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亞特蘭大近郊有個叫克萊頓的典型南方小縣,縣裏的人口不多不少,大莊園主也就那麽幾家,而這些人家裏面,公認以十二橡樹的威爾克斯家為首,而同樣十分有特色的人家就包括了奧哈拉家和塔爾頓家。
塔爾頓家以上等好馬聞名,家裏有四個兒子,其中有一對雙胞胎,斯圖爾特和勃倫特,是塔爾頓家最小的兩個兒子,今年十九歲。
巧的是,奧哈拉家也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凱蒂·斯卡利特·奧哈拉和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今年十六歲。這姐妹倆都有一頭濃密的黑發,睫毛又密又長,皮膚白皙,腰肢纖細,身材勻稱,長着一模一樣的臉蛋,身高也完全一致。只不過,姐姐斯卡利特長着一對祖母綠一樣的眼睛,而妹妹瑪格擁有一對藍寶石一樣的眼睛。
是的,妹妹的昵稱是瑪格,這是法語的習慣,用以紀念來自于母親埃倫·奧哈拉太太那邊的法國血統,而不是英語習慣中的瑪麗。
但是從來就沒有人把這姐妹倆搞混過。因為姐妹倆的氣質完全不同,習慣也大相徑庭。
姐妹倆都是縣裏少有的美人,同樣出落得美豔動人,但是姐姐斯卡利特要輕佻許多,衣服光鮮亮麗是一回事情,可是老是把肩膀和大片大片的胸脯露出來,落在鄰居家的女眷眼裏,那簡直就是風|騷|了。結了婚的太太們對此還能夠表示寬容,可年輕的女孩子們,因為斯卡利特跟雄獅一樣、把周圍的男孩子們當成他的母獅子、不征服對方不罷休的行為,搶走過好幾位女孩子的男朋友或者是準未婚夫,以致于姑娘們對斯卡利特的評價都是負面的。這些女孩子們甚至聯合起來,使得斯卡利特在縣裏沒有一位女性朋友。
但是妹妹瑪格就不同了。就是再挑剔的太太小姐們也不得不承認,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是一位端莊又腼腆的姑娘,也是一位十分能幹的姑娘。
這位瑪格小姐從來不會把胸脯和胳膊□□出來,相反,瑪格的衣裳就好像經過改良的都铎王朝晚期的衣服。胸口總是遮掩的嚴嚴實實的,領子也是立起來的,還老是別着一枚漂亮的胸針,不但把胸部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就連纖細優美的脖子也被遮住了一半。所有的衣物都帶着長長的袖子,哪怕是舞衣也一樣。袖子肘關節以上的部分十分寬松,也不透明,完全遮住了胳膊的曲線,下面卻呈小喇叭狀,又很長,帶着精美的花邊,将手也遮得嚴嚴實實的。即便是手裏拿着扇子,別人也只能看到戴着手套的指尖。
加上瑪格十分嚴肅,很少放聲大笑,更是很少高聲說話,縣裏沒有一個人見過她跟任何一個人湊在一起笑得東倒西歪。這樣的一位小姐,自然不會被大家當成情敵。哪怕對方是縣裏頂頂尖兒的美人,哪怕對方擁有縣裏首屈一指的纖細腰肢。
斯卡利特就不止一次嘀咕過,說這個妹妹注定了是老處女。
不過,這不等于這位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在縣裏就不出名了。相反,縣裏的每一家人都記得六年前的那件事情。
那個時候,奧哈拉太太又死了一個男嬰,奧哈拉太太也因為身體虛弱而卧床不起,大家都以為塔拉莊園會亂成一團,或者是奧哈拉太太撐着病體從床上爬起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當時年僅十歲的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站了出來,主動為父母分擔,一面照料母親,強硬地讓母親在屋裏休息了兩個月,一面把莊園打理得井井有條。
克萊頓縣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在塔拉莊園,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的聲音跟奧哈拉太太一樣有用,反而是她的父親,奧哈拉先生,有的時候還對那些黑奴們沒轍。
全縣的女孩子都喜歡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除了一個人,那就是她的姐姐凱蒂·斯卡利特·奧哈拉。
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阿什利·威爾克斯。
兩年前,阿什利·威爾克斯結束了為期三年的歐洲游學回到佐治亞,他騎在馬上,跟當時年僅十四歲的斯卡利特問好,當時,斯卡利特就被這個相貌堂堂、風度翩翩的溫和派紳士給迷住了。
Advertisement
從那個時候起,斯卡利特就發誓,他要這個男人。
可問題是,斯卡利特不能理解對方,卻瘋狂地想要這個男人。
斯卡利特是個十分單純也十分直率的女孩,這跟她的雙胞胎妹妹瑪格完全不一樣——在另外一個世界,瑪格也是個傻白甜的姑娘,可是放到這個時期的佐治亞,瑪格已經是少有的有腦子的姑娘了——斯卡利特跟這個時期的大多數女孩一樣,并不能理解比較複雜的東西。斯卡利特跟那些被她看不起的姑娘們一樣,認為只要有漂亮的衣服和白皙的肌膚,自己就能征服一切。
可是瑪格是不同的。
瑪格是整個克萊頓縣唯一一個能夠跟威爾克斯家的男人們一起,讨論書籍、讨論音樂、讨論油畫、讨論藝術的姑娘。甚至連阿什利·威爾克斯的父親,約翰·威爾克斯先生也公開表示,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是他見過的少數漂亮又有頭腦的姑娘,他很樂意為薩倫·瑪格麗特·奧哈拉小姐敞開他的藏書室。
不止約翰·威爾克斯先生對瑪格的評價很高,就連他的兒女們對瑪格的評價也很高。尤其是阿什利,他十分欣賞瑪格的風景畫,光看瑪格作畫,阿什利就能夠看一個下午。所以,在今天之前,斯卡利特都是把妹妹當成情敵的,兩年來都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申榜了,這是這篇文第一次申榜,所以上來修改第三人稱,因為有上架的打算。
另外,關于原著女主斯卡利特(也就是斯嘉麗),在本人将原著前面兩卷讀過之後,覺得在戰争前期,無論是剛開始在塔拉的時候,還是後來她去了亞特蘭大,這個時期的斯卡利特的黑點和槽點還是很多的。真正把斯卡利特打磨成熠熠生輝的鑽石的,是戰争後塔拉貧苦的生活。所以,在這裏,本文也會按照這個思路,用曲線來表示的話,斯卡利特一出場,她的線條是一直下降的,等到了那個點的時候急速驟降,然後反彈,以此來表現斯卡利特的成長。
可能有讀者會不适應,所以在事先說明。這不是黑,而是在本人看來,斯卡利特這個人本來就是毀譽參半的,她的缺點和優點都非常明顯,有的時候缺點比優點還多。不過,就是因為這些缺點,這個人物才顯得迷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