明白,這位年輕的帝王,看似心胸開闊, 其實還是計較了自家小公子在他手裏吃了癟的仇, 他這是在警告他, 誰是君,誰是臣。

嬴政對此倒是并未多說什麽,反倒是扶蘇看見被李斯罵了的小妮子,眼眶中似乎開始蓄上了淚,躲在李斯身後一言不發,顯然是覺得委屈極了,這反倒是讓扶蘇就是有些看不下去了,拉了拉嬴政的袖子,睜着無辜的大眼睛問道,“父王,這就是鄭州渠嗎?”他若是原先還不明白,那麽再看到李斯的瞬間,他便是明白了,再說他可并不認為,嬴政會是無緣無故帶他來這種地方,這四周又沒好吃的又沒好玩的,除了黃土地,就是眼前這條渠了,自小長在嬴政身邊的他,腦子稍稍這麽一轉,便是明白了。

對于扶蘇的提問,嬴政倒是很滿意的笑着點了點頭,一把便是将他抱了起來,卻見李斯亦是趕忙解釋道,“鄭國渠的地勢有着西高東低的特點,可引泾河水緩緩流入洛水,其最大的優勢便是連通泾河、洛水,将從泾河、洛水的水用之于地,随後又歸之于水,可使我秦軍的軍糧再無任何擔憂,大王一統六國志向定是可以早日實現。”李斯稍稍那麽一解釋,順道拍了一波嬴政的馬屁,總算是讓嬴政忘記了方才的不快,而露出了一絲笑容,“蘇兒,看到了嗎,正是有了這鄭州渠這取之于水,用之于地的生生不息,大秦再無任何後顧之憂。”看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河流,嬴政的心中亦是湧現出了一股子豪邁之氣,不由便是誇贊了李斯一句,“此渠,通古功不可沒啊。”

“還是文信侯有先見之明……”扶蘇忽而那麽一句,倒是讓李斯有些尴尬至極,亦是讓嬴政有些詫異,修建此渠的時候,扶蘇還未曾出生,彼時的他也不過剛繼位而已,所以扶蘇此言倒是并非所需,此渠當初卻是呂不韋所主張修建,只不過誰也不知道當時的相邦呂不韋想的是什麽,明明可以攻下韓國,卻還是在最後收手了。只是在後來此渠修建快要竣工之時,曾經引發了一場危機,這修渠的陰謀被捅了出來,原是當初秦韓交兵之際,韓國被打的處于即将滅國之勢,縱然當初的韓軍戰鬥力亦是首屈一指,但終究沒能幹過虎狼之秦,直接導致了戰場之上韓軍将士屍橫遍野,百姓四散流亡。就在韓國滅國之際,有人向韓王提出“疲秦”之策,彼時的大秦雖擅長作戰,但對于農業水利并無太多優勢,這就直接導致了其軍力過盛,但農業并不發達,對于後備儲糧是個很大問題。故為求一線生機,避免亡國,韓王還是采取了該建議,派出了當時韓國水工“鄭國”前去游說,讓大秦興修水利,于彼時的秦國而言,修建這般工程,必然要動用所有的青壯勞力,無疑就是大大削弱了秦國的軍事力量,同樣由于其要花費大量的財力與物力,必是無暇顧及對外作戰,韓國便可求得一線生機。

本是抱着一試之心的韓王,沒有想到呂不韋居然同意了“鄭國”的說法,并讓他主抓負責該工程,也為韓國求得了一線生機,但就在此渠快要完工之時,該陰謀被捅了出來,彼時的嬴政得知之後,更是大怒,欲将其除之而後快,還是李斯一篇《讕逐客書》,勸嬴政善用人才,方才使得這些能人異士在秦國留了下來,而或許是嬴政的态度,亦或是秦國上下一心的狀态,讓鄭國終究是坦誠相告:"始,臣為間,然渠成,變秦之利也。”促使了此渠的繼續修建,當然最後的結局卻是,此渠的修成使昔日貧瘠的關中成為了沃野良田,從此再無兇年,更使關中的土地每畝都能增産到一鐘,可謂大大提升了秦國的實力。

如此說來,此渠的建成雖在呂不韋,但确實是在李斯的力保下,才得以竣工,是以嬴政的誇贊也似乎并無什麽問題,但終歸扶蘇的提醒,還是讓他想起了呂不韋這個故人曾經的話,“興修水利固本培元,是大王兼并六國不可或缺一步。”

對此嬴政并未再多說什麽,只是看着遠處依舊在流淌的水流,忽視便是鄭重了起來,“韓王當年為延數歲之命,卻是萬萬沒想到卻是為我大秦修建萬世之功,故為君者,斷不可被眼前一時所迷惑,唯有不斷未雨綢缪,知人善用,方能成大業……”

“大王所言極是,當日若非大王力排衆議,何來今日大秦之盛,這所謂‘強弓勁弩皆在韓出,天下寶劍韓為衆,’終究也是逃不過大秦的鐵蹄,可見一名賢君的重要性。”李斯适時的補充道,無形之中亦是又拍了一波嬴政的馬屁。

對于嬴政今日忽而下旨要巡視鄭州渠,他本就是有些奇怪,彼時的他正好在家休養陪自家的小妮子玩耍,畢竟這丞相也沒了,可不是得在家好生反思一下嗎,結果這忽而被拎了出來,再看到扶蘇也在此,他便是有些明了,這朝堂之上自從秦國鐵騎戰無不勝,打下韓國之後,劍指趙國,對于這日益擴大的土地,如何掌管便成了一件大事,所幸的是如今還只有一個韓國,但朝堂之上,已有言論出現,要讓嬴政如周天子一般,讓他的公子們去各國為王,這無疑是嬴政所不能接受的,這單單是他可能要面對着懷裏寶貝公子長大之後遠離自己,最為重要的是這依舊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分裂,誰能篤定扶蘇的那些兄弟,他的那些兒子們沒有別樣心思呢,因此可窺見下一個六國紛争的形成。

而他對扶蘇所說的話,更是篤定了李斯心中所想,嬴政已然是有意識在培養扶蘇為君的意識,“父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扶蘇适時的補充更是引得嬴政心情大好,“這天下将來亦是蘇兒的,寡人這個做父王的,自然要将所有的荊棘都給蘇兒去掉,可是不能傷了寡人的長公子啊……”嬴政大笑調侃之下的冷靜,卻是讓李斯不由的多了幾分思索,他看出來了嬴政這認真之意。

卻見躲在他身後的小妮子亦是不服氣的嘟囔了一句,“我家爹爹也是很厲害的……”這忽而就成了互相“比爹”的現場,可是讓李斯都來不及阻止他家小妮子的沖動之舉,卻見扶蘇難得沒有反駁的在嬴政懷裏居高臨下的看了她一眼,而是對着嬴政似是在想些什麽,良久才道了句,“父王,鄭國可修水利助韓王提升國力,韓非一身才學未免不能使韓富強,而韓所鑄造之兵器更是六國之最,故韓國還是滅亡了,是在于為君不善,不知如何用人……”

“彩,公子所言甚是……”就連李斯也不得不為扶蘇道聲好,以他這般年紀已經能理解如此通透,可見其之聰慧,“所以蘇兒想說什麽?”還是嬴政深知自家兒子的脾性,饒有趣味的盯着他。

“父王之意,國之長盛,在于人治,如今鄭州渠可使我大秦人人有飽飯吃,若是我大秦再人人都得識字,那不就人人都知大義,明曉理,再無作亂之人,而父王更可以從此中選取人才為國效力,那大秦豈不就是可以千秋萬世,如同這渠水一般,生生不息……”他那皺着眉頭,侃侃而談的架勢,不僅讓李斯亦是驚嘆于,他那舉一反三的能力,更是讓嬴政好似在眼前看到了一副大秦生生不息的廣闊藍圖,不由便是道了聲,“彩……”

“通古,覺得如何?”嬴政的眼中越發明亮的期許,可見扶蘇說動了他,他正愁着如何收複這天下人心,若是有這麽一所學堂,廣納天下才子,可不就是給了他們安身立命之處,不僅便于自己掌控,還可以收斂人才,何樂而不為呢。

“公子大才……”李斯亦是趕忙附和道,“不知公子可有人選……”

“韓非……”扶蘇咬着手指頭半晌才道,一想到被尉缭和嬴政聯手給坑了,扶蘇是深刻意識到,如今的他想要成事,還真難以越過這嬴政,還不如讓嬴政去操心這些事情好了,只要結果是好的,便是無謂這過程。

對此李斯似是在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只是嬴政忽而一閃而過的皺眉讓他不得不沉默了下來,嬴政只是将扶蘇放了下來,“難得出來一趟,帶她去玩會兒,但是記住了,不許亂跑,更不需去靠近那水……”嬴政鄭重的警告了一番扶蘇,到是對此并未再多說什麽。

作者有話說:

下篇新文:《重生之長孫皇後》,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收藏下呗,這本結束立馬開,謝謝大家的支持!!!

已完結舊文:《重生之富察皇後》、《重生之衛子夫》、《康熙重生追後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